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清道夫】英國清理太空垃圾的野心
4月初,一枚報廢的衛星在太空中衝向一支 舊火箭的殼體,並可能與之碰撞。歐盟太空監視與追蹤聯盟(Space Surveillance and Tracking Consortium)估計,此次碰撞可能產生超過400萬塊碎片。最終,這兩個龐然大物只是擦肩而過,但這事件提醒人們,太空垃圾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危 險。根據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的數據,太空軌道上有超過8000噸垃圾,包含約 2.6萬個直徑超過10厘米的物體。任何這種體積的物體都可能摧毀一顆正運行的衛星,並持續威脅提供氣象觀測、災害管理和軍事通訊等各種服務的系統。最壞的情況是所謂的凱斯勒現象(Kessler Syndrome),即物體碰撞產生更多碎片,導致更多碰撞,如此重複,直到整個軌道變得無法使用。
一間名為Astroscale的初創公司正試圖解決這個問題。該公司使用附有機械手臂的太空船捕獲失效的衛星。這是近年嘗試用巨網或撿垃圾的魚叉來清理太空的替代方案。如果Astroscale的太空船能夠抓住並控制碎片,那麼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將報廢的衛星推向地球方向——它們會在重返大氣層時燃燒殆盡。
Astroscale董事總經理兼集團商務總監奧本 (John Auburn)表示,這不僅可以讓太空變得更安全,還能重振英國的太空產業。「英國太空行業現正推動一項完整的端到端碎片清除任務,」他說,「這將是英國脫歐後最重要的太空任務。」
英國擁有太空法律、監管和保險方面的專業知識,也擁有監測有機會影響衛星的太空氣候的基建設施。英國皇家空軍太空作戰中心正開發觀察太空碎片並進行分類的技術。英國太空業貿易機構UKspace的主席夏夫(Nick Shave)表示,總部位於曼島(Isle of Man)的私人機構太空數據協會(Space Data Association)會追蹤大部份地球同步衛星(geostationary satellites),並就可能發生的碰撞向營運商發出警告。該協會正為近地軌道衛星建立一個類似的機構。
日益繁忙的太空交通將增加清理工作的難度,但同時也會增加對清理工作的需求。3月16日,美國太空軍負責太空行動的副司令湯普森(David Thompson)將軍表示,如果有可能清除軌道上的碎片,美國願意「支付大筆費用」。——Thomas Pfeiffer、Thomas Seal;譯 徐安琪
#太空 #垃圾 #英國 #脫歐 #火箭 #衛星 #Astroscale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219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萬的網紅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さほど長くはない昔、その未知の存在が、遠くの星から私たちの元へとやってきました。 その物体は、一体、何であったのか、どこからきたのか。自然発生的にやってきたのか、それとも何者かの意志をたずさえていたのか…。 宇宙の謎に迫っていきましょう! 研究者たちがその物体の軌道を逆算すると、それが太...
衛星軌道分類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了爭奪長期行動網路市場,6G研究正如火如荼展開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20年8月4日
由於市場不夠成熟,使得當初在制定5G標準之時,被放棄的通訊技術、網路架構與佈署模型的一些解決方案,隨著6G研究的陸續出爐,被發現逐漸成為全新構想的6G網路解決方案之一。
位於義大利的Padua大學教授Zorzi表示,5G和6G行動網路之間的根本區別將是AI智慧化在6G網路中扮演的角色將愈來愈大,它將超越傳統及5G系統中的分類和預測任務。
從另一角度來說,雖然機器學習驅動的網路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它很可能代表6G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6G將從用戶為中心的完整架構,轉變成在終端可以在無中央控制器的監督下,做出自動且智慧化的網路決策。如此之下,隨著控制權的分散,可以讓數據在亞毫秒級延遲的6G服務中推出,這絕對低於新興的5G系統的1毫秒延遲的要求,因此對於更快速網路管理帶來了極大的里程碑。
為了實現這種新型性能,6G的基礎技術將與5G根本不同。例如:5G是在毫米波段的極高頻率下運作,6G必須在更高頻譜下運作。此外,6G將擁有一種新的無蜂窩網路架構,這與當前的行動網路設計有很大的差別。雖然5G網路主要是在基本的2D空間下提供連網性,但未來的6G異質架構將通過部署非地面平台(例如,無人機,HAP和衛星)來強化地面基礎建設的限制。
目前有許多公司或國家都投入6G研究,以下是目前6G發展情況:
三星、LG分別開設6G研究中心;
SK Telecom、諾基亞、愛立信展開合作;
索尼、NTT與英特爾合作且預計2030年推出6G;
華為在加拿大研究中心開始研究6G;
Tektronix與法國研究實驗室IEMN已開發出100 Gbps“無線光纖”解決方案;
NTT展示了一種採用MIMO技術的28 GHz軌道角動量(OAM)多工的100 Gbps解決方案;
芬蘭的學術與產業合作一項圍繞6G技術建構的旗艦計畫,稱為6Genesis;
3GPP將從版本20(預計在2025年左右)開始進行具體的6G標準化工作,並且歐盟委員會正在推動向5G長期演進的研究;
美國東北大學無線物聯網研究所(WIOT)正在致力於6G無線系統研究;
義大利Padua大學的mmWave網路組織擁有自己的6G研究群,並與紐約大學無線群密切合作中。
總之,在5G推出面臨諸多挑戰的情況下,展望下一代行動通訊6G成為全球許多公司或國家積極想要翻轉5G技術落後所帶來的動力。
附圖:圖、為了爭奪長期行動網路市場,6G研究正如火如荼展開
資料來源: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6882&fbclid=IwAR11DfHwl1g9kSi8yYiZ_o4zLCDYXoVTfrsHdTMR2q_k_tGH6rnhiGlBkVk
