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跟泰國很不熟,只有小時候跟家人去過一次曼谷、一次清邁、一次普吉島。長大以後自助去了一次曼谷、兩次清邁,為了轉機經過匆匆幾次曼谷,藉口要避世寫作住清邁一個月之類的......也還好,不多不多,加起來大概 8 次而已。介紹泰國還是交給專業的來, 瓦勒斯 Wallace 就是第一把交椅(船橋先暫時當第二把),所有好吃好喝好玩住泰國的說的算,我們這種蜻蜓點水的背包客摸摸鼻子靠邊站。
#關於封面與書名
大家好,我是瓦勒斯 💁♂️
今晚來跟大家聊聊新書封面與書名。
在你看到封面的第一瞬間,腦中出現任何一絲絲感想,請先硬吞下肚約三十秒,讀一下我們的設計初衷啾咪。像是我舅舅,一看到封面立刻說「你的名字太小了」果然是同家族的人,如果我用筆名當作者名,他應該會生氣 XD
這本書是
#立志推廣泰國節慶 的 #文化攻略手冊
更是要 #衝破愛泰同溫層 的 #旅遊書
#挖掘大眾市場的愛泰基因
相信大家都買過旅遊書,知道華文書籍絕不走Lonely Planet風格,封面只放一張照片就放過大家(旅遊散文除外),必定是擠到滿,這是我很怕的。
書本策劃當初,即設定大眾路線,封面的一切 #要吸引人翻閱,要加深 #決定購買意圖的第一印象,像是被催眠一樣的 #立馬結帳不囉嗦。封面也就沒辦法文青式的大量留白(內容還是一貫的喇賽文青,#大家免驚 XD),更要有效塞入資訊,最好能勾人, #才用大量照片拼貼。
而我又是個很重封面(與面子 XD)的作者,在與編輯對話初期到完稿後期,總是不斷碎念「封面跟作者面子一樣重要啊!」
我只有兩個半的要求,第一 #要有泰國味、第二是 #設計感,最好還能說故事。
我知道這很 #天馬行空,但是當封面出現的時候,內心尖叫吶喊(十六個月磨出來的默契不是蓋的),這封面不只很抓人,更符合我的設定,#兼顧衝破同溫層 的戰鬥力啊。
🌟 配色:白底配紅、藍,正是泰國的三色國旗🇹🇭
🌟 字體:「節慶」為主題,字體是有歷史感的,特別耐看。
🌟 版面:配合白底,我很慶幸,版面是有留白的(雙手合十)
🌟「去」字兩旁,加上一對納伽(นาค;Naga)尾巴,是我部落格浮水印的延伸,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納伽是節慶書的主角,在五個月份的章節都能見到他,並會在十月份節慶完整介紹。
這是一個有泰國設計感又能衝破同溫層的封面,真心愛上編輯團隊啊。
最後,聊個小插曲。
「玩」字旁邊是大山音樂祭的商品置入, #牛牛吸鼻子,這張照片原本被出版社老闆 🚫,說要換圖(一本書要出版,要經過很多人的不斷Review)。大老闆說吸鼻子感覺怪怪的....(好啦,我承認,聽到這裡我整個笑翻XD),後來編輯大人找了好多 #泰國涼鼻吸劑 的照片幫忙平反,才讓這張圖正式站穩封面啊。
你說你說, #跨出同溫層是需要多少的努力啊啊啊💪
書名,也從「節慶玩泰國」,變成「泰國節慶好好玩」,最後定案為「 #去泰國玩節慶」的命令語句,簡單明瞭,泰國很大!節慶好多,沒關係的,這本書要帶你輕鬆玩節慶一整年啦。
書本將於4/3(週三)在台灣首波上市,週末假期可於各大書局買到,帶著這本書直衝泰國潑水節剛剛好。我親愛的大馬、香港、新加坡朋友,請等一下,五月份也能在中文書店見到的。
🐘 購書連結 🔗
城邦讀書花園|goo.gl/2DDtJx
博客來|goo.gl/iVF2cJ
金石堂|goo.gl/uP6j8J
誠 品|goo.gl/ex2UHw
讀 冊|goo.gl/2x7vv1
海 外 | 博客來、金石堂網路書店,皆有運送至海外地區的服務,也可在紀伊國屋書店購買(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都已上市)
《去泰國玩節慶》#新書分享會
🎉 #台北場
■ 時間|2019/5/18(六)14:00–16:00
■ 地點|金石堂板橋店 生活學堂(板橋車站二樓)
🎉 #高雄場
■ 時間|2019/5/26(日)14:00–16:00
■ 地點|MLD台鋁書屋 Forum
#瓦勒斯
#PCuSER電腦人文化 / 創意市集
#城邦媒體集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
要吸引人翻閱 在 曼谷船橋 bangkok sakth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去泰國玩節慶
#有誰來了泰國N次但沒離開過曼谷清邁普吉華欣芭達雅
#這本書寫給你
隔壁 瓦勒斯 Wallace 的第一本書台灣上市,他很浮誇,直接離職來專心打書,盡情享受新書誕生的喜悅。
新書當然寫泰國,但不是寫曼谷必吃必玩(好像也有一咪咪),而是泰國全境的節慶攻略,這不容易,光取材就是天荒地老,我可沒這佛心跟你說那麼多。要集結這些於一書,賣給成天只想去日本的台灣人,真是以卵擊石(??)
