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引發對方玻璃心的說話技巧」
今天是中元節,傳統家庭的子女都會被召喚回去幫忙拜拜。
過去我的角色都是被召喚回家吃而已,今年比較不一樣,我的弟妹有行程,我得真的幫忙做菜。
在東忙西忙的空檔,抽空看了網友給我的訊息。果然,家人聚在一起做事,衝突就多了起來。
有一位朋友提到他的母親要他把瓦斯爐上的火關小一點。
朋友說:「火再小就要關起來了啦,怎麼會太大呢?」
他的媽媽說:「再轉小一點啊!」
朋友說:「再轉就要關起來了,我要怎麼轉?」
然後她媽媽就怒了。
朋友留言說,他很羨慕我家的人講話都互相包容。
我回訊息給朋友,說:「
或許「再小就要關起來啦,怎麼會太大呢? 」媽媽耳朵聽起來覺得有質疑她的意思。
要不然我們換個方法跟她說「好,我已經把它關到最小了」、「好,我再試試看把它關小一點」、「好,妳幫我看看這樣可以嗎」,或許比較不會那麼刺耳。
反正重點就是火要小嘛,那已經是最小了,就沒什麼好說了,就算他來看,火也已經是最小的了,多說什麼也只是誘發對方不開心,對事情沒什麼幫助。
我自己的經驗是爭對錯一定錯,因為在這個過程,一定有一個人覺得自己被指責了。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很煩,對方幹嘛這麼玻璃心,講個話那麼麻煩,不能有話直說嗎,非得這樣拐彎抹角捧著他的自尊心說話不可。
面對他人的糾正會有強烈的反應是人類普遍的現象,因為小時候被指責的經驗就代表著不被愛,生存受到威脅,其意義重大。長大之後聽到被糾正的話時,就會引發過去被質疑的經驗而有了當下看起來不合理的強烈反應。
試試看把整個注意力放在溝通的目是什麼。媽媽判斷目前爐火太旺,但有可能是判斷錯誤,以為火不夠小,所以才會說出這句話。我們就配合她做實驗,不口頭糾正他,而是讓事實結果告訴他其判斷需要修正,看這麼作會不會讓事情好一點。
至於我和我家的人之所以相處得很好,應該和勒住舌頭,不嗆聲有關。
今天剛好我媽媽要我回家幫忙拜拜,我自己從來沒有削過蘆筍,削到肉只剩下一點點,我媽媽並沒有說「剩下一點點要吃什麼?」而是示範給我看,要怎麼削最好。
而我烤甜不辣設定五分鐘,我媽媽運用疑問句、用『我』做開頭說:『我平常是要十分鐘才會表皮脆脆的,妳看五分鐘可以嗎?』
我也不會頂說十分鐘就焦了,而是覆述歸納她的話:『對耶,五分鐘不曉得會不會脆脆的。媽媽妳幫我看一下這個程度吃起來會不會脆脆的。』
我媽媽看一下說:『真的五分鐘就可以了。』
就這樣免除了好幾場可能發生的刀光劍影與口舌之爭。」
相愛之人之所以常有口舌之爭來自於爭對錯。
對話時試著不抓語病,不爭對錯,而是辨識整個對話的目的,善用我做開頭、肯定句、疑問句,譬如「對耶」、「你覺得可以嗎」、「我的經驗是」來表達。
這些技巧是避免引發對方回到過去被質疑的記憶,導致在當下有不悅反應的好方法。
微博同時刊出: https://www.weibo.com/7476659612/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語病判斷 在 日本生活記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網路霸凌跟人身騷擾
遭遇網路霸凌及人身騷擾的我,有幾個心得
1、網路上不要寫下任何個資,連facebook所在地哪一國哪一城市都不要寫。不要讓有心人士有掌握你住在哪一地區的可能
2、fb的朋友名單要隱藏:即使隱藏了,有心人士仍然可以透過按讚留言找到你的fb友人挑撥離間,想辦法從fb去拼湊你的交友圈,讓你失去朋友
3、上傳照片時不要露臉:即使上傳照片設定只有你的好友觀看,你不知道何時你的fb朋友會變成有心人士利用的棋子。露臉了,你臉上一條細紋都會變成嘲笑的話題。曾親耳聽見有人對各fb粉專主人及小孩的惡毒批評,我才相信世上真有人會做這種事,而且批評幾乎都針對嫁去國外的粉專。所以自己的孩子們從出生到現在從未露過臉。攻擊一個人的外在長相,是我認為最沒品的事,攻擊一個手無寸鐵的孩子,更是沒品至極
4、甚至,不要上傳照片:因為知道有人一直監視我的生活,在知道此人之後,我就不再使用個人的fb,連一張照片都沒有上傳,一則貼文也沒有過。上傳了即使不公開,心理變態的人,會透過你的友人得到照片,再從照片貼文去找出蛛絲馬跡,在哪裡拍照都會找出來,因此我不再信任任何人。連使用個人帳號按讚留言我都不敢,我已經完全放棄個人fb帳號
