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座改官派 公視變央視
文化部提出修改《廣電法》,明訂行政院長可指定公廣集團董事長,這項提案不但違反民進黨自己「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承諾,更赤裸裸再一次將政治黑手伸入媒體。
當年,民進黨這樣承諾人民:
▲2001年扁政府的行政院新聞局提出「無線電視公共化」,新聞局長蘇正平說:政治勢力退出台視與華視,將是媒體公共化的基礎
▲2003年民進黨中常會全數無異議通過「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政策,並宣示全黨公職人員不得介入媒體經營。
▲2003年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推動組成「公共媒體集團」,新聞局長林佳龍說:「具有民營化活力的公共化提案,它目的就是要提醒黨政軍退出媒體。所以在未來公共化集團形成後,政府不但不會掌握媒體,而且可以促成黨政軍退出媒體。」
現在,蔡英文政府與民進黨卻違反承諾,試圖透過官派董事長,控制應為公有獨立的公廣集團。
公廣集團董座改官派的修法,世界真的跟不上民進黨政府。因為先進民主國家的公共媒體,領導人基本上皆由董事或理事互相推選而出,知名的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更強調媒體與政府的距離,以維持其獨立客觀的角色。
然而掌控媒體等於掌握權力,民進黨政府現在為了權力連演都不演了,要直接修法強取公廣集團的董座,意圖掌控更多媒體資源,壓制反對者的聲量。這就與之前農田水利會、農會、鄉鎮市長改官派完全如出一轍。
為了避免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變成「綠共」廣播電視集團,避免公視變成「綠色央視」,國民黨堅決反對文化部的修法提案,我們也會為保持「民營化且具有活力的公廣集團」持續戰鬥。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佳龍今(15)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文化部長龍應台,林佳龍指出, 文化部成立滿一周年的前夕,台師大繼2002年與2004年分別對於民進黨執政時期的「中央政府文化施政滿意度」發布過調查結果後,昨天又發布最新的全國民調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五成的民眾知道龍應台是文化部長,與2002年調查民眾是否知道...
「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的推薦目錄:
- 關於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行政院新聞局-已裁撤-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行政院新聞局檔案 - 藥局地圖 的評價
- 關於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沃草烏龍球】賴士葆嗆文化部紓困預算太多「有什麼了不起 ... 的評價
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硬徹中天 強塞華視 圖利財團 NCC 文化部髒兮兮」
中天新聞台去年底自52頻道下架,華視、台視及寰宇都爭取進駐頻道,NCC主委陳耀祥多次找系統業者喝咖啡。近日傳出,系統業者中嘉撤回寰宇新聞台申請案,等於宣告屬於公廣集團的華視,在去年5月16日統統府曝光的密件中所述,「一切按著劇本走」。國民黨團今(3)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批蔡英文總統宛如「英皇」般,果然如密件內容,在總統府、行政院「私設刑堂」,找來聽話的陳耀祥,強撤讓2018年縣市長選舉大敗的「首謀」中天新聞台執照,以各種行政手段讓有意申請52台新聞頻道的系統業者知難而退;蔡英文為了避免提前跛腳,強塞收視率低的華視進到52台便於掌控:NCC再配合上意,於預算中編列155億元「退佣」給電信業者,這是台灣民主最沉淪的時刻,也是新聞自由遭到蹂躪的時刻,國民黨團給蔡政府最嚴厲的譴責。
總召費鴻泰表示,這2年台灣的天空,黑雲密布。去年5月16日曝光的總統府的密件指出,「NCC主委有陳耀祥擔任比較聽話,委員補提名王維菁及林麗雲2人可以配合處理中天」,現在回頭看看,這是總統府、行政院在「私設刑堂」,也難怪台灣的天空黑雲密布。費鴻泰指出,在去年11月18日NCC以7:0決議中天新聞台不予續照,記者會現場,陳耀祥公然地公開呼籲給公廣集團新聞台到一個機會,這就是不折不扣的「就地分贓」蔡政府猶如黑道般,搶來的先私設刑堂,之後輪功行賞、就地分贓,費鴻泰憤怒地指出,中華民國政府何時變得如此墮落?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 自從中天新聞台遭NCC粗暴撤照,到陳耀祥毫不避諱地把公廣集團的華視送作堆,其過程中,即便是系統業者如中嘉提出寰宇新聞台申請入主52台,NCC從速審到慢審,技術性要求業者補件、再補件,在民不與官鬥的不滅定律下,中嘉知難而退撤掉寰宇申請案,NCC成功地為華視入52台鋪上「紅毯」,一如去年5月16日總統府所曝光的密件內容,一切按著劇本走,蔡政府的黑手直接伸入第四權進行掌控。鄭麗文指出,中天撤照、華視入主52台,這是台灣民主史上最大的汙點,其過程臭不可聞,蔡政府為了秋後算帳2018年縣市長選舉的大敗,有計畫地剷除中天,並避免重蹈覆轍,赤裸裸、不怕人知,找了可以聽話的陳耀祥,讓NCC全面淪陷。
