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防疫自是第一目標。但很多人也因此空出了許多時間。這段時間與其看著新聞瞎操心,不如拿起書本充實自己。
齋主前些日子推薦了由 Artco Books典藏藝術出版 所出版的《藝術七鑰》。該書介紹了解讀現代藝術截然不同的七種方式,並以一張張現代名作,引領讀者思考這些作品背後的種種概念、歷史意義及價值。不過對藝術稍有熟悉的齋友都知道,藝術發展自照相術的發明以及印象派的出現後,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往繪畫的一大功能,便是紀錄與重現,但在照相術發明後,紀錄的功能逐漸被取代,因而從印象派開始,畫家開始將圖像平面化、色塊化、幾何化等,這個轉變逐漸孕育出現代主義,也就是廣為人知的畢卡索、馬諦斯等人的時代。在現代繪畫出現以前的繪畫,不管是文藝復興、卡拉瓦喬流派、荷蘭黃金時期、巴洛克、洛可可甚至是新古典主義,都能被稱作「廣義」的古典主義作品。如果《藝術七鑰》是以解讀現代藝術為主,那典藏這次的新書《藝術,原來要這樣看》,就是以解讀廣義古典藝術作為主軸。
這次由 Artco Books典藏藝術出版所出版的《藝術,原來要這樣看》一書的英文原名為《Look Again》。作者奧森沃德(Ossian Ward)曾有著作《注視的方式》(Ways of Looking),本書是與前作相呼應之著作。若齋友你曾涉獵過藝術、攝影或設計等領域,則必然曾經聽說過由約翰伯格(John Berger)於1972年所出版的經典名作《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換言之,本書書名其實有著某種意義的致敬,並且嘗試用另一種不同於約翰柏格的角度切入解讀藝術作品。see和look二字,在中文上雖然都譯作「看」,但於英文意義上卻不同。See更近似於被動的接受資訊,而look相較顯更更主動些。若以情境舉例,你走進美術館,無意間看(see)到一幅作品,你走上前聚精會神的注視(look)該幅作品。簡單來說,本書《藝術,原來要這樣看》,更像是教導觀者們,如何在美術館或藝廊,能有更「積極主動」的解讀方式,去注視該幅作品。
然本書並不只是將主典名作放到讀者面前要求讀者再看一次。作者奧森沃德提出一套口訣「T.A.B.U.L.A.R.A.S.A.」,口訣中的每個字母,都代表了「注視」行為中的一部分。
「T」時間(Time)
注視作品需要多少時間? 作品花了多少時間創作? 作品中的時間又是如何?
「A」聯想(Association)
用直覺感受作品,共感作品帶給你的感受,聯想曾有過的相同經驗。
「B」背景(Background)
理解創作者的身分背景,同時也體會創作的大時代背景。
「U」理解(Understand)
從注視的過程中,體會第一眼無法理解的作品細節及感受。
「L」再注視一次(Look Again)
體會新的理解後,再重新注視一次。
「A」評價(Assessment)
從作品中的種種感受和新理解,重新思考作品的價值。
「R」節奏(Rhythm)
感受作品帶給觀者的韻律感,感受每幅作品特有的速度感。
「A」寓言(Allegory)
閱讀隱藏於作品中的隱喻、符號和意義。
「S」結構(Structure)
從構圖中的軸線分布、色彩重量,體解不同作品的結構差異。
「A」氛圍(Atmosphere)
當一件作品感動了我們,其感受和餘韻是久久不去,而這就是該作品特有的氛圍。
這套方法聽起來玄之又玄,但其實作者將大部分的篇幅,用於將這套方法實際應用於古典名作上。本書提及的古典名作相當多,包含了達文西《最後的晚餐》、拉裴爾《雅典學院》、波堤切利《維納斯的誕生》、維梅爾《倒牛奶的女僕》、波希《人間樂園》、卡拉瓦喬《耶穌被捕》、哥雅《農神吞噬其子》、馬薩喬《逐出伊甸園》、傑利柯《梅杜莎之筏》、安格爾《浴女》等名作。
