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看周圍的朋友們,面對疫苗、面對受傷的醫護大家心情真是百轉千迴~~~
請記得敵人只有一個就是『Covid病毒』並不是人,但是身而為人一定會有情緒
可以看看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 #心理急救 『安靜能繫望』介紹
1. 安全:請記得正確配戴口罩、勤洗手,維護自己的安全
2. 平靜:每天觀看疫情新聞,建議不要超過30分鐘,以免增加焦慮感
3. 提升能力:多運動、吸收防疫知識,提升對抗疫情的能力
<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環環舉例如下>
3-1. 打疫苗:大貓小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國產進口只要有保護力就是好疫苗~
3-2. 吃均衡: 多元化且天然的平衡飲食,能讓免疫力維持正常,不過高也不至於太弱
3-3. 正常作息: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睡眠時數、生理時鐘規律,才是機能正常運作的第一步~
4. 聯繫:多跟親友聯繫,互相鼓勵~<人是群聚動物,聲音或視訊的互動都可以提升親密感等連結感受>
5. 抱持希望:只要全民合作『不要出門』,一定能戰勝疫情。<透過遠距聯繫更能斷開連結、斷開鎖鏈>
感到焦慮沮喪,可撥打
#安心專線依舊愛我1925
歡迎大家來留言跟我互動🤣~~~
環環在家工作,好幾天沒看到真人了~~
『你今天心情如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食安跨部處理流程看不到的隱藏功臣-基層衛生所 📌最近全台鬧蛋荒,食藥署還在彰化順鴻牧場抽驗出農藥芬普尼超標的雞蛋。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通報及應變處理流程,雖然是由農委會稽查出問題後啟動通報,再聯合衛福部及環保署還有當地衛生局來進行稽查,但其實這些稽查動作,在衛生局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最後全都落...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醫師:研究生憂鬱、焦慮是正常人6倍】
接連發生大學生自殺意外事故,「安南醫院精神科-張俊鴻 主任」表示,根據美國研究顯示,高學歷帶來高壓力,研究生得到焦慮症或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六倍,親友的陪伴與傾聽,及本人的自我察覺都相當重要。
張俊鴻說,一般人認為高學歷者是人生勝利組,應該一切順心,但根據美國Kentucky大學作的研究調查(發表在2018 年NATURE BIOTECHNOLOGY)顯示,2279位研究生中(9成是博士生),41%有焦慮症,39%有憂鬱症,竟然比一般人得到憂鬱症或焦慮達6倍以上之風險。
此外,歐洲另一篇研究結果報告顯示3659個博士生中,有32%博士生有一般的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最多,平均三個博士生就有一位有身心疾病,實在是很大的警訊。
而有身心疾病的朋友本身就比較會有較高自殺風險,張俊鴻表示,大數據統計發現憂鬱症患者大概有15%左右的人會選擇自殺結束生命,而思覺失調症約10%也是死於自殺。【註1】
■為什麼不要對憂鬱症患者說加油?
憂鬱症患者通常是很努力的,就是因為太努力,努力到無力,於是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前面的路。他需要休息,不要再努力,才會再度看到,啊,路在那裡,才會有力氣往前走一點點。【註2】
■如何面對憂鬱症患者:「三不守則」、「6個面對憂鬱症患者的正確觀念」
當心愛的人有憂鬱症,我該如何面對?是要小心翼翼地談話,然後不要提到任何關於憂鬱症的敏感話題?或是都不理他,讓他一個人靜一靜?還是應該鼓勵他多正向思考?