我有時在想,幫別人收集旅遊資訊根本算是服務業,網路資訊讓你看免費,還要提供粉絲諮詢,是在做功德,到底有什麼樂趣?後來知道了,這就是分享的樂趣,像教你做菜、放喜歡的歌單給你聽、貼美美自拍照給你看,自己擁有了不夠,分享會更快樂。
而泰國除了曼谷清邁普吉之外的中文旅遊資訊,其實少得可憐,一本紀錄了外府12個節慶的書,具有指標性意義,代表台灣人有人在意泰國,想要更多一些的認識泰國,並且集結成摸得到的書,永遠不會消失(又不是印在塑膠上)。
#買這本書做什麼呢
每年只知道每年四月潑水節來泰國是不是有點膩?可泰國一整年都在等你啊,如果你喜歡泰國好多好多,不只有曼谷清邁普吉,哪天你上班累了,或像瓦勒斯一樣賺太多離職了,不管什麼季節哪一個月,泰國都有好玩的人和地方在等你,除了要你自己訂機票和簽證,要怎麼去住哪裡玩什麼,都有人整理好了,查都不用查。懶人無痛出發,太蘇胡。
書我是還沒看到啦,但有泰國我就推,直到台灣飛泰國的航班比飛日本多的那一天。
-\-\-
去泰國玩節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7332
#關於封面與書名
大家好,我是瓦勒斯 💁♂️
今晚來跟大家聊聊新書封面與書名。
在你看到封面的第一瞬間,腦中出現任何一絲絲感想,請先硬吞下肚約三十秒,讀一下我們的設計初衷啾咪。像是我舅舅,一看到封面立刻說「你的名字太小了」果然是同家族的人,如果我用筆名當作者名,他應該會生氣 XD
這本書是
#立志推廣泰國節慶 的 #文化攻略手冊
更是要 #衝破愛泰同溫層 的 #旅遊書
#挖掘大眾市場的愛泰基因
相信大家都買過旅遊書,知道華文書籍絕不走Lonely Planet風格,封面只放一張照片就放過大家(旅遊散文除外),必定是擠到滿,這是我很怕的。
書本策劃當初,即設定大眾路線,封面的一切 #要吸引人翻閱,要加深 #決定購買意圖的第一印象,像是被催眠一樣的 #立馬結帳不囉嗦。封面也就沒辦法文青式的大量留白(內容還是一貫的喇賽文青,#大家免驚 XD),更要有效塞入資訊,最好能勾人, #才用大量照片拼貼。
而我又是個很重封面(與面子 XD)的作者,在與編輯對話初期到完稿後期,總是不斷碎念「封面跟作者面子一樣重要啊!」
我只有兩個半的要求,第一 #要有泰國味、第二是 #設計感,最好還能說故事。
我知道這很 #天馬行空,但是當封面出現的時候,內心尖叫吶喊(十六個月磨出來的默契不是蓋的),這封面不只很抓人,更符合我的設定,#兼顧衝破同溫層 的戰鬥力啊。
🌟 配色:白底配紅、藍,正是泰國的三色國旗🇹🇭
🌟 字體:「節慶」為主題,字體是有歷史感的,特別耐看。
🌟 版面:配合白底,我很慶幸,版面是有留白的(雙手合十)
🌟「去」字兩旁,加上一對納伽(นาค;Naga)尾巴,是我部落格浮水印的延伸,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納伽是節慶書的主角,在五個月份的章節都能見到他,並會在十月份節慶完整介紹。
這是一個有泰國設計感又能衝破同溫層的封面,真心愛上編輯團隊啊。
最後,聊個小插曲。
「玩」字旁邊是大山音樂祭的商品置入, #牛牛吸鼻子,這張照片原本被出版社老闆 🚫,說要換圖(一本書要出版,要經過很多人的不斷Review)。大老闆說吸鼻子感覺怪怪的....(好啦,我承認,聽到這裡我整個笑翻XD),後來編輯大人找了好多 #泰國涼鼻吸劑 的照片幫忙平反,才讓這張圖正式站穩封面啊。
你說你說, #跨出同溫層是需要多少的努力啊啊啊💪
書名,也從「節慶玩泰國」,變成「泰國節慶好好玩」,最後定案為「 #去泰國玩節慶」的命令語句,簡單明瞭,泰國很大!節慶好多,沒關係的,這本書要帶你輕鬆玩節慶一整年啦。
書本將於4/3(週三)在台灣首波上市,週末假期可於各大書局買到,帶著這本書直衝泰國潑水節剛剛好。我親愛的大馬、香港、新加坡朋友,請等一下,五月份也能在中文書店見到的。
🐘 購書連結 🔗
城邦讀書花園|goo.gl/2DDtJx
博客來|goo.gl/iVF2cJ
金石堂|goo.gl/uP6j8J