衛星軌道分類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了爭奪長期行動網路市場,6G研究正如火如荼展開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20年8月4日
由於市場不夠成熟,使得當初在制定5G標準之時,被放棄的通訊技術、網路架構與佈署模型的一些解決方案,隨著6G研究的陸續出爐,被發現逐漸成為全新構想的6G網路解決方案之一。
位於義大利的Padua大學教授Zorzi表示,5G和6G行動網路之間的根本區別將是AI智慧化在6G網路中扮演的角色將愈來愈大,它將超越傳統及5G系統中的分類和預測任務。
從另一角度來說,雖然機器學習驅動的網路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它很可能代表6G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6G將從用戶為中心的完整架構,轉變成在終端可以在無中央控制器的監督下,做出自動且智慧化的網路決策。如此之下,隨著控制權的分散,可以讓數據在亞毫秒級延遲的6G服務中推出,這絕對低於新興的5G系統的1毫秒延遲的要求,因此對於更快速網路管理帶來了極大的里程碑。
為了實現這種新型性能,6G的基礎技術將與5G根本不同。例如:5G是在毫米波段的極高頻率下運作,6G必須在更高頻譜下運作。此外,6G將擁有一種新的無蜂窩網路架構,這與當前的行動網路設計有很大的差別。雖然5G網路主要是在基本的2D空間下提供連網性,但未來的6G異質架構將通過部署非地面平台(例如,無人機,HAP和衛星)來強化地面基礎建設的限制。
目前有許多公司或國家都投入6G研究,以下是目前6G發展情況:
三星、LG分別開設6G研究中心;
SK Telecom、諾基亞、愛立信展開合作;
索尼、NTT與英特爾合作且預計2030年推出6G;
華為在加拿大研究中心開始研究6G;
Tektronix與法國研究實驗室IEMN已開發出100 Gbps“無線光纖”解決方案;
NTT展示了一種採用MIMO技術的28 GHz軌道角動量(OAM)多工的100 Gbps解決方案;
芬蘭的學術與產業合作一項圍繞6G技術建構的旗艦計畫,稱為6Genesis;
3GPP將從版本20(預計在2025年左右)開始進行具體的6G標準化工作,並且歐盟委員會正在推動向5G長期演進的研究;
美國東北大學無線物聯網研究所(WIOT)正在致力於6G無線系統研究;
義大利Padua大學的mmWave網路組織擁有自己的6G研究群,並與紐約大學無線群密切合作中。
總之,在5G推出面臨諸多挑戰的情況下,展望下一代行動通訊6G成為全球許多公司或國家積極想要翻轉5G技術落後所帶來的動力。
附圖:圖、為了爭奪長期行動網路市場,6G研究正如火如荼展開
資料來源: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
衛星軌道分類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さほど長くはない昔、その未知の存在が、遠くの星から私たちの元へとやってきました。
その物体は、一体、何であったのか、どこからきたのか。自然発生的にやってきたのか、それとも何者かの意志をたずさえていたのか…。
宇宙の謎に迫っていきましょう!
研究者たちがその物体の軌道を逆算すると、それが太陽系の外からやってきたことになり、そして、それが未知の宇宙へと向かっている最中だということになる、と気づきます。かくして、オウムアムアという名前がつけられたこの天体。名前は、ハワイ語で「遠方からの使者」を意味します。
オウムアムアを私たちの太陽系へ送り込んだ者が宇宙の果てに存在するのでしょうか?
タイムスタンプ:
その物体の特徴 1:10
宇宙人からの使者? 3:11
彗星のような挙動を見せた物体の秘密 4:03
それはどこからやってきたのか 5:57
宇宙人は結局? 8:24
概要
-この天体はハワイ大学の天文学者ロブ・ウェリックによって、2017年10月19日に発見されました
-多くの小惑星や彗星は丸いかたちをしているにもかかわらず、この物体は円筒形に近い形をしていました
-科学者たちは宇宙人の仕業という説には懐疑的で、物体はスラスターの代わりにガスを発していただけだと考えています
-オウムアムアはそう惑星ではなく、彗星と再分類されましたが、その考え方にも問題があるようでした
-オウムアムアには彗星にあるような尾がありません
-妥当な説明は、かつてオウムアムアは彗星だったが、現在はその岩の核のみの存在となっている、というものになるでしょう
-天文学者は、オウムアムアがこと座のベガ付近から飛来したと考えているようです
-オウムアムアは破壊された惑星の破片だと考える天文学者もいるようです
-その内部は全く明らかになっていません
-また、単細胞の生物であれば、その岩の殻に守られ、宇宙を旅することも可能ではないかと考えられているようです
音楽: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ストックマテリアル (写真、動画など):
https://www.depositphotos.com
https://www.shutterstock.com
https://www.eastnews.ru
エピデミックサウンド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ブライトサイドの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31w525
-------------------------------------------------------------------------------------------
5分でできるDIY Youtube https://goo.gl/ffui6
落書きキングダム https://bit.ly/2Sy1lPk
123 GO! Japanese https://bit.ly/2JUFBwB
私たちの実録日記 https://bit.ly/2OHK5sk
わんぱくスライムサム https://bit.ly/2PheoFI
----------------------------------------
声の出演:荘司哲也(Studio Kiwi)
衛星軌道分類 在 人造衛星的種類有哪些【敗科學015】 - YouTube 的必吃
全世界有多少顆人造 衛星 ? ... 146,017 views Dec 25, 2019 人造 衛星 有多少種類? ... 發表會隻字未提,烏龍爆料導致低 軌道衛星 概念股起起落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