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她系主任》( The Chair) 敘述剛當上系主任的智允,遭遇家庭與工作的多重難題,包括她與收養的女兒珠珠的母女關係、她和鰥夫比爾的壓抑戀情、智允與學院院長、出資者的交手、思索著該怎麼讓學生對文學產生興趣、該如何讓年邁的教授學會跟年輕學子溝通、該怎樣處理層出不窮的公關災難事件、該如何面對學生意見、輿論壓力、種族、歷史與性別等議題等。
.
《叫她系主任》全劇只有六集(一集大約半小時長度),影片情調並不沉重,但我卻看得有些喘不過氣,必須分三天才能把影集看完。文學是什麼?老師是什麼?性別、身份、種族又代表什麼?在這個意見多元的年代,人與人相處的眉角越來越多,有時一段意見會被放大、拆解與重組,最終產出截然不同的意義。究竟是言者無意或背後確實有不周到的思慮?聽者的激烈反應,是正義之聲或偏執之論?面對無法獲得共識的反覆討論,究竟是更開拓了人的思想,或箝制住另一種自由討論的可能性?
.
「你是納粹嗎?」學生A
「不是,我是教授,納粹痛恨教授,因為納粹敵視思想。美國大學收過最好的禮物,就是逃出納粹德國的知識份子,例如作家湯瑪斯曼、漢納鄂蘭、布萊希特、狄奧多阿多諾,很多人寫了法西斯心態的無價研究,以及對思想自由的重要辯護。」教授
「如果我是你,就不會在這裡用猶太難民的故事。」學生B
「他們並非全都是猶太人,其中有些人是從旁聲援。」
「你是在自比漢娜鄂蘭嗎?」學生C
「不是。」
「你在課堂上向希特勒敬禮耶。」學生C
「我們是他們的傳承者,大學應該是捍衛言論自由的地方,不必害怕交流想法...」
「對啦,你講話就是言論自由。」學生C
「不是,我希望這裡是所有人都能暢所欲言的論壇。」
「你是為《紐約時報》撰寫社論的白人終身教授,你真的認為這個論壇平等嗎?」學生D
「我懂,這個說法很有道理,做法永遠不會完美,但進行這段對話是一個開始。」
「昨天有人在布魯克斯廳畫納粹符號,畫在休息室,你知道那件事嗎?」學生E
「......如果你要暗示我做的事等同於散播新納粹主義,那就扯遠了,那是刻意誤認某種明顯...」
「你是說我們誤認了納粹禮嗎?」學生F
「不是,我完全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想要說...」
「每次都是這樣,你們做出客觀上糟糕透頂的事,等到被我們指正,就反過來指控我們搞錯?」學生F
.
妥協或迎合、捍衛信念或隨波逐流?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叫她系主任》是一部讓人苦笑多於大笑的作品,劇中人物面臨的煩惱與困惑,正是你我每天都在面對的問題:一件事不會只有一個面向,而是有幾十幾百個面向,我們會因為無法理解所有不同的聲音(立場),而感到挫敗、覺得遭受攻擊、變得膽怯與無所適從。
喜歡《叫她系主任》的結局,試圖在混亂之中,找到成長的契機(各種界線的改變,過往的「權威/利益者」也要面臨挑戰和質疑),以及和解的可能性。然而,當身邊的喧囂逐漸歸於平靜,我們最終仍要面對自我:我認可自己的選擇嗎?我是否不後悔、是否問心無愧?
.
「要成為英文老師,就必須愛上故事,還有文學。當我們那麼做的時候,永遠都是想從他人的觀點出發,試圖佔據一個不同的空間。沉浸在故事裡時,我們身處的是各種可能性,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壓迫,文字是有生命的東西,就像是跳舞,一段進行中的對話。我們有的時候太愛一首詩,就會...每次拜讀的時候,都會學到些新東西,感覺到自己被詩改變了,那是一段非常複雜,但也十分忠貞的關係。」
.
不確定《叫她系主任》會不會有第二季,單就第一季來說,短小精悍,敘事穩當,劇本有趣,演員群戲突出:吳珊卓(Sandra Oh)、Jay Duplass、Nana Mensah、Everly Carganilla、Holland Taylor 等,都有精彩傑出的表現,喔,片中還有 David Morse 耶,感覺好久沒看到他了!
西奧多諾特演員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下一部《鋒迴路轉》電影資訊更新:全新強力演出陣容!這次在地中海上再度推理殺人謎案!】
2019 年 11 月,電影《鋒迴路轉》才要盛大上映,但是,9 月初它在多倫多影展首映之後,就立刻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最終,這部 2019 年罕見的原創電影,獲得了全球 3 億美金的佳績。這讓原本就很有興趣發展續集的導演雷恩強生,終於能實現他的夢想,而主演的丹尼爾克雷格也二話不說追隨到底。現在,我們來看看這部《鋒迴路轉》續集的最新進度:更多明星!全新角色!另一個讓觀眾傷腦筋的「誰殺的」 (Whodunit) 謎案!
.
