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寫】#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觀影筆記與其他 // 鄭雋立
.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解嚴初期台灣為背景,描述阿漢與Birdy兩位大男孩刻骨銘心的戀情,巧妙運用1980年代的文化符碼喚醒許多人的鄉愁,而劇情圍繞著兩人對愛與性別意識的探索、對人生迷惘、對社會屈從,以及年華老去的遺憾。上映後佳評如潮、並獲頒金馬獎「最佳攝影」殊榮,日前票房更衝破新台幣1億,以國片中屬小眾的同志題材、導演首次執導來說是極出色的成績。我們不妨藉此機會回顧本作的相關話題,也分享筆者自己的觀影感觸。
.
■ #台灣影視的精緻化轉型
.
本片由早期以偶像劇起家的「氧氣電影」製作,從初期漫畫改編作品《薔薇之戀》(2003)、《惡作劇之吻》(2005)…到原創劇《我可能不會愛你》(2011)、文學改編劇《#花甲男孩轉大人》(2017),整體風格與製作品質很明顯地日益茁壯,在高雅文化對美感的需索、大眾品味與商業價值間取得了適當的妥協,和日本1990年代迄今的影視類型劇轉變類似,相較於世紀初重視話題性的偶像劇,近年作品更重視演技與內涵,為「#富有質感的大眾文化」豎立了里程碑,表現可圈可點。
.
■ #比浪漫戀情主線更該細看的劇情脈絡
.
榮格(Carl Jung)在〈尤里西斯:一段獨白〉提起年輕時與叔父的對話:「魔鬼在地獄裡讓靈魂 #保持期待 以折磨他們」,這個文脈的「期待」,恰巧也適合套用在阿漢與Birdy的處境:男女合校沒有讓性別不平等消失,而是在男/女校區間架起柵欄、解除髮禁沒有讓成年人的宰制軟化,而是加劇監視、解嚴沒有讓世界開放得能自由戀愛,連告白都要用暗號代替、成年人也只會對青少年不斷開出廉價的 #道德保證支票(考上大學再給你買車)…甚至宗教的制約也阻止了他們像《孽子》那樣拋棄所有逃往「新公園」的情色烏托邦。建構人權觀念的路程,跟尤里西斯的歸途一樣漫長。反覆在對體制的挑釁中尋求希望、也反覆受挫與心碎,如此背景下,兩位男主角為尋求希望而更加相依,對抗著體制促成的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甚至為保護對方奮不顧身、身心都佈滿傷痕,這樣的關係因而顯得更加悲愴動人。
.
我們不妨借用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理論看待這些境況,人之所以在解嚴後仍在社會體制內成為「順從的身體」,正是因為規訓在現代生活如同氣體般的瀰散性(pervasiveness),導致權力的散布(dispersion),由於社會的異樣眼光如監視般無所不在,因此人會被自己規訓。從阿漢的母親回答與父親關係「愛就愛了啊」、Bird後來與班班結婚,最後都證實在那個年代仍不得不屈就於 #異性戀霸權 的框架。
.
故筆者推測,比起宣傳照、預告片大量對青春愛戀的呈現,導演更想闡述的「潛文本」很可能是解嚴初青少年對家父長主義、威權遺毒、宗教信仰等處境(也是規訓的範疇)的控訴,沒能與真愛在「對的時機」走在一起的 #遺憾、對學妹犧牲成全卻有婚無愛的 #罪咎。
.
■ #既有上映版本的剪輯缺點
.
原上映版本的剪輯刪去許多抑鬱的描寫,聚焦於浪漫愛的呈現,雖能減低悲劇衝擊、提升票房,但也導致整體劇情取向「BL化」,削弱同志文本原有的作者性與思辯力度。BL(Boys’Love)來自日本近代文學、現代動漫畫中女性作者描寫男同性戀的文類,與同志文本對應「#他者凝視」(gaze)的關係完全不同,主要由女性視角凝視男同志而獲得審美愉悅(陳盈璇,2018),滿足異性戀的窺探,而非同志探討自身議題,內容也易與同志族群脫節(過度美化或情慾化)而引起爭議。故文學與性別研究通常視為兩種文類看待。
.
這套險計目前在票房上看來是成功的,但筆者也常耳聞好友認為本片明顯地「剪掉很多預告出現的部分」、「歐神父跟班班的戲份太少」。這些文脈刪減造成的缺憾應該能在台北電影節限定版、Netflix加長版補足,但只怕會讓人在既有的悲情下更加心痛。這些批評通常也伴隨著認為阿漢的嘶吼「演得太用力」,但筆者反而持相反意見,相信 #解嚴前 出生的世代會很有感觸,青少年的生活基本上是被規訓噤聲。當情緒的壓抑達到極限時,這種(沒有台詞但暗藏千言萬語的)嘶吼其實相當合理。
.
■ #為什麼平權後的同志文本還需要悲情敘事
.
