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我爸爸前幾天不是還能跟我聊天說笑,怎麼現在語無倫次,還被綁起來了,怎麼辦!是不是病情加重了』您心中一定常有這些疑問,這種情形就叫做是『加護病房症候群』[1]。
《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 , ICU症候群)比你想得更常見、更危險》:新冠肺炎不止要關注患者身體狀況,身心情緒也要留意,台北慈濟醫院就驚傳染疫者全裸跑出病房,但自己卻渾然不知,對這種患者本身無意識但舉止脫序的行徑,醫學稱之「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且在臨床上並不算罕見。
■加護病房症候群發生率不低
據台北慈濟醫院新聞稿表示,近日有一名出現呼吸喘促、咳嗽帶痰的患者到急診篩檢,當時發現他血氧量偏低,且肺部X光片顯示已有浸潤情形,隔天安排入住加護病房插管治療,接著再轉往專責病房。期間,病患卻出現脫光衣物、奔出病房的狀況,且事後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過這件事。
對此,「台北慈濟醫院急重症管理中心」吳燿光主任指出,患者經身心科醫師確診後,為加護病房症候群,而事實上有這類型相似症狀的病人,在專責病房裡就有好幾個。也就是說在臨床上並不算特殊情況,但也會增加原本就繁忙的醫護,所需要付出的心力。
■太多不確定性,患者易恐慌
新冠肺炎不僅會造成肺部急性的病變及身體損傷,在心理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疫情期間,染疫者一旦確診後,多需要在短時間內立刻進行隔離。
根據「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陳益乾主任的說法,隔離就是與外界斷連的狀態,無法與人面對面溝通、資訊取得也不容易,患者面臨的未必只有病情的不確定性,還包括生活習慣、人際連結的劇變。
此外,有些患者需要住進陌生的環境,如症狀較重的患者會被安排住進加護病房,但無法自由活動、封閉的空間,以及時間感的淡忘,都加深了病患的無助感,也是「加護病房症候群」發生的原因之一。
當患者的身心壓力無法承受或藥物的作用下,就有可能引起「譫妄」和「記憶斷片」等問題。陳益乾主任表示,「譫妄症」會促使大腦功能急速失調,因而有混亂、無意識的反應,且導致患者的病況不穩定。
■「加護病房症候群」也會有死亡風險,協助認知重建、關心是額外解方:有研究指出,加護病房患者發生「譫妄」的機率約22.4%至81.7%,而有接上呼吸器的患者更高達8成,多數為年紀65歲以上的年長者。譫妄症的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會延長病患治療的時間,甚至是死亡的風險[2]。
■「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ICU症候群」是什麼?醫:身心健康的人也會發生;急性精神混亂又稱為ICU症候群,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明,由於住進加護病房通常已是嚴重疾病,如肺炎、腦部外科術後等,因為單調且封閉的環境,加上可能服用止痛藥物、心理壓力、術後感染、大量失血、電解質失衡等,都會造成心理及行為異常。
這類急性譫妄症狀,患者會對人、事、時、地、物產生混亂,或是意識不清、出現幻覺、幻聽、妄想、定向感偏差等,楊聰財醫師指出,若患者年紀大於65歲,本身有慢性疾病、服用多種藥物或是身心狀況不穩者、失智者,出現的機率更大。有時候常會表示看到不存在的人、胡言亂語,讓家屬反而誤會是否迴光返照。
楊聰財醫師同時也表示,身心健康者一旦長時間被迫待在單調的環境且無法下床,也可能會出現ICU症候群[3]。
■『ICU(加護病房)症候群』會有什麼症狀呢
1.焦慮:焦慮反應若處理不當,會轉變為焦慮性精神官能症。
2.憂鬱:反應降低、拒食、不合作、拔除治療器械等,甚至想自殺。
3.否定作用:拒絕治療或要求自動出院及十分依賴像小孩一般,甚至出現攻擊性
行為及不合作的舉動。
4.瞻妄症:這是一種特別在晚上會更加的嚴重的症狀,可能有不安、易怒、睡眠
障礙、躁動、語無倫次、視幻覺等的症狀[1]。
■疾病好轉後多半可緩解,三點避免ICU症候群
ICU症候群通常都是短暫現象,疾病好轉後轉往普通病房多半可以緩解,若情緒躁動無法安撫時,醫師也會視情形給予精神安定藥物。楊聰財醫師指出,若要避免ICU症候群,可以做到三點:
▪ 首先:就是穩定患者病況並改善。
▪ 第二:是布置簡單安全的環境,允許的話可以放些音樂。
▪ 第三:是在患者身邊放置一些熟悉的事物、人物照片,以降低不安全感[3]。
■家屬您該如何幫助病人避免『加護病房症候群』的發生?