誠 品|goo.gl/ex2UHw
讀 冊|goo.gl/2x7vv1
海 外 | 博客來、金石堂網路書店,皆有運送至海外地區的服務,也可在紀伊國屋書店購買(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都已上市)
《去泰國玩節慶》#新書分享會
🎉 #台北場
■ 時間|2019/5/18(六)14:00–16:00
■ 地點|金石堂板橋店 生活學堂(板橋車站二樓)
🎉 #高雄場
■ 時間|2019/5/26(日)14:00–16:00
■ 地點|MLD台鋁書屋 Forum
#瓦勒斯
#PCuSER電腦人文化 / 創意市集
#城邦媒體集團
要吸引人翻閱 在 來趣 .THAI北 ไปเที่ยวไท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千呼萬喚 🎉🎊 我們的好朋友 百萬粉絲部落客《瓦勒斯 Wallace》的新書「#去泰國玩節慶」終於要在四月跟大家相見囉!😍
相信很多喜歡「來趣.THAI北」的好朋友們,應該也是有追蹤《瓦勒斯》的部落格跟粉專,「來趣.THAI北」也非常喜歡他的文章,因為以🇹🇭泰國來說,我覺得他應該是最有個性又超厲害的👍 #超級部落客了,所以此次《瓦勒斯》的新書「#去泰國玩節慶」,也請大家多多支持唷😘!
#去泰國玩節慶🇹🇭😘
#玩泰北找資料就看來趣THAI北❤️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來趣THAI北的新書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應該也可以順利跟大家見面到時還請大家多多支持喔!🥰🥰🥰
#關於封面與書名
大家好,我是瓦勒斯 💁♂️
今晚來跟大家聊聊新書封面與書名。
在你看到封面的第一瞬間,腦中出現任何一絲絲感想,請先硬吞下肚約三十秒,讀一下我們的設計初衷啾咪。像是我舅舅,一看到封面立刻說「你的名字太小了」果然是同家族的人,如果我用筆名當作者名,他應該會生氣 XD
這本書是
#立志推廣泰國節慶 的 #文化攻略手冊
更是要 #衝破愛泰同溫層 的 #旅遊書
#挖掘大眾市場的愛泰基因
相信大家都買過旅遊書,知道華文書籍絕不走Lonely Planet風格,封面只放一張照片就放過大家(旅遊散文除外),必定是擠到滿,這是我很怕的。
書本策劃當初,即設定大眾路線,封面的一切 #要吸引人翻閱,要加深 #決定購買意圖的第一印象,像是被催眠一樣的 #立馬結帳不囉嗦。封面也就沒辦法文青式的大量留白(內容還是一貫的喇賽文青,#大家免驚 XD),更要有效塞入資訊,最好能勾人, #才用大量照片拼貼。
而我又是個很重封面(與面子 XD)的作者,在與編輯對話初期到完稿後期,總是不斷碎念「封面跟作者面子一樣重要啊!」
我只有兩個半的要求,第一 #要有泰國味、第二是 #設計感,最好還能說故事。
我知道這很 #天馬行空,但是當封面出現的時候,內心尖叫吶喊(十六個月磨出來的默契不是蓋的),這封面不只很抓人,更符合我的設定,#兼顧衝破同溫層 的戰鬥力啊。
🌟 配色:白底配紅、藍,正是泰國的三色國旗🇹🇭
🌟 字體:「節慶」為主題,字體是有歷史感的,特別耐看。
🌟 版面:配合白底,我很慶幸,版面是有留白的(雙手合十)
🌟「去」字兩旁,加上一對納伽(นาค;Naga)尾巴,是我部落格浮水印的延伸,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納伽是節慶書的主角,在五個月份的章節都能見到他,並會在十月份節慶完整介紹。
這是一個有泰國設計感又能衝破同溫層的封面,真心愛上編輯團隊啊。
最後,聊個小插曲。
「玩」字旁邊是大山音樂祭的商品置入, #牛牛吸鼻子,這張照片原本被出版社老闆 🚫,說要換圖(一本書要出版,要經過很多人的不斷Review)。大老闆說吸鼻子感覺怪怪的....(好啦,我承認,聽到這裡我整個笑翻XD),後來編輯大人找了好多 #泰國涼鼻吸劑 的照片幫忙平反,才讓這張圖正式站穩封面啊。
