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去除掉政經看民視的手法,就是典型的去除「可厭憎性」,可厭憎性,可以說是人類社會,或是人性中重要的一環,少了這個東西,或許可以造成如同薩諾斯消滅宇宙半數生命那樣,彈個手指就把所有人心的厭憎、表達、情感、怒吼,甚至友善,都給去除掉.
也許甘願承受的人,他們會試著照著薩諾斯的想法去做,忘記那些逝去的人的名字,無論他們是好是壞,是討人厭的,還是有人喜歡的,他們會忘記一切繼續過下去,沒有對立和紛爭,逝去的人會被遺忘,人們滿足的端視被賜與的、遺留下的資源,認同他們自己是必須被支配的而且需要管控的,一個被管控的世界.
但相反的,那些不受控制的人,他們將會去奪取自己的未來,並證明人類並不是那麼簡單的生物,即使他們是失敗的,或可能有所犧牲,但事實證明,那將會是個一部部,不斷上映的精彩電影.
茲選出「可厭憎性」的相關文章六篇,這個鮮少人發現,但卻是極為重要的事物,去除它,可以定義是一場嚴重的思維災難,BROTHER.
「為了解除心中的不舒服,避免自己狹小的思維,感知到的罪惡感與危機,所以消遣被害者,戲謔他人的傷痛,去掉他的可厭憎性,阻止其他人討論,期盼這個日子消失,這正是典型公正世界偏誤的象徵.
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語言上的達姆彈.」
FROM 達姆彈
「去掉可厭憎性,是二二八一貫以來的處理方式,不去談、不去聽、不太重要,我不相信,不曾發生,和我沒關係,是以人們對於存在已久的傷痛,以驚詫、不可理解來做解讀,是以每一時期的二月二十八日,許多人的感覺就好像有一天有一個小女孩在街頭上放聲大哭一樣.」
「至於去掉可厭憎性產生的後遺症,那就是和諧至上,類似於吳宗憲的我們要和諧、不要對立,或者是柯文哲的社會應走向和諧光明,這類不要吵架、我們需要安靜、大家要做好朋友,的解釋方式,或者願望-因為不能理解她在哭什麼,又解讀她年復一日的哭泣是新鮮的,好像剛剛才發生,於是就造成公正世界逆轉的現象,既然沒有人知道傷害你的人是誰,也沒有人願意承認,為了大家好,只好消除你的哭聲.」
「公正世界偏誤,典型的手法就是檢討被害人,若無法檢討被害人的話,就檢討靠近被害者身邊的人,比如某個黨(民進黨),某些人(覺青)把信用卡刷爆了,公正世界偏誤,也有許多現象可以呈現,去繞過,二二八發生是因為什麼不可抗拒因素,或者校標汙染,他們都是共產黨黨員,被共產黨欺騙、煽動,其實沒有死那麼多人,他們是暴民,這是暴亂,這是一場誤會,因為查緝私菸的小動作導致的混沌理論中某個變數因子運作才會生成的現象.」
FROM 下集預告
「『去掉可厭憎性』是怎麼一回事呢?比如說,你看到一隻貓,他很可愛,但有些人不喜歡,他們說,那隻貓很討人厭,而有些人卻不喜歡他們那麼說,於是就把那隻貓『可以被討厭的』動機去掉了,並不是去掉那些討厭的話語,而是去掉話語上方,那些表達『可以被討厭』的意識.」
「當有人說那隻貓的壞話,他們就去質疑那個人的世界觀,或者,直接打擊那個人,降低他說話的信度,我說那隻貓的尾巴非常難看,那麼,有些人會用不可思議的眼睛望著你,非常驚訝『你怎麼會這麼想呢』,這是不可能、也不應該發生的事情-關於那隻貓的負面想法,不是正確與否,或你說的對不對,而是連來源,都不被允許,這樣的想法產生,就是不對的事.」
「應該說,不是用橡皮擦擦去,畢竟字已經寫了,他們擦的是你一整張紙,你怎麼可以,怎麼會去這麼做,這樣的東西,形成了一股意識,直壓到你的眼睛.」
「他們會給你這種『感覺』,不論是你寫字,或寫完字,這個感覺就是『要你不要再寫下去』.」
