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過去或傳統生活樣貌時常是是地方發展觀光旅遊,建構在地特色的一種方式。尤其在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地方空間有特色的場景設計成為吸引遊客拍照打卡的手段。社會學家John Urry提出「觀光客的凝視」這樣的概念,提醒我們思考觀光視角下所謂的「景點」背後所交織的社會或市場建構的力量。這則選自 The New York Times Chinese -Traditional 紐約時報中文網 的報導,帶我們到中國的霞浦縣來關注社群媒體與「擺拍攝影」的發展,如何讓這個農村成為網紅打卡熱點。
------------
擺拍攝影已成為霞浦縣的特產。這是一個有漁村、海灘和郁蔥小山的半島,它已成為中國最熱門的打卡地點之一,是個位於中國東海岸的主題樂園。業餘攝影師們用這個視覺工廠來為他們從未有過的、他們拍攝的對象也從未有過的經歷製造圖片證據。
那頭在榕樹間笨拙行走的水牛已經好幾年沒進過耕地了。農夫穿的衣服更像是博物館立體模型展示的100年前的農夫穿著。
就連晨霧也不是真的,而是(在采景框外)燒稻草產生的煙。
霞浦縣既是個將某一瞬間凝固下來的地方,也是個非常現代的地方,整個縣的經濟已轉向迎合Instagram時代的需求。幾百名當地居民輪流當模特,還有更多的人從事燒稻草、當導遊和收門票的工作。據官方統計數據,前來這個曾經以農業和漁業為主地區的遊客在2008年至2019年間增加了十倍。
...
福建省霞浦縣出人意料的吸引力源自中國在這個特定時刻的一組因素。中國的退休人口越來越多,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壽命更長,也更有錢。政府為了消除貧困,正在鼓勵鄉村旅遊。在這個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現代化的國家,到處都有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懷舊之情。
...
霞浦縣的導遊們帶著旅行團在全縣的村莊和泥灘間行走,尋找專為遊客準備的潛在拍攝景點。每個景點都有展示遊客可仿拍圖片的廣告牌。對那些需要更多指導的人,導遊們用擴音器大聲地把取景角度和最佳時間告訴他們。
攝影師們有時會為了爭奪最佳拍攝位置發生爭吵,有時是因為無人機破壞了某人的取景。
大多數遊客都是中國人,但在被中國政府禁止的Instagram上也充滿了外國遊客發的帖子,聲稱他們看到了很久以前的中國。
(引用自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629/china-staged-photo-shoots/zh-han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行的旅行] #定山溪二見公園: 夏季的nature luminarie / 李長潔 . 因為是「被包裝好的北海道」,因此在行程中,可以自由脫隊的時間,總是令人愉悅,可以割開觀光旅行團的氣泡,用自己的眼光去觀看。偽學術的朋友說得好啊,既然有「#觀光客的凝視」,便有「#背包客的凝視」,更加注重私人經...
觀光客的凝視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何「看」、要「看」什麼,往往會是形塑我們旅行探索體驗必要的感官「技術」。社會學家John Urry在90年代提出了「觀光客的凝視」概念,強調在觀光情境中的「看」是一種有意圖、非先天或自然存在的「凝視」,而這樣觀看旅遊目的地人事物的方法,與我們自身所處世界的價值觀或意義體系相關。保持對於自身「觀光凝視」的敏感度,才比較可能對於他人生活世界習以不為常,理所不當然,而能夠形成獨到而深入的「看見」。我們來透過 獨立評論在天下 作者劉苑杉的文章,想想打破觀光凝視的可能性。
---
儘管文化路徑試圖打破觀光凝視,但換成角度想,它何嘗不是在建立屬於自己的符號論述?茶之路嘗試將以歷史做包裝,成為在地文化的核心特色。即便主辦方把我們帶到毫不起眼的景點,仍試圖解釋這個景點在台灣茶的歷史脈絡中的重要性。
雖然文化之路立意良善,但台灣尚未將此概念發展完全。若未來文化路徑有意發展成觀光景點,勢必得要從觀光客的角度出發,思考景點該如何被建構。此次我參與的茶之路,主辦方既有意注入許多在地創生元素吸引觀光客,又堅持帶領我們走過各個「不漂亮」的地方。他們在「吸引遊客」與「傳承文化」中天人交戰,或許也還未在台灣旅遊風潮中找到文化路徑的立足之地。
若文化路徑在未來有意吸引觀光客相繼到訪,主辦方必須得思考,什麼符號會願意讓觀光客花錢消費?無論是絕美的景點、有趣的手作體驗或深刻的文化故事,當該行程符合觀光客的期待,進而願意幫忙宣傳,文化路徑便有機會傳播得更遙遠。
(引用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9821)
觀光客的凝視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雄人現在看到六合夜市就想到韓粉夜市
最有名的就是韓粉直播主,被自己搞爛了
【六合夜市為何衰落?從時空對比中找到答案】
不少捧韓新聞廠商近日頻頻製造「罷韓後悔了」傳說,而六合夜市就是其中一個攻擊點,例如《中時》就報導,「人潮砍半、近50攤商要歇業」,「2019年因韓流業績高漲,如今卻迎來60年來最慘的1年。」等內容。
對於在地老高雄人來說,這種假新聞完全騙不了人。但對於年輕一輩或外地人,我們其實只需拿出六合夜市全盛期的圖片一比,就能輕易找出問題。這裡有兩張圖,一張是1987年六合夜市設置徒步區時的《華視新聞》影像,一張是《風傳媒》本週報導的配圖。看出其中差異了嗎?
