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續前篇 👉 https://www.facebook.com/raysky.invest/posts/2841627699499769
-
接下來的內容都會以談論「比特幣」為主。
-
先幫沒碰過加幣貨幣的人科普一下:比特幣作為幣圈的「老大哥」,其存在可以作為代表整個幣圈(總經)狀況的指標。就像在股票投資上,一般會用元大 50 來大致代表台灣經濟大盤、標普 500 來大致代表美國經濟大盤、納指 100 來大致代表美國科技股產業大盤。之所以說「大致」,是因為不是 100% 完全代表,但也有足夠代表性。所以今天如果想觀察幣圈大盤狀況,無論你是圈內人或圈外人,第一個可以看、最簡單、最直觀的指標,就是比特幣的價格及漲跌。以資料的角度來說,比特幣也具有一些優點:
🍀 比特幣的歷史夠長(2008 就創立),有較長時間的資料可以進行(技術/價值)分析。
🍀 比特幣的市值是目前最大的,它的漲跌會牽動其他加密貨幣的表現:當比特幣大漲,大家一起雞犬升天;當比特幣大跌,大家一起睡公園吃大便。
-
所以要講「幣圈」,那討論「比特幣」就具有足夠的代表性了。因此接下來的內容,我都會直接寫「比特幣」,當然大家在腦中要置換成「幣圈」作為同義詞也是可以的。
-
2020-2021年初,比特幣會大漲一波的最重要原因(基本面),來自於美聯儲 FED 因應疫情開啟了無限 QE (量化寬鬆) 的緣故(又俗稱「大放水」)。當民間被注入大量的熱錢,根據人類的天性,就會自然而然把這些錢投往風險性資產,所以無論是股市(本夢比股)、幣圈,在這段期間內都迎來一波猛爆性肝...我是說上漲。
-
因此我們可以說:「比特幣是風險性資產,其上漲與量化寬鬆(QE)/貨幣供給呈現直接相關。」(如附圖)
-
而根據 6/17 FED 發布的最新六月會議聲明,目前市場大概預估 8、9月美聯儲就會開始討論減少購債了(只是討論,還沒要關注水的水龍頭),最快年底有可能開始執行縮減購債(也就是把水龍頭轉小一點),要做到升息的話大概是 2022Q4~2023 年左右,所以到今年年底前,水龍頭有很大的機率還是會繼續開著,最糟也只是先關小一點而已。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32300
-
這個資訊,保證了市場上的熱錢還是會繼續湧動到年底,推升比特幣這類風險性資產上漲的基本面沒有被移除,是利多條件,也是支持牛市尚存的必要條件之一。
-
但請留意我的用詞:是「之一」,而非「唯一」。投資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尤其做主動投資的時更要小心翼翼且謹慎才行。我的習慣是必須得湊齊多個面向,才能勾勒出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推論及樣貌,美股亦然,比特幣這種高風險性的資產更是如此。
-
所以接下來,還有得談呢......
-
(續)👇
https://www.facebook.com/raysky.invest/posts/2843079382687934
說服同義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我在2013年開始寫的,跟開悟有關的內容。2014年整理完稿後,我並沒有交給出版社,因為當時身心靈的書籍剛好有一波開悟的熱潮,相關的書出了一大堆。我的個性是很懶的,與其去跟自己覺得不是那麼正確的東西比較,不如先放著就好。於是一放就放了六七年。後來部分的文章已經整合到《情緒釋放的力量》以及《零通靈博士事件簿》,有些也放到我的課程裡面。最近我會慢慢的整理跟貼一些文章上來,方便我整理文章,看看大家對這種內容的反應,也順便看看我這六七年來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與境界。
.
備註:「開悟」與「覺醒」在這邊是同義詞。因為傳統文化中如果一個華人敢說自己開悟的話,就必須要承受一堆宗教上的非難與追殺(尤其是佛教,因為大部分的佛教徒只准釋迦牟尼佛開悟),所以在文中是用老外比較常用的「覺醒」一詞來取代開悟。
.
【為什麼要覺醒(開悟)?】
.
我在《放下的力量》書中的第一章有問過讀者,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放下」這個問題。
.
同樣的,我也在這裡問你:
.
「為什麼要覺醒?」
「覺醒可以為我做什麼?」
「我可以透過覺醒得到什麼好處?」
.
之所以會這麼問,因為這是小我,也就是「心智機器」認為它會「需要」這個答案的緣故。
.
小我 = 心智機器。在本書中兩者是同義字,也會互換使用。
.
什麼叫做心智機器呢? 在很多的身心靈書籍中,它們把大腦稱為「心智」(mind)。但是我認為這樣容易造成混淆,因為一般人看到「心」這個字眼仍會認為有「心靈」的層面存在著。我在本書會把大腦和心統稱為「心智機器」(mind machine),因為大腦和心智在身心靈的作用中僅僅是遵守著機械式反應來運作的。
.
基本上,心智機器具備不會停止運轉的全自動思考功能,透過你從小被限制後的種種信念與經驗後,它所出現的思考與結論都不是客觀的。不論我們在進行什麼事情,它都是不斷地在思考,並且提供各式各樣的資訊給我們。
.
這個狀態就像是Google搜尋引擎一樣。你今天輸入了一個想要搜尋的名詞,Google就會在它的資料庫裡搜尋既有的資料,然後給你一系列的搜尋結果。
.
