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紐約時報
*【在與澳洲的潛艇交易中,美國反擊中國,但激怒了法國】
這一反應表明西方盟國在中國問題上的分歧正在擴大。法國官員指責拜登總統表現得像他的前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6/world/europe/france-australia-uk-us-submarines.html
*【美國稱只在幾小時前才通知法國,巴黎稱這是在背後捅刀】
美國承認,只給法國幾個小時的通知,就其向澳洲提供核動力潛艇的協議,法國官員譴責此舉是其最親密盟友之一的重大背叛。法國一直試圖與澳洲達成數十億美元的協定,法國官員表示,拜登週三在白宮宣佈的新協議實際上是對澳洲和英國領導人的冒犯。法國人的憤怒程度讓人想起了2003年巴黎和華盛頓之間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的激烈爭執。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6/us/politics/france-us-biden-australia-submarine.html
*【紐時遠赴三千英里採訪 探索普丁如何塑造俄羅斯】
在俄羅斯本週末舉行選舉之前,許多選民表示,他們厭倦了普丁總統統治下的腐敗,但他們也害怕變革。記者走遍俄羅斯,探索普丁如何能夠保持對該國的控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6/world/europe/russia-election-vote-putin.html
*【調查稱世界銀行官員人為調高中國商業排名】
一項針對世界銀行操控其報告的調查發現,包括前世行首席執行官、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的格奧杰娃在內的多名官員曾指示工作人員更改資料,以誇大中國在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中的地位,以避免激怒中國、增加資本。美國財政部表示對該指控表示擔憂,並稱正在對調查報告進行分析。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6/business/world-bank-Kristalina-Georgieva.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愛達荷州允許全州不堪重負的醫院在必要時進行定量護理。由於醫院難以應對大量患者,愛達荷州官員周四在全州範圍內啟動了“危機護理標準”,允許不堪重負的設施在需要時進行定量治療。
#根據最新的聯邦數據,截至 6 月 1 日,療養院工作人員和居民中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佔全國大流行病死亡人數的近三分之一,工作人員的疫苗接種率平均約為 63% 。
#義大利政府週四宣布,意大利將要求其居民出示健康通行證才能上班。它是歐洲第一個如此廣泛地要求冠狀病毒疫苗接種證書的國家。
#西雅圖地區將需要對大多數室內活動進行 Covid 疫苗接種或陰性測試。
#非洲公共衛生專家呼籲聯合國大會加快疫苗的交付。據世界衛生組織稱,非洲只有 3.6% 的人接種過到目前為止完全接種了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在西半球,過去一周新報告病例增加了 20%。這一增長是因北美帶來的,北美的新病例增加了三分之一。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16/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
*【中國已為10億人完成新冠疫苗接種】
當局週四宣佈的這一消息對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來說是一個里程碑,當前已接種疫苗人口占總人口的71%,使其距離年底前為80%的人口接種疫苗的目標更近一步。由於多次受Delta變種病毒威脅,中國最近數月擴大了疫苗供應,並採取了更強硬的接種措施。衛計委高級官員雷正龍表示,中國接種的總劑次和覆蓋人數均居全球首位。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6/world/china-covid-vaccine.html
*【成千上萬的阿富汗人在美國軍事基地等待重新安置】
在逃離喀布爾數周後,數萬名希望在美國得到重新安置的阿富汗人被困在美國各地和該國在海外的軍事基地,等待進一步的醫療和安全檢查。但小規模的麻疹疫情造成延誤,導致疏散航班停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本周的國會證詞中為拜登政府的疏散行動辯護,他表示“我們完成了史上最大的空運行動之一,將12.4萬人疏散到安全地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6/us/politics/afghan-refugees.html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拒絕配合“禁毒戰爭”調查】