無論華人或西洋,古代的悲劇戀情文本都有著「#以情反理」的敘事傳統,莎翁名著《羅密歐與茱麗葉》、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崑曲《牡丹亭》都是經典範例。悲劇能凝聚巨大的 #情感動員 力量,促使觀者淨化情緒,引亞里斯多德語,就是『滌罪』作用(Karthasis),悲痛欲絕後更會深思何以上天允許各種不公不義折磨人。悲情敘事的存在,正是暗暗地告訴世人,即便在同性婚姻專法通過的現在,仍有太多舊時代留下的遺憾無從解決、需要被言說。
.
■ #情慾表現也可以是痛徹心脾的
.
阿漢與Birdy在學校浴室的情慾戲可說是本片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這種讚許並不是因為帥哥演出肌膚之親,而是這場戲本身暗藏的情緒極為複雜且豐沛,外顯情感的 #防衛機制 藏不住生理反應,證明了「在乎、愛、慾求」這些複雜的情緒一直是並存在兩人身上。Birdy嘴上說著「對不起…對不起」,但 #潛台詞 是「是的我也愛你,但這種愛有罪,我不想拖你下地獄」。任誰也沒想到如此青春的劇情裡,也能在短短幾分鐘用表面是情欲呈現,骨子裡是羞恥與掙扎的一幕,讓戲劇張力飆升到高峰。
.
■ #驚艷的配角表現與視覺符號
.
本片在配角方面也被刪剪掉不少頗具可觀的部分:歐神父其實是深櫃同志、在信仰與保護學生的理念間掙扎、班班淪為主角戀情的犧牲者、瘦瘦學弟正視性向、出櫃卻飽受霸凌,可說是三個亮眼的映襯、對照關係,構成了文本內重要的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
這裡不得不提本片兩個視覺極美的橋段,阿漢跟神父一起倒在沙發上偷抽菸,望著滿牆的聖母與基督畫像、桌上放著帶有虛空靜物畫(Vanitas)意味的經書與水果,明顯可見的葡萄通常被美術史解讀為靈糧、 #基督寶血 的象徵(宮下規久朗,2015),學弟瘦瘦(童星出身,《星空》男主角)向阿漢坦言性向時背景是畫著白鴿的彩繪玻璃,白鴿在基督宗教圖像是 #聖靈 象徵、神祕主義中代表靈魂,但四周卻降下訓誡異味濃厚的聖火。
.
這兩組視覺上極美、充滿宗教色彩的表現使得本作對宗教的詮釋有著極端的兩面特質,信仰同時默許學生假借輔導之名向神父尋求安慰,但又相反的在性別意識上形成另一個壓迫,使得神父與學弟在實質上分別有著 #罪人與殉道者的身分隱喻。
.
最後,希望大家看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也能藉機關注台灣的性別運動史,以及仍在進行中的各種人權議題,那麼,『#晚安』。
.
■ #延伸閱讀
.
★以下為「偽學術」目前所有與本篇有關的議題,含氧氣電影前作《花甲男孩轉大人》、性別研究、家庭形式、階級與文化符碼、美術史等跨領域相關議題…幫你旁徵博引,知識量大增!
.
◆李長潔:
.
禰豆子的八重齒 | 為什麼牙齒亂才「萌」(規訓實例)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45727662281519
.
「家」的各種可能形式:日劇《房仲女王2》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078219682365656
.
改名換「性」:《裝扮遊戲》的性別操演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hotos/a.208554915998808/626632984190997
.
◆黃柏凱:
.
花甲男孩轉大人──由離別展開的蛻變之旅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hotos/a.389341314586833/742789805908647
.
《Me Before You》當言情小說文本中的階級和文化符碼遇到一路玩到掛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hotos/a.389341314586833/561309330723363
.
◆鄭雋立:
.
誰規定粉紅色等於女生?憲法還是地球聯邦法?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439174366270184
|
■ #參考文獻
.
榮格(Carl Jung)著,馮川、蘇克譯(2014)《心理學與文學》,南京市:譯林出版社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苗栗縣:桂冠圖書出版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編譯(2001)《詩學》,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宮下規久朗著,楊明綺譯(2015)《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台北市:時報文化
陳盈璇(2018)〈台灣網劇新型態 BL劇崛起〉《喀報》第298期,2018.10.21
規訓與懲罰桂冠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根本為本魯開設的課程啊................
