【我的十年十張專輯】
作為一個音樂人Slash樂迷,我總喜歡把自己聽過後帶給我靈感、啟發、感動、莫大享受的音樂紀錄下來。而可能有別於很多人的是,我很少只聽單曲,通常都會整張專輯由頭到尾聽一遍;而如果我很喜歡的,會聽幾遍。雖然我每天都會聽新的音樂,但我會注意自己不要過份地走馬看花,因為很多時候聽得太急會令我錯過不少值得細聽的細節。
2019年的最後一天,也是二零一零年代的最後一天,我在回想起這十年來最令我回味及對我最有影響的音樂專輯是哪幾張,為我自己這十年的鑑賞經歷作一次總結。當然,在音樂上,這十年也是我在專業創作上的第一個十年,也是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創隊第十一年,所以我會以另一篇文章嘗試為自己的音樂創作歷程作一個小總。但作為一個熱愛音樂的人,我不單是一個音樂創作者,也是一個不節不扣的音樂發燒友;兩者的角色既不同但亦相互影響。作為一個音樂創作者,我是極度主觀,甚至自我的 -- 換句話說,我只會把我自己認為好的、我自己喜歡的、我自己想做的音樂呈獻給大家;但作為一個聆聽者,我會嘗試放開純粹自己的個人喜好,去了解為何某些歌曲那麼多人喜歡,以及去分析其他創作人及音樂人在他們的作品中的元素、提材、概念、靈感、製作等。我認為這兩個角色對於我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來說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以下這十張,我相信是這十年來對自己最重要的專輯,但也不是只有這十張的音樂才打動過我。喜好從來都是很個人的,所以在這裡,我沒有任何要選出甚麼十年來最出色的專輯的意圖,亦不認為有任何人可以有這個絕對權威去選出一個這樣的列表。況且,我亦沒有把所有出版過的專輯聽過,所以也不能說這是經過甚麼客觀評鑑過的列表。在這裡,我也不會把自己的作品選入,因為它們是我自己輸出的創作和幻想,而不是輸入到我的腦部神經與感官情緒的物質。只可以說,平均每天聽一張新碟的我,這十年來都了聽不少專輯,而這些就是那些曾在某一個時空帶給我無比的衝擊與啟發的音樂。
我的2010-2019 十張專輯:
1. Random Access Memories - Daft Punk (2013)
Disco在它的發源地美國自80年代開始因為這種音樂與次文化的聯繫及不夠搖滾的原因變成了樂壇禁忌,就算玩Disco的音樂人也不會說自己的音樂是Disco,而是Soul(如Bruno Mars)。殿堂電子組合Daft Punk這張專輯把Electronica元素加進Disco的框架,還特邀70年代Disco勁旅Chic的靈魂人物Nile Rodgers、Disco歌后Donna Summer的監制Giorgio Moroder等粉墨登場,製作出一張劃時代鉅著,一洗Disco的污名,也令這些被遺忘了的一代巨星被重新發掘。
2. The Journey - Andrae Crouch (2011)
現代福音音樂教父Andrae Crouch去世前的最後一張專輯乃是他登峰造極之作。很多人把《獅子王》的音樂歸功於作曲的Elton John與配樂的Hans Zimmer,但其實那些非洲黑人和聲合唱和吟誦乃出自Andrae Crouch的手筆。基本上,我們現在對黑人福音音樂的認知(包括那些澎湃的合聲、強烈的節奏)都是由Andrae Crouch普及的。筆者有幸在2014年鍾氏兄弟的《One World》一曲中與Andrae Crouch合作,患有長期病的他還特地出院參與來自香港的我們的錄音製作,其對音樂的熱誠與謙虛令我畢生難忘。僅一年後他便與世長辭,而我們的《One World》亦成為了他最後的錄音遺作。
3. Blackstar - David Bowie (2016)
大衛寶兒對多代音樂人的影響不用多講了,但對我來說,他的遺作才是影響我最多的專輯。搖滾與爵士的結合不是新的概念 (70年代的Jazz Fusion便是這融合的代表曲風類型),但以搖滾作框架再加入爵士元素的音樂當中,少有像Bowie這張處理得那麼有型有格,既不失他本人的個性,亦把音樂層次昇華了。以這張專輯為自己一生作結,我想,再沒有更完美的句號了。
4.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Soundtrack - Sixto Rodriguez (2012)
雖然這是一張有關早以隱居多年的美國創作歌手Rodriguez的紀錄片原聲大碟,而且收錄在內的歌曲都是他70年代頭的作品,但對於大部份樂迷來說都是新歌,因為他的作品從來沒有在美國本土流行過,反而在南非卻出乎意料地成為了影響著當地社運的反建制音樂。當我第一次聽他的音樂時,簡直是驚為天人!以民謠風格為本,歌詞更帶有對社會批判、控訴、諷刺及豐富故事性的個人潦倒經歷,筆者認為他當時的作品可以媲美Bob Dylan。這是屬於無權者的音樂。
