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さん、こんにちは。
#木曜台詞日 #記得開聲音唷
大家午安😊
《大豆田》不小心就超前看到第六集,
實在太震撼忍不住想先說一下😝
覺得松隆子真的很會演戲,
很多細微的表情、動作等等,
而且完全融入角色,
會忘記她是松隆子。
接下來會怎麼發展真的好期待,
是自肅生活裡的曙光啊😍
本週的《東大2》裡出現了「台灣」!
不只這裡,
另外正在追的《打扮的戀愛是有理由的》一劇裡面,
中文元素也是來自台灣,
追了日劇多年,
第一次這麼頻繁地出現「台灣」,
覺得好感動歐歐歐🥰
雖然沒有順利在5/28解除三級警報,
但只要再繼續堅持下去,
疫情說不定就能再度被控制住,
一起加油!!!
1️⃣ 上手く行こうが行くまいが、やりたいことをやる。
うまくいこうがいくまいが、やりたいことをやる。
u ma ku i ko u ga i ku ma i ga, ya ri ta i ko to wo ya ru.
不管結局好壞,想做的事就做。
2️⃣ 心配して損した。
しんぱいしてそんした。
shi n pa i shi te so n shi ta.
白擔心你了。
📣 想看詳細文法說明、想做相關造句練習、想確認自己的發音、想練練作文的這邊請(或點選IG首頁連結):
https://is.gd/Ob3PQW
-
圖片來源:カンテレ/日本官網
配音來源:friDay影音
-
#2021日劇台詞集
👉🏻 https://goo.gl/JC74gq
-
#春季日劇
#大豆田とわ子と三人の元夫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
#ドラゴン桜 #東大特訓班2
#松たか子 #阿部寛 #長澤まさみ
#eiko說日文 #每週台詞 #生活小日文
#2021台詞集 #看日劇學日文
#ドラマ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ドラマ #日本 #japan #日文 #日本語 #japanese
說不定造句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6/2的孩子跟我說》
懷大女兒的時候,一開始並不知道性別。朋友的朋友介紹了某個高人給我,他說,我身上的罪孽有點深重,要敬拜地藏王菩薩,吃飯前一定要雙手合十,心裡默念,請地藏王菩薩先用。如此,便可一舉得男。
我半信半疑,又生性很皮,自作主張吃了幾天齋,動筷前根本忘了請菩薩先用就吃得一乾二淨。因此,當產科醫師告訴我,恭喜你太太,是個女孩。我心裡某一處深深覺得,這是對我禮佛不虔敬的報應。
到底當時怎麼那麼偏差,我不想狡辯抵賴,但有一剎那,突然聽懂了我媽的話。媽媽是長媳,也是時代新女性,因此,她希望誕育一個長男與長孫就好,既完成了家族的責任,也不耽誤自己的興趣。
結果,我偏是個女孩。媽媽曾和我說起這段往事,口氣和心態都沒有隱瞞,她坦承有一點sorry,「但是,妳有天當了媽就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公不公平這麼簡單,沒有辦法。」
有些養育孩子多時的朋友,也曾誠實地跟我說,妳知道,雖然母愛無了時,但如果妳有超過一個以上的孩子,其中一定會有一個favorite kid,妳的最愛。沒有辦法,you can’t help it。
我感謝對方的誠實,同時心裡暗罵bull-shit。甚麼叫做沒有辦法,妳知道我也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性別好嗎。為什麼我就要有辦法成為、不是favorite kid的那一個呢。妳們有病,簡直是。
後來證明,這不是有病,就人性而已。我不就是懷抱著祈願會生男的僥倖(還有偏頗),來迎接6/2的長女嗎。看著她皺縮成一團的小肉臉,從我的體內拉扯出來,我也有一點sorry。
6/2的Callie遺傳了先生的外貌,骨子裡復刻著我的靈魂。她搬著手指、歪斜著脖子,困難地計算進位加法的樣子,和我一個德行。她識字極快、小二就可以寫出一堆夾雜艱深中文的文情故事,也是走我的老路。
考題問她,等重的黏土捏成大象和兔子,哪個更重一些?她瞇著眼睛寫,「大象和兔子不能比較。」完全忽略了「等重」的描述。
寫照樣造句,她卻可以造出,「夜空哭過,閃爍的星星,又涼又冰。」的句子。
我一下飆罵她,誰跟妳說大象和兔子不能比較,妳到底有沒有看重點啊小姐。一下子卻又嘖嘖稱奇,這句子,是誰教妳的,寫得很像詩ㄟ。我都寫不出來。
Callie一貫很沉默,偶爾吐出來的回答,六爻得令人吐血,「大象跟兔子為什麼要比較,妳不是說做人不要一直比較。」、「作業都嘛要自己寫啊,哪有誰教我。」
她的倔、孤、慢、憨,不偏不倚,完全翻版,就是我。所以,我先生常不懂,我是在挑剔甚麼。我沒有挑剔,我只是害怕,怕她和我一樣,前二十年混混沌沌、各種考試名落孫山,甚麼大雞晚啼,老有好運,這種話只能安慰年輕人,當媽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點好命。
因此,當我發現她的繪畫天份,便完全顯露了韓劇虎媽的勢利與冬烘。我送Callie去上昂貴的繪畫啟發班,學習各種我聽了一次就忘記的技法,在我還只知道小叮噹的年紀,Callie卻要開始認識梵谷、莫內、林布蘭。
認份地學了半年,幼稚園大班畢業前,Callie便打定主意再也不去。先生看待這件事情比較開明,也完全看穿了身為母親的扭曲,他慎重告誡我,妳不要打壞孩子的胃口,保有一點空間,讓她自由發展吧。妳不是最討厭妳媽處處制肘。
課程停下來了,Callie的筆沒有停,走到哪裡,有筆沒筆,有桌沒桌,有紙沒紙,都能畫得起勁。我的心態是矛盾的,看她畫出一室靜謐,我寧願她一輩子都能夠安於這樣的靜謐,卻又隱隱擔心,別的孩子都在上進或者前進,我這樣,是不是太放縱她待在原地了呢?
