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一條,縱貫原住民文化與土地的山徑 》
過年到,代表上山的日子又近了,最近的大行程都和布農的族人們息息相關,隨著認識的族人越來越多,跟隨著他們的腳步一起進入山裡,讓我有著比起純粹的美與自我實踐外,更多來自文化與記憶的收穫。
有時我想著,如果要有一條,縱貫臺灣的原住民山徑,那它會是什麼樣子呢?
接觸原住民文化尚淺的我,僅能靠著聽聞過的片段知識,粗略拼湊出模糊的樣貌。偶然間,我聽聞畢生鑽研台灣山岳歷史的鄭安睎教授,與古道專家伍元和老師,早已對這樣一條路,有自己的想法。看完他們的規劃後,我讚嘆不已:原來還真的可以從烏來出發,走進台灣最美的群山,經過泰雅、賽德克、布農、鄒族、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魯凱、排灣等族的傳統領域與當代部落,貫串清代與日治時代的道路,依循著歷史的脈絡,最後抵達屏東新開(近枋寮)。
不知道要讀過多少書、做過多少研究,才能像他們一樣信手拈來,就能透過雙腳的旅途,引出屬於台灣山林中最深刻的靈魂與記憶,編織出一條富含詩意與底蘊的傳承之路?
假如有這麼一天,這麼一條誕生自各族古老道路系統的山徑,被族人們與老師聯手重新整理、串接起來,那麼一趟縱貫臺灣的偉大旅程,將會是這樣子的:
───
從新北市烏來福山往南開啟的遙遠旅途,會先經過泰雅族被日本人拓寬成警備道的姻親道路,巴福越嶺古道,在傍晚抵達拉拉山。翌日,告別巴陵的民宿後,在沒車的小小的產業道路上漫步,迂迴抵達秀巒部落下榻。接著,在名聞遐邇的霞喀羅古道養老登山口,告別因為想輕鬆一小段而搭乘的部落接駁車,沿著古道緩緩推行至廢棄的白石駐在所,在此度過遠離人煙的山中第三夜。
第四天一早起床,繼續沿古道西行,抵達田村台駐在所後接上霞喀羅古道支線,蜿蜒向南走去,在高嶺接上民國後開闢的大鹿林道東支線後,順著主線在傍晚抵達觀霧森林遊樂區,Check in後洗去二日沒洗澡的疲憊。再來,海拔將緩緩下降,順著從觀霧延伸的北坑溪古道來到雪霸國家公園的雪見遊憩區;一身重裝與來自烏來的打招呼對答嚇壞不知情的遊客後,在遊客中心前搭上泰雅族北勢群部落的接駁車,到天狗、象鼻等部落待上一宿,聽聽族人講著那些在雪山山脈上翻山越嶺的故事,回憶著五天以來走過的路。
第六天的旅程經由馬那邦隘勇線跨越大安溪,從雙崎接上出雲稍來警備線後,跟著隘勇線來到大雪山社區,感受這裡的生態之美、見證林業的滄桑。行程滿一週之際,將路經白冷,從谷關七雄的白毛山東側山腹切過,穿越阿冷山隘勇線進入南投,來到惠蓀林場入口附近的清流部落。緊接著,這條山徑會繼續沿著隘勇線直上守城大山附近,輕裝來回這海拔2420公尺的邑治第一山後,陡下到賽德克族的土地,在台14線上度過第二週首夜,也正式告別了雪山山脈,短暫踏上中央山脈一隅。
翻過萬大隘勇線後,接著是霧社萬大警備道路,而後從曲冰開始進入布農族卓社群領域,到武界過一夜,再繼續沿著濁水溪谷地山腰上的部落聯絡道,經巴庫拉斯來到地利村,關門古道暨丹大林道的起始之地。第十一天開始,山徑從人倫部落進入玉山山脈,沿著人倫警備道翻進郡大溪谷,沿著中之線警備道拜訪一個又一個的布農族巒、郡社群祖居地,聽著族人講著不到百年前的遷村過往。三天後,離烏來出發日方滿二週,我們會由觀高抵達著名的八通關古道,在這個林業與日本古道交錯的紅檜造林地間沈沈睡去。