5. 我庄 - 林生祥 (2013)
台灣客語創作歌手林生祥堅持以自己的母語客家話唱自己的歌,在華語樂壇打出一片新天地。顧名思義,《我庄》就是寫關於他長大的家鄉美濃的故事與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變遷。每次聽生祥的音樂也會帶給我無窮的幻想,也令我想多了關於「家」這回事。受到生祥的啟發,在鍾氏兄弟《One World》一曲中,我們便邀請了生祥本人以客家話唱出歌詞,還特地到他的家鄉進行戶外錄音與拍攝,以音樂把「全球在地化」的概念表達出來。
6. The Imagine Project - Herbie Hancock (2010)
我認為這是一張一是很喜歡一是很不喜歡的專輯。來到千禧年後,爵士變色龍Herbie Hancock 一直探索如何將爵士樂與不同的流行音樂曲風融合;成功的例子包括把民謠創作歌手Joni Mitchell的歌曲爵士化的格林美年道專輯《River: The Joni Letters》,而這張則是延伸那概念的續作,歌曲則選自不同歌手的有關愛與社會變革的作品。加入了爵士、非洲、R&B元素的約翰連儂名曲《Imagine》令我大開眼界,確實有世界無盡的感覺。
7. Spirityouall - Bobby Mcferrin (2013)
歌唱家Bobby Mcferrin來到這個年頭不再需要證明他可以用喉嚨做到無人能夠做到的聲音效果了,而這專輯中卻聽到最自然的他,是令人感動的作品。這是他向他先父致敬的專輯,以自己的風格唱出他父親以前錄製過的福音音樂。而Bobby Mcferrin與天才後輩歌后Esperanza Spalding的互動是天作之合,有承傳的感覺。
8. Day Breaks - Norah Jones (2016)
來到2010年後,Norah Jones志不在製作大熱歌曲,但不代表她的音樂品質比不上以前;相反,她的音樂變得更有深度、更具開創性。Norah Jones雖擁有一把很爵士的磁性聲線,但她的音樂一直更偏向Country風格;把她標籤為爵士樂也只不過是市場策略,而這張專輯才是她最爵士的一次嘗試。在《Day Breaks》除了可以聽到她個人的演進外,還有爵士巨匠Wayne Shorter的推波助瀾,爵士味更濃。
9. Dreams and Daggers - Cecile McLorin Salvant (2017)
新一代的爵士女歌手中,我會說Cecile McLorin Salvant在唱功上尤其突出,就像當代版的Sarah Vaughan。這張專輯收錄了她在錄音室及現場拉闊的一些精彩作品。多得像Cecile Mclorint Salvant這類尊重傳統的歌手,爵士歌唱這門藝術得以承傳。
10. Inside Llewyn Davis Soundtrack - Various Artists (2013)
高安兄弟2013年這套電影嘗試呈現上世紀60年代民謠復興時一些未被發掘但甚具天份的音樂人他們嘗試一舉成名的經歷。音樂則由製作大師T Bone Burnett主理,把一些滄海遺珠以一個根據很多不同人物的真實經歷虛構出來的故事從新介紹給樂迷。
《One World》MV - 鍾氏兄弟 featuring Various Artists:
https://youtu.be/35LrNR7E-jo
謙虛現代例子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創業】FLUX 推出世界最小雷射切割機beamo
創業五年熱力不減!再戰群募8秒快速達標
.
曾經創下台灣新創團隊在群眾募資史上最高集資金額的新創團隊FLUX,近期推出最新產品「FLUX beamo」雷射切割機,二度挑戰Kickstarter募資的FLUX beamo,上線8秒就超越集資目標25,000美金,目前募資金額持續飆升,相當值得慶賀!創業跨入第六年的他們,過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鏡學習之處,有志投入創業的你,不可錯過。
.
首先先來談談FLUX最新產品—FLUX Beamo雷射切割機。FLU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柯軒恩講到產品的開發初衷,事實上就是來自於先前產品(FLUX Delta 多功能3D列印機以及Beambox桌上雷射雕刻機)使用者的回饋。Delta本身也具備雷射雕刻的功能,但是不能切割;而Beambox則是體積較大,貨運公司不能送,得請搬家公司才能出貨。綜合使用者的回饋與建議,他們就嘗試將產品體積縮小,並且加入雷射切割的功能,作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雷射切割機FLUX Beamo。
.
創業最大的挑戰就是面對未知
同時保持現實又樂觀的態度
.
