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好書分享《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
「寫給成年人的人生處方箋──
讓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你才能與他人自在相處,又不丟失自己。」
剛回FB沒多久,便收到此書,淡粉色書封上夾了張溫柔的便籤,優美筆跡來自出版社的朋友,上面寫著鼓勵的話語,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勇氣,未來會持續默默為我加油。(話說親愛的你好歹來按個讚啊!)(螺螄被鞭數十,驅之別院)
我泡了杯加滿牛奶的冰拿鐵,用一下午的時間認真看完《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書看起來厚度十足,讀之卻輕鬆愜意,色調柔和淡雅的插畫穿插在字句間,撫慰讀者心情,且時不時迸出幾句毒舌宣言,令人放聲大笑,比如擺脫垃圾三部曲:
1、沒做錯就別道歉
2、試著避開人形大便
3、一起度過的時光很「噁」,我們就別再見!
全書以心理學為基礎,用淺白樸實文字訴說發人深省的道理,風趣真誠,如春風拂面,讀著讀著,深深吸入書頁翻飛的芳香,彷彿思緒與所處之地都開闊了起來,一下子從蝸居屋舍跳到一望無際、滿眼綠意的原野,長長呼出鬱積胸臆之悶氣。
關於人際關係,它告訴你,沒人對人際關係有100%的把握,正如世界上沒有一部電影能得到一面倒的好評(一面倒的負評倒是有啦~例如《貓》爛到封神…)。我們不用假裝有趣、刻意迎合他人節奏,作為活生生的人類,讓人人都愛你是不可能的任務(連阿湯哥也有很多人討厭呀),所以我們討好自己就夠了。
當他人表達:「我看你不順眼很久了!」
何不回答:「哎喲好巧喔~我也是呢~(白眼翻到腳底)」
不必去滿足每個人的期待,任何人都無法評斷你的價值。
關於自己,與其去努力認證、達標世俗界定的「幸福」,拚了勁讓自己看起來很差強人意,不如將這些心思與時間用於追求簡樸、微小、平凡,能真心以待的關係,以及合乎自己心意的人事物,在他人眼中好不好不重要,關鍵在於你真實的個人感受。
就像有朋友認為我現在的人生太辛苦,何不放棄家人,專注獲取自身幸福?然而對我而言,全宇宙最重要的就是家人,大家能好好活著,互相扶持,何嘗不是平淡的快樂?一簞食,一瓢飲,甘之如也(其實正在大嚼漢堡)。
如書中所言,以前的我無法接受欠人人情,總擔心會麻煩別人,事實上,這代表我不能也不敢承擔被拒絕的恐懼。在過去一年裡,我必須拜託許多人幫忙,而包括網友在內,也就是正在閱讀文章的你們,大家都伸出溫暖雙手支持我,說抱歉太多餘,因此我說謝謝,真誠感謝每個幫助過我的人。
人是無法獨自扛下一切的,尋求協助需要勇氣,而本書恰恰能帶給你需要的力量,以一種幽默、舒服、自在,老友般的姿態陪伴你,輕聲附耳:「嗨~不要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吧~」(不要在我耳邊吹氣!!)(用力推開!!)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最喜歡哪種平淡的幸福?例如:
「《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我最喜歡中威力彩頭獎這種平淡的幸福(咦)~有錢人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8/23(一)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8/24(二)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 #애쓰지않고편안하게 #金秀顯 #김수현 #時報出版 #Yes24網路書店2020年度選書 #獲韓國三大報推薦 #朝鮮日報 #中央日報 #東亞日報 #心理勵志 #人際關係 #人脈 #處世 #圖文 #全彩插畫
📖博客來:https://bit.ly/3kbF6gl
📖時報悅讀:https://bit.ly/3gBS4TZ
📖誠品:https://bit.ly/3yZvADk
📖金石堂:https://bit.ly/3mf9cT3i
📖讀冊:https://bit.ly/3CX07UR
「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的推薦目錄:
- 關於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Buku-buku Beach Street - 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人生 ... 的評價
- 關於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被討厭的勇氣2 tx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被討厭的勇氣2 tx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上週日的固定心理學和自我成長討論時間,和掌薇心理師和精神科Ernie醫師藉由生命故事分享來探討同性競爭、關係霸凌、自我成長和被討厭的勇氣。
下週日我們台灣時間晚上八點半同一時間見喔!