「到這裡,你應該可以看出『去掉可厭憎性』的危險在哪了,但是這樣的危險是可以合理存在的,甚至運作成一個龐大的國度,例如中國,就是這樣『去掉可厭憎性』的國家.」
FROM 為你獻上,文哲套餐
「我們可以這麼說,每個人都在提出假說,並且在無形之中,支付代價,因此他們都會擁有著『錢包』,這個錢包就是,在我認定『我是對的』,去探索這世間,『我可能是錯的』、『我是可懷疑的』、『我是可以被討厭的』,這樣的錢包,隨時準備付錢,因為擁有這個錢包,所以我們過斑馬線的時候,設定了『只能踩白色的部分』,而『不能踩到黑色馬路的部分』,當我們準確的完成了以後,一蹦一跳得躍過,便能心滿意足的認定,我是對的,而且對的無比的真實.」
「但對於ㄧ些人來說,他們採取的策略,是去掉黑色的馬路的部分,當它們並不存在,他們的道路是一整片白色,這也意外的,他們永遠不會犯錯.」
「把『我可能是錯的』、『可懷疑的』、『可被討厭的』那一面去掉,就只剩下『我是對的了』.」
「若有這樣的人存在,他對任何人,都是個危險,若這樣的人,被賦予了超過他本有的,影響力與權柄,那他就會是個災難.」
FROM 柯文哲粉絲之怪現象
解讀惡之心的人們預告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下評論】
『《#我們與惡的距離》,黑暗中的微光』
工作關係,已經先看過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是此粉專第一次推薦戲劇,因為看完這部劇後深信這是一部有機會能改變現今台劇體質、打開社會對話的戲劇,這片土地等這樣的劇太久了。
先簡單從產業面說起,《我們與惡的距離》由公視開發並製作完成,且由文化部的「前瞻計畫」第一期特別預算補助,以4300萬台幣製作10集,而「HBO Asia」繼《通靈少女》的成功後,再度與台劇結合,且長期耕耘電影產業的「CATCHPLAY ON DEMAND」也首度跨界合作,注入一股活水,有這兩大平台,台劇走出台灣,迎向亞洲甚至世界,「看見台灣」並非癡人說夢。
從公視製作方開始努力,得到文化部的支持,積極推動新劇種的誕生,令資方肯出錢買下版權、出力行銷推廣,緊密地與在地企業(CATCHPLAY ON DEMAND)結合,同時對接國際市場(HBO Asia),形成良好的產業結構,合作方式越來越普及與多元,先不說別的,從製作面到多方合作的矚目程度來看,就已經成功一半,值得台灣整個影視產業借鏡。
至於《我們與惡的距離》能有這次亮眼的合作案,各界看上的當然是好「劇本」,深信有口碑發酵的潛力和打動人心的魔力。從劇之根本來看,第一集開始,此作對於死刑議題單刀直入,不拖泥帶水地碰撞出正反面論述,從無差別殺人事件大方向延伸出相關議題,包含職場、媒體、教育、家庭等,全劇彼此緊扣,徬徨與無助同時張牙舞抓般地挑釁人生與社會,而此劇在各個角色交織下,織出一張強而有力的脈絡,縝密的劇情安排與構思,替台灣社會娓娓唱出生命之歌,低吟出不願面對之惡。
《誰先愛上他的》、《出境事務所》金鐘編劇呂蒔媛的劇本強大而紮實,每一條故事線拉出來的價值觀清晰且有力,每個角色都代表一個立場、背負該有的責任,展現了對近年台灣社會細膩的觀察,隨著劇情推演,筆下角色在苦難中皆開始思考不同面向的論調,從另一種角度細究,改變了原先「僵直」、「對立」的情緒與立場,深掘角色發展的可能性,很難想像在做田野調查時下了多少功夫,深度與廣度皆俱,在此片體現出時而柔軟、時而堅韌的情感,不說教卻又醍醐灌頂地令觀者思考過往那些刻意遺忘的傷,直通人心,劇本編寫的才情令人折服。甚至不只在台灣,這樣的議題影響著全世界,帶著普世價值,打破文化藩籬,因為《與惡》從人性出發。
