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的所有感應支付設備,都是自己掏腰包買的,與任何廠商都無關! 並且、我也是以"個人使用"的"感受與實際需要"來做相關的觀察與紀錄。 "科技始終來自...... 惰性" !! 想不帶錢包出門、從以前的科幻片和折磨自己心態,到今日真的可以的實現成進行式,是條漫長的路啊~ 去過對岸的都一定知道 各類型的行動支付,已成為不能缺少的生活利器,反觀呆灣... 唉~ 算了~ 這話題說了傷心啊~ 從非常遙遠的年前、對於"行動支付"、不、更正確的用語應該是 " wave and pay " 感應支付! 那晶片信用卡就一直是我觀察的一種方式,"塑膠貨幣" 這件事在經濟學上有非常關鍵的影響,但我也永遠記得、從最早用"中國信託 晶片信用卡" 和 "中國信託 感應刷卡機" 都常常不相容的年代,就讓我知道這一條"感應支付"之路還有很多年需要等待~~ 一直到去年第四季、我看到幾個讓我感覺到有趣的商品出現,又再度對這議題想來實際觀察一下,並且是從"使用者角度"來看是否真的能夠成為市場主流! 沒錯、我是很主觀的質化研究方式,因為、耍酷耍帥都不會是長久的習慣,特別是日常生活中都需要用到的東西,若不能"方便"、"好用"、"實用",那都只會短期好奇罷了,習慣自然會讓他被淘汰掉,所以從個人每日的使用行為觀察,很多產品自然能知道能不能"活"下去、並且是不是"未來趨勢"的! 這明明簡單不過、為何一堆產品設計專家們腦袋都不知道想些甚麼呢? 我個人本來最期望的是 NFC手機感應方式,無論是 蘋果pay、安卓pay、還是甚麼亂七八糟的"呸"~~~ 唉~ 說來生氣、不知道是小米6手機問題、還是中花難用要死的黑米錢包問題,我的手機可以對便利商店設備感應到、但就是無法儲值,問過中華電信的客服、沒有答案、問過小米的服務人員也還是沒有答案,整個網路都看過各類鄉土療法,就是感應不到無法儲值,而其他那種街口、巷口、三小條碼式的感應,對我來說那不叫"感應支付" 而是 "掃描支付",我非常不喜歡這種一點都不安全、並且使用流程很不直覺好用的方式,不在我的考量範圍內的~ 而最好用的感應支付、當然還是能在台北(幾乎可算是台灣)走透透的"悠遊卡"了!! 但悠遊卡每次還是得"掏錢包"或是"掏卡夾、掛牌"的方式,對於"隨身性"來說還是很有限的,而加上悠遊卡本身法規上奇怪的"制約限制",他能做的多元性搭配其實真的很小、這一點"一卡通"就比他好很多,在外部廠商的支援度上真的"多"了不少~ 根據我個人"隨身性+方便性"的需要,我在市面上找到兩個相關性產品、但因為都是我個人自己花錢買的、我不想幫這些人打廣告,所以我就不說啥廠牌的~ 有興趣的自己研究和問google了啊~~ (菸) 一個是搭配小米手環可以使用的外掛配件 悠遊卡手環錶帶、另一個是原本我期望很多但最後只想罵人的一卡通戒指,就分別來聊聊它們的543吧~~ 首先是這個小米手環非官方外掛、將悠遊卡晶片內建在手環錶帶上頭,單獨存在的獨立一張悠遊卡手環,將自己的米粒裝上去就可以使用的配件。 這個手環扣環的部分,就是悠遊卡本體,但和一般卡片型的功能相同,還是需要獨立儲值並且沒有剩餘金額顯示、也沒有APP可以連線,最多只能下載悠遊卡APP然後連結相關帳戶,非即時性的提供消費紀錄功能,半殘的一個感應隨身支付工具。 這類架構在常用小米手環的外掛方式,首先在我每天會用到的"停車場"刷卡上頭,還是很痛苦的,想想你得把手折過去才能感應,太難使用了、可惜他不能內建在手環正面的表面上頭,對於開車手伸出去的實際場景,還是一般卡片的類型符合"常態性使用"方式。 悠遊卡手環在這使用情境上完全失敗!! 但對於搭大眾捷運系統、借單車....等等、他還是最方便並且穩定好用的,還有便利商店付款功能,也是不錯的、配合上我將悠遊卡和電子發票都整合起來,就是方便好用! 目前也是我每天不能少的使用習慣~ 我還真的常常出門錢包都沒有掏出來過~~ 都是手腕感應一下就OK了~~ 而原本我期望很高的"一卡通戒指",想想~ 連手腕都不用折一下、直接手指頭感應該有多方便啊!!!! 帶著這樣的心態去買來用、還放了500元來實際感受後.... 只想說.... E04 真是個垃圾!!!! 居然無法直接單一表面感應、官方把責任都推給"感應器距離太近"、說什麼要求政府去將感應範圍調大~ 這種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實現的"夢"、不如好好改進產品吧! 