你說你說, #跨出同溫層是需要多少的努力啊啊啊💪
書名,也從「節慶玩泰國」,變成「泰國節慶好好玩」,最後定案為「 #去泰國玩節慶」的命令語句,簡單明瞭,泰國很大!節慶好多,沒關係的,這本書要帶你輕鬆玩節慶一整年啦。
書本將於4/3(週三)在台灣首波上市,週末假期可於各大書局買到,帶著這本書直衝泰國潑水節剛剛好。我親愛的大馬、香港、新加坡朋友,請等一下,五月份也能在中文書店見到的。
🐘 購書連結 🔗
城邦讀書花園|goo.gl/2DDtJx
博客來|goo.gl/iVF2cJ
金石堂|goo.gl/uP6j8J
誠 品|goo.gl/ex2UHw
讀 冊|goo.gl/2x7vv1
海 外 | 博客來、金石堂網路書店,皆有運送至海外地區的服務,也可在紀伊國屋書店購買(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都已上市)
《去泰國玩節慶》#新書分享會
🎉 #台北場
■ 時間|2019/5/18(六)14:00–16:00
■ 地點|金石堂板橋店 生活學堂(板橋車站二樓)
🎉 #高雄場
■ 時間|2019/5/26(日)14:00–16:00
■ 地點|MLD台鋁書屋 Forum
#瓦勒斯
#PCuSER電腦人文化 / 創意市集
#城邦媒體集團
要吸引人翻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起就學的時光說到:我一直是生長在台北的孩子,相當融入城市中快速的腳步、繁忙的生活,求學的階段就讀普通國高中,下課後不外乎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擠在電影院般排排座的補習班,周末再起個大早到圖書館報到,日復一日的規律又乏味的生活讓我漸漸遺忘觀察日常事物的樂趣。
聊著聊著,說到小學久遠的記憶略微模糊,述說在自然中度過的童年時光「當時媽媽將我和弟弟送到陽明的森林小學就讀,全校只有六個班級,還記得每個班級在大水溝旁邊都有塊田,每天早上都要從水溝撈水照顧自己的農作物,可能是四季豆、番茄或是小黃瓜。在森林小學的課程一周有兩日半天的自然課程,老師讓我們在山中集合,每周帶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植物與動物,除老師的講解還需到圖書館翻閱圖鑑、書籍,認真查資料加上寫生畫圖才能完成一張學習單,那時候就發現自己對於植物寫生的喜愛。」經過這段敘述,可以想像童年在山間奔跑的自由與快樂,加上林洛安家裡曾開過花店,走在路上、有花草的地方,母親便會一一告訴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植物…,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累積了大量植物知識。
林洛安的父親長年居於雲南的西雙版納,從事普洱茶商的工作,回台期間總會與她分享在當地與茶山村民互動、述說生長了百年的野生茶樹是多麼地高,而茶的採收作業是如何遵循季節更迭來摘取葉芽,使茶樹生長得更茂密;不使用農藥與人工化肥,以維持大自然間生息的平衡,洛安每每聽起關於茶山的故事,便會對大自然有種景仰與說不出的感謝,感謝大自然的照顧。
在城市中尋找綠意
近幾因搬家緣故,有幸家中多了一片小小的花園,喚起林洛安對花草的興趣,開啟了綠手指生活,其中對於多肉植物更是上心,其圓潤而飽滿的葉面和多變的外型令她感到驚奇,漸漸投身研究如何種植,進而有了自己一個多肉植物小天地。
就讀研究所期間,林洛安曾於誠品歐風花藝店打工一段時間,每日店內皆會保有2、30種進口花材與葉材,以及各式植栽與大型植物裝置,打工期間認識了許多植物與花材,也能利用上班空檔練習花材的搭配。這些生命經驗、對於植物的喜愛與研究,不知不覺已成為創作的養份。
取材於自然的溫度創作