作者不只是將名作呈現於讀者眼前,更是詳述陳述了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名作,它們彼此的差異和社會氛圍。並將整本書分作不同大類,講述不同主題的藝術,諸如誠實、美、驚恐、戲劇、矛盾等子題,讀者能針對不同課題下的省思,進而增加對藝術作品的了解及體會。
本書對於單純對藝術感興趣的讀者來說相當適合入門,本書提及的作品,大多數台灣讀者都應有曾在課本、戲劇或媒體上接觸過的經驗,本書正好補足這些背景知識。對於藝術稍有涉獵的讀者來說,本書也提供了讀者們「再注視一次」的好機會。
本書已經全台上市,有興趣的齋友們歡迎於各大通路購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9021
當然,本次 Artco Books典藏藝術出版也替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兩本贈書,只要齋友你滿足以下條件,就有機會得到活動贈書唷。
只要你在5/23 (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 Artco Books典藏藝術出版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金融時事ptt - Bluesespoo 的評價
- 關於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活動預告】 《張曼娟文學繪本》新書分享會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黃春明作品介紹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黃春明作品介紹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育思考】05:行前約定✖️事後鼓勵 (芳瑜)
我很常運用這兩個小技巧,無論是育兒或是班級經營,都給我很大的幫助。有時孩子特別不配合的時候,事後回想,大多都是忘了「行前約定」或是「事後鼓勵」。
我們常常以為孩子大了,越來越懂事、守規矩了,就忘了身為父母及師長該注意的細節,以至於當孩子因不夠成熟的心智而踰矩甚至失控的時候,很容易只是一味惱怒及懲罰。
不論是小寶寶,或是國中生,實際上都是孩子啊😌
對於教師來說,所有活動之中最備感壓力的,大概就是「戶外教育」了吧。這種壓力和爸媽帶小孩外出遊玩相比,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我們要承擔的是幾十個孩子的生命與家庭幸福🤯
因此,每一次出發前,除了基本注意事項,我都會提出三項「#行前約定」:
一、安全
二、榮譽
三、盡興
首顧自身安全,次重團隊榮譽,最後不忘玩得盡興。七年級的校外教學、八年級的隔宿露營、九年級的畢業旅行,都是一樣的約定,沒有因為孩子大了就輕忽它的重要性。
過程中,如果有些孩子玩過頭了,只要稍加提醒,喚起師生之間的共同約定,通常很快就會步回正軌。因此整趟旅程,我不需扳著一張臉,就為了怕孩子們失控、發生意外,反而我只要將自律的責任還給他們,並且相信他們能做到(很重要),我便能從容的一同享受這趟旅程。
旅程結束之後,我會利用不同的方式,有時在課堂上直接講,有時透過文字,進行「#事後鼓勵」。
這個鼓勵包含具體的讚美以及正向的期待,不論過程中發生什麼鳥事,我一定會挑出良好的表現(如果沒有,就挑有所改進的行為)對全班獻上我的真誠回饋。我相信,我的信任與鼓勵,都會成為他們能再次自我負責的動力。