其實在面對憂鬱症患者時,可以參考以下「三不守則」:
▶「三不守則:不鼓勵,不責備,不反駁」
1. 不鼓勵:不要一直對患者說要加油,要正向思考等話語。
2. 不責備:不要責備患者說都是他的錯,或是有病就什麼事都做不好等等。
3. 不反駁:面對患者沮喪的話語,傾聽就好,不要一直反駁對方說的都是錯的。
除了「三不守則」之外,一起來看看「6個面對憂鬱症患者的正確觀念」
▶六個面對憂鬱症患者的正確觀念:「關心、傾聽、不要不理他、說出來、一起出去玩、鼓勵就醫」
1.多多關心患者,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如果你身邊有人有憂鬱症,你一定會被一定程度的影響。最重要第一件事可以鼓勵或陪伴她就醫,並且盡力陪伴他完成療程,或是在他不適應原本療程時陪伴他尋找他法。不過也要時時注意不要讓自己過度沉浸在朋友罹患憂鬱症的情緒中。
2.傾聽
傾聽憂鬱症患者時,要讓他了解現在不好,但不代表未來會不好。
3.不要不理他
患者的孤獨感很大,有時會大到拒絕任何人的接觸,在他們身邊的人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被拒絕就不理他。
4.說出來
患者如果提起自殺的想法,和他們一起討論,不要迴避話題,坦率地與他們討論自殺的話題,並且告訴他們的醫師或是心理師。
5.一起出去玩
可以適時地邀請他一起出門運動或是參加一些輕鬆的活動,如果他不願意,也不要強迫。
6. 鼓勵就醫
在患者身邊的人要積極鼓勵他們就醫,讓患者了解接受治療能有效對付症狀,且讓患者知道療程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因為當療程結束,他將會好轉很多。【註3、4】
■憂鬱症
當一個人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時,那是一種絕望?一種衝動?一種對生命不公平的抗議?失去愛或與人連結的機會?有千萬種理由來解釋。
這些自殺者當中,據研究資料顯示,在生前95%患有精神疾病,70%患有憂鬱症。雖然每位自殺者各有其獨特的起因、發展過程,但在走到自殺那一刻之前,精神疾病似乎是自殺者的一種共通路徑。因此清楚認識、發現、診斷和治療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似乎是在鬼門關前搶救生命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憂鬱症,雖然有其共通的症狀表現,但是不同的年齡、性別、社經階層,卻常有著不同的面貌,因此常讓患病的當事人、親友、老師,甚至一般科別的醫師,都認不出其真正面貌。【註5】
■關於憂鬱症,大家最常誤會4件事
據健保署統計,107年全台共有40萬人因憂鬱症就醫,你我身邊可能都有憂鬱症患者,以下整理4個常見的迷思,由「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袁瑋醫師逐一解答:
1.憂鬱症是因為不知足?
(錯!)憂鬱症患者並非「生在福中不知福」,因為憂鬱症會影響思考能力,患者看待外界事物會變得易怒、煩躁,也因此在旁人看來就像是「不知足」的表現,其實是因為生病了,無法控制自己想法的關係。
2.抗壓性差才會得憂鬱症?
(錯!)許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因為「走不出負面情緒」「抗壓性太差」而造成,袁瑋醫師認為,其實負面思考和憂鬱是互為因果的關係。她以車子和汽油來比喻,車子開久了會沒有油,但沒有了油,車子也無法行駛。如果長時間處在負面思考之下,可能使得大腦逐漸失去對壓力的處理能力;如果大腦已經有憂鬱情形,也會加重負面思考的情形。
3 憂鬱症不需要治療?一輩子不會好?
(錯!)正規專業治療對憂鬱症是相當必要的,袁瑋醫師說明,正規治療包括藥物、經顱磁刺激、心理諮商等;藥物治療須持續6至8個月、經顱磁刺激需進行10至20次,經過完整療程後,再由醫師評估停藥、減藥,或是持續心理諮商等後續治療方式。
除了正規治療之外,輔助治療也不可或缺,像是運動、培養興趣、和親友相處、靈性滋養(例如宗教信仰),也都有助於改善憂鬱症狀。
袁瑋醫師強調,大多數人的憂鬱症是可以痊癒的,但是不能只靠藥物;藥物可以改變大腦,但如果自己沒有持續調整心理狀態,憂鬱症也容易復發。
4 避免和患者討論憂鬱症?
