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正心的方法〉
一直以來,畢生之鍾愛除了歷史,便是歷代名人之家書及庭訓,在中國最有名的莫過於朱柏廬的《治家格言》以及曾國藩的家書,除此以外,陸陸續續也收錄閱讀了各家不同的家訓,發覺各有所長,如北宋梁燾的《家庭談訓》、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讀明代大思想家呂坤的《孝睦房訓辭》,也似有所得,尤其是他對子孫傳家和安家的訓示,甚至於敗家以及亡家的主要原因,在這本書中皆有揭露詳述;司馬光因要為後代子孫闡明家風,也留有〈訓儉示康〉一文,文中是用來提醒他的兒子司馬康,要他傳承世代的子子孫孫,了解古輩是如何儉約起家,訓誡、警示後代子孫不應有奢華敗家之習氣。司馬光畢生之功績成於《資治通鑑》之編纂,其文章對於後代人有啟迪之效,原因是讀其文章知其文簡樸質美,再加上司馬光精通於六經,所以對於儒家思想完全可以掌其精密之義理處,在當時頗有引導善良世風之能力。
二十幾歲時喜讀明、清兩代之史,再加以薰受儒、釋、道三家,借賢觀形、潛移默習之故,特別留心於有清一代,亦有修學三家之漢人,後因有旗人包君與我熟識,知悉我好覽格言、庭訓之類書,某日贈我其先祖遺留家中之《聰訓齋語》線裝書一冊,初翻閱再三,不勝雀喜,因為此書之作者張英乃康熙期間著名之大學士,也是禮部尚書,極為康熙之賞識,一段時間皆當值於南書房,所有皇帝一切御告皆出於其手,宛如文膽一般。張英,我咨嗟欣賞此人之品格與文章,從他自身所寫的書齋條幅之款——「讀不盡架上古書,卻要時時努力;做不盡世間好事,必須刻刻存心」可知,此名句也成為我讀書、做學問重要之座右銘。俗話說「虎父無犬子,上陣父子兵」,原來張英膝下也出了一名橫跨康熙、雍正和乾隆的三朝重臣,他的兒子便是漢人很難得往生後還可以受到特殊禮遇、配享太廟的張廷玉,雍正時更是屢受重視,位至三公。
我從張英所著的《聰訓齋語》中便可以明白地了解為何張廷玉日後會有如此大的成就,此書可說集一切會要於一書,特別是對於子女所訓示之言教更是字字珠璣,無不出於肺腑,也因如此,觀張廷玉一生中之德行進退有節,操守謙和,應是其來有自,而父子之間的功業相承,有如父析子荷般傳為美談。張廷玉侍父至孝,一聞其父張英過世之消息時,他自述說簡直是如同五內迸裂一般,不能自已,幾乎致死……可見一斑。
《聰訓齋語》這本書我從中蒙利多矣,尤其其中有一則他如何降伏其心,使其心安的技巧。這對於當時正在習禪的我,讀來有種心戚戚焉之感。我認為張英調心的這段話,對於目下生活於顛跑棲遑、勞碌憂煩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帖清涼劑。張英自己說他是如何在充滿一切權利、名望、爭鬥,以及形形色色目眩耳聵,到處有著誘惑的大環境中,仍可以跳躍超脫,隨時返聞自照。他說要讓自己的心在忙碌中也必須有透歇之時,方不至讓自心如同即將繃裂之琴弦一般,需要不疾不徐、急緩之間轉化調息,這是很重要的。
更重要的在於誠心正意,他說即便受到了讚美,也不要沾沾自喜;一時令人誤解,招致毀謗、中傷,也無需懷憂喪志;就算大多數人群起攻伐,遭到霸凌,此時不是讓自我憂戚,志向更不可一時間瓦解,只要自反無縮,又何有所懼?守住好自身的心靈城堡,清靜悠遊使胸襟朗闊,等同虛空,了無邊際,自在無惑,心始終如無縫之編竹一般,守護好一片皎潔無瑕之正心,久久他人自然可以理解之,一切的污風腥雨自會消除,恰如蓮花一般不受污染,其質潔而不變。對於俗世間一切的情感、名聞安養等財物外惑,也始終保持著順其自然,勿妄勿求,但求放心與安心即可……。
這是一本現代人值得參考的近代舊書,希望個人的醯雞之見可以使有緣之人得覽此書,何其幸之。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誡子書名句 在 陶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九登高快樂,去劍橋啦!😂😄
英國劍橋終於無法忍受中國遊客大舉入侵,反對劍橋淪為「黃金周」的萬里長城,劍橋市政府準備限制中國人入城。只是見錢眼開的英國政府怎捨得?
重溫本人兩年前之準確預見、溫馨警示,益見KOL 兼知識份子身處大時代,要客觀、中立、超然,先劍橋之憂而憂,後強國之樂而樂,也真不容易呢!