鄭麗文表示,過去裁撤新聞局設立NCC,撕去新聞審查的標籤,讓台灣與民主國家一般擁有完全的新聞自由。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前總統陳水扁就想關掉新聞台,終究還是不敢,沒想到在蔡英文第二任期,在眾目睽睽下直接撤照中天、「指派」華視遞補,一個商業行為遇到政治派系的分食,蔡英文避免提前跛腳,直接要陳耀祥讓華視入主52台,完全不避諱媒體的質疑,一切就是「英皇」說了算!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NCC膽敢將手伸進民間商業行為,連掩飾都不必,這就是民進黨的本質,當年高喊黨政軍退出媒體,執政之後,不同意、不喜歡的媒體,直接撤照、請業者喝咖啡、申請程序上刁難、不斷要求業者補件到令其知難而退,即便是輿論大力批判蔡政府,政府高層仍舊一意孤行,為的是造成媒體業的寒蟬效應,往後媒體報導政府施政內容時,會先自我審查,避免觸怒當權者。陳玉珍指出,蔡政府現在以換照、頻道位置箝制電子媒體,未來更有可能提出所謂的「網管法」,審視網路言論,這將是台灣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災難,全國人民更要覺醒、睜大眼睛。
藍委賴士葆表示,在上個會期審查前瞻預算時,發現NCC編列155億元「退佣」給電信業者,陳耀祥說為了讓5G基地台建置加速、加量,從由原規劃1.6萬座增加到3.9萬座左右,就要補助五大電信商155億元,其實都是唬人謊言。賴士葆指出,華視的收視率非常低,上架費才1800萬元,必較其他台的上架費動輒億元起跳,NCC竟然經然睜眼說瞎話,讓華視進駐52台是商業行為,這是把全民當3歲小孩在騙嗎?賴士葆表示,NCC會如此強硬塞華視到52台,其實就是民進黨著眼2022、2024大選,避免重蹈2018縣市長敗選的覆轍,及蔡英文避免提前跛腳,全面掌控媒體,這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新聞自由最沈淪的一刻。
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文化部打算對中國出版品進行審查👈🇹🇼。台文化部長:「因為中國共產黨所出版的它不叫書 ,那叫宣傳品。」
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林佳龍今(15)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文化部長龍應台,林佳龍指出, 文化部成立滿一周年的前夕,台師大繼2002年與2004年分別對於民進黨執政時期的「中央政府文化施政滿意度」發布過調查結果後,昨天又發布最新的全國民調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五成的民眾知道龍應台是文化部長,與2002年調查民眾是否知道陳郁秀為當時的文建會主委,從19.2%大幅躍增至近48%,顯示出龍應台化身為龍部長有極高的個人知名度,但是施政滿意度卻下降,顯示出人民非常不滿意國民黨政府及龍應台主政下文化部的施政表現。
林佳龍強調,針對「藝文風氣有沒有提升」,相較於2002年的55%與2004年的61.9%,今年調查結果顯示,藝文風氣提升度大幅下滑至43.4%;而針對民眾滿不滿意文化部的施政表現,表達「滿意」的民眾,從2002年的26%增加到2004年的44.5%,卻在102年度大幅下降至18.6%,「不滿意」的民眾共從2002年的16.6%、2004年的17.1%,大幅倍增至今年的34.7%。
林佳龍說,龍應台不斷強調「泥土化」政策,發明了「7835文化發展計畫」,不只102年度預算數達4億多元,更是一個為期4年總計要花17億的計畫,根據師大昨天公布的調查,全台灣只有2.2%民眾表示聽過「7835文化發展計畫」,請問部長,這個計畫一直到今年的5月9日才通過行政院的核定,去年文化部在編預算的時候,尚未經行政院核定,就跟立法院要了4.35億元之先期經費,預算編列非常草率,也因此遭立法院凍結了部分預算,但這都還是小問題,真正的關鍵是,龍部長不了解社區總體營造的歷史。
林佳龍指出,社區總體營造起始於1993年12月,當時文建會主委申學庸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之名詞,一路做到1994、1995年左右,配合社區發展做了文化產業化及產業文化,到了民進黨執政時期的2005年,行政院為了整合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等六大面向作為社區發展的目標,提出了「六星計畫」,以上總總的計畫,雖然精神各有不同,但是在「社區總體營造」的層次上,都是319鄉為核心,在社造界有句俗語叫做「不要跟傳統打架」,林佳龍表示,台灣人有誰不知道319鄉的精神,但有多少人聽過7835?