(文末附上某屆七年級校外教學後的「事後鼓勵」信件,文長,不喜可略😆)
育兒也是一樣,上週寫完〈口罩之亂──大人要決定自己的行為〉(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15615886647360/?extid=0&d=n)的隔天,我就進行了實驗。
#行前約定:「坐捷運要戴口罩,脫口罩的話,我會停止前進或是下車,直到你戴上為止。」然後,整趟路程我刻意放慢腳步,不再急躁前行只為了快步出站,也不再叨唸戴口罩這件事,將責任交還給他。
很奇妙,我的心情輕盈了好多,重點是他也有所進步,前後各半小時的車程,他只有脫2次。當然,除了那時按約定下車之外,我也不忘 #事後鼓勵。
今天的行程很平凡,只是在家裡附近走走,但也很特別,因為我善用了這兩個技巧,讓一整天的行程都順利到不行,簡直回到剛開始一打二的蜜月期🥰
早上時隔一個月去圖書館,為了避免他們忘記規範,#行前約定:「戴口罩、小聲講話」,並且加上一條「練習自己看書」。
一個多小時的閱讀時光,自在享受,他們前後自己看了10、15分鐘的書,中間穿插我講故事。即使過程中有小小違規,經過提醒也能很快修正,親子之間都沒有任何情緒波瀾。
離開圖書館後,距離午餐時間有一段小空檔。我詢問他們想回家還是去公園玩一下,他們想去玩,於是我們 #行前約定:「玩半小時就回家」。離開時非常配合,說一次就閃人。
回程途中,我一方面突然想外食,一方面又想實驗看看今天運用這些技巧到底能順利到什麼程度,於是當我們經過一家肖想了好久卻遲遲未造訪的小餐廳時,我問他們想回家吃飯還是吃餐廳,而他們選了後者。
#行前約定:一、耐心等待餐點;二、沒帶圍兜、餐具,也沒有餐椅,要坐好並自己專心吃。
結果,這次的用餐過程,可說是我一打二以來最愜意享受的一次了,竟然能好好品嘗我手中牛肉漢堡的美妙滋味!讓我決定回家前再帶他們去另一個公園爽玩一回🥳
每一次的「行前約定」,我都沒忘了「事後鼓勵」,#讓孩子知道我有看見他們的努力,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相信他們自己做得到。即使過程不盡完美,也沒關係,因為只要願意相信,就有了自我負責的動力!
—————
🔸延伸閱讀🔸
📌「自律與負責」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44575067084776/?d=n
📌我從「九斗村之旅」所看見的716
三月七日,一個特別的日子,升上國中的你們,第一次搭著遊覽車,拋開課本與考卷,輕鬆自在地前往校外教學目的地──九斗村。在這趟短暫的旅程之中,身為導師的我,看見的不僅是天空不作美的陰雨綿綿,也不僅是你們腳下一雙雙踩踏髒了的球鞋,更不僅是稍嫌不完美的石塊地瓜。反之,我看見的是一幅又一幅美麗和諧的畫面、一張又一張可愛動人的面孔,以及一次又一次團結合作的展現。這些記憶在回程的路上(你們熟睡時的遊覽車中),彷彿跑馬燈似的在我的腦海中流轉,使我不得不提筆將之記錄下來,好好細數珍藏。
一、守時
前一日才將集合時間從7:15提前至7:00,比上學時間整整早了半小時,原以為應有零星幾人遲個十分鐘也不為過,卻在我稍晚到時,看見你們坐滿了走廊盡頭,隨口問了句:「誰最晚到呀?」你們異口同聲說是我。我雖表面上辯解自己剛剛先去了辦公室,卻在內心因你們守時的好習慣而默默嘉許。(其實OO比我晚一點XD)
二、課本
集合時,意外發現OO書包裡除了裝有零食之外,還有幾本課本與雜誌,讓我不禁懷疑難道忘了說今天不用帶書嗎?接著OO及其他人喊著他們也有帶,更讓我訝異班上何時變得那麼會把握時間、又那麼好讀了?無論為了補習用的,或是拿來裝模作樣,甚至只是帶心安的,皆不禁令人莞爾一笑。孩子們,玩的時候就認真玩,暫時拋開書本吧!