【英國痴,劍橋迷】2015年11月12日
中國人的親英崇洋,銘刻在骨髓裏。英國的劍橋鎮,有人遊訪回報,早已黑壓壓喧鬧一片,淪為唐人街。
因為中國家長,包括香港中環人,崇慕牛津劍橋與他們追求LV、Gucci、法國拉弗紅酒的瘋狂相同。不但子女能上牛劍,一圓「中國夢」,連護老院改名「劍橋」,老人家最後一程,如果不被中國人員工剝清光洗浴示眾的話,本來也走得特別優雅。
英國朋友不解,曾經問我:中國人為什麼那麼迷戀英國,特別是劍橋呢?
我答:「因為英國劍橋,有一位不朽的代言人,名叫徐志摩。」英國朋友問:「這個姓徐的,來劍橋讀過書嗎?」我答:不但讀過,還留下很偉大的詩篇名句。
我Google,找了徐志摩的篇章,向英國朋友口譯:「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我說:「This guy would rather like to be a weed floating on the Cambridge river, than a Chinese.」英國朋友笑了起來。
然後我再口譯徐志摩名句:「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我慢慢的發現了康橋,我不曾知道過更大的愉快。」
徐志摩是由英國人來Define的,他將天堂介紹給中國人。但是,徐志摩有一樣不好,他去完英國劍橋,回來他的祖國,就覺得中國樣樣不順眼了,包括風景頂級的杭州西湖:「什麼西湖,這簡直是一鍋腥臊的熱湯,西湖的水本來就淺,又不流通。水渾不用說,風一來可真難受極了,又熱又帶腥味兒,真叫人發眩作嘔。」
中國人將徐志摩當偶像,所以劍橋為徐詩人立銅碑。這樣一來,中國人更痴迷英國了。
我看不過眼,曾多次告誡中國人:你們可不可以不要那麼親英呢,陰功?這個徐志摩比那個「香江第X才子」更洋奴一百倍,至少那個香江第幾的也去過杭州,覺得西湖邊蓋了卡拉OK、房地產、星巴克咖啡,看上去,也很和諧,不覺得作嘔。但徐志摩如果今日再去劍橋,看見那麼多農民中國人,他會像聖殿裏看見小販的耶穌,捲起一條繩子就掃場鞭打。
連去了英國讀書,回來掌摑老母,也用英文開罵。我今生最大的夢想,就是中國人不要太戀慕英國。或許,香港的劍橋護老院,請多幫忙,多虐待幾個老人,拆英國佬的招牌,幫中國人解一解徐志摩的劍橋痴咒。
誡子書名句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環任我行》點解股票老闆要做善事(渾水)
發財立品,取之於民,又用之於民。這是中華思想流傳落來對商人階級的告誡,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君子在任何逆境,都要緊守仁愛之心。以前讀書,硬啃了不少論語名句,也不知讀這些八股道德價值信條有咩用,反而出到黎做野,那半部論語,雖不足以治天下,不過超碼體會到少少東西。
這些價值教條背後的哲學基礎是性善論,人性本善,教條的最高發揮當然係建立社會倫理,父慈子孝,移風易俗。如果靠呢啲,真係收得檔,逢商必奸是街頭智慧。反而經濟學的自利性惡論假設,更有說服力。經濟學對商人行善、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等解釋都係因為商人要賺個名,提升社會地位,向更上流的有錢人打交道,做更大的生意。這一點起碼要肯定儒家智慧,因為至少有一個大方向,建造了一個叫人行善的道德高地和社會價值,雖然做善事涉及計算,但起碼指引了一條對社會整體向好的路。
股票老闆尤喜歡埋堆行善,錢贏太易,跌少少錢又有咩所謂,都係經過計算的極大化(maximization)結果。更重要係,在慈善機構向人推銷股票,有說不出大的威力。
已經不止一位叔輩大哥多次問我股票,由於號碼重覆,來自某一個高調派系,我起了好奇心,原來這些叔輩大哥是在慈善活動聽到冧把,仲要係老闆親自落場推銷呢。大概慈善活動的性質,可能令參加者放下心防,而且老闆御駕親征,自然事半功倍。每次叔輩們問起,我也很難為情,因為這個派系很兇狠,可以炒十幾倍,也可以跌九成,不是那些輸有限、贏有限的品種,我心中也沒有譜。原來慈善機構,也是一個池塘來的。
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而得之,不處也。哈哈,食得架?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spot/20161013/437996
誡子書名句 在 南懷瑾老師語錄- 諸葛亮〈誡子書〉 講到個人的管理 的必吃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裏每句話發揮起來意義都很多,先學會心境的寧靜,我們先把原文大概念一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 ... ... <看更多>
誡子書名句 在 諸葛亮臨終前千古奇文《誡子書》: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的必吃
諸葛亮的一生充滿傳奇,為了興復漢室,前後五次北伐中原。在最後一次北伐中原時,由於操勞過度而病倒,諸葛亮病逝前夕,寫給兒子諸葛瞻一封家書《 誡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