但如果你打錯或拼錯字呢?
.
打錯或拼錯一兩個字Google還有可能自動更正,但如果你輸入的是資料庫裡面沒有的東西呢?
.
你仍然會得到一些資料上的回饋,但是那完全不會是你想要搜尋的荒謬結果。
.
當我們因為自己所認知的「問題」所苦惱時,心智機器從過去經驗中所儲存的資訊(經驗得來的解決方式)很自然地成為了我們用來抗拒苦惱的幫手。
.
所以一般我們遇到問題的處理方式如下:
(1) 問題出現,
(2) 心智機器進到過去記憶中搜尋,
(3) 透過搜尋引擎得到了一個主觀的結果,
(4) 依據這結果做出判斷並且下決定。
.
這是個看似很方便省事的捷徑,然而這樣子做,對我們來說真的有幫助嗎?很遺憾地,僅僅在極少數的狀況下是。
.
每當你使用心智機器「思考」時(如果那個真的叫做思考的話),你只會把過去失敗的經驗投射到未來去,最後往往只得到失敗的未來。
.
如果你過去是成功的,那麼遇到問題時你根本也不用去參考過去思考了,因為你早就知道未來該怎麼做了。
.
所以我認為,心智機器只適合拿來做做簡單的數學計算,或是簡單計畫明天的行程而已。
.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只是拿著過去的資訊不斷的在心智機器裡資源回收再回收,這對我們一點幫助都沒有。甚至這只會讓問題持續或不斷製造出同樣類型的問題來讓自己困擾不堪。
.
沒錯,每當你依靠過去經驗想解決一個問題時,代表著妳是想要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如此而已。而當你相信一個負面念頭時,心智機器更是會用盡各種手段來證明這是確切存在的事實給你看。
.
為什麼?因為你的搜尋引擎只會從有限的資料庫裡搜尋你所輸入的內容而已。
.
大腦的功能跟烤箱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就算你今天丟一雙破鞋進到烤箱,烤箱仍然會乖乖的依照你的設定把破鞋烤好。
.
在NLP的假設前提中有提到,一個人不可能重複做同樣的事情但卻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
.
如果妳曾經不管怎麼樣都得不到答案的話,那不如換一個方法試試看吧。
.
你可以試試看搜尋不同的字眼,或是更新你的資料庫。而放下會是一個好的開始。但這本書將把放下的概念延伸到開悟、覺醒。簡單的來說,當你放下到極致時,你會時時處在當下臨在的開悟狀態。
.
請記得,開悟不是關於思考、找到答案、分析、邏輯、了解、對錯,但你一定會嘗試著去這麼做,而且會想尋找書上的bug或是前後不一之處,然後下評斷。或你不認為這樣就叫做開悟。而這一切都是小我的詭計,小我會用盡一切方法來防止你開悟。因為你一旦體會到開悟的神妙之處時,你就不會想再依靠小我了。
.
小我是個極度狡詐的東西。如果不在某個程度上說服它(需要知道覺醒的好處)的話,這本書的內容將難以進到你的內在空間。所以讓我們透過這本書的前幾章來讓小我知道,覺醒會有什麼好處吧~ 也唯有如此,小我才會放心的讓你覺醒、開悟,這個它最害怕的境界。
.
你自己的覺醒,會證明一切。
.
#零通靈博士事件簿
#覺醒遊戲
說服同義詞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理由」跟「原因」差在哪裡?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93408977.A.C7C.html
其實理由和原因在客觀意義上沒有差異。兩者在客觀意義上,都是指事態的起因,同義詞也還相當的多,像是來由、緣由、緣故等等。真正造成差異的是主觀認定及語境上的差異。
舉例來說,當我們主觀上「認為」他人所給出的「原因」,無法說服自己時,便會說對方不過是在「找理由」,甚至更加不認同之時,甚至會說「找藉口」。是的,藉口其實和原因本質上沒有差別,若要說有甚麼差別,大概也就只是對方是否能認同你給出的理由罷了。
那麼問題來了,人生中的許多時刻,都會被人要求給出個「原因」,要如何不被他人認為是在「找理由」或是「找藉口」呢?
會被這樣認定的人,99%都是態度問題。
其實當別人詢問你原因時,就已經認定你肯定有過失了。若你這時找出個完美的原因,將所有責任往外推,無論你的說法如何完美,都只會被認定是在「找理由」是「找藉口」。
先承認有過錯就是了。問你的人其實也不理性,只有當對方聽到這關鍵詞以後,才有辦法恢復理性就事論事。先承認自己的錯,之後再補上諸多難處和無法克服的障礙,對方就會在心中諒解你。
又或者如果當對方是情人。在你承認錯誤之後依然無法冷靜,那敢問如果你給個再完美的說法,難道就能得到認同嗎? 你那完美的說法或理由,難道不會火上澆油,越燒越大嗎?
記住,當別人詢問你理由或原因時,先低頭就對了。
說服同義詞 在 HKDSE 7科5星星+ IELTS 9分滿分狀元讀書心得分享| Facebook 的必吃
「有說服力的」的同義詞⠀⠀⠀⠀⠀⠀⠀⠀⠀ Cogent 例句:To convince the audience, you must raise cogent arguments. 句子翻譯:為了說服聽眾,您必須提出令人信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