三、閱讀
上了遊覽車,聽完隊輔姐姐講解活動之後,是短暫的自由時間,有人小聲聊天,有人稍睡片刻,而出乎意料的,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閱讀課外讀物。原以為只有我帶著書,恐怕是異類吧,但難道有看錯嗎?我從來沒看過誰在校外教學當天會隨身帶著讀物的,實在讓我又驚又喜!雖然在車上閱讀是比較傷眼的行為,但在你們身上,真的驗證了閱讀是無所不在的事,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手頭上有一本好書,你都能安然自適。
四、背詩
隨著遊覽車搖搖晃晃,以及控窯影片二次播放的催眠力,你們逐漸恍神,甚至睡去。當隊輔姐姐再度上來想跟大家說兩句話時,面對的卻是一群眼皮沉重,或是低頭沉浸書中的孩子們。此時,忘了是由誰提議背詩,整車的人似乎都瞬間清醒了,我心想我們班還真有事,只見一隻隻高舉的手臂,一聲聲此起彼落的詩篇,成為遊覽車上最詭異而可愛的奇觀。
五、手機
出發前幾日,幾位女孩來問我當天可否使用手機,我丟出了一個任務:請說出三個說服我的理由。經由眾人拼湊一番,其二都與照相有關,一則說要留下回憶,另一則說要拍我的美照,我心想,你們還真是為了目的而甘願如此取悅我啊。因此,我宣布了信任守則:當天可任意攜帶手機且使用,但只限於拍照功能,若有違規,則全班禁用。其實以我對你們的了解,絕對是做得到的,事實也證明你們完全沒有讓我失望。而我究竟為何如此?一年難得一次全班出遊,如果開放聽自己的音樂、滑自己的手機、玩自己的手遊、聊自己的天,請問,每一個「自己」,能否共享車上的歡樂?能否同心協力的控窯?能否更細膩地與人互動?能否創造「我們」共同擁有的716回憶?我相信你們能夠明白。
六、控窯
本日重頭戲──控窯,是多數人印象最深的活動,也讓我為你們的團結而深深感動。不論在任何步驟中,取石塊、堆窯、取木柴、燒火、顧窯、覆土、取地瓜,沒有一個人袖手旁觀,大夥們各施所長,即使是一份棉薄之力,也積極投入,即使弄得灰頭土臉,也甘之如飴。窯倒了,再堆就好;火小了,再燒就好;速度慢了,再加把勁就好。因為你們知道,全班擁有一致的目標,動力便由此而生,而沒有什麼畫面會比這更加美好了。
七、水槍
幾個月前,你們選了水槍DIY,我也答應當日可玩,可惜天不作美,濕濕冷冷的天氣,深怕有人感冒,我只好臨時撤銷承諾。趁著午飯時,抱著有點掃興的小小愧疚感,逐桌告知我的想法,而你們竟也大方地回答「好呀!」、「沒關係啊!」、「OK!」,頓時我安心了不少,一方面因為你們的懂「事」,另一方面因為你們的懂「我」,懂我不是刻意的刁難,懂我是真心為你們著想。
八、地瓜
中午餐點不盡人意,讓我以為下午的地瓜們也將面臨被嫌棄的命運。怎知當同學吃力地抱著熱騰騰的地瓜回班時,轉眼間就「瓜分」完畢了,人手一顆,不計較吃土不吃土,無論男女,在寒風中吃得津津有味。或許,有人吃到不符期待的地瓜,但未見誰的臉上表露厭惡之情,因為吃到嘴裡的每一口,都是大家親力親為而成就來的,值得你們用心品嘗,值得你們珍惜這份難得的滋味。
九、午休
從你們初升國中開始,我就很堅持一定要午休,當時許多人不明所以,但漸漸地開始習慣,甚至了解其重要性──在體力與精神都比以往消耗更多的學習生涯中,適量的休息絕對是必要的。因此,我極少會利用午休來讓你們補作業、補考,甚至施予處罰,我如此全心保障你們的休息時間,無非是為了提升更高的效能。然而,玩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出來玩,嗨翻天都還嫌不過癮了,誰會心心念念著睡覺?大概也只有你們了吧。隊輔姐姐告訴我,她很訝異,有人竟然問今天有沒有午休時間,但我倒覺得能夠理解,因為在回程路上,一張張可愛的熟睡面孔就說明了一切。不僅是因為你們聽了我的提醒,養精蓄銳一番,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班長時間共同養成的習慣所致,身體告訴你,該休息了,之後還有好長的路要走,還要好多的事要繼續努力呢!因此,你們一定更明白我常說「建立好習慣」的重要性了吧,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會伴你同行。
十、「老師,為什麼妳沒和我們一起玩?」
不是不想和你們一起分享這樣的樂趣,但有一些時光,確實在沒有師長的眼光底下,你們更能自在地與同學相處,更能保有你們那塊無拘無束的小天地。這是我樂意給予的自由,因為相信我的提醒「凡事以安全為先,凡事以榮譽為重」,一定能牢牢的緊拴在你們心頭,無須我特別擔憂。不過,當活動邁入尾聲時,OO問了這句話:「老師,為什麼妳沒和我們一起玩?」,我仍感受到滿滿的幸福,謝謝你們,一直將我放在心上。
Lin Binder Emily Liang
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表情達意的訓練如果能打小就開始,
長大了,就省下碰撞成滿頭包的困境。
練習不必刻意挑時間,隨時隨地都是機會。
──廖玉蕙
廖玉蕙,在外人眼中,她是熟讀詩書的中國文學博士、教授,也是知名作家;回到家庭,她是丈夫眼中的妻子、兒女眼中的母親、媳婦眼中的婆婆;近幾年,更成為兩孫女在最快樂、最享受的時刻,都希望她能同在的「好玩阿嬤」。
這個孩子眼中「一個好玩的人」,是如何走入孩子的內心與他們建立良好關係的?到底要怎樣和孩子互動?日常生活該怎樣說話,才能觸動到孩子的內心?讓孩子聽得進去?大人到底該怎樣修練,才能成為孩子眼中既「好玩」又「有趣」的人呢?