#1987年的全民夜市
六合夜市乃二戰後中山六合路口空地的小吃群發展而成,在高雄市區往東擴展過程,六合夜市具有介在火車站前與五福商圈之間的地利,又鄰近當時夜生活繁盛的七賢路一帶,得以快速成長,形成一整條店面與攤販並存的夜市。
市府推動六合夜市徒步化的1980年代,高雄歷經工業化後的快速成長,市民經濟能力提升,在華視新聞畫面中,眾多的「牛排」和「海鮮」,正是當年代表性美食。而六合「#前攤後店」的共存模式,其實兼容「較高價店面消費」與「平價庶民消費」兩種模式。「紐西蘭牛排」、「好搭擋牛排」、「神戶牛排」...都是當年中產階級家庭會帶小孩去「體驗異國美食」的去處。而沿路的海鮮粥、擔仔麵等小吃,就服務深夜下班、下工出外覓食的眾多人群。
然而,隨著消費型態轉變,以及商圈轉移,六合夜市的中產階級不見了、夜生活族群分散了、市中心的龐大居住人口也往北高雄、東高雄移動,如今,想到吃異國料理,沒有人會再想到去六合夜市,購物中心的眾多選擇、多集中在重劃區、文教區甚至歷史復興城區的特色店面,都是中價位飲食的優先選擇。至於夜市小吃,也被瑞豐、青年等求新求變較快的夜市取代。
#2008年的中國客導向觀光夜市
面對此一狀況,六合夜市從兼有「中產消費」和「庶民需求」的「全民夜市」,轉型為以外來客為主的「#觀光夜市」。從「高雄看世界的方式」轉換為「高雄迎合觀光客凝視的方式」。然而,很不幸的,在這之中,六合夜市為了獲得短期最大的成功,失去了深化轉型的契機。
12年前,馬英九就職兩個月後,今周刊一篇〈六合夜市用美味和品味留住人民幣〉的報導,就說明了這段悲劇的關鍵一幕,文中提到:
「在六合夜市擺攤三十多年,素有「攤王」之稱的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莊其章表示,因受限於法規和地理環境,六合夜市規模無法擴大,不但遠遠落後於中北部的夜市,隨著鄰近的台南花園夜市、高雄瑞豐夜市崛起,加上前幾年經濟蕭條,六合夜市的人潮、攤數和營業額幾乎少了一半。
然而,就在危急存亡之際,在幾位有心攤商的發動下,找來了曾輔導過國內數十個商圈改造的行銷專家石志偉、詹金翰等人,合組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為這個老夜市執行一連串救亡圖存的策略。
有別於一般商圈改造總是著重在硬體改造,六合夜市協會用了好幾個月進行消費生態的調查,發現國外觀光客來台,最想逛的就是台灣夜市。當時莊其章心想:『未來兩岸三通後,大陸客來台必定再為夜市注入活水。』因此,在種種元素評估下,將六合夜市定位為『#觀光客的夜市』,與強調滿足在地人生活的傳統夜市做出區隔。」
做「容易的轉型」,而不是「困難的轉型」,早就決定了六合夜市的命運。
#2020年狂歡後的餘燼
在2020年的六合夜市中,我們會看到巨大的康是美、屈臣氏、日藥本舖,也會看到「紅珊瑚」、「高山茶」這些高雄人根本不會購買的商店,以及許多標示著高雄特產、卻感覺有點類似的攤販。這樣的夜市,已經離開了孕育其成長的養分,全力吸取來得快,去得也快,完全依靠獨裁國家心情決定要不要放出來的中客群。
諷刺的是,主導六合夜市「轉型」的這位莊理事長,在2019年初還大讚韓國瑜「成功翻轉高雄」,但僅僅10個月後,他就失望改挺蔡英文。而短期被注入中國製強心針的攤商,在韓流來襲後,看似迴光返照,卻是加速死亡,充斥韓國瑜紀念品的攤販,更讓高雄人卻步。終於,在韓國瑜任內,連最大韓粉杏仁哥的攤位都倒店大吉,六合夜市的最慘狀況早已在韓草包任內發生。
而近年,流行音樂中心、駁二、衛武營周邊不定時出現的市集,新型態的攤車,這些都已經預見夜市經營模式的改變。新一代觀光客的凝視,早已看向高雄其他的區域。
六合的衰落,其實就象徵台灣在觀光的選擇上,要賺快錢,還是痛定思痛,賺長遠之財? 而六合的地主們,要壓榨出最大產值,還是想重振街區,把創意和在地文化再次引入夜市,讓「前攤後店」的雙重營業榮景再現? 作為街區經濟發展一個不成功的案例,六合並非已經無藥可救。拋開那些政治語言,認真思考再造之路,是攤商與業主們,下個必須認真面對的挑戰!