在海牙國際刑事法院授權對菲律賓總統這場造成數千人死亡的反毒品運動進行調查後,杜特蒂的一名律師稱,不會允許國際刑事法院代表進入該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6/world/asia/philippines-duterte-icc-hague.html
*【前喬治城大學網球教練承認在招生醜聞中罪行】
美國大學招生醜聞,前喬治城大學網球教練戈登·恩斯特對指控認罪,他被指控收受賄賂,幫助至少12名學生進入該校,其中一些學生完全不會打網球。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5/us/georgetown-tennis-coach-guilty-varsity-blues.html
*【連環性虐案:美國體操隊員批FBI處理不當】
本案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兒童性虐待案件之一。體操名將Biles及其隊友出席國會聽證會,對促成納薩爾犯罪的“整個系統”作出譴責。FBI局長為該機構在該案中的“失職”道歉。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916/fbi-hearing-larry-nassar-biles-maroney/
西方盟國的背叛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文給推
「政府付錢讓人靠著福利就能無所事事,他們根本是在羞辱我們這個社會!我們是努力工作的人,卻因為每天工作而被嘲笑!」傑德·凡斯《絕望者之歌》。
作者自序:我雖是白人,但完全不把自己當作是東北部那些白人盎格魯—薩克遜新教徒的一份子(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我屬於美國數百萬蘇格蘭—愛爾蘭裔的勞工階級,而且是拿不到大學文憑的那一群。對於這些傢伙而言,貧窮是家庭傳統,他們的祖先是南方奴隸經濟體系中的臨時工,之後成為佃農,再成為煤礦工,近年來又成為工廠黑手和磨坊工人。美國人稱他們為鄉巴佬(hillbilly)、紅脖老粗(redneck)及白人垃圾(white trash),但我稱他們為鄰居、朋友及家人。
凡斯在17歲就察覺民主黨「言行不一」;在打工時,抱怨「我窮到買不起丁骨牛排,但託山姆大叔的福,我得替其他人買的丁骨牛排付帳」;又說「我實在搞不懂,為什麼我們家得辛苦度日,這種人卻可以靠福利津貼享受這些我完全沒機會嘗試的小玩意」。是的,他打工獲得的微薄薪資,還要扣稅給這些不工作靠領救濟金的人。
根據數據顯示,白人工人階級是美國最悲觀的一群人,甚至比領救濟金的拉丁西語系移民及最貧窮的非裔美國人更悲觀。這群白人藍領不僅生活貧窮困苦、社會流動幾乎停滯,離婚、家暴、藥物上癮更是普遍現象。他們在社會中感到全然的孤立無援,還把這種絕望感傳給子孫,在惡性循下,悲慘似乎成了宿命。
白人工人階級的貧窮率自1970年後開始上升。一項對白人家庭的統計顯示,1970年,25%的白人孩童住在貧窮率高於10%地區;到了2000年,比例已高達40%,在2016年川普參選前,這數字或許已超過50%。這也是除了投給雷根外,一向票投「代表工人階級」的民主黨的白人藍領們,政治傾向轉換成共和黨,促成川普當選的重要因素。
2016年傑德·凡斯(J.D. Vance)的這本《絕望者之歌》,在美國出版後,引發相當大的矚目,並且連續登上銷售排行榜冠軍。左派把它當成川普依靠「民粹」與「吹牛」哄騙無知藍領白人而當選的解釋;而右派則認為這本書闡述了美國工人階級因全球化經濟,製造業外移而失去工作,成為美國社會底層,幾乎無法向上流動。而川普承諾把製造業帶回美國的競選帶給他們希望,事實上川普在隨後三年的施政也履行了他的承諾。
以下是2018年9月白宮網站所列川普政府的成就:
1. 選舉後創造了近400萬個工作崗位。
2. 現在就業的美國人比我們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多。
3. 自我當選以來,我們已經創造了超過40萬個製造業工作崗位。
4. 製造業就業增長速度是三十年來最快的。
5. 上個季度的經濟增長達到了4.2%。
6. 新的失業申請人數最近創下49年新低。
7. 家庭收入中位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8. 非裔美國人的失業率最近創下歷史最低紀錄。
9. 西裔美國人失業率創下歷史最低紀錄。
10. 亞裔美國人的失業率最近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
11. 婦女失業率最近達到65年來的最低水平。
12. 青年失業率最近創下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比率。
13. 沒有高中文憑的美國人失業率創下歷史最低紀錄。
14. 在我的政府下,退伍軍人的失業率最近達到了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
15. 自選舉以來,近390萬美國人不再使用食物券。
16. 對美國工人的承諾使雇主承諾培訓400多萬美國人。我們致力於職業教育。
https://www.whitehouse.gov/trump-administration-accomplis…/…
這本書我前後讀了三遍,中文翻譯版正文前的推薦序讓我覺得啼笑皆非。一個是把書中描繪的貧窮藍領白人與台灣「下港人」類比,並且很老套的說脫離貧窮方法就是「好好讀書」;第二個推薦序則以「階級」論證,並歸咎美國製造業無法面對國際競爭,而流失大量就業機會,也類比台灣的勞工待遇、實質薪資停滯,卻沒提及最重要的因素:製造業為何外移?