5、不要加來路不明的網友為好友:連面都沒見過的人,可以從你的fb取得相當多的資訊,再用這些資訊包裝成「你的熟人」,用匿名假帳號造謠中傷,又因為這些資訊是事實,陌生人一看很可能以為是熟人所言而相信
6、小心私訊功能:有心人士建立假帳號要幾個有幾個,偽裝成無助網友向你求助、套話,你看不到現在和你對話的人是誰,對你來說是很危險的事,對方可以曲解你說的話,再附上證明這是你說的
-
會看我的文章的人,大部分都是溫暖善良的你們,但很可惜地,其中也有等著看我笑話、處處抓我語病、看能否找出可以批評的點來攻擊的人,我在日本待了多久,這個人就監視了我多久
就算我和此人僅止於網友從未見過面,也早已不是fb朋友,但她仍然拼命挖我的隱私,她正等著有個誰能跳出來,和她分享我的每一件事,最好是有爆點的事,這樣她才能加油添醋製造更多並非事實的謠言,也因此我不想去宣傳她的頁面,叫大家去檢舉什麼的。但也因為這個人,我來日本後從未主動去交友,變得小心翼翼,因為我無法確定現在對我示好的人是不是會在背後搞我,我相信現實生活中合得來的人就會成為朋友,也因此對於網路認識人、加群組什麼的毫無興趣只有恐懼,這個人是我來日本後認識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網友,給我上了堂血淋淋的社會課
寫了粉專部落格,就成了半個公眾人物,被批評是早有覺悟的事,我也從中學習到,別人的指教可能是自己的盲點,有理之事虛心受教並謹慎行事
一直知道私底下有這樣的人在攻擊我,而最近又出現了公開我的個資、散佈關於我的壞話及謠言的帳號,從我個人的fb找出和我同姓的友人,貼出友人及其小孩的照片批評,造謠那個孩子是娜醬的真面目,雖然那個小孩並不是娜醬,但牽連到無辜的孩子和友人,我還是感到自責且憤怒,任何小孩絕不應該在沒得到同意的情況被公開照片,這是一個人的道德底限,在日本偷拍小孩與擅自使用小孩的照片是多嚴重的事,相信住日本的人都知道。為了保護無辜友人跟孩子,我們已聯絡該父母孩子照片遭盜用一事,並已將證據全數備份。因為擔心我的孩子人身安全,無論台灣或日本,都會在警方備案,請有心人士自重
-
基於以上,我考慮了很久,我想可能需要調整一下這個粉專目前的模式
1、今後網友們的訊息我都會看過,但是不一定會回覆還請見諒,如有出現謾罵騷擾的私訊,我將會關閉私訊功能
一直以來所有網友的私訊留言,我都很認真一一回覆,不惜花時間長文開導、分析、解釋或是分享自身經驗,但是我忽略了一個可能,就是當有一天我無法一一回覆時,是不是會傷害到某些網友,造成「某網友已不再受重視」的誤會。也許我這樣有一點矯枉過正,但是我想經歷了一些教訓後,我必須採取一些手段來保護身邊的人,所以日後如果有需要回覆時,就以匿名的方式替網友馬賽克,回覆也一起公開發出來,這樣有回覆到,其他相同處境的人也可以參考
2、孩子們的照片會再更嚴格檢視,馬賽克可能會變多
現實生活中無論親友或是巧遇,請不要拍娜醬跟太郎的照片,不要拍攝錄影傳送給他人甚至是上傳到網路上,偷拍更是我無法接受的,如果是我的親友,請重視我們不願讓小孩被拍攝的心情,我單純的想要用一個我能做到的方式保護他們,希望你們諒解。孩子是我最珍視的寶貝,我絕不能任由自己疏忽而讓他人傷害到我的孩子
但是我還是要說,我是很喜歡看小孩粉專的,其他孩子無論天真、可愛、調皮、有趣,都覺得好喜歡好療癒,露臉其實對我來說不是什麼不好的事,錯的都是那些攻擊人的酸言酸語。也因為受到這些酸言酸語的攻擊,我無法自在地分享自己與孩子們的照片,往後為了避免有心人士拿我的照片「看圖說故事」,有必要上傳照片時我會更嚴格審查細節
至於質疑我沒在帶小孩整天寫文顧粉絲團的人,寫文是我的紓壓及興趣,佔不到我多少時間,我寫文非常快也沒佔到妳的時間,謝謝擔心。而其他的,我想不必一一反駁,老天有眼,相信一個正常的讀者看到謠言會明辨是非
3、關於營利一事,包括業配、團購、出書等
大家都知道,我的粉專部落格ig是完全沒有營利的,連一毛錢都沒收過,曾有人以為部落格的廣告我是有收入的,但我得澄清,部落格廣告對我並沒有任何收入,一塊錢都沒有。我想一旦有了賺錢的事實後,鐵定要被說得更加難聽,為了明哲保身,過去我沒有考慮過營利這一塊,但現在看來這似乎跟我有沒有營利沒有關係。以前是因為我顧慮「有心人士」,怕營利後攻擊變本加厲,但現在霸凌騷擾再起,我認為「有心人士」無論我做甚麼都會攻擊,那就做自己吧。目前為止業配都禮貌回絕,之後我想是可以認真考慮的