【失敗者社會學(sociology of losers)】
授課教師:李明璁(camducklee@gmail.com)
上課時/地:週三或週一19:00~21:30/教室待公告
* 只要教室坐得下,開放旁聽免客氣 *
「魯蛇」(loser)是近幾年台灣年輕世代中最流行但也最複雜的認同議題之一,這當然可歸因於政治經濟條件,但同時也涉及文化與情感結構。事實上,社會學的誕生,即始於對社會中各種「失敗」個體或群體的關懷,進而發展出系統化的研究方法、概念和理論,試圖理清這些所謂「失敗」之界定、為何發生、又該如何面對。
理想而言,社會學並不急於劃清界線、建立模型,建立唯我獨尊的學科權威,正如Zygmunt Bauman所說:社會學積極「與其他詮釋人類經驗的論述(如文學、藝術和哲學等)分享力量……凡是執意建立自己所設計秩序的掌權者,在他們眼中,社會學自然是這個『亂七八糟』世界的一部份。社會學是問題,不是答案。」
本課程將以此精神,透過經典文獻的閱讀和討論,重返對不同時空、不同處境之「失敗者」的多面探索,進而連結、反思身處台灣社會的「魯蛇」個體和群體,所面臨之各種挫敗與困境。
經過這陣子對同學們的非正式「市調」,以及考量身體社會學已連續開過兩年,最後我決定,既然要自主開課自主學習,我就努力來規劃個新課吧。
於是我花了一整個週日晚上通宵沒睡,弄出一份不用再給課程委員會審查通過的授課大綱。課名是:「失敗者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losers)」(靈感來自於今年六月我在社會系小畢典的演講致詞:《與失敗者同在:讓痛苦過去,美麗留下》)。
敬請指教,意見多多益善。自由的新課需要開放的想像、多元的溝通、與紮穩的實踐(比如各位還想讀什麼書都可留言討論)。
---------------------------------------------
失敗者社會學(sociology of losers)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2017年秋冬無學分課程
授課教師:李明璁(camducklee@gmail.com)
上課時/地:週三或週一19:00~21:30/教室待公告
* 只要教室坐得下,開放旁聽免客氣 *
「如果社會學的目的,僅僅在於發現那些拉動它所觀察之木偶般個體背後的提線;如果社會學忘記了它總是在與活生生的人打交道,即使人們真如木偶般地玩著他們不明其規則的遊戲,總之,如果社會學真那麼自信它的任務就是向人們解析其行為意義,這樣的社會學也許不值得花費一丁點努力了。」— Pierre Bourdieu
「因為那些不抱希望的人的緣故,希望才賜予了我們。」— Walter Benjamin
一、課程概述與期許方向
「魯蛇」(loser)是近幾年台灣年輕世代中最流行但也最複雜的認同議題之一,這當然可歸因於政治經濟條件,但同時也涉及文化與情感結構。事實上,社會學的誕生,即始於對社會中各種「失敗」個體或群體的關懷,進而發展出系統化的研究方法、概念和理論,試圖理清這些所謂「失敗」之界定、為何發生、又該如何面對。
理想而言,社會學並不急於劃清界線、建立模型,建立唯我獨尊的學科權威,正如Zygmunt Bauman所說:社會學積極「與其他詮釋人類經驗的論述(如文學、藝術和哲學等)分享力量……凡是執意建立自己所設計秩序的掌權者,在他們眼中,社會學自然是這個『亂七八糟』世界的一部份。社會學是問題,不是答案。」
本課程將以此精神,透過經典文獻的閱讀和討論,重返對不同時空、不同處境之「失敗者」的多面探索,進而連結、反思身處台灣社會的「魯蛇」個體和群體,所面臨之各種挫敗與困境。
二、課程邀求與協力共讀
這是一段沒有學分的自主學習旅程,因此將沒有考試之類的評量測驗。但希望所有參與同學皆能在課前閱讀文獻(可不需讀完整本書,必讀頁數會再公告)。
每一週一講即為完整一個主題,進行方式為老師講授90分鐘(約19:00-20:30),中場休息後由同學進行分組討論,並輪流上台分享討論結果(約50分鐘,20:40-21:30)。
三、課程進度與參考文獻
10/16(一)
第一講:被烙上污名的人(或平等的人)
請閱讀:E. Goffman (1963/2010)《污名》。台北:群學。
10/23(一)
第二講:被處罰規訓的人(或自由的人)
請閱讀:M. Foucault (1975/1992)《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
11/06(一)
第三講:被無奈牽引的人(或主動的人)
請閱讀:P. Bourdieu (2002/2009)《單身者舞會》。上海:譯文。
11/13(一)
第四講:被體制放棄的人(或看穿的人)
請閱讀:P. Willis (1977/2013)《學做工》。南京:譯林。
11/20(一)
第五講:被理想犧牲的人(或抗拒的人)
請閱讀:F. Giroud (1992/1993)《馬克思背後的女人》。台北:時報。
11/27(一)
第六講:被戴上面具的人(或自覺的人)
請閱讀:F. Fanon (1952/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12/06(三)
第七講:被逐出街頭的人(或互助的人)
請閱讀:E. Liebow (1967/2009)《泰利的街角》。台北:群學。
12/13(三)
第八講:被消費左右的人(或突圍的人)
請閱讀:Z. Bauman (1998/2002)《工作、消費與新貧》。台北:巨流。
12/20(三)
第九講:被恐懼佔據的人(或勇氣的人)
請閱讀:F. Riemann (1961/2017)《恐懼的原型》。台北:商周。
12/27(三)
第十講:被荒謬籠罩的人(或希望的人)
請閱讀:A. Camus (1942/2017)《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大塊。
2018/1/3(三)
綜合討論
#其實有很多相關書目我有參考但沒列出來
#等我小睡一下之後再補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