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也是忙起來就常忘記喝水上廁所🚽嗎?
一般健康成人一天的平均排尿量,一般為1200~1500ml,在正常情況下,尿液大多呈現透明的且為淡黃色,當水分攝取量不足或發汗太多時,必然尿量減少,其顏色就會變得較濃,因此早晨起床時的第一次尿液顏色也會較深。
但如果尿液有其他顏色,那是各代表著哪些問題呢?
1.無色至白黃色尿液
當水喝太多時,會使尿色變淡。但若非因飲水過多的問題,則可能是尿崩症、糖尿病或慢性間質性腎炎的前兆。
2.乳白色或混濁尿液
若伴有排尿異常、腰痛、發熱時,應懷疑是嚴重泌尿道感染、化膿,如腎盂炎、尿道炎、膀胱炎、腎結核等。
3.白色黏液狀尿液
由於男性尿道是精液與尿液的共同出口,所以成年男性偶爾會從尿道中排出白色黏液狀的尿液,這是正常現象。
但若經常排出,則可能是罹患前列腺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症,應及早就醫治療,否則易經由性交傳染,引起生殖器官發炎,嚴重還可造成不孕。
4.深黃色尿液
食用大量胡蘿蔔、木瓜等食物,或維他命、中藥大黃等藥劑時,尿液顏色就會變深,只要停止食用即可恢復正常。
病理性因素上,急性發燒或上吐下瀉的病人,因水分會隨著汗及糞便中排出,故尿液會因濃縮而變黃;當肝臟或膽發生病變時,膽汁回從尿道排出,使尿液呈現深黃;外泌尿器官化膿時,也會排出黃色混濁的膿尿。
5.棕褐色尿液
一般嚴重燒傷、輸錯血型的血液、溶血性貧血、熱性疾病、尿液濃縮、急性腎炎、急性黃疸性肝炎等患者,會排出如同醬油般顏色的尿液。
6.紅色尿液
即俗稱的「血尿」。排出血尿時,往往是泌尿系統及其鄰近器官或全身性疾病的前兆。 與疾病有關的有泌尿道結石及結合菌感染、腫瘤、膀胱炎、溶血症候群(因劇烈運動)。
7.黑色尿液
膽色素所引起的,如溶血、肝病、惡性瘧疾的病人,會排出黑色尿液; 酚中毒或罹患色素瘤、尿黑酸病時,也會排出黑色尿液,尿液與空氣長期接觸後更明顯。
8.綠色尿液
尿道感染綠膿桿菌。
主要來源出處:早安健康文章 /「尿液顏色看健康報告書!解析尿尿顏色8個密碼,揪出腫瘤、肝腎發炎前兆」,歡迎Google搜尋!
—
血液腫瘤疾病前兆 在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淺談雷諾氏現象
2016年03月26日 04:10
田雅之(彰化基督教醫院 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醫生,最近天氣比較冷,我的手指都常常白白紫紫的,甚至有點發黑,還會有點刺痛感!有時候我都要趕快去沖熱水或是用吹風機吹熱手才會慢慢變回紅色,這是什麼問題?」
這叫做雷諾氏現象。雷諾氏現象發生於遇冷、情緒激動、甚至壓力增加時,因為手腳指末端血管收縮痙攣,造成血行變慢而手腳趾變白、進而變紫,此時指趾末端常伴隨發麻甚至刺痛的感覺;當回暖後血液回流,指趾就會充血而變回粉紅色。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約有3~5%的人口有此雷諾氏現象。雷諾氏現象又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雷諾氏現象以年輕女性為居多,一般而言查不到原因也比較良性。次發性雷諾氏現象則多由免疫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甚或血液腫瘤疾病引起,亦可能和職業因素相關。其中又以免疫系統疾病占大宗。常見引起次發性雷諾氏現象的免疫系統疾病為硬皮症(90%)、混合性結締組織疾病(85%)、紅斑性狼瘡(10~45%)、乾燥症(33%)、以及皮肌炎(20%)。雷諾氏現象可能是這些疾病的前兆,若能即時警覺,宜提早求醫檢查。
針對雷諾氏現象的檢查是以立體顯微鏡觀察手指甲末端的甲褶微血管,不同的免疫系統疾病引起的雷諾氏現象可觀察到不同的甲褶微血管型態,並安排相關病史詢問、理學檢查、以及抽血檢驗,可及早預知診斷屬於何種免疫系統疾病。
次發性雷諾氏現象預後相對原發性雷諾氏現象較差,嚴重者可能導致指趾端潰瘍、缺血產生壞疽、甚至壞死而需要截肢的併發症。照顧上可分自我預防以及藥物治療兩部分:
1.自我預防:首重保暖、務必戒煙。其他如規律運動、保持睡眠充足及愉快的心情、避免使用血管收縮劑等,都可預防雷諾氏現象的誘發。
2.藥物治療:若上述的方式仍無法有效預防雷諾氏現象,醫師會開立血管擴張劑,並針對不同的免疫疾病調整相關口服藥物予以控制。若發生急性嚴重的指端缺血壞疽,可能需要住院積極給予針劑的血管擴張劑、抗凝血劑、抗生素、以及適當的止痛。
雷諾氏現象可能是身體免疫疾病的警示或前兆。若有此症狀的患者,宜格外注意保暖避免惡化,並及早求醫檢查。
血液腫瘤疾病前兆 在 Ink Kin&珊珊 Hair Sty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冷天洗澡時的注意事項
建議: 洗澡前可以先喝一杯 (約一個馬克杯) 的溫熱開水
(不是燙的)使腹腔溫暖,冷天洗澡請注意~看看......