出書一事,在ig有寫過,這是一個我認為很有挑戰的事,是為了養我長大的阿嬤。阿嬤不識字,告訴她寫著我名字的書可以在書店買到,她就會覺得很棒。有人批評,我自己都把別人寫的教養書當娛樂看了還想出書,我覺得說得很好,我說了很多次,但還是想跟大家再一次闡明,任何關於孩子教養的資訊,我認為都應該諮詢官方及專業人士,可以從「政府文宣、官方發佈的資料、醫院、醫師的文獻」得到,我在教養路上最受到幫助的就是這些,去親子館可以得到營養師的孩童飲食建議,這是專業的營養師,不是你的鄰居或來歷不明的路人說的,可信度一定比較高;孩子有什麼狀況,就是看醫生問醫生,而不是問其他媽媽;孩子成長有疑慮,就是看母子手冊上的量表評估,而不是聽說誰的小孩長很好,自己的小孩果然太瘦了;區公所市公所的育兒文宣也是很好的參考資料,對我來說,相信官方文宣,比相信坊間的教養書、相信網路媽媽來得好。而我也不是不看教養書或網路的媽媽文章,只是非專業人士的教養書,都是當娛樂看,看看其他家怎麼養小孩,原來還有這個idea,還有這種做法,但不需要因為看了教養書而懷疑起自己,甚至有了負面情緒,如果會這樣那不看還比較好。所以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寫了教養書,也希望讀者要有自我判斷的能力,不是照著我的方式做,而是從中找到適合自家的靈感,可以把我的書或文章當成娛樂看是最好的了,盡信書不如無書,要相信還是相信專家說的
關於業配,我對於其他人的業配沒有負面觀感,那就是每個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討生活,我無償觀看他人的分享,也應該容許觀看時看到「廣告」,畢竟別人也要先「生存」才能「生活」,我現在能看到免費的資源,都是建立在他人的無私分享。因為這個部落客都給我免費看,所以無法接受她開始賺錢,她最好一輩子不賺錢都寫對我有用的資訊,這樣真的是好的嗎?我讓渡部桑獨力扛一家生計心裡也過意不去,很心疼他,所以為了他,我不想再閃躲業配這件事,若是我能夠幫忙家計,有機會我想盡量試看看,畢竟沒試過我也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來。當然,對於業配抱有負面觀感的人,我也完全尊重,我也被說過「只要妳業配就要退讚」,讚不讚、追不追蹤是個人自由,但可以不需特意告知,我從未貪求一個「讚」,從未為了讚數寫文拍照,相信讀者很清楚
也因此,我特別感謝願意「讚」、願意「留言」的你們。其實因為上述原因,無法跨出去交友,是我的問題,但因為有了這個日本生活記事,許多熱心網友提供了在日生活的情報,也告訴我很多好用的資訊,對於交友障礙的我非常感激,不得不說這彌補了我在交友部分的不足,我誠心謝謝你們,這個部落格因為有你們得以互補互助,讓我寫文抒發
謝謝看到這裡的大家,希望大家永遠不會遇到「有心人士」,希望每個人可以無憂無慮分享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不要像我一樣
語病判斷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與亞斯孩子溝通 #指令要簡單明白 #也要當他們的翻譯機
與亞斯孩子溝通,不但要掛雙作業系統,還有指令要給的簡單、明白,以免資訊過多,孩子的腦袋記憶體不夠,超載了,當機了,就無法把暫存的資料永久存在硬碟裡面了。
有一次,舉辦亞斯青年聚會,帶領的亞斯青年說:「今天的題目是旅遊,我先發言。有次我去日本……」衝動的我,就開始搶話了。我說:「我去過東京迪士尼……」然後又有人說他去過上野,有人還介紹起秋葉原,到最後,主持人都無法插話,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時間是他可以講話的時候。
這件事挑起亞斯們共同的心聲:「只要有三個人以上,就很難判斷,什麼時候可以輪到自己說話。」
不過,這次的意外,也讓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要讓亞斯孩子的溝通能力變好,自己要先停下來。然後當孩子的翻譯機,告訴他們何時可以插嘴,何時輪到他說話。