推薦序三作者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特別提到寫序前三月回到母校參加校友團聚活動的經驗,她形容過去只有小貓兩三隻的活動,當時卻被擠到水洩不通。在一場名為「民粹主義」講座中,有位畢業70年以上的老校友拄著拐杖站起來用沙啞的聲音說,還一邊留下激動的淚水:「我在這裡讀書時,碰到二次世界大戰…我以為,沒有人會忘記納粹的恐怖…但是…為什麼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國家,現在會選出一個像希特勒的總統?我們有這麼無知嗎?我們的世界要崩解了嗎?」
這時身旁的許多人,都留下無助跟恐懼的淚水,主講教授拿起麥克風,先請老先生就座,然後說「我可以出作業嗎?所有人,回去讀一本書,叫做《絕望者之歌》。」序者並說,包括比爾.蓋茲、《紐約時報》等,早已將《絕望者之歌》列為理解現代「民粹主義」最重要的一本書之一。尤其對於認為「川普選民」不可理喻、甚至無知愚蠢的眾多高等知識份子們,這本書是超越恐懼、促成理解的一座關鍵橋梁。基於教育工作者身份,序者之後也寫了一大段關於「負面童年經驗」的影響與如何改變。
對於這本書的解讀,我認為這是一個愛國、保守、信仰基督、捍衛尊嚴,信奉透過勞動獲取金錢報酬的族群。因為失去就業機會,他們大多數只能打零工維持最起碼的生活卻不願領取失業救濟金,少數領取失業救助者也常在尊嚴與懶散中掙扎。但很顯然由於長期處於貧窮與極強自尊心,使他們普遍有憤世嫉俗、訴諸暴力解決傾向;而且他們面對問題時,不是採取強力對抗就是退縮。
就地理環境而言,這群「鄉巴佬」生活在大阿帕拉契山脈地帶,深受阿帕拉契亞大山谷文化之影響。這個區域很大,從南部的阿拉巴馬州一路延伸到喬治亞州,再往北直到俄亥俄州及紐約部分地區。他們長期自我封閉,依靠伐木、挖煤而自給自足。但伐木業因破壞水土保持被禁止,煤礦業也因高汙染且不符成本效益而被停礦,居住山區的「鄉巴佬」們生活立即陷入困境。
二戰時興起,從阿帕拉契山區到中西部的工業經濟重鎮開始大移民潮,許多「鄉巴佬」拖家帶眷離開山區前往工業發達的地區去追求「美國夢」,大多數依靠勞力的努力工作者,也達到「中產階級」的經濟水平。但好景不常,在二十世紀末期這場無遠弗屆的全球化浪潮中,整個工業鏈從迅速繁榮,又更迅速衰退,他們猝不及防,夢想破滅、家庭破碎、對未來徬徨不可知,只能依靠衝突發洩憤怒,用槍枝捍衛在外人看起來可笑的尊嚴。
以民主黨及資本家,左派主導的主流媒體、好萊塢娛樂業,這群代表「政治正確」的新自由主義不但在政治、社會、學界稱霸,連帶經濟也是。新自由主義者曾經預言全球化分工及貿易將帶來世界大同與均富,但長期以來這群「鄉巴佬」被東西兩岸的主流社會和菁英階層遺忘、背叛、蔑視,光鮮的「美國夢」跟他們毫無關係。
東西兩岸越是亮麗,中南部就越是黯淡。歐巴馬在談起中西部小鎮上的失業人士時輕蔑地說:「那裡的工作已經流失25年了,沒有新的工作出現……這群人變得忿忿不平也不足為奇。於是他們依賴槍支或是基督教,或者對與他們膚色不同的人感到反感,或通過反移民和反貿易的情緒,來表達他們的挫折。」這種居高臨下、帶有侮辱性的說法,似乎是說,你們的失敗都是自己的問題。這種說法讓美國勞工階級更為憤怒,於是他們成為川普的強烈支持者。
傑德·凡斯的家族來自東肯塔基州的山區,是蘇格蘭、愛爾蘭白人移民,從東岸平地來到山裡謀生,定居在此。這裡曾因伐木業及礦業發展出繁華小城,二十世紀初政府開始保護阿帕拉契山林木,加上煤礦業沒落,廣大居民失去工作機會,經濟及社區發展一蹶不振。隨著二十世紀上半葉鋼鐵、汽車等工業興起,「鄉巴佬」們移居平原地區的新興工業城市,成為大型工廠中裡的工人。他們開始成為城裡人,擁有現代化住宅、穩定的收入、水準不錯的公立學校,「美國夢」似乎近在咫尺。