(不一定!)該不該和憂鬱症患者討論病況或憂鬱症,袁瑋醫師認為答案因人而異、因當下狀況而異。如果身旁有憂鬱症患者,她建議先詢問「我可以怎麼協助你?」有時候對方只需要你靜靜傾聽,也有時候需要你適度提供意見,可以視狀況提供協助。
袁瑋醫師強調,請務必確保自己在穩定的狀況下和他適度討論,不要太急著想要「跳下去救他」;即便是好意相助,或是單純鼓勵他「加油!」,卻可能帶給患者更大的壓力,認為「我已經很努力了,你卻沒有看到。」操之過急反而造成反效果。【註6】
■延伸閱讀「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貼文【憂鬱症源於「不知足」? 醫嘆:汙名化】: http://bit.ly/3qw1PW7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udn.com 聯合新聞網)「高學歷高壓力? 醫師:研究生憂鬱、焦慮是正常人6倍」:http://bit.ly/3qyKqfC
∎註2
(遠見雜誌)為什麼不要對憂鬱症患者說加油?:http://bit.ly/3oYe5OR
∎註3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如何面對憂鬱症患者:5件你可以做的事」:http://bit.ly/3nVkYz1
∎註4
親子天下 「3不6要,陪伴身邊憂鬱者走過人生低谷」:http://bit.ly/38Whxnp
∎註5
( 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 羅東聖母醫院)「認識憂鬱症」:https://bit.ly/2XUQXVm
(羅東聖母醫院精神科郭峯志主任)
∎註6
健康2.0-抗壓性差、不知足才會得憂鬱症?醫師點出大家「最常誤會4件事」:http://bit.ly/2NleY6h
➤➤照片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資訊圖表】陪伴深陷憂鬱的朋友時,不要再說加油了⋯好嗎?:http://bit.ly/38UyDC8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 #精神疾病 #憂鬱 #焦慮
羅東聖母醫院-把愛傳下去 /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 安南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與精障病友溫馨共融 玉里鎮最佳示範】
我們與愛的距離,專題報導,今天要帶您持續關心,在花蓮玉里,有兩間,全台收容人數最多的精神病院。這裡的病友,能回歸社區工作,也希望社會大眾,能撕下汙名化標籤,別再以有色眼光,看待他們。
被霸凌,是很多病友的共通經驗,思覺失調症患者「小訓」,把自身故事、編成舞台劇。 如果沒有那些人(霸凌),我不會生病,我可以讀大學。精障者的爸爸:「(孩子)被霸凌,或是(被)欺負,他受不了的時候,他就會病發(精神障礙)。」
調查發現:精障者攻擊別人的比例,只有一般人的1/3,但受到歧視、遭人攻擊的機率,高達大眾的100倍。2006年, 衛生署醫政處一項有關精神醫學的統計顯示,精神障礙者攻擊他人的比例是一般人的三分之一,而受害的比例卻高達一百倍。
精神障礙者 小訓:「(之前)沒有什麼勇氣,可以想要說出來(被霸凌經歷),是被(社工)老師們,鼓勵出來的(戲劇表演)。」精障者戲劇團體講師 蔡朋霖:「多數(時間)的時候,他(精障者)並沒有被疾病的症狀,給困擾的時候,我們希望我們對他的態度,就是我們一般社會人,應該對待他的態度。」
不用歧視和憐憫的眼光,看待精障者,這是花蓮玉里鎮的日常景象。花蓮縣玉里鎮菜販:「我們跟他(精障者)很熟,我們跟他也是很好,他們很好 很正常。」
衛福部玉里醫院臨床心理師 林義盛:「社區民眾也越來越發現,其實精神疾病的患者,不像他們電視上所看到的,這麼地可怕,所以他們的接受度是高的。」
農業村落的玉里鎮,原本經濟蕭條、人口外流,但因為大規模的精神機構進駐,反轉了經濟衰退情況。記者 張澤人:「記者所在的位置是,花蓮縣玉里鎮,這個鎮上有衛福部和榮總,這兩家大型的精神科醫院。」
總共收治了近4200名精障病患,占玉里鎮總人口的17%。鎮上的精神病患、從昔日被討厭的鄰避人口,變成現今受歡迎的好鄰居。
花蓮縣政府玉里鎮民 馮小姐:「常看到他們(精障者),都在維持這裡的環境,很棒,就覺得他們比我們正常人,還要認真 還要負責。」
精神障礙者 阿鈞:「 (社區服務)十幾年了,(有什麼樣的感想),一邊運動 一邊又可以,跟社區的人群互動,不會與社會脫節。」回饋社會的身心治療,讓病友獲得自信和喜悅,活得開心,病痛自然少。
在精神醫療的進步下,精障者的平均壽命、從十二年前的五十九歲,攀升到現今的七十一歲。於是,在精神病院的病患、很多是銀髮族。
衛福部玉里醫院高年精神科主任醫師 陳興剛:「我們跟病人相處久了, 我們覺得這個(精障)住民,(病情)好的時候,就跟我們兄弟姊妹,親人,家人一樣 。」醫病之間的情感,密不可分,醫病共生的關係,養活了偏鄉的很多家庭。