或許對呂蒔媛來說,從無差別殺人的議題切入,真切地觸碰惡與恐懼,才有機會望見善與希望。
而導演林君陽也功不可沒,在多線敘事的調度上本就不易,能成功掌握到群像劇的精髓,不失焦,將每個人物的觀點清楚攤在觀眾眼前,且兼顧戲劇張力,節奏拿捏的恰到好處,光是能做到這幾點,已經值得喝采。
全劇更重要聚焦在「標籤化」,恰巧與去年同樣由吳慷仁和林哲熹演出的《狂徒》一樣,所有的「標籤」是否能有其他詮釋的可能,能有不同解讀的面向,能否將既定印象褪去,找出「標籤化」的原因,將整個體制鬆動,或許對那些不被瞭解的人來說,就有機會看見未來。
演員的表現就不多說,相信從釋出的預告就能察覺,賈靜雯、溫昇豪、吳慷仁、周采詩、曾沛慈、林哲熹、陳妤、檢場、謝瓊煖、施名帥、林予晞、洪都拉斯都各自在有限的篇幅下,完成一次次精彩的對手戲和內心戲,鮮活了劇本中的角色,賦予角色有血有肉的生命力。唯一較為可惜的是童星于卉喬飾演的角色,台詞稍嫌生硬,演技略有尷尬,總覺得這是編寫上的狀況,除此之外,這群演員無從挑剔。
此劇每個人其實都在尋找善與愛,皆有自己的悲與傷,如何與之共處、找到出口,甚至讓觀者有能力幫助受苦之人,可能是這部片更大的宏願。如溫昇豪在訪談說的:「其實戲劇影響人很深,應該藉由不一樣的劇種,去拓展、改變我們的人生觀念,希望這部戲能夠引領觀眾走向成熟。」
在台灣,我們有過鄭捷、有過小燈泡等陰暗面,當巨大的悲傷與憤怒籠罩時,似乎批判總是容易,卻少了時間好好思量背後的成因,於是今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拾起這些傷痕,勇於拆解、直視罪惡的背後,此劇誠懇、不卑不亢地希望能與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展開對話,請每位觀眾不要帶立場,編劇和導演也未定義好與壞、善與惡,二元對立並非唯一解答,給自己多點寬容,給社會、彼此和這部戲一點時間,慢慢思考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答案,有的是對話的空間,有的是替整個社會尋找微光的勇敢。
📜此劇的播出資訊和更多消息可於三大平台的粉絲專頁找到:『公視粉絲團』、『HBO Asia』、『CATCHPLAY ON DEMAND』。
#明晚9點首播
#金鐘獎直接頒了
解讀惡之心的人們預告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地下評論】
『《#我們與惡的距離》,黑暗中的微光』
工作關係,已經先看過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是此粉專第一次推薦戲劇,因為看完這部劇後深信這是一部有機會能改變現今台劇體質、打開社會對話的戲劇,這片土地等這樣的劇太久了。
先簡單從產業面說起,《我們與惡的距離》由公視開發並製作完成,且由文化部的「前瞻計畫」第一期特別預算補助,以4300萬台幣製作10集,而「HBO Asia」繼《通靈少女》的成功後,再度與台劇結合,且長期耕耘電影產業的「CATCHPLAY ON DEMAND」也首度跨界合作,注入一股活水,有這兩大平台,台劇走出台灣,迎向亞洲甚至世界,「看見台灣」並非癡人說夢。
從公視製作方開始努力,得到文化部的支持,積極推動新劇種的誕生,令資方肯出錢買下版權、出力行銷推廣,緊密地與在地企業(CATCHPLAY ON DEMAND)結合,同時對接國際市場(HBO Asia),形成良好的產業結構,合作方式越來越普及與多元,先不說別的,從製作面到多方合作的矚目程度來看,就已經成功一半,值得台灣整個影視產業借鏡。