林佳龍補充,隨著五都升格,讓319鄉數量有了改變,但319鄉一鄉鎮一特色的精神依然可以維持,他質疑龍部長,「7835文化發展計畫」高達4億多元的經費,平均分給7835個村里,一個村里不到6萬元,如果是均分,那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如果是要寫案子比提案,窮困的村里通常不會寫案子,那部長是不是要另編一筆錢教人家怎麼來要錢?整個案子非常荒謬,林佳龍表示,文化部想要發展偏遠地區的精神沒有錯,但是方法錯了,把傳統摧毀不可能營造起社區意識,只靠龍部長想出一個很炫的名詞,人民是不會有感覺的。
另外,針對文化部去年5月20日成立,接手新聞局主管的廣電、電影等事務,至今屆滿1年,電影人卻非常不滿,林佳龍質疑,龍部長在5月9日邀李安導演背書,拋出「5年5億紀錄片行動計畫」,然而導演魏德聖卻在媒體說,文化部效率比新聞局慢兩倍。
林佳龍說,文化部口口聲聲說明年要編列紀錄片預算,但是文化部的說法與作為卻矛盾,從文化部去年底提出來的預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02年度的預算,與101年度相同基礎下的預算明顯減少,101年度編列15億7,733萬8千元,102年度僅編列14億4,112萬4千元,減少了1億3,621萬4千元,「電影產業旗艦計畫」甚至也從上年度4.4億降為3.6億,減少8,357萬元(18%)。龍佳龍表示,文化部就是砍影視音預算的最大元兇!
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13)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針對公視董事會議題質詢文化部長龍應台,林佳龍認為,應該把現任公視法董事人數的17至21人,降回2009年以前的門檻,也就是11到15人,目前已通過的13名董事就足夠開董事會。
林佳龍表示,在2009年以前,公視董事席次是11到15人,照當時的標準,現在的公視董事人數已可運作,然而,國民黨2008年執政後為了掌握公視董事會人數,在立院2009年6月通過《公視法》修法,把公視董事人數提高為17到21人,這在公司治理上非常不智,董事人數過多,容易變成多頭馬車以及各派系角力的主戰場,其實,公視如果要立刻上路,恢復常軌,只要把董事人數改回2009年以前的數字,就可以順利運作。
林佳龍強調,在龍應台當文化部部長以前,過去的新聞局局長所提名的公視董事都有通過審查,所以不是3/4絕對多數決的問題,部長最重要的是「溝通」,不論是與在野黨或執政黨都必須要溝通,龍應台這一年來的提名名單,有非常多都是被國民黨否決的!
林佳龍說,統治者不應有濫權的表現,龍應台也不應成為一個濫權的部長,如同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在2006年投書媒體所寫的,認為龍應台不懂民主憲政!
由於「309全台反核大遊行」剛剛結束,這次遊行因為有諸多文化界及演藝界人士走上街頭,表達支持反核,林佳龍詢問龍應台對反核的看法,龍應台則說,這次反核遊行是台灣公民社會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但對於自己的立場,她則說,由於資料還沒讀完,所以還不能做決定。
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行政院新聞局檔案 - 藥局地圖 的必吃
藥局地圖,5 月20 日裁撤,機構走入歷史。 1947 年4 月17 日,國民政府擴大改組,行政院設立新聞局,4 月. 22 日國民政府公布「新聞局組織條例」, ... ... <看更多>
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沃草烏龍球】賴士葆嗆文化部紓困預算太多「有什麼了不起 ... 的必吃
文化部 是在2012 年由文建會升格成立。除文建會本身文化行政與推廣事務外,也接手原 行政院新聞局 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的廣播電視、電影與出版 ... ... <看更多>
行政院新聞局文化部 在 行政院新聞局-已裁撤- Home | Facebook 的必吃
行政院新聞局 -已裁撤. 644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行政院新聞局已於民國101年5月20日裁撤,相關業務已移至行政院、外交部、文化部及所屬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