但二十世紀末在經濟全球化的衝擊下,美國的鋼鐵和汽車等工業喪失競爭力,製造業紛紛離開美國,資本大幅移出到人力成本更低的亞洲或南美設立新廠。與此同時,受惠於柯林頓的支持,中國不但獲得美國最惠國待遇(柯林頓將最惠國待遇與人權脫鉤),還加入WTO成為「世界工廠」。正要晉升為中產階級的「鄉巴佬」們,卻被中國的農民工奪去工作機會,成為全球化的犧牲品。正如1990年代的台灣,台商大舉西進投資,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薪資停滯30多年一般。而這群「鄉巴佬」被困在在日漸衰敗的城鎮中,因政府住屋計畫買房又面臨房價大幅跌落,即便售屋也還不上貸款,又找不到新的工作機會僅能靠零工維生。加上公立學校水準不斷下降、家庭破碎、暴力及毒品泛濫,由此形成惡性循環。他們的希望逐漸破滅,被絕望所籠罩。
華盛頓的政客、遊說團體;華爾街資本家、經紀人和律師;被投行炒作,股票扶搖直升的矽谷高科技與網路巨頭;好萊塢的明星、娛樂圈藝人、流行歌手、運動明星等,這些人成為「美國夢」的代表。他們享受到全球化經濟的紅利,錢財如潮水般湧進戶頭。但缺乏製造業支撐的美國內部卻在逐漸潰爛和腐化,而「鄉巴佬」們就是最大受害群體。
有學者指出,歐巴馬任內的政策如減碳、發展綠能以降低暖化速度,立意看似進步,但勢必降低化石燃料使用、增加營運成本甚至關閉工廠。自由貿易協定雖有助全球化與加強與盟國互惠,卻會伴隨「去工業化」及工廠移出,這些政策受害最深的是中西部各州的鄉村小鎮,以及在全球化下工廠大量關門的鐵鏽帶—密西根、俄亥俄、賓州等。美國不分政黨,三位總統柯林頓、小布希到歐巴馬都是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支持者,藍領與中產的反體制憤怒,讓川普在共和黨黨內初選階段輕鬆擊敗以建制派為主的16位參選者。
川普是極少數體察到「鄉巴佬」的憤怒和痛苦的政治人物,他在總統就職演講中說: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首都的一小批人從政府獲得好處,而買單的是人民。華盛頓繁榮了,但人民卻沒有分到好處。政客發達了,但是工作流失了,工廠關閉了。既得利益集團照顧了自己,但是沒有保護我國公民。他們的勝利沒有成為你們的勝利。他們的成功沒有成為你們的成功。……母親和孩子陷於市區的貧困當中,廢棄的工廠像墓碑一樣遍佈全國各地,教育系統資金充足而我們年輕可愛的學生卻無法獲得知識,犯罪、幫派和毒品奪走了太多的生命,也奪走了我們國家太多未能發揮的潛力。
川普上台之後確實扭轉了這種只讓東西兩岸菁英分子受益的全球化趨勢,通過重新簽署與外國的貿易協定,讓更多的工廠和工作機會轉移回美國。中國加入WTO時承諾,在2015年全面開放市場卻沒兌現,歐巴馬政府也視而不見。於是川普開始要求中國兌現承諾,經過多輪談判仍得不到結果,才採取經濟制裁,引發所謂「美中貿易大戰」。但一般美國人民受媒體愚弄,認為是川普獨斷挑起大戰;包括川普上任後,對世界各組織與協定的退群,也是因為那些組織被中國滲透到根子,許多協定只綁住美國和西方國家,中國卻成為受惠方。
凡斯成長過程依賴他的姥姥、姐姐、老師,及女友支持;因加入海軍陸戰隊學會「永不退縮」精神、鍛鍊出體力、耐力、韌性,甚至從海軍陸戰隊的課程中學會理財與如何選擇人生。也靠個人奮鬥及好運,考上常春籐名校耶魯大學,並從法學院畢業擺脫了「鄉巴佬」命運。但他擠身「高等美國人」上流社會行列後,也沾染上左派的「政治正確」,沒投票給川普。他聲稱並不是討厭川普,而是討厭他的說話方式,而川普的說話方式正是他出身「鄉巴佬」群體所認同的。他仍在鐵鏽地帶的鄉親們,聽到川普的競選談話,重新燃起希望,成為川普的熱誠支持者。
但主流媒體不願傾聽「鄉巴佬」們的心聲,更沒料到川普具有如此強大的民意基礎,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與希拉蕊的對決大獲全勝。根據選舉結果,鐵銹地帶幾個中部州的翻盤,至為關鍵。威斯康辛、密西根、俄亥俄、賓夕法尼亞等州,向來是民主黨的鐵票區,民主黨認為工人和工會必然支持他們,而信心滿滿的希拉蕊從未去這些地方催票。