這是一本日常生活的陪伴及引導實錄,沒有板起臉孔說教的意思,只是在教養過程裡,記下孩子的快樂成長及得到怎樣的溫暖陪伴。愛是家庭的基石。如何感受愛?如何表情達愛?甚至如何對應愛?是每個人終生的課題。
取自《愛的排行榜》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本書的特色很鮮明,是一位阿嬤教養孫女的書。換個角度來說,以媳婦或媽媽為本位看,婆婆帶小孩,會發生什麼趣味?
很榮幸今天晚上會跟廖老師直播,因為她的角色非常關鍵,我會跟老師好好探討:婆婆跟媳婦的教養不一致怎麼辦?婆媳問題如何解?
當然,阿嬤帶孫女的心態,也會跟當媽媽的時候有些不同,這也是我想探討的部分。另外也歡迎各位朋友提問,這種機會我猜很難再出現,畢竟會寫書的婆婆不多。
我推薦正向教養,其他種類的教養書也不少。但理想的教養落實到尋常生活,就會有很多值得重新討論的地方,透過這種方式更好學習。
所以我佩服廖老師,這過程中的指指點點難免,但給出了對話的空間。就好像,我們要陪伴著孩子學習表達情意,一樣要給出讓孩子探索的空間。
我以前就曾看過好幾次老師的臉書,我好喜歡這兩個小女孩。各位可以點開影片來看,就知道我不是怪叔叔(嗚~)。
https://is.gd/BH2YBD
歡迎參加今天晚上7點的贈書直播,會抽《愛的排行榜》、《讀出太陽的心情》各2冊。主辦單位會抽出4位朋友,每位贈送《愛的排行榜》、《讀出太陽的心情》1冊,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
https://www.facebook.com/1694352020658749/photos/a.1911596108934338/2941306535963285/
祝願您,在尋常日子裡,因為跟自己、跟孩子應對得宜,所以幸福洋溢!
*********************************
可愛不會被年齡阻礙
【文/ 洪仲清】
心如果夠靜,萬物皆有可觀。
在稚子的童言童語裡,在讓人煩躁卻又常輕易忽略的高鐵噪音裡,或者即使只是眼前的一塊梨,都可以有最純粹的悸動與好奇。這世界常常充滿冷漠與恐慌,我們需要一個明亮的眼光,看到那些平凡中的趣味。
願意保持敏感的心,不理所當然地錯過這些趣味,是無趣生活中的自我救贖!
