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00N
一句感想:維持水準的精彩續集大片
昨晚看《007 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看得好開心,雖不是這系列的鐵粉,但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的演出,真的是會愛上他,回想他剛成為影史第 6 代詹姆士龐德的時空背景,當時的反彈聲浪真的是有夠多,但經歷多部007電影的表現後,收服了海量觀眾,這一路走來真的很能感受到他的魅力,而且看完後我刻意把首映會的票留下,因為票上的丹尼爾克雷格太帥了,想好好收藏。
另外值得大堆《新龐德女郎》安娜德哈瑪斯(Ana de Armas),雖然出場時間不長,但吸睛程度幾乎全片之最,非常驚喜也非常討喜,片中微ㄎㄧㄤ設定也一直讓我聯想到《特務行不行》的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看了許多評論,多數網友也很期待新龐德女郎這條線。
你愛看諜報片嗎?你愛看大片嗎?你愛看美妙的體態嗎?歡迎看【007:生死交戰】
#沒空爆雷
#007生死交戰
#NoTimeToDie
詹姆士龐德出場的電影 在 不假掰讀者過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史恩康納萊爵士過世了。他是本宅認識的第一個龐德。現在去看龐德出場的首部作品《Dr. No》會覺得劇情和特效都很蠢,而且康納萊出場的嘴臉真討厭,根本就是一個自知很帥所以完全不把你放在眼裡的那種樣子。
但他真的很帥。老了更帥。祝他一路好走。
https://news.readmoo.com/2015/11/17/the-original-james-bond-from-the-man-with-the-golden-typerwriter/
(圖片來源:https://free4kwallpapers.com/movies/connerys-bond-wallpaper--7zGr)
詹姆士龐德出場的電影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喜歡《電影配樂傳奇 SCORE: A Film Music Documentary》這部紀錄片,是一部感動到令人掉淚的紀錄片,一幕幕影史的經典重新透過配樂的角度濃縮於一個半小時的畫面裡,電影之所以讓人感動在於劇情,但是要能讓人產生雞皮疙瘩、刻骨銘心的震撼則需要仰賴音樂,電影配樂是另一種角度的詮釋,點石成金、推進劇情、填補空白、帶出餘韻、放大視覺效果,最重要的是劇情無法命令觀眾如何感受,但是身為一部電影的核心要素,音樂卻足以操控我們的大腦。
從《E.T.》、《洛基》、《星際大戰》、《大白鯊》、《刺激 1995》到《魔戒》、《神鬼奇航》、《黑暗騎士》、《全面啟動》到《瘋狂麥斯:憤怒道》,從史蒂芬史匹伯到詹姆士卡麥隆,從 John Williams 到 Hans Zimmer,從單純的旋律、管弦樂到交響樂,這些配樂的世代交替不僅是音樂演變的過程,同時也見證了電影的的歷史,更能一窺傳奇錄音室 Abbey Road Studios 的內部樣貌,跟隨著這些好萊塢偉大配樂大師的訪談,我們得以多瞭解一點這些不朽樂章持續佔有一席之地的創作靈感與過程。
ET 離開地球的片段、黑武士和龐德出場的旋律、大白鯊即將殺戮的幾個音符、安迪逃出監獄的新生、傑克船長揚帆的磅礴、魔戒遠征隊的遼闊、世界後末日的瘋狂,都讓人不禁濕了眼眶。電影配樂是現代音樂的象徵,許多人都說現在是漢斯季默的時代,他革命性的創作顛覆了過去配樂的模式,持續將觀眾內在情緒和電影劇情完美撞擊,像是直覺一樣從內心深處讓人隨著音樂的起伏而激昂沸騰,這就是滲透人心的魔力。
音樂是抽象的,卻能具象人類的感受,音樂是無形的,卻是傳遞情感的語言,少了音樂超人無法起飛,少了音樂陀螺早已軋然而止,或許你會感嘆過去簡單純粹的配樂方式已不復存在,但也開啟了另外一種屬於電影配樂舉足輕重的文藝復興,而我們都一起見證了傳奇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