選票開出來之後,這些州全都由藍轉紅,民主黨滿口政治正確、進步價值,視「鄉巴佬」為敝屣的政客悔之晚矣;遂以川普操弄「民粹」與「階級」為由,卻對「鄉巴佬」們的憤怒依然視而不見。而2020大選,這些從川普促成製造業回流而受惠的「鄉巴佬」們,將更堅定支持川普。
下圖為「鐵鏽地帶」廢棄的教堂、廠房、社區與鐵路。
西方盟國的背叛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庫德族存在數千年 履遭列強玩弄股掌間,在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承諾建國 大筆一揮建國夢碎,庫德斯坦分屬四國爭獨立永無寧日。1988大屠殺,庫德族死逾18.2萬人,1991年伊戰 老布希鼓動庫德族反抗,2003年美伊戰爭,庫德族再助聯軍,直至海珊阿里相繼處死,才還庫德族人公道。如今美國撤軍敘利亞,土耳其趁勢攻擊當地的庫德族,美國總統川普不再顧及他的盟友,引美國共和黨的議員都抨擊了川普的外交政策,為大家介紹庫德族的悲情歷史】
{內文}
庫德族有句古老的諺語「庫德族沒朋友 只有山」,確實,這世界鮮少注意到這個民族,幾千幾百年過去,一個又一個征服者,把這群游牧民族趕到他們最愛的山上,他們的文化才得以保存,語言才得以保存,性命也才能得以保全。翻開庫德族歷史,就是一部血淚史,屢屢被列強玩弄於股掌間。庫德族第一次受到全世界關注,卻是出於一場暴君慘無人道地大規模毒殺。
(旁白)
有一名獨裁者名字叫做海珊,他的作為震驚了全世界,是海珊讓全世界每一個國家,不禁發出同一個疑問「誰是庫德族?」1988年3月,海珊向庫德族所在的Halabja丟下有毒的化武炸彈,數分鐘內近5000人死去,接下來幾天又有7000人死亡,Halabja不是唯一遭海珊化武轟炸的伊拉克庫德族城市,但卻是死傷最慘重的。
(庫德族高等教育部長/ Ali Saeed)
我們不是阿拉伯人,不是土耳其人也不是波斯人,我們是穆斯林,但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我們有我們自己的語言和自己的歷史
回顧庫德族在歷史上的足跡,要從數千年前說起,他們生活的區域被認為曾是伊甸園所在地,庫德族人在這裡留下最早的足跡,受到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滋養,考古學家認為在這文明的搖籃裡,庫德族祖先曾是農業 畜牧業的先驅,會織布 冶金 還會製陶。
公元前300年,亞歷山大大帝擊敗波斯帝國,成為這片土地的主宰。13世紀蒙古帝國西征,後來又被興起的鄂圖曼帝國取代,直到100年前,庫德族人第一次看到獨立建國的希望。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同盟國戰敗,屹立600年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瓦解,協約國忙著瓜分帝國在歐洲與中東的領土。根據1920年簽署的《色佛爾條約》,協約國同意居住在幼發拉底河以東,和亞美尼亞以南的庫德人獨立建國,但是這個諾言最終沒有實現。
(旁白)
因為繼鄂圖曼帝國而起的土耳其共和國武力太過強大,而戰勝的英國與法國只在乎自身利益,想從鄂圖曼帝國撈些好處,根本不在乎庫德族建不建國這檔事。於是1923年又簽訂《洛桑條約》,此條約確定了現代中東各國的疆域,庫德斯坦國(Kurdistan)建國夢碎
哪知英法大筆一揮,庫德斯坦國(Kurdistan)消失,他們被出賣了。
(旁白)
庫德斯坦國(Kurdistan)劃進土耳其 伊朗和敘利亞,這三國是法國託管,其中一部分庫德斯坦劃入伊拉克,那裡是由英國控制
雖然建國夢碎,但是1920年簽署的《色佛爾條約》,是國際和土耳其官方首次承認庫德族人,也是迄今庫德民族主義分子要求獨立建國的根據,然而換來的卻是一場又一場的屠殺。