大學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期間,林洛安接觸了多樣工藝媒材,包含金屬、陶藝與木工等,剛開始她覺得陶藝並不吸引人,經過兩年的學習,發現陶藝的塑造過程、裝飾技法與燒成都有著深厚學問與知識,而陶土的易塑性、能立體呈現作品外型等特質,更是令她深受吸引的原因。洛安認為「陶土經常被形容成為一種溫暖的材,在適當的濕度下捏塑起來的觸感柔軟細緻,其原料包含高嶺土及複雜的礦物質,使其成現不同的色彩、硬度、燒成溫度、黏土顆粒的粗細。對於土的掌控,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只要對乾濕度控制得宜加上眾多的成型方式,黏土就能在手中千變萬化,結合了土、水及在燒成環節需要用到的火,這樣近乎自然的材質皆取之於大地,甚至滋養了同樣被喻為溫暖的材質-木材,大地對我而言就是最溫暖的存在。」
從眾多媒材當中,林洛安選擇專注於陶藝創作,本次展覽作品造型元素靈感通常源自於植物的啟發,更將自然界植物所展現的對稱、飽滿、滑順、曲面等元素納入其中。
捕捉生機展現瞬間
本次系列作品以植物發芽的瞬間與繁衍的傳遞,作為展覽主軸,林洛安觀察到許多女性藝術家創作靈感經常來自植物、花卉與性徵,例如美國女性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的花朵繪畫「對於大部分的開花植物來說,花朵背負著複雜美妙的繁衍工作,它們色彩艷麗、香味誘人,花瓣的造型襯托出花粉和花柱,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繁衍後代。」。
(萌系列作品)微觀植物的細節,作品呈現圓潤、簡潔的線條,將特點聚焦,林洛安舉例作品(萌),在一似葉面組織的平面上的兩點,象徵著甫冒出的芽點,佐以戲劇性的色彩打光加強重點。(傳遞系列作品)外型靈感來自於顯微鏡下的花粉,理念源自花粉的傳遞過程,授粉代表著植物生命延續與傳承。在作品的展現上也承續著自然界的定律「散撥越多種子提高生存機率的定律」大量複製同樣一件的組件作品ex. (向光),使用種子發芽意象並向著陽光方向排列,呈現出律動感及方向性。藉由不同的媒材質感與成形方式,希望能更貼近她所想要傳遞的視覺感受。
自然的樂章與傳達
「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也能傳達這樣的感受給觀者,讓觀賞的人能夠感受到美好及愉悅的情緒。」當藝術家林洛安徜徉於大自然所帶來的感動及美時,經由創作將這些生長的瞬間記錄下來,透過這樣的實現過程,傳遞給觀者,同時也達到自我療癒。林洛安的作品如同一首平靜溫涼的歌曲,卻飽含生命力與希望,帶領觀者徜徉於自然界的篇章。她更希望此次展出能有別於以往以材質特性為出發的習慣,以最純粹又新穎的視覺感受傳達作品義涵,帶來不一樣的陶瓷雕塑作品。(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洛安學歷: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所陶瓷組
2009-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系
獲獎 :2014 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入選獎
2014 澳洲黃金海岸國際陶藝獎 入選
2014 南投縣第十五屆玉山美術獎 入選獎
2014 南瀛獎 佳作
2014 西班牙17 th Biennal de Ceràmica d'Esplugues 入選
要吸引人翻閱 在 #要吸引人翻閱 - Jelajah | Facebook 的必吃
explore #要吸引人翻閱at Facebook. ... 像是我舅舅,一看到封面立刻說「你的名字太小了」果然是同家族的人,如果我用筆名當作者名,他應該會生氣XD… Lihat Lagi.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