(我們都不年輕了)
這幾天氣溫偏低,要小心,這可是容易中風的季節!
不要以為中風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40歲左右的中壯年,常常在洗澡前後沒有做好保暖工作,突然在浴室內中風,究竟該怎麼防範?在冬天一踏出門,冷風一吹來,常常讓人不知不覺縮起身,抵擋寒風。
很多人都知道在戶外要保暖,卻忽略了在室內保暖工作的重要性。像是在洗澡前,脫衣服的時候,光溜溜的身體暴露在冷空氣中,這時候非常容易引發中風好多人都是在浴室或者洗手間暈倒。
醫生說,身體一冷、血管就會收縮,血壓會升高。
進入浴室開始洗澡,體溫快速上升,這時候血壓又會更高,等到身體習慣了水溫,血壓就會開始降低,血壓這樣忽高忽低,非常容易引發中風。要預防洗澡前後引起的中風,有幾個方法。
第一,善用各種電暖爐,洗澡前15分鐘就開啟電暖爐,溫暖整個空間。
第二,轉開蓮蓬頭,讓整間浴室有水蒸氣,浴室溫度也會比較高。
然後用蓮蓬頭沖脖子後方1分鐘,保持體溫,就可以穩定血壓。
就算你覺得自己很健康,但是一旦超過40歲,要去洗澡時,浴室溫度保持溫暖很重要。
在寒冷的冬天洗熱水澡最舒服了,浴室溫度保持在25度,半夜起來上廁所時加件外套。
===============================================
天氣冷颼颼,當心洗澡洗到一半腦中風!
萬芳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國興表示,洗澡時脫掉衣服所造成的溫差,有可能讓血管收縮加劇,讓血壓瞬間增高,導致腦出血、中風、腦腫瘤破裂等危機,「天冷半夜起床上廁所,曾有人因此倒在浴室中昏迷,也是相同道理。」廖國興說。
一名47歲女性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平日也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不料某天午睡起來洗頭,突然間頭痛欲裂,隨後即昏迷不省人事,送醫後經電腦斷層掃描,顯示為典型蜘蛛網膜下腔出血,之後再進行3D血管攝影術檢查,證實為腦內動脈瘤破裂出血。
廖國興表示,由於冬天天氣寒冷,民眾在踏進浴室脫衣沐浴時,由於浴室溫度較低,若一下把身上衣物全都脫掉,產生的溫差會讓腦部血管劇烈收縮,因此產生病變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壓病史、以及有抽煙喝酒習慣的民眾,原本就是腦血管病變的高風險群,更容易在此刻出問題。
至於該名女性所罹患的腦內動脈瘤,常見於四、五十歲中年人,病患在出血前的兩至三週會出現劇烈頭痛。
廖國興形容,就像有人拿刀在刺、或是整個頭像要炸開來那麼痛,「有出現這種頭痛就該提高警覺了,因為這可能是動脈瘤破裂出血的前兆。」他說。廖國興提醒民眾,冷天正是腦血管病變的好發季節,民眾在洗澡前的5到10分鐘,可以先放熱水,讓熱水蒸氣提高浴室溫度,待浴室變暖後,再脫掉衣服沐浴,以避免因溫差過大,引發腦血管病變。
******************************************
冬季洗澡順序不正確!
每年1.4萬 老人家猝死
洗澡順序:先洗臉,手腳
然後沖身體,最後才洗頭,這能使全身的血管擴張,減少心臟血液循環負荷量。
專家指出,由於冬季氣溫低,脫衣後血液會集中於頭部和內臟,若立即洗頭,可能會讓頭部血液流動不暢,長期下來,可能會引發腦血管疾病。
日雜誌︰洗澡不正確每年1.4萬猝死
〔本報訊〕天氣冷颼颼,許多民眾愛泡熱水澡,不過洗澡方式不當,可能導致死亡。
根據日本雜誌《日刊現代》報導,日本每年因洗澡不當而導死亡多達1.4萬人,其中約9成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
專家提醒,天氣冷時,洗澡時切勿先洗頭。根據日媒報導,日本每年因洗澡不當導死亡多達1.4萬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竟佔9成,特別是12月、1月期間,溫差過大使血管及心臟負擔增加,在洗澡時摔倒從而溺死的情況特別嚴重。
日本東邦大學醫療中心佐倉醫院循環科的教授東丸貴信表示,多數人洗澡時,都是先洗頭,然後才沖身。專家指出,由於冬季氣溫低,脫衣後血液會集中於頭部和內臟,
若立即洗頭,可能會讓頭部血液流動不暢,長期下來,可能會引發腦血管疾病。正確順序︰先洗臉、沖身體、最後洗頭 東丸貴信指出,正確的洗澡順序應是先洗臉,然後沖身體,最後才洗頭,這能使全身的血管擴張,減少心臟血液循環負荷量。
請告訴40歲以上的家人應該知道如何進行洗澡的順序?天冷不要先洗頭後洗身體,預防腦部出狀況為要!
血液腫瘤疾病前兆 在 貧血症狀別輕忽,小心血癌| 血液、腫瘤科醫師黃夷伍| 健康1+1 的必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