至於《我們與惡的距離》能有這次亮眼的合作案,各界看上的當然是好「劇本」,深信有口碑發酵的潛力和打動人心的魔力。從劇之根本來看,第一集開始,此作對於死刑議題單刀直入,不拖泥帶水地碰撞出正反面論述,從無差別殺人事件大方向延伸出相關議題,包含職場、媒體、教育、家庭等,全劇彼此緊扣,徬徨與無助同時張牙舞抓般地挑釁人生與社會,而此劇在各個角色交織下,織出一張強而有力的脈絡,縝密的劇情安排與構思,替台灣社會娓娓唱出生命之歌,低吟出不願面對之惡。
《誰先愛上他的》、《出境事務所》金鐘編劇呂蒔媛的劇本強大而紮實,每一條故事線拉出來的價值觀清晰且有力,每個角色都代表一個立場、背負該有的責任,展現了對近年台灣社會細膩的觀察,隨著劇情推演,筆下角色在苦難中皆開始思考不同面向的論調,從另一種角度細究,改變了原先「僵直」、「對立」的情緒與立場,深掘角色發展的可能性,很難想像在做田野調查時下了多少功夫,深度與廣度皆俱,在此片體現出時而柔軟、時而堅韌的情感,不說教卻又醍醐灌頂地令觀者思考過往那些刻意遺忘的傷,直通人心,劇本編寫的才情令人折服。甚至不只在台灣,這樣的議題影響著全世界,帶著普世價值,打破文化藩籬,因為《與惡》從人性出發。
或許對呂蒔媛來說,從無差別殺人的議題切入,真切地觸碰惡與恐懼,才有機會望見善與希望。
而導演林君陽也功不可沒,在多線敘事的調度上本就不易,能成功掌握到群像劇的精髓,不失焦,將每個人物的觀點清楚攤在觀眾眼前,且兼顧戲劇張力,節奏拿捏的恰到好處,光是能做到這幾點,已經值得喝采。
全劇更重要聚焦在「標籤化」,恰巧與去年同樣由吳慷仁和林哲熹演出的《狂徒》一樣,所有的「標籤」是否能有其他詮釋的可能,能有不同解讀的面向,能否將既定印象褪去,找出「標籤化」的原因,將整個體制鬆動,或許對那些不被瞭解的人來說,就有機會看見未來。
演員的表現就不多說,相信從釋出的預告就能察覺,賈靜雯、溫昇豪、吳慷仁、周采詩、曾沛慈、林哲熹、陳妤、檢場、謝瓊煖、施名帥、林予晞、洪都拉斯都各自在有限的篇幅下,完成一次次精彩的對手戲和內心戲,鮮活了劇本中的角色,賦予角色有血有肉的生命力。唯一較為可惜的是童星于卉喬飾演的角色,台詞稍嫌生硬,演技略有尷尬,總覺得這是編寫上的狀況,除此之外,這群演員無從挑剔。
此劇每個人其實都在尋找善與愛,皆有自己的悲與傷,如何與之共處、找到出口,甚至讓觀者有能力幫助受苦之人,可能是這部片更大的宏願。如溫昇豪在訪談說的:「其實戲劇影響人很深,應該藉由不一樣的劇種,去拓展、改變我們的人生觀念,希望這部戲能夠引領觀眾走向成熟。」
在台灣,我們有過鄭捷、有過小燈泡等陰暗面,當巨大的悲傷與憤怒籠罩時,似乎批判總是容易,卻少了時間好好思量背後的成因,於是今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拾起這些傷痕,勇於拆解、直視罪惡的背後,此劇誠懇、不卑不亢地希望能與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展開對話,請每位觀眾不要帶立場,編劇和導演也未定義好與壞、善與惡,二元對立並非唯一解答,給自己多點寬容,給社會、彼此和這部戲一點時間,慢慢思考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答案,有的是對話的空間,有的是替整個社會尋找微光的勇敢。
📜此劇的播出資訊和更多消息可於三大平台的粉絲專頁找到:『公視粉絲團』、『HBO Asia』、『CATCHPLAY ON DEMAND』。
#明晚9點首播
#金鐘獎直接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