推薦讀物:
1. 被討厭的勇氣
2. 脆弱的力量
3. 勇氣的力量
❤️
以下分享來自Ernie醫師當天收聽的筆記。
「敢做. 敢夢. 敢不同 旅博士媽咪生命故事分享 旅博士媽咪 x 掌薇心理師」
📍今天主要是旅博士媽咪的生命故事分享 也歡迎聽眾回應
👩👧旅博士媽咪 | 生命故事
👩🏻💼掌薇心理師 | 回應
👩👧出身澎湖,相對保守的小地方,從小聽阿嬤媽媽說「要是男生就好了」 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夠好? 總會想要更努力更好。
👩👧小學轉學三次,因為媽媽覺得導師不夠好。不准交非公務員小孩的朋友,也因為地方小,大家都認識,所以活在「數學老師的女兒」的陰影下,加上數學真的不好,所以一直很羞愧「都是妳數學不好害爸爸沒面子」。(但好像也沒很爛但是沒達到要求,加上妹妹們都是神童)
👩👧一直轉學換新環境+功課一直不錯+勇於表達+勇於參加各種比賽,總總綜合,被同學視為威脅;看很多書,想法比同儕獨特,因而被同學排擠/傳謠言,心中曾充滿怨恨。
👩👧失落時轉移注意力,想「我可以做什麼」。小時候反覆閱讀兒童讀物「成功名人傳」被激勵。試著用勇氣去看自己過去的黑暗,去整理/分享。
👩🏻💼每次轉學,要重新融入環境,是成長過程中很辛苦的事。一直被轉學,沒有掌控權。跟大家比較好就分開,對依附關係影響。
👩🏻💼「某某的小孩、「某某的太太」、「老闆娘而不是女老闆」「某某媽媽」等女生的名字常不見,女性的主體性容易被忽略。
👩🏻💼短期焦點治療,不一直探討問題的原因,而是拉回「我可以做些什麼讓我的問題改變?」、回想過去的成功經驗,得到勇氣往前走「我曾經成功的時候,是怎麼做到的?」
👩👧高二時社會組,社會學科是喜歡學的東西,把焦點放在「怎麼讓自己過更好」。曾經的好朋友突然疏遠我,老師/同學突然排擠我,十年後她私訊我跟我道歉,並且坦承當時發生什麼事,原來是她當初為了要轉班而編了的理由騙老師說我欺負她。
👩🏻💼不用感謝過去為我們帶來傷害的人,而且去感謝過去的自己。感謝自己的勇敢。
👩🏻💼怎麼看過去,也會影響我們的現在。當我們現在過得越好的時候,我們才有勇氣去重新看待過去(Reframe),從中找到正向的意義。
👩👧國高中的挑戰讓我很專注於自我成長,大學在台南師院,大一挑戰全英語家教,十多年前的台南,在最好的時候一個月可以賺四萬塊。大學用家教賺的錢當背包客開始環遊世界,慢慢拼揍出自己喜愛的生活。
👩👧感謝自己有這些經歷,沒有被打敗,長出很大的力量。「他們討厭我,不會影響我很棒;我只是短暫的失敗,不代表我是個失敗的人」
👩👧「在人生競技場跟怪獸搏鬥,在死之前都有機會站起來。有些人從來沒有勇氣下場,他們感受不到你的勇氣/掙扎,為什麼需要他們的認同?」
思考三部曲:
Step1: 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
Step2: 分析對方,他有沒有勇氣面對?如果沒有,有什麼立場指指點點?
Step3: 長出被討厭的勇氣,不被別人定義/評價
👩👧當對方夠強大,會很想要跟對方學習,而不會去質疑對方是假的。把焦點放在身上。
👩🏻💼人有普同感,喜歡跟自己相像的人。#做自己就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歡。想要被大家接受所以壓抑自己?但如何壓抑自己都會有人不滿意。旅博士媽咪做許多事突破社會框架,是否會被非議?