第三週開始,山徑進入最高潮,由八通關駐在所往玉山主峰攀去,經1926年所闢建的登山道登上台灣之巔,感受日本人帶來這座島上的登山文化如何流變至今,成為台灣的登山記憶。第十七天,告別東埔山莊,進入阿里山山脈,從特富野古道開始陡下整整1500公尺後,來到鄒族的特富野部落,接受族人們的款待,感受屬於鄒族的熱情。翌日,從鄒族南北縱貫古道翻越茶山至那瑪夏,又回到布農族的領地中;爾後由那瑪夏道路或者小林、高中兩條林道,進入南橫公路寶來一帶,由寶來順著名的六龜警備道再次登上中央山脈尾稜,經藤枝二集團後紮營於其中的駐在所上,感受過去此地日原衝突的緊張餘韻。
出發滿三個禮拜的日子,山徑會進入魯凱族的領域,並來到正在努力爭取自我認同的歐布諾伙族所在的萬山部落下榻。稍事休息後,山徑又繼續啟程往南,經由魯凱族道路系統拜訪大社、德文、霧台等部落,三天後抵達位於小鬼湖林道行車終點的阿禮,其道路前身是通往知本的知本越嶺道,於魯凱石板屋民宿中度過沁爽的一晚。接著順部落舊路自稜線下底世界遺產潛力點舊好茶,與居住在此的老獵人學習魯凱族傳統智慧。爾後,渡過隘寮南溪,進入台灣第二大族排灣族的家鄉,在排灣族舊社道路系統中悠遊,到訪舊筏灣、舊平和、舊德文等部落,又過了三日,在來義部落舉杯回顧這整整一個月以來,台灣頭走到台灣尾的百里長路。
最後,路經舊古樓、老七佳等排灣族部落後,接上四百年一瞬的浸水營古道,下抵枋寮附近的屏東新開,為這一趟長達32天,縱貫古今的奇幻之旅,劃下完美的句點。
-──
這是一條以臺灣原住民文化為主體的步行綠道,為時一個多月的旅程,緊緊扣和著各地歷史脈絡,走過自原住民、清代、日本人乃至於中華民國時期的路,讓老人家的身影再次鮮活的躍然晚輩眼中。而管理綠道的族人,也可以因為回到各個舊部落,重新賦予土地屬於各個民族的溫度與驕傲,甚至為在地創造新的產業可能與收入。這是一種再創造,將在地族人與屬於自己的土地連結起來,並且透過分享傳統的生活與智慧,支持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讓原住民文化的根,得以再次深深紮入土地之中。
試想,那些進入部落的夜晚,無論新舊,若是少了屬於土地的族人,在火邊的分享與傳承,一起舉杯高歌、大口吃肉,那行程將會有多苦澀而空洞——沒有高山的大景舒適,卻有著郊山的濕熱與長程縱走的疲憊,讓人不知道完成這一條路,能有怎麼樣的收穫?
這一天遠嗎?其實不然。
今年原民會有一筆上千萬的研究經費,想擘劃一條屬於原住民的山徑。
伍元和老師也已經成立自己的粉專「 伍元走古道」,準備一展自己數十年所學。
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這樣一個足以代表台灣山林與文化,台灣頭走到台灣尾,從800到3952,覽盡四大山脈,從四百年前走到今天的路,成為台灣原住民、登山文化與山岳觀光的美麗未來吧!
————
*悠遊古道注意事項:
1. 沿途會進入各族原住民傳統領域,務必尊重在地原住民的權益與隱私
2. 綠道上有不少舊社與考古遺址,有許多被列為文化資產,也請尊重原住民或配合相關法令,得以進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前在尖沙咀山林道起家,已有30多年歷史的新東記火鍋店,以牛肉聞名,分為小肥、中肥、大肥多種,牛頸脊最為出色,用「起雙飛」切法,脂肪均勻,肉味香濃,軟嫩中帶咬口,多年來都成為明星食堂。一間三十多年的老店,老闆竟然是一位80後年輕人。子承父業的Jason,當年因為爸爸突然過身,23歲便從加拿大回港接手...
西坑林道歷史 在 融融歷險記 Ben’s Adventu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以為九份金瓜石才有金礦嗎?
傳說中,在蘇澳秘境也有個 😱致 · 命😱 掏金溪谷!
而且‼️還必須先經歷重重挑戰才能抵達 ⁉️
有聽說過武荖坑嗎?