庫德族從未放棄過建國的夢想,尋求獨立建國的民族運動和革命,在土耳其 伊朗 敘利亞和伊拉克發動,但沒有一次成功,最慘烈的戰場發生在伊拉克,1980年代伊拉克庫德族發動分離運動,海珊發起安法爾行動(Al-Anfal Campaign),造成十多萬庫德族平民死亡,並且鏟平了上百個庫德族村莊
這是庫德族最悲慘的一頁,前伊拉克強人海珊,為了懲罰庫德族在兩伊戰爭期間支持伊朗,展開清剿庫德族行動,任命化武阿里擔任北部指揮官。
1988年海珊向庫德族所在的Halabja化武炸彈死逾5000人,1988年3月16日,伊拉克戰機在Halabja投擲芥子毒氣和神經毒氣,都是國際法律禁用的化武。
(化武阿里)(1988.4.15)
我會用化武把她們通通殺光,看誰能說些什麼,去他的國際社會和那些聽他們說話的人
(庫德族化武倖存者/Aisha Esmaeel Ali)(82歲)
我想念我所有的孩子,我想Ali 想Muhammad,想Zara 想Sabeeh,教我如何不想他們,我們在田地種小麥和棉花,只是這樣而已,我們的工作充滿樂趣,生活充滿歡笑,像盛開的花一樣,我真希望我跟他們一起死了,我沒別的想說了,我跟你說我發誓,我到死都沒辦法原諒那些人,我告訴你,無論誰問我,我都會這麼說,夜裡我想要睡,但你不會了解,要睡著有多難,我睡著的時候感覺心都死掉了,在我死的時候,我會等他們,有時他們會來夢中見我一面,我當然想他們啊...
這不是海珊唯一一次對庫德族人的屠殺。兩伊戰爭在持續八年後,簽署了停戰協議,海珊更可以專心對付庫德族。單是1988年8月最後一周,海珊就對70多個村莊發動毒氣攻擊。總計海珊的種族滅絕行動,一共造成18.2萬庫德族人死亡,超過4千個村子被摧毀。海珊決心一次解決伊拉克庫德族永絕後患,他發布了一分軍事指示,要「清空庫德族區域」,文中寫道"軍隊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殺光所有在這區域的人或動物","任何在這裡活著的人或動物","都是不允許存在的"。但是聯合國經查證後,竟沒有進一步的制裁。
1991年,在海珊揮軍入侵科威特之後,伊拉克境內的庫德族和什葉派再次起義,有一部分原因是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鼓勵他們起身反抗海珊,反抗的代價,就是鎮壓。
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爆發,受到美國鼓動的庫德族,再次起來反抗海珊,結果就是數以萬計庫德族人,被迫在大雪紛飛的寒夜裡,越過土耳其邊境高山,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新聞片段)(1991)
光是這個山頭就有2萬多難民,尤其是孩子因為飢寒交迫而陷入困境,逃來這裡的人們感到被遺棄
死亡人數難以統計,每天早上都有新的屍體被抬出來,他們沒能熬過夜晚,這位80歲的老先生走了9天 粒米未進,好不容易走到了土耳其邊界,卻因盡疲力盡而亡。他的兒子肝腸寸斷看著他嚥氣。但是到了這裡不代表安全了,而且多數的人不會「安全」,土國軍方用擴音器及槍聲警告庫德族人待在原地,不得越界 否則就開槍。土耳其軍方堅決不讓難民越界,因為土國政府非常害怕,萬一讓他們進到土耳其來了,這個「暫時」的收容,將會成為「永久」的問題。
剛開始時美國不太願意幫助庫德人,抵禦海珊的報復攻擊,後來才與英法聯手,在伊拉克北部劃定禁航區,阻止伊拉克的戰機攻擊庫德族人。這塊以北緯36度以北為界,面積約占伊拉克1/5的禁航區,成了日後庫德族自治區的基礎,如今居住了300萬庫德族人。
2003年,英美聯軍出兵伊拉克推翻海珊政權,庫德族再度提供協助。這一次,庫德族人沒有再被血洗。2006年8月,海珊世紀大審展開,同年12月31日,他因違反人權罪定讞吊死,四年後,化武阿里也被處死,罪名就是種族屠殺庫德族人。如今散居各地的庫德族估計約有3000萬人,是全球未建立國家的族裔中,人口最多的一支。即使遭受一次次的背叛與鎮壓,他們仍未放棄希望尋求獨立的目標。而此時,獨立的夢想,比任何時刻更接近成真。觸發這契機的,竟然是ISIS。