1.建議您主動告知醫護人員,病人過去面對壓力、焦慮的能力、藥物使用等資料,提供照護參考。
2.探視時多仔細傾聽病人的困擾疑問,協助協助安撫病人情緒。
3.多與病人討論他所感興趣的話題,並可攜帶病人熟悉的物品,如:照片、喜愛的音樂、書本、報章雜誌等。
4.您可以與護理人員討論,在不影響治療活動下,提供彈性的會客時間,因為家屬的陪伴可降低加護病房症候群的發生。
5.在環境周圍提供看得見的大型鐘、月曆,可以協助病人維持對時間的定向能力,並定時清楚的告知正確的人、時、地。
6.充足的睡眠,夜間睡眠時可為病人戴上耳罩或眼罩,以減少外在的刺激[1]。
■醫療單位該如何避免「加護病房症候群」呢?
除穩定病人病理狀況,我們可從改善加護病房的環境著手,例如:
1. 依晝夜調整室內燈光。
2. 適當地安排訪客與探病時間。
3. 探病時應克制悲傷及不安等負面情緒。
4. 保持安靜,避免噪音。
5. 設置屏風或布簾,讓患者保有隱私的安全感。
6. 儘量固定醫護人員,減少患者的適應問題。
7. 在病況允許下儘量讓患者自由活動。
「加護病房症候群」是因為病人之生理及心理壓力所導致的疾病,所以常常只是短暫現象,許多患者在轉往普通病房之後便能緩解。但我們對「加護病房症候群」應該適當的認知,適時地給予家人或朋友陪伴及鼓勵,如此才能避免病人患上加護病房症候群[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門診中心 )「認識加護病房症候群」:http://www.cych.org.tw/ndsec/health_education/V021%E8%AA%8D%E8%AD%98%E5%8A%A0%E8%AD%B7%E7%97%85%E6%88%BF%E7%97%87%E5%80%99%E7%BE%A4.pdf
[2]( 早安健康 )「新冠確診者裸身奔出病房!ICU症候群比你想得更常見、更危險」:https://www.edh.tw/article/27440
[3]( NOWnews 今日新聞 )「ICU症候群是什麼? 醫:身心健康的人也會發生」:https://www.nownews.com/news/5287798
[4]( 國軍高雄總醫院 )「談加護病房症候群」:https://802.mnd.gov.tw/ListP0003102.ShowItemListState.do?StateEvent=InitEvent&QueryRecord.ArticleId=2015-11-03%2013:41:13
➤➤照片
∎Hospitals struggle to address terrifying and long-lasting‘ICU delirium’:https://www.statnews.com/2016/10/14/icu-delirium-hospitals/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加護病房症候群 #ICU Syndrome #ICU症候群 #譫妄症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記憶門診高雄」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林智鴻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問題] 家裡老爸快讓我爆炸了,有推薦的老人門診嗎? 的評價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記憶門診高雄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記憶門診高雄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記憶門診高雄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醫院診所健康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神經科 -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的評價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高雄市失智共照中心-岡山秀傳-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高雄失智症醫師推薦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高雄失智症醫師推薦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高雄失智症醫師推薦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記憶門診高雄 在 高雄失智症權威醫師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記憶門診高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那天在會議與會議之間,匆匆的找出一小時的時間,我來到 #38號樹洞。
這裏,#38號樹洞,不僅僅只是被性騷擾、被性侵害的女人男人的樹洞,更是她他們的勇敢!