在日治時期曾有人傾家盪產
只為了在武荖坑找尋金沙
這次因緣際會聽到這個傳說
說什麼一定要去挑戰
武荖坑這個地方大家可能不那麼熟悉
要穿越重重關卡
駛進林道 在溪谷間穿梭
還有一座充滿年代感早已鏽蝕的吊橋
少說有50年歷史
光看照片就讓人腳底發麻
更別說走上去
一點風吊橋就晃的東倒西歪
說有多刺激就多刺激
.
但俗話說得好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要挑戰傳說必須要有個強悍好夥伴
是誰?
看影片就知道!
#武荖坑
#日蝕
西坑林道歷史 在 越野精靈-郭晶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6/18 桶後越嶺古道
是早期原住民北上打獵遷移而走出的路徑
日本時代
為了伐木以及統治原住民
進一步開拓成越嶺道路
至今為烏來山區的四大古道之一
這麼有歷史意義的古道一定要來走一趟
我們從桶後林道最底有個13公里的指標處停好車
然後開始慢慢爬登
走到過6公里後的芒草群
往小礁溪旁的土路折返來回走了約16km
耗時5小時多💦
我建議開車真的比較方便
桶後的路徑很好走
指引路線的方向也很清楚
剛開始的平緩坡都還蠻能適應的
沿途夾雜著溪流
清澈透底的可以看到魚跟蝦
彷彿進入了侏羅紀公園一樣
不過後段土路接6km那段野徑
上下坡不斷延伸
使我原本穩定的心跳
開始爆了
呼吸也越來越喘
終於到了芒草群
當陽光照射的時候
一片綠茫茫的閃閃發亮
像極了抹茶山
望眼看去,風景真美
走到這裡
其實我也不想回頭了
要不是車停在原處
不然乾脆走到宜蘭去
坐車回來也罷🤣😂
桶後越嶺古道好走又舒服
但媽咪我最後還是累了😂
謝謝雅鈞回程幫我揹悠斗
謝謝永峰一路上扶持我走窄徑
我的神隊友們
一起精實的桶後古道
回想居然沒想到,烏來四大古道,我才走了兩大古道,下次想去哈盆古道或西坑古道,若想爬著兩個古道其中之一,大家有什麼可以給建議或交流的呢?
另外分享
聖經啟示錄第21章4節說道:「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傷、哭嚎、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因為已是昨天爬山的事
所以腳也不再酸疼了
感謝主🙏
🧚♀️ 更多新的動態在 IG小精靈:https://reurl.cc/R3OEZk
#Salomon #Timetoplay #SalomonWMN #Outdoorenthusiast #HelinoxPassportTL120ADJ #Ospreypocoplus #跟著媽咪去爬山part21 #桶後越嶺古道
西坑林道歷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前在尖沙咀山林道起家,已有30多年歷史的新東記火鍋店,以牛肉聞名,分為小肥、中肥、大肥多種,牛頸脊最為出色,用「起雙飛」切法,脂肪均勻,肉味香濃,軟嫩中帶咬口,多年來都成為明星食堂。一間三十多年的老店,老闆竟然是一位80後年輕人。子承父業的Jason,當年因為爸爸突然過身,23歲便從加拿大回港接手家族生意。富二代?靠父幹?Jason坦言:「這裏三十多年歷史,我接手時,都還未夠三十歲,真的睡着時也會覺得有壓力。」
採訪:張靜雯
攝影:周義安
新東記火鍋店
地址:尖沙咀河內道5號普基商業中心5樓
電話﹕2301 222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5pm-3am
足本訪問: https://bit.ly/2YnEz0A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尖沙嘴最新5,000呎日式生活雜貨店 有超市及3個食物專區 沙律專門店+健康飯糰店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8h5iG-w2i0)
尖沙嘴Rosewood酒店$75件435層拿破崙蛋糕 總廚:食落要有置身天堂嘅感覺!酥脆有牛油香 有坑紋方便切 經典西式甜品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TBwVispjz9g)
尖沙嘴一星米芝蓮日本懷石料理 日廚席前烹飪騷 炭燒西京燒滑到落喉嚨 白飯都好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mk9ucdV-OY)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尖沙咀美食 #山林道打邊爐 #新東記火鍋店 #牛肉火鍋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西坑林道歷史 在 漫步西坑林道 的必吃
來聽聽瘋小編的喘息聲吧! 跟著瘋小編來趟林道的冒險, 西坑林道 入口位於烏來鄉孝義村,可通宜蘭的阿玉林道,原是台9甲公路的預定路線,起自新店的青潭通往宜蘭,全長65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