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ing With Destiny: Winton Churchill 丘吉爾傳:與命運同行》
另一本關於丘吉爾的傳記出版了,作者為英國人,Andrew Roberts. 在這麼多丘吉爾的傳記之後,他再撰寫的動力是什麼?
在此書的序言中,作者如此敍述:
* 過去113年裡,溫斯頓·丘吉爾(1940至1945年間的英國戰時領袖)的傳記已經多達1009種。還有必要寫一本新的丘吉爾傳記嗎?我相信有必要,並且剛剛在倫敦推出了《丘吉爾:與命運同行》。
*如今網路上有一種針對丘吉爾的新的、惡毒的陰謀論,脫離事實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丘吉爾犯了很多錯誤,但從來不是他們指控的事實,因為心懷惡意。我審視了針對丘吉爾的所有指控,並根據歷史證據對其一一駁斥。我希望讀者感受到,在如今這樣一個乖張、充滿戾氣而心胸狹隘的世界裏,仍然存在榮譽和英雄主義。並且,不管你在人生中犯了多少錯誤(丘吉爾就犯了很多錯誤),只要能像丘吉爾一樣吸取教訓,仍然有可能成就偉業。丘吉爾對愛妻克萊門汀說:「我若不犯錯誤,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就。」他說得很對。
* 寫作本書對我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丘吉爾生平的其餘部分平衡起來。最後我選擇讓這兩方面各佔一半篇幅,因為我認識到丘吉爾1940年5月就任首相時說的那句話是多麼正確:「我覺得自己的整個人生都是為了這個時刻、這種考驗所做的準備。」
* 閱讀喬治六世國王日記時,最讓作者意外的地方是,丘吉爾向國王表達了極大的挫折感,有時甚至是憤怒,因為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人對參戰沒什麼興趣。丘吉爾向國王說了一些關於小羅斯福及其政府的話,而這些話是丘吉爾永遠不會公開表達的。
* 寫作過程中,作者比過去寫作時(目前他一共寫了19種書)需要更多地濃縮史實。丘吉爾的著作和文章長達600萬字,他的公開演說長達500萬字。
他幾乎從來沒有寫過或說過重復的話,也幾乎從來沒有寫過或說過一句沈悶無趣的話。作者已經寫了十幾本書,但要把關於丘吉爾的史實全面地濃縮到一卷本中,比之前做過的工作都困難。但當時納粹德國對英國的威脅是壓倒性的,所以特別吸歷史學家的注意力。
* 丘吉爾很喜歡英國之外的許多國家。他特別喜歡加拿大,經常去訪問;戰後他去過古巴;他在法國南部和義大利的科莫湖作過很多畫,還在摩納哥賭過錢。他待在馬拉喀什的馬穆尼亞(Mamounia)酒店寫作和繪畫,當然還去了美國16次,去了28個州。
* 作者最喜歡的一句丘吉爾的話出自1940年11月他在西敏寺教堂為內張伯倫所作的悼文(張伯倫當首相時窮盡一生的力氣阻擋丘吉爾的政治前途及入閣,直到希特勒揮軍入侵比利時,即將攻佔法國,他下台,丘吉爾才在衆望所歸中當上首相)。
丘吉爾是個心胸開闊的人,在張伯倫過世時他的悼詞:「歷史端著忽隱忽現的燈,沿著往昔的小徑跌跌撞撞地前行,努力重建它的場景,恢復它的回音,用昏暗的燈光照亮舊日的激情。」這句話非常詩意地概括了歷史學家努力做的工作,以及這工作是多麼困難。
他完全沒有提及任何私人恩怨。
* 關於丘吉爾的神話有幾十個,尤其是網上流傳的。他不是酒鬼,也不是抑鬱症患者。他喝酒很多,確實有時也會鬱悶,但他的狀況絕不是業餘醫生和心理學家說的醫學意義上的酗酒和抑鬱症。他也絕對不是躁郁症患者。孟加拉大飢荒不是他造成的,他也沒有延長飢荒。恰恰相反,他縮短了飢荒。他沒有主張用毒氣對付叛亂的伊拉克部落族民,只是建議用催淚彈對付他們。達爾朗海軍上將、西科爾斯基將軍、希臘首相等人的死亡不是丘吉爾的責任。關於丘吉爾的荒唐神話實在太多了,這本傳記作了批駁。最近甚至有報紙文章的標題說:「丘吉爾從不抽煙。」
太荒唐了,丘吉爾一輩子抽了16萬根雪茄。
* 為這本傳記做研究的時候,作者去過古巴的叢林,丘吉爾二十歲生日前不久在那裡第一次聽到實戰的槍聲;作者也去了土耳其的加里波利戰場,他的聲譽在那裡受到沈重打擊;作者去了1915—1916年間他在比利時作戰的戰壕;去過1945年他渡過萊茵河的地方。去過他出生的房間和他去世的房間(其他歷史學家沒有機會去)。作者去過他心愛的鄉間別墅查特維爾莊園。參觀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居住的倫敦公寓、唐寧街10號、契克斯莊園(Chequers)和皇家空軍在阿克斯橋的那個房間,他就是在那裡觀看不列顛空戰的。至於倫敦的丘吉爾戰時辦公室,作者去過幾十次。作者還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過去,整理和修訂了三十年前我寫第一本書時採訪一百多人留下的筆記。那些人都認識丘吉爾,曾在他身邊工作。這讓我清晰地回憶起了那些早已辭世的巨人和英雄,我非常榮幸,曾經認識他們。