每一個訴說,都讓我看得入迷、看得心疼。看見那麼多 #受害者的日常,在小時候、青少年時被性騷擾甚至被性侵,不少加害者是自己的親戚,甚至是父親、兄長。許多受害者的家人聽到求救時,卻往往是斥責、漠視,或要求受害人 #隱忍。
#漠視、#被要求隱忍,讓這些童年事件變成#說不出口的創傷記憶,讓人讀時心驚膽跳,讀後心疼,更讓人憤怒——這是個什麼樣的社會?!
我還讀到成年的護理師,在學校遭遇性騷擾,出面控訴,卻至始至終,無法有一個公平的申訴管道。受害者挺身而出,遭到各種撲山倒海來的抹黑與質疑,職場人際關係瞬間改變,自己的生活被毀壞。
這個社會,對性騷擾的加害人很溫柔同理,卻對受害人很敵意、很殘忍!!
感謝 #38號樹洞 的所有故事的主人,讓我看到你們的勇敢。當受害者願意忍著自我再揭露的傷痛,把故事再次說出來時,我相信你們正在變成一個更堅韌,也更愛自己的人。請不要質疑自己,一定要努力長大,相信自己的力量!
謝謝鄭家純和她的團隊,策劃與實現了這個展。#38號樹洞 藝術性很高,溫柔地讓觀展人貼近受害人的遭遇與心境,是很棒的行動藝術展。
請我的臉友們,這個週末若有時間,撥出一、兩個小時過去走一趟,去看看這些勇敢說出的證詞!
再次謝謝他們!!
MeToo! 我們一起努力!
---------------------------------------------------
策展理念
一個人發出聲音,想紅、不知檢點、胡說八道。失去工作、眾叛親離、蕩婦羞辱、人格毀滅。
十個人發出聲音,森林裡有一棵大樹倒下,被聽見了。
一千人發出聲音,共振鳴響,讓全世界都聽見。
性騷/性侵真人故事募集計畫,邀請你/妳成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堅定地在「38 號樹洞」發出聲音。100 封信件就是 100 份證詞,它不只是你/妳真實的聲音,也具有史料意義,我們將一起寫下台灣 Metoo 的歷史。
募集信件後透過策展,讓陽光照進性騷/性侵的暗角,不再為了說出來而感到羞恥。
Time’s up,
讓羞恥到、此、為、止。
---
展覽團隊
策展製作團隊:謬園 absurd.garden
文字裝置作品:今晚我是手
花藝裝置作品:FlowerReader 林哲瑋。CIAO!Flower Design 巧偶花藝 ‧ 設計
影像裝置作品:Hsiang Tsai
展場主視覺設計:陳威伸 wscgraphic
音樂設計:張又升、林育德、李世揚
燈光設計:彭久芳、曹芯慈
網頁製作:Tin Chen、+N Design
--------------------------------------------------
以下為范雲國會辦公室所整理的性騷擾協助資訊,若有受害者,也歡迎直接打電話到我的國會辦公室:02-23586056,我會幫忙找尋專業資源協助。
一、 民間團體
1. 勵馨基金會:針對性暴力進行協助,性創傷諮詢專線:02-8911-5595 #118或#119,服務時間:周一至週五9:30-12:30;13:30-17:30。
2. 現代婦女基金會:提供性騷擾諮詢服務,相關專線:02-2351-2811。
3. 張老師基金會(專線 1980)於台北、桃園、台中、高雄設有心理諮商中心。
http://www.1980.org.tw/web3-20101110/service5.html
4. 婦女救援基金會以及婦女新知基金會也都有提供諮詢服務。
二、公部門:
1. 衛福部保護司-113保護專線可以提供諮詢、通報、轉介等服務,但如要社工協助或更多資源,一般都必須是通報案件。
2. 目前法規未規定性騷擾案件要有諮商等資源,所以各縣市基本上都沒有提供,但有些縣市可能會有自己額外的支持方案(像台北市及高雄市曾有過,台北市目前是由市立聯合醫院「社區心理諮商門診」提供廣泛性的諮商服務,如下列復健),詳情可能要問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性騷擾聯絡窗口或是各縣市家防中心,相關聯繫資料:https://dep.mohw.gov.tw/DOPS/lp-1228-105.html。
3. 針對性騷擾被害人,目前有提供相關補助費用,包含非屬健保給付範圍之社會暨心理評估與處置、諮商與治療費用,以及訴訟費用與律師費用,但都必須要是通報成案的情況。