昨晚睡前,我們又談起這個話題,我希望勸服她回去繼續學程。原因是甚麼呢?講實話,我期待這個特別像我的孩子,能夠擁有一項過人而專精的才藝,不用仰人鼻息,不會被人看不起。
「Callie,回去上課好嗎?妳畫得很好,應該要學得更多…」
「學得更多,那然後咧?」
「唔,學得更多然後會得也更多啊。妳就不會老是畫相同的東西啊,那…」
「可是我不想要會得更多。我覺得我已經學會很多了。」
「妳不可以這樣想啊,妳這樣就叫做半途而廢!學而不精就是在說…」
「媽媽,畫畫是我的興趣。不是你的規定。」6/2的Callie很堅定地把這句話說完,黑暗裡,把單眼皮小眼睛睜得開開的。
我正想破口大罵,妳少給我囉嗦我可是妳媽,的那個關鍵時刻,我想起我媽,她當年勸我最好不要漫天亂寫,不是正途,不然也該去學寫劇本,學學翻譯,起碼可以養活自己。似乎也是這個套路。
我到底在幹嘛?電影《孤味》的小女兒佳佳抱怨:「我媽就是這樣,不讓別人做自己喜歡的事。又嫌棄別人甚麼事都做不好。」
我不想當這種媽媽的啊。
認知到書上寫的,鼓勵6爻的孩子探索,並不吝惜給予反覆嘗試的空間,和實際上,要接受她對於許多事情的興趣,往往淺嚐即止、無法持久,其實是兩回事。一方面,我勇於為孩子抵抗學校裡某些教育制約,因為我自小身受其害;回到家,我卻不禁懷疑自己,愛之適足以害之嗎?我是否應該要像老師勸告我的那樣訓練孩子,培養專注、自律、讓孩子對於自己學習的事物,有最基本的責任感。
而6/2孩子告訴我的話,是那麼直接。孩子睡著後,我思考著,興趣,是甚麼?現在我們太容易把「興趣」和「技能」混為一談,鼓吹著對於興趣要持之以恆,最後就會變成技能。因為技能使人飽暖,興趣則有一餐沒一餐。
可是,興趣使我們快樂。像我,寫了四十幾年,沒寫出任何名堂,然而光是寫,就讓我快樂。
Callie,妳不想讓這件事變得太具有目的性,是因為不想太早失去這份無所為而為的快樂吧。6爻的眼光就是這麼遠啊。妳媽也是這樣想的,簡直把妳外婆氣死。很奇怪的是,遇上人類圖之後,媽媽反而像為書寫找到目的似的,連睡夢中都充滿靈感,時時刻刻跟妳一樣,筆動個不停。到現在,我才發現,我的職志,不是成為暢銷作家,而是當我自己。鼓勵與幫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當他們自己。人生志願沒那麼複雜。
所以,好吧,隨妳吧。即便妳和我再怎麼相似,我相信,我們的路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讓妳經歷妳應該經歷的,說不定,是我最重要的責任與學習。
還有,妳畫的蝴蝶忍,真的很燦爛、很細膩,是我一輩子都畫不出來的,看得出來畫畫讓妳很快樂。快樂的事情,就繼續照著自己的步伐做吧。
說不定造句 在 胡嘎的馬德里鬧城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活【城市中的綠洲——Parque del Oeste(西邊公園)🌳🌿🌱】
這週公園開放了、太陽也晚下山了,我們每天晚上8點(天光還超亮)都會帶狗兒子去西邊公園跑跳。星期四甚至找了一片草地做運動與伸展🤸🏻♀️🧘🏻♀️
___
這座公園占地廣大,四季皆美。由於地點位在市區的邊界、從前是年輕人喝酒和變態出沒的所在,名氣沒有麗池公園大、人潮也相對稀少得多。
由於距離我們家走路20分鐘可以抵達,成為我們和狗兒子在 #城市裡的綠洲💚
___
我喜歡我在馬德里城市裡的生活,因為到處都「走」得到🚶🏻♀️👟👣
傳統市場,3分鐘;超市,1分鐘;酒吧,1分鐘;咖啡館,1分鐘;糕餅店,3分鐘;麵包店,5分鐘;電影院,8分鐘;花店,3分鐘;書店,10分鐘;捷運站,5分鐘...