#參考資料:
莊淑姿、曾國豪(2014),〈觀光夜市之建構與再現 ——以高雄市為例〉 ,《高市文獻》,4(3),頁27-61
陳奕愷(2018),〈食/實在高雄-六和夜市的民族誌觀察〉,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碩士論文
觀光客的凝視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旅行的旅行] #定山溪二見公園: 夏季的nature luminarie / 李長潔
.
因為是「被包裝好的北海道」,因此在行程中,可以自由脫隊的時間,總是令人愉悅,可以割開觀光旅行團的氣泡,用自己的眼光去觀看。偽學術的朋友說得好啊,既然有「#觀光客的凝視」,便有「#背包客的凝視」,更加注重私人經驗、美感差異化、身體實踐、冒著風險的觀看互動,讓旅行者感到自己正經歷一次值得珍惜的經歷。
.
為了方便管理團員,有些導遊可能會刻意避免提到行程以外的資訊,形成世界觀的欠缺,導致觀光客們更加避免讓自己暴露在陌生的異國環境中。這也是為何參加完觀光旅行團後,時常會忘記究竟去了甚麼地方的緣故。
.
▓ #自然氛圍的定山溪溫泉區
.
定山溪是札幌近郊的一個溫泉區,發展於江戶時代末期,這裡有著10餘間大型的溫泉飯店,像是萬世閣、鹿之湯等。定山溪主要以環境優美的峽谷、溪流、森林為主題,發展出悠閒的泡湯療癒行程。
.
下午5點多到達入住的鹿之湯後,一直要到7點才用晚膳。我便與母親四處閒晃,在飯店的門口看見二見公園的nature luminarie活動廣告,心想導遊還真的都不告知這類小秘密。於是,我跟母親很快地用完會席料理後,便趕著在21:00結束前,去欣賞定山溪燭光夜景。
.
▓ #黑暗裡的樂趣-二見公園裡的燈節
.
nature luminarie活動,是運用定山溪與二見公園原本的地景與植被,所創造出來的燈光景觀,這向來是日本人拿手的美學技巧。前往會場的路上,許多行人穿著浴衣,還有父母帶著小孩在路邊施放小型煙花,非常有夏日的氣氛。
.
會場主要包含二見公園、定山溪畔與二見吊橋,幽幽暗暗地,我們走入燈光微弱的香草花園,女孩們正在拍照打卡上傳IG,孩子在盡頭河童大王塑像前嬉鬧,「它好可怕喔」。沿著被染成藍紫色的溪畔步道看去,前方的森林飛舞著螢綠色的光點,天河撩亂。
.
nature luminarie的後半段更加的漆黑,黑到我以為燈壞了,這就是真正的山林啊,我覺得這是非常日本人的趣味,感受真正的黑夜。在山林裡飄著細雨,淡淡的光束突然打印在吊橋旁的山壁樹林上,吊橋上的燈泡昏暗地閃爍,佇立橋上搖啊晃啊,真是有趣啊。
.
這短短的夜間旅行,大概是我整趟「被包裝好的北海道」裡最放鬆的時光。
-
-
#定山渓ネイチャールミナリエ: 二見公園~二見吊橋+渓谷(札幌市南区定山渓温泉西4丁目)
觀光客的凝視 在 觀光客的凝視 | Dcard 的必吃
「當旅行的目的地只是排演我們幻想的舞台」之前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提到現代人去觀光,不是去體驗當地真實的生活習慣或文化,而是想照著網路上或部落客 ... ... <看更多>
觀光客的凝視 在 107觀光客的凝視 的必吃
... <看更多>
觀光客的凝視 在 文學課- 【明日上課用書:《觀光客的凝視》】 日常生活中 的必吃
明日上課用書:《觀光客的凝視》】 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說:好煩喔,出去玩吧! ... John Urry指出視覺經驗是觀光旅遊的重要面向,更強調「凝視主體」和「凝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