閲讀此傳記讀者會驚訝地發現,他是個滿懷激情和同情心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五十次在公開場合哭泣,比同時代的其他政治家都更容易受自己情感的驅動。他同情普通百姓,畢生都低調地扶助平民,這是他的「貴族理應行事高尚」信念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貴族既然享有特權,就對社會的其餘部分負有義務。這是他的人生哲學的一個主要部分。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總參謀長、陸軍元帥艾倫·布魯克爵士經常當面被丘吉爾怒斥。但布魯克在日記中寫道:「感謝上帝,我有機會在這樣一個人身邊工作。感謝上帝讓我看到,有的時候地球上真的有超人。」丘吉爾為了打敗希特勒、從法西斯主義魔爪下挽救英國的超人努力,英國人應該永遠愛戴他。
西斯汀教堂意義 在 不假掰讀者過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二十年的時間我替謀殺犯和殺人犯辯護,見過鮮血淋漓的房間,見過被割下的頭顱、被扯下的性器、被切碎的身體。我和身處深淵邊緣的人談過話,他們赤裸、崩壞、迷惑,對自己感到震驚。而在這麼多年以後,我明白了人類是善還是惡這個問題完全沒有意義。人類無所不能,他可以譜出《費加洛婚禮》,建造出西斯汀教堂,發明盤尼西林,也可以發動戰爭,奸淫擄掠和殺人。這始終是同樣的人類,這個光芒四射、絕望、飽受折磨的人類。」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3/30/goodandevil/
西斯汀教堂意義 在 少女 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國民外交很重要: 在梵蒂岡,遇見一個前女友是台灣人的售票員 ]
昨天去梵蒂岡,深切體驗到國民外交的重要性。
去羅馬之前,聽說那邊很多景點如果不事先線上訂票,現場排隊要排到海枯石爛,於是我花了超多時間在爬文查資料,但義大利人或許是做事邏輯跟我們習慣的不太一樣,很多地方不僅票種繁多,訂票過程還很複雜,結果費盡心力,最後梵蒂岡的部分還是訂錯了票。
當天,頂著七月毒辣豔陽和擁擠人潮,我和朋友好不容易推啊擠啊進了梵蒂岡博物館大門,沒想到在換票的時候,售票員給我個晴天霹靂的消息: 你們訂錯票了。
其實我到現在還是不確定到底是錯在哪,總之就是買的票只包含一個時間早已錯過的表演,但不包含參觀梵蒂岡博物館與西斯汀教堂的重頭戲。
我傻在那裡,心疼著浪費了十幾歐的錢,白費了痠痛的腿與流失的汗,還辜負了朋友對我的信任。眼前的售票員面色凝重,我後面是滿滿的排隊人潮,有的人已開始發出不耐煩的鼻孔噴氣聲,我進退維谷,猶豫著該不該直接自掏腰包再花數十歐重新買票。
結果賣票的那個義大利男人突然說,欸妳是台灣人喔? 我點頭稱是,他停了會,把他的電腦螢幕轉過來給我看,他的首頁竟然是 Taiwan News。「我超愛台灣,」他說,「我前女友是半個台灣人,我去過台灣好幾次,之前住在信義區。」
誰能想到,在離台灣千里遠的梵蒂岡,竟然會在眾多售票員的其中一個,遇到一位曾經住在信義區的義大利人。
他手指快速在鍵盤上飛舞,「我很確定你們感覺就是台灣人,不然這樣好了,我幫你們改票。」說著,他自顧自忙起來,在電腦前敲敲打打,最後給我們弄了兩張新的票,「一般來說你們是要重新購票的,妳現在直接補差額給我就好。」
我接過票,點頭和他說謝謝,他還聊得意猶未盡,完全無視後面其他依舊在排隊的人,「我還要再回台灣一次,我超喜歡台灣人,還有信義區,大安森林公園...... 我未來應該會定居在台灣吧。」
離開售票口的時候,深刻覺得國民外交很重要。某些台灣人,在日常生活中善待他人,製造了良好的印象,他們或許不知道當下的所作所為,會在未來某時某地幫助到另一個素未謀面的台灣人吧?
對別人好,有時候真的不是功利地期待能在當下與自己身上獲得回報。只要從自身把善意發散出去,就會在我們無法理解與預見的層次上,擴散出良善的漣漪。光是這樣,就覺得當個好人很有意義。
#圖文不符因為沒拍到那男人的照片
#他長得像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那個光頭Nigel
#圖片攝於梵蒂岡城外
#梵蒂岡
#italy #rome #vantican #travel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