衛福部玉里醫院高年精神科主任醫師 陳興剛:「我們(衛福部玉里醫院)員工,有一千多位,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地的鎮民,提供他們(居民),很好的就業機會。」
媽媽在精神病院、做了17年的照服員,女兒小時候一放學,就來醫院找媽媽。女兒 許治琳:「(小時候)進來,當然會害怕,(為什麼),因為就不熟悉(精障病患),他們都會一直看著你,從(進)大門開始,(實際工作 接觸這些病友呢),就沿路打招呼,不認識也是打招呼,因為他們(精障病患)也很熱情。」
媽媽 王燕綺:「不只推薦她(女兒),包括她的同學(來醫院服務) ,因為我們這裡鄉下地方,非常缺護理人員。」
女兒如今是護理師,協助精障病患、成了母女倆的每天工作。媽媽 王燕綺 :「我家的小孩子都說,媽媽你人緣好好,走在路上,走在市場,都很多人跟你打招呼,其實很多都是(精障)病友。」
我們與愛的距離,決定了我們與精障者的距離。(完整內容,詳 大愛電視 DaAi TV:https://youtu.be/P-K36Xddt-Y)
【Re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發展多元、整合、友善、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病人照護體系」議題簡介
議題召集人:賴德仁教授
本議題之研議方向希望以「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醫療照護當作整體目標,並建議四個行動方向,包括:
1. 提升精神照護主管機關的位階、資源、量能及跨部會的合作;
2. 整合串聯各種多元就學、就醫、就養、就業的精神照護與社會服務;
3. 建置完整、充足、專業的社區個案管理團隊;
4. 營造對精神康復者與家庭的支持與友善的社區環境。
>> http://bit.ly/2ZQdiCq
影片來源: 大愛電視 DaAi TV
https://youtu.be/P-K36Xddt-Y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玉里醫院
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食安跨部處理流程看不到的隱藏功臣-基層衛生所
📌最近全台鬧蛋荒,食藥署還在彰化順鴻牧場抽驗出農藥芬普尼超標的雞蛋。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通報及應變處理流程,雖然是由農委會稽查出問題後啟動通報,再聯合衛福部及環保署還有當地衛生局來進行稽查,但其實這些稽查動作,在衛生局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最後全都落到了衛生所的公共護理人員身上。
📌衛生所表面上的中央主管機關是衛生福利部,但其實衛生所的實務工作卻擴及4署2司,包括國民健康署、健康保險署、食品藥物管理署、疾病管制署、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心口司,部分基層衛生所還必須查訪新設立的商家、輔導食品業者登錄資料到平台、訪查過期食品及誇大不實等等業務,甚至連交通部也來吃豆腐❗75歲高齡駕駛換駕照也要衛生所做體檢。
📌實際上,衛生所公共衛生業務涵蓋了中央每一個部署司,上級未橫向溝通,不清楚其他部司局給了基層哪些業務,每個單位都指派一點點,加起來才會導致公衛護理人員的業務包山包海,#2796人兼辦多重業務,時間被嚴重切割。
📌另一方面,要求衛生所稽查地方幼托兒所、商店等機構也是一件很弔詭的事,因為衛生所除了有家戶管理的核心業務,還要連結社區資源,與社區保持友好關係,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衛生所不僅會在個案管理還有行政管理的角色之間混淆,#還有球員兼裁判的衝突。
以下幾點為我這次質詢的提案:
✔請食藥署應評估「食安業者登入管理」執行之人力盤點及成效。
✔請衛福部重新確認衛生所公衛護理人員在家戶管理的核心業務,並全面盤點目前公衛護理人員的所有業務內容。
✔請衛福部清查各單位(衛生所)申請留停比例與原因。
#質詢
#食安
#公衛護理核心任務盤點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 在 以衛福部心口司整體預算來看,2018到2020年扣除口腔衛生 ... 的必吃
以衛福部心口司整體預算來看,2018到2020年扣除口腔衛生、成癮戒治、家庭暴力及 ... 細分出「精神疾病防治經費」,僅佔衛生福利部總預算的「千分之一」。 ... <看更多>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 在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 - YouTube 的必吃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