這完全符合我熱愛走路的生活方式,也與我們決心在城市裡過 #無車生活——#減低碳排放量 的生活目標一致。因此我們前年把車賣掉了,在市區裡要跑遠時就用各種Car Sharing的App租可隨租隨開隨停的電動車,要出遊到近郊時租油電混合車,真的公路旅行才租吃油的車。(而且老實說,本人有台灣駕照但是不會開車😂)
我們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們喜愛繽紛熱鬧的城市生活,符合我們人生這個階段對於攝影工作、社交休閒、藝文活動的需求。
幾年前因為要生孩子而從市中心搬到近郊住宅區(也是阿卡從前長大的地方)的朋友一直想說服我們也搬過去,他說他無法想像在城市裡養孩子!我心裡想的是:我才無法想像必須開車才能去超市買菜的生活咧🙈
前幾年卡媽還住在那裡(搬去加泰隆尼亞前)、我們的車子還沒賣掉時,每個週末去她家吃飯後,總要開車載她去大賣場買東西,有時去大型DIY工具賣場、有時是巨無霸超市、有時是商業Mall,不論去哪即使是IKEA,那種類似電影裡美國中產階級的標準生活,完完全全就讓我沮喪😬
#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那些週末好灰暗💩
#母子無止盡的爭吵和讓人腦死的賣場🤯
不過即使我是這樣,我也不會試圖說服旁人接受我的喜愛,本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嘛~而且未來我的生活需求或許會改變,或許我們會搬到某個山邊小城或濱海小鎮也說不定。朋友每次試圖勸說,講著城市生活多麼不健康云云,我就忍不住想:住在城市的我去公園的次數應該比你住在近郊去踏青的次數多耶!
#友人是連馬德里隔壁超美皇城都沒去過兩次那種懶人
#住哪都好甜美生活是靠自己創造💅
___
而卡媽對這個公園也有意見🤔
人格分裂的她,挑剔型人格出現時就說:這個公園離你們家好遠,遛狗真不方便!(20分鐘還好吧,朝聖之路下大雪路結冰狂風暴雨我們都走完了,這個路程算什麼💁🏻♀️)
批判型人格出現時則說:你們怎麼不開車去近郊的荒原遛狗?(車賣掉了開什麼車啦!而且不是才嫌公園遠現在卻又嫌我們走不夠遠🤪)
不論哪種人格,反正都是負面否定的意見。以此類推、照樣造句,就是阿卡每天和她通電話的基調。喔,這也是阿卡活著38年來,媽媽對他說話的基調:不斷地挑剔他、批評他、否定他😲
分享工作拍攝的照片給她看,她會說:這個我在雜誌看多了,你應該去看我說過的那個某某攝影師的展覽...
族繁不及備載,導致阿卡後來就不再向卡媽分享生活與工作點滴了,心門緊閉;卡媽每次都抱怨她對於我們的生活一無所知,還要靠她那家朋友的女兒傳我們的IG發圖才知道;但我提議幫她開IG,不用會發圖、只是拿來看我們的發圖時,她又斷然拒絕學習。
就此成為一個輪迴,媳婦這兩年也疲乏無力了,走上阿卡不主動分享的路子。
講這些負面的事,我只是想提醒作為父母親的朋友們,負面的情緒、口氣、態度,會在孩子的心裡糾結。阿卡現在還是時時刻刻都在跟「我是魯蛇」這種想法戰鬥,因為母親從小到大灌輸他這種想法,要他肯定自己,變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心理治療路途漫漫但是我們已經見到曙光🕯️
#不要否定妳的孩子有這麼難嗎☹️
____
話總是扯遠,附圖1是本週四拍的,當時我們還戴著手套;本週五阿卡說現在環保人士和政府都在呼籲 #不要戴手套,因為我們已經製造了許多的廢棄手套,漂流到海邊後動物會誤食死亡... 😭總之,#勤洗手 更重要!
通常我們去公園遛狗,手只會接觸到公寓的門,因此只要一出門就用酒精或乾洗手消毒雙手,一路上多注意、勤消毒,應該就沒問題了👌🏻所以週五起,我們就跟手套說掰掰囉!
____
其他照片則是疫情前的秋天,為了我的個人Project(在寫一本馬德里的旅遊書🙊),請阿卡帶著相機去這個大公園拍的,分享在此🍁🍂🌼
本週我的IG也重新開張了!雖然疫情使然,我們還是堅持不外食,但是我會陸續在那兒分享疫情前的旅遊和美食記事,供大家懷舊😋
👉🏻歡迎追蹤:www.instagram.com/gapi_eats_s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