👩🏻💼酸葡萄心理:沒有勇氣去承認自己不足和自己是需要改變。於是質疑對方都是假,自己做不到就會貶低對方來讓自己的心理距離和對方拉近。也就是把對方從競技場的選手拉到和自己當觀眾一樣的位置。
📍聽眾回應
- 有類似的經歷,因此有共鳴。分享邱吉爾的話「當你前往清楚目的地時,路邊的野狗會跟你吠,如果要對野狗丟石頭,你就沒有時間到達目的地」
#只要有心隨時都可以召喚自己的競技場
#你是你人生競技場的主角
#專注在打敗自己的怪獸而不是觀眾席的觀眾
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綠豆爸談正念》從成為更好的,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我是綠豆爸,
昨晚在《正念療癒力》的深度閱讀讀書會結尾時,
我和夥伴分享了我自己的改變三部曲,
我想打鐵趁熱,
將它記錄下來。
一、#成為更好的
從有記憶以來,
無論是在家庭教養、還是學校教育,
總是灌輸著自己這樣的信念:「成為更好的」。
在行為表現上,
我追求「成為更好的」,
要更有禮貌、更有熱情、更會說話、字要寫的更漂亮⋯⋯
在分數名次上,
我追求「成為更好的」,
班排名第一還不夠,
還是努力擠上「紅榜」進入校排名,目
標是擠進第一志願⋯⋯
在工作展現上,
我追求「成為更好的」,
業績要更好、商品熟悉度要更佳、團隊組織要更大⋯⋯
在為人父母上,
我追求「成為更好的」,
因此孩子的行為表現也要好,
才能證明我是一個好父母⋯⋯
然而,
所謂「成為更好的」,
意謂著有個「外在標準」,
存在著「比較和競爭」,
最常聽到的話是:「好還要更好、更上一層樓」。
我發現,
我「永遠都不夠好」,
我看不到自己好的那一面,
我也達不到別人口中更好的那一個境界。
接著我發現,
孩子也開始覺得自己「不夠好」,
因為我也看不到孩子好的那一面,
我只會不停的挑錯、指責、建議、要求。
我迷惘著,
甚至迷失了⋯⋯
然後,
我遇見了「阿德勒」。
二、#成為更好的自己
2010年,
在朋友的引薦下,
我開始閱讀阿德勒的書籍,
當年《被討厭的勇氣》尚未出版,
市面上比較容看到的,
是阿德勒的原著《自卑與超越》。
我才發現,
原來不是要「成為更好的」,
而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阿德勒心理學讓我瞭解,
是因為我們自己的「自卑感」
--自覺不如人的不舒服感覺--
讓我們設立了「虛構目標」,
依循著自己的「生命風格」,
透過挑戰「人生任務」的歷程,
逐步邁向「優越感」。
一切和「自己」有關,
而人也無法離群索居,
因此一切和自己與其他人事物的「關係」有關。
「所有煩惱,
都是來自於關係的煩惱;
所有幸福,
都是來自於關係的幸福。」
由於從小訓練要「成為更好的」,
因此當把「自己」加了進來之後,
其實還蠻「爽」的,
因為可以設定自己的目標,
然後像是闖關打怪般的,
讓自己邁向更好!
因為「成為更好的自己」實在太令人愉悅了,
因此我迫不及待地和週遭的人分享,
陸續成立愛兒思親子玩學家族、幼兒親子共學部落、親子團、非學校⋯⋯
然而我漸漸地在不同的夥伴身上發現,
「成為更好的自己」其實仍然潛藏著
「現在的自己不夠好」的意涵,
不少夥伴在歷程中備感壓力,
而選擇了離開。
一方面覺得可惜,
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可以怎麼做呢?
三、#更好地成為自己
2017年我參加群島大會,
隔年在這場跨區域的教育創新論壇裡,
認識了翻滾海貍工作室的大貍老師。
我印象很深的,
是在她的一場「魔力塊」(論壇)裡,
她談到:
「不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是『更好地成為自己』!」
看起來只是文字的順序做調整,
實際上卻蘊藏了重大的不同和改變。
也剛好在朋友高瑋呈的介紹下,
我閱讀了胡君梅老師的《正念減壓自學全書》,
然後我參加了陳德中老師在「台灣正念工坊」開設的MBSR正念減壓工作坊。
我彷彿撥雲見日般地,
看懂了些什麼!
原來自己已經是好的了,
不需要再成為更好的!
只是在過去的生命經驗裡,
我們離真實的自己愈來愈遙遠,
這也是我們容易生氣、懊悔、煩惱、自責⋯⋯的主要原因,
因為我們忘記了「接納自己」。
我們太多的「行動」,
卻太少的「同在」。
我們不斷地忙、茫、盲,
總是看到自己所沒有的、不足的、不夠好的,
然後我們貪婪地追求著,
看似我們擁有了很多,
但我們卻無法感到滿足。
就像是在皮克思的《靈魂急轉彎》裡,
那些過度追求的迷失黑化靈魂;
或是我們把「生命的火花」誤以為是「生命的意義」,
卻始終尋找不到。
過去的都過去的,
未來的還未到來,
唯有「當下」
--此時、此刻、此地、此人--
才是我們唯一擁有的。
當我們可以「同在」於每一個「當下」,
我們就能夠更好地成為自己。
無需刻意追求、無需和他們比較競爭、更無需自責或否定自己。
我們的自尊提升了、自信成長了,
我們更愛自己了!