由於這感應區塊是做成整個圓形的戒指材質上頭,在感應時目前必須將戒指拔下來、然後整個放上頭感應才有辦法使用,搭捷運我還勉強用用、但當在便利商店使用時就真的火上來了~ 由於便利商店的付款感應器都是斜面的、並且擺放區域不是很方便都有止滑的東西,我就幾次手一滑戒指直接掉到櫃台甚至差點掉到放在旁邊的零錢捐款箱裡頭,整個氣死人~~ 本來想帥氣戒指刷卡付錢、變成整理櫃台找戒指的愚蠢呆瓜!! 這什麼垃圾產品啦!!!! 還說什麼要消費者去跟政府說"調大感應區",你是不能將感應面做在戒指一個面向就好、而不是圓形狀況的區域嗎? 真是超級失敗的產品~ 更別說我想將它歸戶到電子發票裡頭,儲值還OK可以使用,但一卡通歸戶一直出現這種錯誤碼、打電話也沒人可以解決怎麼處理,就只回答"產品的相容性有問題",這不是半殘中的全殘還能說什麼啊~~ 我忍耐著把裡頭放的500元用完之後、就把他丟到抽屜角落去了~ 當我交學費買了個感應垃圾吧~~~ 這鬼東西、絕不推薦!!! 四個字 爛到爆表 !!!! 害我原本期望最高就是他,想說"魔戒"一般的使用啊~~~ 結果是自找麻煩的感覺~~ 而目前這小米手環非官方外掛悠遊卡,用了大半年了~ 除了停車場月票儲值和一般停車場的使用需要,我還是得用到我的卡片式悠遊卡之外,幾乎都是靠這手環悠遊卡陪伴我的感應支付生活,包含公司的密碼鎖門禁我都不用背密碼,只要感應鎖可以支援"非記名性卡片"裝置,我就能拿來當開鎖憑證,超方便的啦~~~ 就是可惜~~ 這東西不能支援藍芽連線之類的,沒有APP的餘額查詢功能,我是靠"記帳APP"在做這部分的花費紀錄,保持著這習慣彌補他的問題才算得上實用。 而對於這產品、還是有一個很大的建議、由於他是固定在一個黑色手環錶帶上頭,黏死固定的方式,原本我買了好多不同顏色、可以搭配衣服來選手環錶帶的,因為這固定的形式,那些多款式的手環錶帶都無用武之地了~~ 為啥這產品不能做成方便拆裝的方式呢? 台灣廠商難道連這小小問題都解決不了嗎? 還是他們根本沒有去好好考量消費者、使用者的需求呢? 指搭配小米手環的方式、其他不同廠牌的隨身手環產品不就也無法支援了~ 真是太可惜了啊~ 悠遊卡在目前市場上相信還是最普遍的需求性的,加上手環的錶帶材質畢竟總有一天會老化、脆化斷裂的,難不成每次要換個錶帶就要換一張悠遊卡、什麼白癡的設計方式啦~~~ 光想到我就又對這產品失望起來了~~~ 唉~ 需求和市場就在使用者的困擾上頭,第三方支付、感應與行動支付這個議題上、呆灣已經落後世界很大一步、再加上IOT的不重視程度更是笨上加笨(最近完智能家居也有很大的心得、等我整理好相關紀錄再來分享給大家知道了),我真的不知道我們的科技商業市場上還要落後到什麼程度才會有一天覺醒,等到消費者都從海外買好買滿時才被大家注意到嗎? (搖頭嘆息) 目前連這種"低科技"、"低技術"市場、你說看看、我上頭用到的這兩個產品哪個是技術門口高的、不過是市場觀察需求度和商業敏感性罷了~ 感應支付與NFC技術是有多難~ 淘寶上滿坑滿谷有趣的運用,還有小米錢包!! 沒錯、小米手機的NFC在台灣直接被封印,NFC的半殘何時能解開使用啊~~~~ 不到呆灣不知文化大革命還在搞~~ 唉...... 這是一篇近日使用感應支付的個人深刻感觸啊~~~~~
https://9i543.com/1263/marketing/
街口刷卡機客服 在 街口支付 的必吃
3. 保險方案相關問題,請洽保特保經客戶服務電話:0809-010-272(週一至週五上午9:30至下午5:30,國定假日除外)或洽客戶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4. 本活動街口 ... ... <看更多>
街口刷卡機客服 在 刷卡機申請個人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必吃
在街口刷卡機客服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BREAKBEAT也提到指定通路Money101上申辦的匯鑽卡有指定通路專屬的滿額首刷禮請問透過街口支付繳電費,會認定成 ... ... <看更多>
街口刷卡機客服 在 [心得] Linepay與街口支付使用心得(店家角度) - 看板MobilePay 的必吃
大家好 個人營業了一家小店 目前店內採用街口支付以及Line Pay兩種行動支付
版上好像沒有以店家角度來比較兩者優劣的文章 因此來分享一下
先從街口支付開始:
街口支付我從申請到實際使用大概花了兩周到三周的時間,申請過程算蠻流暢的
沒有遇到太多問題.我申請的是街口支付刷卡機(街口支付+信用卡),網頁上的店
家頁面介紹的蠻清楚的,與業務連繫後業務處理的速度也算快速.
