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每天都要大戰長輩三回合 #不要出去不要出去 #戴口罩戴口罩
昨天大概是禮拜六的關係,所以就看了很多大家衝出去買東西,群聚在賣場,菜市場的新聞。
當然,我們乖乖待在家的,全部就群起而攻,罵那些出去群聚的人。
然後那個拍濱江市場的主播發的那則文章,有一串跟風留言,主播真的是被罵翻了。主要是有一些攤販覺得會被影響生計,然後有些人在家沒東西吃就是得買之類的。還有個藥師在質疑照片作假(?!),總之就是炸鍋了。
說到影響生計這件事。
講真的,被影響生計的人不計其數,已經關閉很久的健身房,游泳池,卡拉OK(我說的是正常的),誰不是已經失業好陣子。有一個健身教練就在底下留言,被關閉那麼久,他也在吃土了,可是只要有群聚就可能有傳染,疫情就不會停下。
那些自私的人,自己不餓了,但讓別人餓死。
自災難來的時候,我們第一個能看到的,就是人性的脆弱與自私。那些所謂的為別人奉獻與犧牲,前提都是在少數人身上或者是他能力所及之上,例如現在的醫護人員,警消人員等等。
#減少群聚,就是目前能消停這場疫情的最好方法。我們需要等到疫苗能夠給我們施打,我們才有武器對抗病毒。
應該有不少跟很愛出門的長輩吵過的朋友,講到都累了,講到都家庭失和了。我看到臉書一堆朋友發難,就是每天在跟那些講不聽的長輩吵架(唉)
其實520那一天,我在我家群組問了我媽要不要包粽子。我就想勸她不要去市場街上採買。她很理所當然地說,她要回去祖厝拜拜還是要包粽子。
我真的是一"嘴"錯愕(因為是在line),這時候一定要回去拜嗎?
我媽:那裡不會超過五人,所以沒關係。
我說:你們兩老回去就超過五個了好不好。
她說:那我們一個人回去就好。
(這是人數問題嗎你們說)
重點是,因為回祖厝拜拜,有親戚在,但是我們除了知道我們自己同住家人的行蹤之外,誰知道誰去了哪裡?誰的誰又去了哪裡?
就像很多老人家還會串門子,找朋友,覺得反正都認識的!
!!!!病毒還會分認識不認識的來決定傳染不傳染????
講了一大串之後我烙了一句
「老媽,現在是非常時期,拜拜才不是必須!一次沒有拜,阿公是會回來找我嗎?」「不會嘛!!!我們家門口遠距離拜拜,就可以了!」
還好,畢竟家裡有兩個屁孫,不為自己也為孫子。
而且我媽算好溝通的。這端午節,肯定要在家拜拜的!
反正,沒事我就在群組裡面念,唸說疫情很嚴重,我妹夫又發了嘉義大林有確診足跡的公告,我又唸了一次!
很多長輩觀念真的是很難改,但大家都有自己的觀念跟習慣,誰遇上了都沒辦法。大家都在改變自己的習慣,克制自己的行為,大家都一樣呀!
多勸勸那些沒事還在外面晃,還在群聚的朋友,長輩。
面對病毒,大家都很平等,敬畏他躲著他,才是上策!
現在你沒本錢跟病毒拼,okay?!
朋友之間也互相鼓勵,雖然透過電腦端才能說上幾句話的我們,覺得孤單,等我們過了這段時間,我們肯定會,親自,面對面,有溫度的再聚首。
最後,那個說一定要上街買菜的
現在網購真的一堆在賣菜的,社群,line群,一堆廠商嗷嗷待買,怎麼可能沒辦法網路買(攤手)。長輩不會的,孩子們多關心一下,問一問長輩有沒有需要,主動幫忙訂購。
我覺得東扣西扣,真的沒孩子,沒人可以幫忙的長輩(真的會餓死的那種),我看也不會太多,他們真的出去買,那人數也少了。想辦法盡量少,就對了!
工商時間
MIT台灣製防護口罩
https://www.facebook.com/fb.paine0602/posts/4045966838850707
Search
誰每天都要大戰長輩三回合 在 #誰每天都要大戰長輩三回合#不要出去不要出去#戴口罩 ... - Facebook 的必吃
誰每天都要大戰長輩三回合 #不要出去不要出去#戴口罩戴口罩昨天大概是禮拜六的關係,所以就看了很多大家衝出去買東西,群聚在賣場,菜市場的新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