創業至今已滿五年,FLUX團隊也陸續推出了模組化3D列印機、雷射雕刻機等產品。在找出顧客需求並且並且開發出合適的產品的角度上,FLUX團隊看起來得心應手。然而事實上,從創業之初走到如今,FLUX團隊經過的挑戰並不少,辛苦路沒有少走。
.
談到創業過程中曾面臨的挑戰與克服的歷程,柯軒恩指出「創業最大的挑戰就是面對未知,同時保持現實又樂觀的態度」一語道出了創業過中的艱辛與不確定性,以及創業歷程中必須要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點的兩難。
.
柯軒恩表示,FLUX創業初衷就是以產品開發為主,接著才去思考商業模式、如何將產品升級、提升服務等問題。而如何從過程中發覺產品、服務可以更優化之處,他則表示得保持「謙虛」。面對買你產品的顧客、不買產品的顧客、各式各樣的競爭對手,都要反過來思考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然後去學習,並且妥善利用各類的豐富資源,持續學習,讓團隊往前邁進。
.
推上募資平台打響第一炮
贏得客戶信任創造共贏才能打開市場
.
說到FLUX,也不得不提到他們在群中募資平台上募資超過新台幣5000萬的紀錄。從當初登上募資平台到後續實際出貨的創業歷程,FLUX也歸納出幾點在產品推廣或者說創業上有價值的學習與經歷,第一、推廣產品,讓別人知道你。第二,贏得對方(客戶)的信任。第三,找出你的產品能滿足的客戶需求。
.
舉這一次Beamo的推廣例子來說,過往FLUX採取較傳統的方式發送新聞稿、聯絡媒體,而這一次他們則是除了過去的作法,更積極在中文語系、英語語系之外的市場,接觸3D列印、創客相關論壇,期待找出新的切入契機;透過群募平台發聲的他們,也參照使用者回饋,拍攝產品實際使用時的影片,而非透過剪輯影片來呈現,秀出產品真實的一面,降低使用者的疑慮。最後,則是在與客戶的溝通上,因為相對於3D列印機來說,Beamo更是一款能實際將產品做出來,甚至直接販售的生財工具,因此向客戶強調雷射雕刻機的定位,特別的重要!
.
創業五年熱情依舊
使命明確帶領團隊向前邁進
.
講到投入創業,實際上台灣近幾年來的創業環境越來越成熟,包含App軟體開發、3D列印、AI(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等,都是持續湧現的創業新興議題。然而創業看似人人都能挑戰,持續堅持下去卻也是不簡單的任務。
.
對此,柯軒恩引用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的理念,指出公司或團隊必須要有明確的使命與願景。這一點,FLUX從創業開始就鎖定要為創客(Maker)、創作者(creators)來說好用的工具。再加上兩位共同創辦人也充滿了Maker精神,自己喜愛動手做,因此開發出既能滿足自我需求又能滿足創作者需求的產品,多年來都持續是FLUX團隊努力的目標,至今都沒有改變。說到自己創業至今的歷程,柯軒恩充滿熱情地指出「只要你願意,有很多資源可以去取得!夠有熱忱,可以說服其他人支持你! 」
.
回顧這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五年多創業歷程,絕對有不足以對外人道的艱辛。但是柯軒恩也表示,發現FLUX的產品能夠為其他人帶來幫助,也讓他們覺得很開心。例如在FLUX Delta開始募資的時候,就有位15歲的使用者寫信來講到FLUX的產品啟發了他,此外也發現有創作者利用FLUX的產品打造出獨特衣服,在歌手MV中出現,都讓他們備受激勵。創業路雖然不好走,柯軒恩卻表示這是一條「想追尋不後悔人生」的路。如果你也期待為自己的人生寫下精采一頁,就勇敢創業吧!
記者鄧天心、黃慧雯、趙荻瑗∕台北報導
資料提供:FLUX Inc. Taiwan
合作頻道:創業小聚 Meet Startup 數位時代
Youtube:https://youtu.be/d-SbFfQzlW4
謙虛現代例子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創業】FLUX 推出世界最小雷射切割機beamo
創業五年熱力不減!再戰群募8秒快速達標
.
曾經創下台灣新創團隊在群眾募資史上最高集資金額的新創團隊FLUX,近期推出最新產品「FLUX beamo」雷射切割機,二度挑戰Kickstarter募資的FLUX beamo,上線8秒就超越集資目標25,000美金,目前募資金額持續飆升,相當值得慶賀!創業跨入第六年的他們,過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鏡學習之處,有志投入創業的你,不可錯過。
.