陪伴孩子長大,如同重新經歷自己的第二次童年。陪伴孫子長大,那又有不同的境界。
年齡漸長,生命將盡,看待人與事也就更多了理解與涵容。是非對錯漸漸圓融,關係的本質也就日漸清晰。這時不會再讓世俗評價任意綑綁,就像神力女超人,有了超然的力量,能突破框架,不只愛自己的家人,也關懷社會的變化。
其實孩子在剛開始成長的時候,也會有不流俗的洞見。像是孩子也會想獨處,即便是面對熟悉的家人,也知道可以保有彼此的空間,讓關係更美。
只要我們給予尊重,讓孩子試著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意見,不去用僵化的定見去限制。那麼,將來孩子更能堅定地相信自己,持續用提問與思考幫自己的人生照相,把生命活成屬於自己的模樣。
「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你要有什麼就會有什麼的,你哭也是沒有用的,不如睡了吧。」
有時候最困難的問題,可以有最簡單的解方。無解、難解的事超多,很多時候越是要去解,也就越糾結。不如去睡,睡飽如神仙,笑看糾結,有時候不去理會直接跨越,至少賺了頓好睡養顏。
我喜歡看星空,哪裡有星空,那裡就有我的仰望。我喜歡大自然,能在其中紓壓,也能汲取許多道理。
星星能一顆一顆地燦亮,那是因為它們彼此之間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能讓它們保有個體的疆界,因此各自美麗。
我們跟孩子之間,也可以保有這樣的空間。讓孩子做自己,我們也不用強迫自己非得合群。
孩子要能表達情緒,首先得要給出空間,尊重孩子跟大人不一樣的感受。感受非常主觀,別硬用對錯去壓制,雖然這幾乎是我們的傳統,但現代人開始知道,被壓制的情感會反彈,這跟孩子後續的心理困境有關。
我們傳統的情感教育有太多缺憾,把孩子套在模子裡,要孩子複製大人的樣子。不,不對,不只是複製,很多大人還要孩子比自己更好,即便大人自己做不到,即使孩子已經受不了。
以往的教養方式,是孩子只能聽話,聽話才乖,大人才喜歡。所以孩子話一多,就會被大人打斷,大人基本上不太想聽孩子說什麼,心情一煩,就挑孩子毛病。以前面對孩子表示自己被霸凌,大人最常有的經典回應是:為什麼不檢討你自己?
當孩子不被當成一個「人」,而被當成「功能」看待,那大人又如何願意真誠地去理解孩子的情意?又怎麼會有真愛呢?
不管是養兒防老,或者要孩子繁衍後代,或者期待孩子光宗耀祖,孩子被視為是父母的財產,要執行父母的意志,這叫孝順。所以傳統才有重男輕女的習俗,會念書的孩子能得到更多資源,這裡面的功利算計非常明顯,但又慣性地「以愛之名」被忽略。
還好我們只要願意找,身邊不缺榜樣。這本書有一個可愛的阿嬤,跟兩個可愛的天使孩子,在可愛裡沒有年齡的距離,愛的流動超脫了傳統。
這可愛的阿嬤有相當的自律與自省,其實這並不容易,因為這意味著這阿嬤不放棄學習,依舊保持謙虛。很多時候,讓人老的,不是年齡,而是對自己成長的放棄!
祝願您,藉著閱讀這本書,能把這個慈愛阿嬤的形象,放進自己的生命裡,滋養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愛的排行榜:孩子表情達意的練習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062
時報文化藝文版
https://www.facebook.com/%E6%99%82%E5%A0%B1%E6%96%87%E5%8C%96%E8%97%9D%E6%96%87%E7%89%88-1694352020658749/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活動預告】 《張曼娟文學繪本》新書分享會 ... - Facebook 的必吃
段正平. 曼娟老師:為了救治我的外甥(猛爆性肝炎),必須實施肝臟移植手術,我是 ... 也漸漸發覺長久以來,我的讀者有許多都是同志,他們或她們能夠理解我的敏銳、自 ... ... <看更多>
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黃春明作品介紹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必吃
每一次的閱讀都是另一種注視的開始,導致另一種提醒,最後又以另一種遺忘結束 ... 白先勇、朱天文、李昂、余華、林懷民、胡淑雯、許正平、陳淑瑤、黃 ... ... <看更多>
許正平照相閱讀理解 在 金融時事ptt - Bluesespoo 的必吃
九曲堂車站許正平照相彭懷安朱慧敏. 山藥薏仁功效功效; 徐佳瑩沙洲蕨根粉功效Daily essential 中文. 豆腐料理絹; 長生堂製薬評判Home 咖哩做法北港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