補助基準:https://dep.mohw.gov.tw/DOPS/cp-1212-6657-105.html
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門診部「社區心理諮商門診」
(網址: http://www.tpech.gov.tw/ct.asp?xItem=160341&ctNode=13625&mp=109011)
◎ 服務時間:每次諮商時間為30分鐘
◎ 服務地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區附設門診部,見網頁內資料。
◎ 掛號時間:上午08:30-11:30、下午13:30-16:30、夜間:17:00-20:00。(目前夜間門診僅限文山區政大門診部以及心衛中心門診部)
◎ 掛號方式:現場掛號或電話預約皆可。
◎ 收費方式:
一般民眾:掛號費50元與自費諮商費200元,合計250元。
優惠民眾(持優免轉介單、低收入戶、各科別重大傷病卡、身心障礙手冊之民眾):掛號費50元。
臺北市民持市民健康卡積點兩點:免掛號費,自費諮商費用200元
記憶門診高雄 在 林智鴻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春節看 #龍貓,找回對生活的熱情!
日前在公益團體的邀請下,與 #高雄市小太陽協會、#高雄市唐心服務協會、#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之兒童發展聯合評估暨早療特別門診、#高雄市預防兒童失蹤協會 等長期投入關注兒童權益與早療發展的單位,以及小朋友與家長們,一起欣賞 吉卜力工作室電影展 STUDIO GHIBLI FILM FESTIVAL 的經典作品龍貓,喚起了我許多兒時的美好記憶。
龍貓陪伴著我們這一代人的兒時時光,也給予我們許多成長過程中的歡樂。長大後,龍貓所傳達的希望與感動,是我在從政過程中,面對不同的挑戰時,克服困難與堅持到底的動力之一。
製作人鈴木敏聰在《吉卜力的哲學:改變的事物與不變的事物》曾提到,龍貓的作者 宮崎駿 使用吉卜力(Ghibli)一詞作為工作室的名稱,原意希望自己製作的動畫能如「撒哈拉沙漠上的熱風」,在日本動畫界掀起旋風,從 #風之谷、#神隱少女 等,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了二十部以上的動畫,大多數都在傳達大自然的美好、不畏困難、堅毅勇敢、保持希望的正向思考,而最感動人心的龍貓恰好也就是工作室的標誌logo。
希望孩子們都可以健康成長,我會在市議會持續爭取更多資源與機會挹注。同時,也誠摯推薦龍貓(MY NEIGHBOR TOTORO)給大家,作為新春電影的口袋名單,一起找回兒時的感動,讓我們保持熱情,繼續在人生旅途中彼此激勵與奮鬥!
記憶門診高雄 在 記憶門診高雄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必吃
| 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失智症、記憶特別門診失智症臨床上主要是因為退化性或後天性疾病而造成病患心智能力障礙,而且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工作及日常社交生活。 失智症的 ... ... <看更多>
記憶門診高雄 在 記憶門診高雄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必吃
| 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失智症、記憶特別門診失智症臨床上主要是因為退化性或後天性疾病而造成病患心智能力障礙,而且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工作及日常社交生活。 失智症的 ... ... <看更多>
記憶門診高雄 在 [問題] 家裡老爸快讓我爆炸了,有推薦的老人門診嗎? 的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