手續費部分蠻低的(行動支付2.2/信用卡1.8),不過費用整體所需費用較高,機台
有6000元押金,使用滿一年歸還.此外,前60天需無條件提供5%街口幣回饋,這算一
筆不小費用,就當回饋消費者了.
操作方面,街口支付的POS介面算蠻簡潔的,速度也很快.退款可以直接在上面操作
也有店家專用app可以隨時查看以及退款,這部分我很喜歡.請款可以設定週期自動
撥款,時間一到就會轉帳到公司戶並請郵件通知.
整體來說我認為申辦街口支付效率蠻高的,使用率也比原本預期的高很多.原本只
估大概會佔10%營業額,實際使用一個月後發現超過15%,所以也噴了很多手續費跟
回饋.
優點
申辦速度快
操作介面簡單
有店家專用APP
有自動撥款
缺點
前60天要綁定5%街口幣回饋(很貴
LinePay:
首先我必須說,與我接洽的Linepay業務處理速度真的非常慢==
常常會已讀不回,過好幾天才回你,很多問題都沒有得到解答,雖然申辦內容很簡
單,但我從申請到辦好花了快一個月,中間對方還找不到我們寄去的申請資料.
我申請的是POS串接的方式,我不知道為什麼業務完全沒有跟我提到Linepay Mini
這個東西,等到我掃碼槍等等設備都添購好後,才發現原來Linepay自己就有專用
的收款機,想用也來不及了囧.
費用部分比起街口支付簡單很多,只需要3%手續費,沒有額外費用,這很不錯.
(Linepay Mini好像每個月300吧,但我沒用)
再來要講我覺得最痛苦的後台部分了,跟街口支付不一樣,Linepay Money沒有專
用的App,所有操作都要透過登入Linepay Money的後台網頁(包括退款
Linepay Money的後台功能很多,但也相當複雜,而且我真的不能理解,既然你沒有
後台專用的App,那也好歹設計個手機板網頁吧,用手機滑後台的網頁字都超小超
難點,這個真的很痛苦.然後我在後台找了很久,沒有找到自動撥款的設定,不知道
是真的要一筆一筆手動請款還是我沒找到?知道的人可以跟我解答嗎...
整體來說,我覺得Linepay雖然費用簡單明瞭,但使用起來蠻不方便的.希望Linepay
的工程師們可以再接再厲,不然我真的很想要只用街口就好.
優點
費用簡單明瞭也不貴
缺點
申請很久
後台很爛
以上是兩大行動支付使用一段時間後的心得,有任何錯誤請指點我我會立刻改內文
再強調一次,這是以店家角度寫的心得,可能會跟各位的想法不太一樣,歡迎討論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39.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Pay/M.1593871836.A.E07.html
但我覺得大部分要歸功於不能出國啦
掃客人的條碼比讓客人掃條碼明顯不吃網路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店內有提供wifi 但不一定每位客人都會連
如果是為了掃碼特地連wifi這樣又多一道手續了
有時候還會說晚點回覆我 然後就沒下文了
我在想是不是公司的營運方針不同啊
感覺街口比較注重小店家
Linepay比較注重大的連鎖店
以韓國來說行動支付好像真的蠻普遍了
感覺這也是未來的趨勢 與其到時候跟風
不如趁周遭都還沒碰的時候搶佔先機
應該可以吸引不少客源
第二個就是政府其實一直有在推第三方支付
就配合相關的政策拿一點優惠這樣
※ 編輯: Abysslol (220.137.122.17 臺灣), 07/05/2020 09:07:22
我發現業務當初好像有截圖這個官方帳號
的聊天畫面給我
但他沒有給我連結RRR
後來問了小幫手
給我這種答覆讓我有點哭笑不得
這個每個地區都不太一樣我沒辦法幫你解答
不過建議你可以分析一下來店的客源類型
然後就回到電腦版畫面
不懂這種明明沒額外收費的東西為什麼要分開來
※ 編輯: Abysslol (220.137.122.17 臺灣), 07/05/2020 18:05:21
剛剛問了客服
只有用收款碼方案的才有手機推播功能
所以只有這個方案能使用手機版後台退款
用pos串接的方式沒辦法使用這個功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