#綠豆爸 #可能幸福學院 #正念
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Buku-buku Beach Street - 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人生 ... 的必吃
無論任何人,從這一瞬間開始就能獲得幸福。只不過所謂的幸福,並不是停留在原地就能享有的。 睽違三年,辭去大學圖書館工作、 ... ... <看更多>
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被討厭的勇氣2 tx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必吃
「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 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描述的是第一部中的主角年青人在受到阿德勒思想感召並實踐三年後充滿挫敗感前來質問哲學家, ... ... <看更多>
被討厭的勇氣三部曲 在 [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網誌好讀版:https://reurl.cc/3D716V
網誌內有被討厭的勇氣首部曲及其他讀書心得,歡迎來參觀
======================正文開始=========================
書名: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作者: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譯者:葉小燕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16/11/01
停下腳步,中途從竿子上跳下來的狀況,我稱它為「宗教」。而哲學,則是永遠往前走。
哲學與其說是一門學問,不如說是生活的態度。
二部曲前半段的內容比較偏重教育的角度,從一開始學生就是因為教育上的失敗而跑回去
找哲學家,要對哲學家說阿德勒心理學只是理論,無法應用在實務,「不獎賞,不處罰」
的做法完全沒用。
哲學家提到,脫序行為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1)獲得稱讚、(2)引起注意、(3)權力鬥爭
、(4)復仇、(5)證明自己無能,這些脫序行為讓我想到中學的回憶,國中有好學生跟壞
學生,行為模式就跟哲學家說的一樣,不論是好學生或壞學生,做得事情都是為了證明
自己的存在,講白點就是刷存在感,只是做法不同而已,小孩產生脫序行為並非本性惡
劣,而是有他們的目的,這就跟阿德勒心理學提到的目的論相符,不只應用在大人,應
用在小孩身上也一樣。
後半段提到「愛」,這部份是我認為最精采的,簡單說,書中提倡勇敢去愛才能獲得幸
福。
人生有三個任務,工作、交友及愛情,工作任務是追求「我的幸福」,而交友關係則是
追求「你的幸福」,但愛情的任務則是要追求「我們的幸福」。
人們害怕不被喜愛,其實潛意識是害怕去愛,因為認為我愛某個人,某個人必定也會愛
我,心中卻又因為不夠自信,無法完全愛、信任自己,因此認定肯定會受傷。
在追求幸福途中遇到挫折後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不夠好,這是典型的自卑情結,把自己
的自卑感當作沒辦法「去愛」的藉口。
「去愛」是一個沒有任何擔保的行為,這就跟之前提到的課題分離一樣,「去愛」是我
的課題,而對方要不要愛我則是對方的課題。
書中對於伴侶提到一個很不同的觀點,那就是「不管怎樣的人,我們都有辦法去愛」,
大部分人對於另一半都會有憧憬、要求,簡單說就是擇偶條件,想像能遇見命中注定的
那個人,但佛洛姆認為愛上某人是一種決心、決定還有約定,結婚並不是選擇對象,而
是選擇生活方式,很多人相信一見鍾情或邂逅,但命運是由自己打造的,我們無法預知
未來,只能專注於當下,牽著身邊的人「舞動」於當下,創造屬於我們的命運跟未來。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本書是非常有深度的一本書,跟首部曲一樣是採對話方式進行,因為
首部曲已經很精彩了,原以為二部曲可能大多是重複的東西在講一次,但二部曲除了提
到首部曲的論點外更延伸了「愛」的領域,讓心理學更貼近現實,二部曲的架構跟邏輯
跟首部曲一樣非常清楚,用字遣詞精準,不會硬塞觀念給讀者,後半段呼應前面提到的
論點,會有越看越清晰的感覺,非常值得一看再看。
下面列出本書個人覺得不錯的句子,但還是建議去讀這本書,由書中內容引導思考會比
直接給結論更好。
-三角柱,可惡的他、可憐的我、今後該怎麼辦
大多數人只聚焦在可惡的他、可憐的我,並沒有針對問題的重點今後該怎麼辦
-不要執著在「無法改變的事物」上,要直視眼前「可以改變的部分」。P.127
-認同是永無止境的,如果不透過他人來上發條,就不會轉動,和裝了齒輪的人偶沒什麼
兩樣。
-由他人來決定「我」的價值稱為依賴,「我」的價值有我自己決定則稱之為自立。P.162
-弗洛姆:「所謂的尊敬就是如實看待對方。」「他是他自己,即是價值之所在。」p.205
-希望對方相信自己,自己要先相信別人。P.214
-不相信他人的人,就連當面直接論辯都辦不倒。P.216
-你只在意「這個人能不能愛我」,看似在乎對方,其實眼中只有自己。抱持這種態度在
等待的你,究竟有誰會愛上? P.267
-所謂的結婚並不是選擇「對象」,是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P.271
-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可是要維持單純卻很困難,因為平凡無奇的日子就是考驗。
P.281
-去愛的勇氣,就是讓自己變得幸福的勇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02.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87910582.A.1E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