首先先來談談FLUX最新產品—FLUX Beamo雷射切割機。FLU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柯軒恩講到產品的開發初衷,事實上就是來自於先前產品(FLUX Delta 多功能3D列印機以及Beambox桌上雷射雕刻機)使用者的回饋。Delta本身也具備雷射雕刻的功能,但是不能切割;而Beambox則是體積較大,貨運公司不能送,得請搬家公司才能出貨。綜合使用者的回饋與建議,他們就嘗試將產品體積縮小,並且加入雷射切割的功能,作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雷射切割機FLUX Beamo。
.
創業最大的挑戰就是面對未知
同時保持現實又樂觀的態度
.
創業至今已滿五年,FLUX團隊也陸續推出了模組化3D列印機、雷射雕刻機等產品。在找出顧客需求並且並且開發出合適的產品的角度上,FLUX團隊看起來得心應手。然而事實上,從創業之初走到如今,FLUX團隊經過的挑戰並不少,辛苦路沒有少走。
.
談到創業過程中曾面臨的挑戰與克服的歷程,柯軒恩指出「創業最大的挑戰就是面對未知,同時保持現實又樂觀的態度」一語道出了創業過中的艱辛與不確定性,以及創業歷程中必須要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取得平衡點的兩難。
.
柯軒恩表示,FLUX創業初衷就是以產品開發為主,接著才去思考商業模式、如何將產品升級、提升服務等問題。而如何從過程中發覺產品、服務可以更優化之處,他則表示得保持「謙虛」。面對買你產品的顧客、不買產品的顧客、各式各樣的競爭對手,都要反過來思考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然後去學習,並且妥善利用各類的豐富資源,持續學習,讓團隊往前邁進。
.
推上募資平台打響第一炮
贏得客戶信任創造共贏才能打開市場
.
說到FLUX,也不得不提到他們在群中募資平台上募資超過新台幣5000萬的紀錄。從當初登上募資平台到後續實際出貨的創業歷程,FLUX也歸納出幾點在產品推廣或者說創業上有價值的學習與經歷,第一、推廣產品,讓別人知道你。第二,贏得對方(客戶)的信任。第三,找出你的產品能滿足的客戶需求。
.
舉這一次Beamo的推廣例子來說,過往FLUX採取較傳統的方式發送新聞稿、聯絡媒體,而這一次他們則是除了過去的作法,更積極在中文語系、英語語系之外的市場,接觸3D列印、創客相關論壇,期待找出新的切入契機;透過群募平台發聲的他們,也參照使用者回饋,拍攝產品實際使用時的影片,而非透過剪輯影片來呈現,秀出產品真實的一面,降低使用者的疑慮。最後,則是在與客戶的溝通上,因為相對於3D列印機來說,Beamo更是一款能實際將產品做出來,甚至直接販售的生財工具,因此向客戶強調雷射雕刻機的定位,特別的重要!
.
創業五年熱情依舊
使命明確帶領團隊向前邁進
.
講到投入創業,實際上台灣近幾年來的創業環境越來越成熟,包含App軟體開發、3D列印、AI(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等,都是持續湧現的創業新興議題。然而創業看似人人都能挑戰,持續堅持下去卻也是不簡單的任務。
.
對此,柯軒恩引用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的理念,指出公司或團隊必須要有明確的使命與願景。這一點,FLUX從創業開始就鎖定要為創客(Maker)、創作者(creators)來說好用的工具。再加上兩位共同創辦人也充滿了Maker精神,自己喜愛動手做,因此開發出既能滿足自我需求又能滿足創作者需求的產品,多年來都持續是FLUX團隊努力的目標,至今都沒有改變。說到自己創業至今的歷程,柯軒恩充滿熱情地指出「只要你願意,有很多資源可以去取得!夠有熱忱,可以說服其他人支持你! 」
.
回顧這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五年多創業歷程,絕對有不足以對外人道的艱辛。但是柯軒恩也表示,發現FLUX的產品能夠為其他人帶來幫助,也讓他們覺得很開心。例如在FLUX Delta開始募資的時候,就有位15歲的使用者寫信來講到FLUX的產品啟發了他,此外也發現有創作者利用FLUX的產品打造出獨特衣服,在歌手MV中出現,都讓他們備受激勵。創業路雖然不好走,柯軒恩卻表示這是一條「想追尋不後悔人生」的路。如果你也期待為自己的人生寫下精采一頁,就勇敢創業吧!
記者鄧天心、黃慧雯、趙荻瑗∕台北報導
資料提供:FLUX Inc. Taiwan
合作頻道:創業小聚 Meet Startup 數位時代
Youtube:https://youtu.be/d-SbFfQzlW4
謙虛現代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我們是誰,比我們刻意教孩子什麼,還更重要 的必吃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孩子不想寫功課,有的父母會分享以前自己類似的經驗,自己可能 ... 由於現代社會過於複雜,謙虛的父母,願意跟孩子一起探索人生,教學相長,而不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