#卓惠珠|#當過動媽遇到亞斯兒_有時還有亞斯爸
語病判斷 在 我只抓你語病 的必吃
我只抓你語病. 14h. . 竹科失業潮終於來了,這個就是當初選舉結果,讓竹科不少公司對於新竹人的判斷,有很大的質疑尤其是竹科工程師,現在是留下來 ... ... <看更多>
語病判斷 在 1词义不贴切|2感情色彩混淆|3生造词语-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高中华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病句修改PART1| 判断 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病句类型说明:1词义不贴切|2感情色彩混淆|3生造词语. ... <看更多>
語病判斷 在 Re: [請益] 好辯是不是不好的習慣- 看板Buddhism 的必吃
※ 引述《rooseveltrd (旁觀者)》之銘言:
: 手機排版 敬請見諒
因為深有同感,所以也回一篇文。順便梳理一下心路歷程。
: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本身曾經念過哲學所的關係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跟家人朋友說話聊天時都變得很好辯和愛挑語病
: 但我是絕對沒有惡意的
: 但就是忍不住想把不清楚的事情弄清楚
我完全了解這個想法,雖然我沒念哲學。但是我是從小就這樣,
其實就是天生個性,也可以是說好為人師的毛病。
雖然真的沒有惡意,但是真的會讓人感到不耐煩。
: 或是想把別人的想法加以分析然後跟他分享其實我是怎麼想這個事情
: 但造成家人朋友覺得好像只要跟我說事情我就會一直反駁他們
: 好像只有我是對的然後他們全都是錯的
: 但我其實真的沒有這個意思啊
: 我就是忍不住想把我認為的事情真正的樣子跟他們說而已
: 但他們就會覺得,只是說說而已你幹嘛這麼認真,還要反駁這麼一大堆,跟你說話真的要
: 很小心誒
我想了很久也終於想通了,一般人在說話並不是在"論理"。
而是抒發情緒較多。
你可以想成他們其實是在寫抒情文,你卻用論說文的方式進行回覆,
還順便指責他們的錯誤。
人的感覺極不精確,易有錯誤。且見識有限,無法面面俱到,
僅僅只能用有限的資訊進行闡述。因為資訊不足,理解能力有限,結論自然差異甚大。
但是人具有豐富感情的心,智識有限並不能成為抒發情感的監牢。
更不因此而有拒絕其發表意見的權利。
所以需要"包容"。別人的推論也許是錯的,但感受是真的。
如果缺乏包容,間接地變成否定別人的感受。自然會令人難受。
: 讓我覺得很受傷
: 可能我的個性現在是非常注意別人判斷事情的精準性,導致會一直忍不住要反駁人家
: 但我的態度絕對是友善的
一直在反駁別人就不能算是友善了,因為你想以才智蓋人、以理壓人。
你的論點也許真的完全正確,但是卻乏包容的他人情感的心,
使他人覺得心裡受了委屈。
人可以是軟弱的,是無力的,是無知的。我知道自己正是無知、無力之人。
但是被人指謫出我的缺點,我的心裡自然也會不甘願、不暢快。
這是我的個性,也是很多人的個性。
我希望別人包容我,我也希望去包容別人。
如果你覺得心會受傷,別忘記別人的心也會受傷。
: 我只是解釋
: 但他們就覺得不想聽這麼多
: 變得有時候跟家人會有衝突
: 但我覺得我應該沒錯啊
: 我只是跟你解釋
: 可是後來衝突越來越多
: 我就覺得是不是我有問題?
: 請問我是不是要改掉喜歡求準確的個性?
最後一點,聊天只是娛樂不是在做學術研究或是社論。
你去 PTT八卦板 看看廢文、胡扯的話其實是一堆。
很多時候大家都是故意胡言亂語以求痛快。
在旁邊要求準確,讓人不痛快了。那是搞不清楚狀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13.1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6740459.A.88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