當美伊戰爭後,伊拉克陷入內戰之際,伊拉克的庫德族自治區蓬勃發展,因為那裡不受內戰騷擾,放眼望去都在建高樓,忙著建商場 建大學,外國政府在Erbil設領事館,Erbil是庫德斯坦的首都,原本伊拉克庫德族可以繼續發展經濟,但就在2014年,一個所謂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橫掃大半個伊拉克,甚至奪下伊拉克第二大城摩蘇爾,對鄰近的Erbil造成威脅。
驍勇善戰的「自由鬥士」Peshmerga,直譯「面對死亡的人」,這群戰士視死如歸,和伊拉克政府軍並肩作戰。這次庫德自由鬥士自東北方進攻庫德斯坦自治區,派出的是著名指揮官Sirwan Barzani,而南面則由伊拉克政府軍主導攻勢,巴格達當局派出Najm al-Juburi將軍領軍,這兩人是出了名的死對頭,但是在這特殊的情況下,與西方走到一起,形成ISIS包圍網,共同將ISIS趕出伊拉克。
庫德族趁勢奪下北部產油重鎮,基爾庫克的控制權。基爾庫克是庫德族人心心念念的歷史首都,這個古都淌流著的不是奶與蜜,而是黑金石油。今日庫德族自治區擁有的儲油量價值約4.5兆美元。
(Woodrow Wilson國際學者中心/Henri Barkey)
局勢分分秒秒出現變化,伊拉克庫德族成功的達成自治,至於在敘利亞,我們也看到敘利亞庫德族,在反攻ISIS方面也有進展,庫德族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在領土上都有很大的收穫
幾千年來,庫德族人在獨立建國的道路上,孤獨前進。一路上,備受異族欺凌,打壓,滅絕。而長久受壓迫後,這個民族也曾訴諸恐怖攻擊,在國際間被視為毒蛇猛獸。雖然,他們是趕走伊拉克ISIS的功臣,但是不止伊拉克,敘利亞、伊朗和土耳其,也全都反對庫德族獨立建國。盼了幾千年的建國大夢,僅剩咫尺之遙。
(旁白)
時至今日,你可以在我們庫德斯坦,看到教堂與清真寺相毗鄰,我們有基督徒我們有亞美尼亞人 我們有雅茲迪人 我們有穆斯林 我們有猶太人,我們有各種宗教和民族,幾個世紀以來,我們都和平共處,這顯示出庫德族的兼容並蓄
在庫德斯坦的城市裡,我們不會只看到庫德族人,還有阿拉伯人 土庫曼人 亞述人 亞美尼亞人 迦勒底人,還有什葉派 遜尼派全都和平共處,而他們原本即是如此,庫德斯坦始終是這樣的國度,早在伊拉克尚未立國以前已是如此。
西方盟國的背叛 在 沒有依據條約派出正規部隊,協助 - Facebook 的必吃
... 入侵波蘭#蘇聯與德國一同瓜分波蘭#西方盟國的背叛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6%96%B9%E7%9B%9F%E5%9C%8B%E7%9A%84%E8%83%8C%E5%8F%9B | Facebook ... ... <看更多>
西方盟國的背叛 在 约翰逊呼吁西方增加对乌克兰援助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英国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1月19日说, 西方盟国 应该增加对乌克兰的物资和装备援助,协助乌克兰尽快结束战争。约翰逊是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间隙 ... ... <看更多>
西方盟國的背叛 在 [請益] 波蘭有立場主張「西方盟國的背叛」嗎- 看板historia 的必吃
如題,西方盟國的背叛,是一種指責英法等西方政府為了避免戰火禍及自身,對納粹( 二戰前)和蘇聯(二戰後)採取犧牲東方盟友的綏靖政策的說法用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