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翻譯筆真的是我實測過後很推的學英文神器,速度快、中英雙向翻譯、連不連網都能用、字彙量足夠,從幼稚園用到博士班沒問題,我課後複習英文跟自修都靠它。
趁暑假好好地增強英文能力
#最新版本
486翻譯筆1.4版,語速可以調整還多了跟讀功能,增強小孩發音的信心 : https://pse.is/3m2rfx
再享以下隨主機加購優惠:
①專用保護套 加購優惠價 $290
②Motorola 加購優惠價 $890
③語言學習 加購優惠價 $6750
★ 外面販售的水貨都是簡體版,且功能落後,跟486翻譯筆不一樣,千萬不要貪小便宜而因小失大!
從幼稚園到大學都能用的超強英文自學神器,教你1秒上手:https://bit.ly/2TQWPNN
-
更多好物開箱分享,記得按讚加入 486先生 粉絲團!
486先生第二粉絲團 486好物與開箱 更多大哥碎碎念通通在這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語言學 博士班 在 I am J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道別】
球球的英文老師要回美國了,昨天特地來和我們Say Goodbye.
其實和英文老師的相處不長,但是充份感受到他的用心和對孩子的耐心,覺得很幸運可以遇到這樣的老師。以為老師只是過來聊聊坐一下而已,沒想到老師居然帶了娃娃,和一封手寫的信,送給球球。
『等他長大之後,就可以看了』
信中充滿老師的愛和溫柔,讀著讀著我都要落淚惹ToT
球真的是很幸福的孩子呢!在許多人的祝福和溫暖中長大,我想他是感受得到的,因為老師離開之後,球還站在門口,看著老師的背影,一直揮手一直揮手……….
球之前從來沒有這樣過,雖然可能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知道道別的意思,但是我想,他是知道老師真心的在對待他的:)
讀著老師的信,讓我想起了一些事情。
剛去日本第一年,為了考上大學牙科部,每天在語言學校苦讀。那時候正規的日文課只上到中午,但是我因為有太多東西需要加強,所以下午會留下來上小論文、理科等等的課程。
每到中午放學,可愛的韓國、台灣同學,就會互揪去吃飯啊、逛街啊、觀光啊,享受精彩的留學生活。但是因為我下午都要上課,也給自己不少升學壓力,所以都婉拒了一起出遊的邀約。久而久之就沒人約我了🤣
但很奇怪的,你說我寂寞嗎?無聊嗎?一點也不!那時候因為心中滿腔的熱血和夢想,讀書準備考試對我來說非常的快樂,能和老師密集的練習然後升級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入冬的某個下午,我接獲通知錄取了!開心的和一位一直以來很幫我的老師報告。老師眼睛笑得瞇瞇的說:「其實我最近也接到錄取通知喔!我要去念教育的博士班了。看到你總是很認真拼命的努力,也激發了我想要試試看完成自己夢想的勇氣。」
聽了覺得很感動。因為以前在台灣的時候,我是很討厭「外顯性的努力」,因為我覺得很蠢啊,笨蛋才要花力氣努力吧!我要一切看起來很輕鬆,什麼都唾手可得這樣最拉風!年輕時候價值觀超偏差哈哈哈哈哈哈
但事實就是我不是那麼聰明,也不是那麼機靈,天資就差一大截,只有異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到日本之後我像變了一個人,每天就是認真重複犯錯、受挫、打怪然後晉級!開始不在乎面子了,如果看起來輕鬆的人生,最後換來一場毫無成就感的廢墟,那我寧可每天灰頭土臉腳踏實地的前進。
進大學之後,身邊都是數一數二聰明的孩子,資質好家世優越,每個人看起來都走路有風。深怕拼不過日本人的我,每天戰戰兢兢,上課絕對不睡覺,認真做筆記,下課留在學校和同學老師討論作業,常常清晨爬起來唸書。那時候都覺得,輔大的同學看到我現在這副模樣,一定會以為我被什麼附身了吧🤣
其實在內心深處,我也會想像意氣風發的足球隊一樣,每天踢球聯誼喝酒唱歌,上課總是在睡覺打電動但卻可以成績名列前茅。但是資質駑鈍的留學生沒有這個本錢,只能一步一步的努力走下去。
雖然老是覺得這樣的自己很不拉風,但有一次和同學聊天,她說:「每次在自習室想要偷懶睡個覺的時候,就會看到你很認真的在唸書,精神就會變好。週末想出去玩先不管考試了,但會想到你應該一早就會出現在自習室,就想說好吧我今天也加油一下。你的氣場很強大呢!讓我會想往好的地方去。」
很謝謝日文老師和同學跟我講這些,讓我覺得努力不是這麼笨拙的事情。有時候或許可以給別人一些力量,這是我從來沒有料想到的。
或許人與人之間的能量是互相流動的,每天做好事、說好話,就可以行成一個善的循環。
謝謝短暫和英文老師的相遇,或許將來有一天還會再見面。雖然球球沒辦法繼續上課很可惜,但我們給予英文老師無限的祝福,希望未來他在更寬廣的舞台發光發熱!
語言學 博士班 在 Crossing Campu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5 種語言的學習心得】#用語言征服世界
我也曾經有個瘋狂的想法:要和全世界所有的人用他的母語或他熟悉的語言溝通。
我除了是一位語言狂,也是一位半途而廢的語言學博士班學生,這是我的多語之路 >>
▍春季刊《世界人才在台灣》>> bit.ly/3pQtP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