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別人解析自己的作品,很幸福 》
《 歌詞不是一般的文章,首重在與旋律的共舞,可以超越文法,可以自創文字的意思,可以拋開古文或「正確」文字的束縛,這個狀態是全世界的歌詞都共用的,甚至連歌名都是這樣 》
回來再完整讀一次,還是覺得許常德作詞的〈無字的情批〉很厲害。不到兩百個字,就做出了一個雙線結構的極短篇小說。不但有兩個狀態不同的主要角色,這兩個角色還產生了結構上的對應。佈局很縝密,完全可以一段一段拆開來解。
開頭是:
-
1.
阿嬤不識字
但是伊識真多的代誌
伊講閃電是天的鎖匙
鎖匙打開有雨水
-
第一、二句的「不識字」和「識真多的代誌」,是只有用台語的「識」才能產生的效果,以一個字做出轉折的樞紐。而這個阿嬤在這兩句給我們的初始印象,也為後來的情節埋下伏筆。
而阿嬤懂的「代誌」是什麼呢?這就接到第三、四句,用「閃電/天的鎖匙/雨水」為例證來強化「代誌」。這很聰明,並不是給出一個具體的事件,而是用一個很詩意的意象來替代,這樣才能以少指多,在短短16字裡面完成任務——如果鋪陳具體事件的話,很難這麼精簡。(是的這就是「精簡」,這個詞才不是文言文的專利)
而且「閃電/天的鎖匙/雨水」不是亂選的。雨本來就是情歌裡常見的意象,拿來指代淚水,含蓄地暗示了情傷的主題。而用閃電的形象轉換成鎖匙、再勾連出雨水,則是很有創意的思路。舊的意象明瞭易懂,但失之陳腐;新的意象能帶來新鮮的美感,但讀者漏接的風險會上升。所以怎麼辦呢?許常德的解法是以舊帶新,很俐落地過渡過去。
-
2.
阿嬤不識字
但是有一張情批寫乎伊
經過幾十年不曾拆開
她講寫字不如相思
-
順著前面的「不識字」概念,再做一組更強的對比,讓阿嬤收藏了一封情書。這段的手法,就是故意做出有矛盾感的細節,透過矛盾的張力來強化情緒——阿嬤不識字,為什麼還要留著情書?那就反面證成了「留著」本身帶有很純粹、很強烈的情感,甚至不必讀,只要把那人的信帶在身邊,這是一種很強烈的意志。三、四句的「幾十年不曾拆開」,也是一樣的手法,只把信留在身邊而不拆不讀,純粹是要把象徵著那個人那段感情的東西收藏著。
然後在這裡,順著脈絡講了一句「寫字不如相思」,又是一個淡淡的伏筆。
-
3.
我愛的伊 欲來離開 伊講孤單尚適合伊
無留半字 就斷了過去 不甘心付出 為伊哮歸暝
我愛的伊 欲來離開 伊講孤單尚適合伊
山盟海誓 也失去意義 情批攏無字 癡心變青眠
-
接下來的這段,把視角從阿嬤轉到敘事者「我」(孫女)的情傷上。這幾句比較沒有太複雜的技巧,但請注意第二行的「無留半字」和第四行的「情批攏無字」,這是把整首歌的主題不動聲色的埋伏起來,以迎接接下來的引爆。
-
4.
我甲阿嬤問
阿嬤的情批是寫啥咪
伊講情人欲愛無勇氣
才來用字騙情意
-
到了最後一段,阿嬤與孫女兩線交會。有過情傷的孫女,不再是像前兩段一樣,帶著客觀的視角敘述阿嬤的故事了,兩代人的情感將被接通,這是共感共鳴的時刻。延續第2段的情書意象,敘事者問了一個有點奇怪的問題:阿嬤不是沒有拆過情書嗎,為什麼要問她內容?既然阿嬤沒拆過,又怎麼能回答得出來?這也是一個很精巧的手法,刻意用不合理的情節來暗示讀者的注意,然後揭曉答案:
「伊講情人欲愛無勇氣 / 才來用字騙情意」
一路鋪陳下來就為了這兩句。
兩句話,阿嬤的所有故事皆盡濃縮於此了,這是高明的調度;如果真的去解情書的內容就落於下乘了,重要的在心事,而不在字面。而也因為阿嬤顯然不是透過情書的字面理解到情人的「無勇氣」和「騙」,所以這也是阿嬤的人情世故與數十年遺憾閃現的瞬間,就像半夜門縫裡洩出的一絲微光。以此回想前段,為什麼不拆不讀情書?真的只是因為不識字嗎?或者阿嬤早已洞察通透,情感也就是那樣一回事,念念不忘與世事涼薄相伴相生,本就不必拆不必讀。至此,阿嬤「識真多的代誌」的「代誌」才終於完滿浮現。
不過如果調度了兩個角色(孫女、阿嬤),卻只把阿嬤的故事寫到滿,那就太失衡了——這樣幹嘛要設置孫女作為敘事者?所以這種帶有啟蒙意味的故事,有個重要的關卡就是「敘事者經歷了故事後,也必須受到影響」。
因此,這裡我們還要回頭再看一眼孫女的故事。許常德把結局收束在這兩句,很節制地沒有多給任何交代,只是透過暗示性強烈的交錯排列形式,讓讀者自然聯想到阿嬤的「識」可以扣回孫女的故事。再回看第3段,孫女的「伊」沒有留下情書,未著一字;而阿嬤的「伊」留下來字,阿嬤卻不拆不讀,直視對方的軟弱與虛矯。
這樣的對照,不但有結構上的美感,而且打開了很有趣的開放詮釋空間。可能的讀法不只一種,但我覺得這裡有股非常溫暖的「共感」、「同心」、「理解」氣氛。你受過的傷我也受過,我的此刻正是你的過去,而且「男人都那樣啦」(欸),有些話是在字面以外的。嬤孫之間無須多言,但安慰自在其中,療癒自在其中了。
#要不要選進國文課本
#台灣人真的超會這種小巧騰挪之術
Search
要不要選進國文課本 在 野台| 【淺談高中國文教育】 - Facebook 的必吃
可是,每一個版本的國文課本,絕對都會選廖鴻基的文章,也許是〈奶油鼻子〉,可能是〈鬼頭刀〉。先不管廖鴻基先生的政治背景,但是他的文章有非常多邏輯或者語言上的謬誤。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