先前雷恩強生已經表示,這部全新的《鋒迴路轉》電影不會是續集,而是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偵探貝努瓦白朗的另一個案子,正如《名偵探柯南》或阿嘉莎克莉絲蒂撰寫的白羅 (Poirot) 偵探系列,都是讓偵探面對不同的懸案,讓《鋒迴路轉》以選輯系列 (anthology) 的方式發展新電影。所以,我們當然可以忘記演出上一集的潔美李寇蒂斯、克里斯伊凡、安娜德哈瑪絲、麥可夏儂、唐強生、東妮克莉蒂、凱斯史坦費爾德以及克里斯多夫普拉瑪等演員。
.
但新《鋒迴路轉》的演出陣容,看來只會更不同凡響:第一位參與殺人 / 被殺的大明星,是近來走紅的戴夫巴帝斯塔。很快地,參演的大明星包括了艾德華諾頓;演歌雙棲、演出《顫役輪迴》的賈奈兒夢內;演出《汪達與幻視》又重新翻紅的凱薩琳哈恩;因大熱音樂劇《漢彌爾頓》而大受注目的小萊斯利奧多姆;2000 年代的夢幻情人凱特哈德森;影集《漫威鐵拳俠》的「小龍女」潔西卡漢維克;以及在網飛影集《外灘探秘》有突破性演出的梅德琳克林。但是,絕對還有尚未公佈的明星將會加入。
.
(全文請詳見下方留言連結)
西奧多諾特演員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電影監製奧黛麗.蓋索(Audrey Geisel)辭世,97享耆壽97歲。她在丈夫蘇斯博士(Dr. Seuss)辭世後,一連監製了由他的作品改編的動畫片《荷頓奇遇記》(Horton Hears a Who! ,2008)、《羅雷司》(The Lorax ,2012)與《鬼靈精》(The Grinch ,2018)等片。
.
奧黛麗.蓋索於1921年出生於芝加哥,她與母親相依為命長大。成年後她嫁給了一名心臟科醫師,並與他搬到加州生活,育有兩女。與此同時,他遇到了本名西奧多.蘇斯.蓋索(Theodor Seuss Geisel)的童書作家蘇斯博士與其妻子。奧黛麗與年長她17歲的蘇斯博士隨之發展出了婚外情。
.
蘇斯博士的妻子海倫.蓋索(Helen Palmer)本身也是作家,當時正受癌症所苦,加上丈夫外遇,在憂鬱之下於1967年自殺身亡。隨後,奧黛麗也結束了她的婚姻,與蘇斯博士結婚。
.
由於本身對環境保育問題的積極關注,奧黛麗.蓋索被認為對蘇斯博士的創作方向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例如1971年問世的《羅雷司》就被認為是歸功於她才能誕生的作品。
.
在1993年,蘇斯博士過世兩年後,奧黛麗.蓋索成立了蘇斯企業(Seuss Enterprises),負責管理丈夫的作品版權。她也向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圖書館捐贈了4000多件蘇斯博士的手稿、筆記本和信件。並在整理遺物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未發表的手稿,《我要養什麼寵物》(What Pet Should I Get?),在2015年發表後還登上亞馬遜的暢銷排行榜首位。
.
在蘇斯博士生前原本堅持拒絕任何將他的作品改編成電影的計畫,但在他過世後,奧黛麗.蓋索就改變了這項原則。她在1998年宣布出售《鬼靈精》的電影改編版權,據說早有人對這本書的電影版權感到興趣,但她對於電腦特效技術尚存懷疑,因此始終回絕。
.
在1998年,蓋索所要求的《鬼靈精》改編條件可說相當苛刻,她要求電影公司需要先支付至少付五百萬美金版權費,並且必須承諾交出4%的票房收入與50%的商品和音樂收入以及70%的書籍搭售。還要求主演飾演鬼靈精的演員等級必須與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金.凱瑞(Jim Carrey)、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或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相提並論。而執導的導演的前一部作品至少要有賺得一百萬美金。
.
在這種條件之下,最後環球影業依然打算賭一把,他們支付了九百萬美金的版權費用。然而,在劇本創作過程中,他們吃盡了苦頭,擁有劇本否決權的蓋索拒絕編劇提出了的所有性暗示笑話以確保故事完全適合兒童觀賞。片方最後請來金.凱瑞飾演鬼靈精,並請來朗.霍華(Ron Howard)執導,他的前一部作品《綁票通緝令》(Ransom ,1996)當時淨賺兩億美元以上,符合資格。
.
《鬼靈精》在2000年問世後雖然入圍三項奧斯卡獎,也淨賺兩億美元,但口碑不如預期,被影評人嘲諷為如同「電視動畫水準的作品」。奧黛麗.蓋索當時一度鐵了心不再授權蘇斯博士的任何作品。
.
但她在五年後又改變主意,售出了《荷頓奇遇記》的版權,並自任監製。由於口碑和票房的成功,讓她自此更主動地推動蘇斯博士的電影改編,但完全以動畫片為主。年屆九十的她,後來又身體力行地接連監製了《羅雷司》和2018年的動畫版本《鬼靈精》。
.
2018年11月19日,奧黛麗.蓋索於加州辭世。
.
.
(圖為奧黛麗.蓋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