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病人血氧監測]
🔰6/15指揮中心公布COVID-19病人血氧監測注意事項
https://www.cdc.gov.tw/File/Get/_GsIMFZlOpN4fm4VC2GjwA
🔰為什麼會訂≧95%、93%-94%、≦92%呢?
這個跟人體的呼吸生理有關。
因為「氧氣解離曲線(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這個曲線反應的是Hb(血紅素)與O2的結合/解離的狀況,呈現S型。
這個圖要怎麼看呢?
橫坐標:PO2(血漿的氧氣分壓,單位mmHg)→需抽動脈血檢測
縱座標:SO2(血紅素含氧飽和度,單位%)→需抽動脈血檢測
再介紹一個數值:SpO2(血氧飽和度)→就是你用夾手指的血氧機(pulse oximeter)量測出來的數值
臨床上常將SpO2視同SO2(SpO2數值會略高),但血紅素異常時(如:一氧化碳中毒、變性血色素血症...)兩者就會有差異。特殊狀況先不提,這裡我們先將SpO2當作=SO2
因為臨床上你不可能隨時/一直去給病人抽血來監測病人的血氧狀況,所以我們用非侵入性的方式(如夾手指)來監測SpO2,因為SpO2≒SO2,所以用SpO2來推估PO2
由圖中可以看到,SpO2=90%時,PaO2=60mmHg。只要PaO2保持大於60mmHg,血氧飽和度都還可以>90%;一旦PaO2小於60mmHg,血氧飽和度將以近乎失守的速度下滑。因此臨床上多將60mmHg & 90%這個切點視為患者是否呼吸衰竭的指標。目前指揮中心針對血氧濃度給出建議,SpO2正常值≧95%(PaO2:80-100mmHg);SpO2:93%-94%時聯繫所在地衛生局或1922專線,緊急情況聯絡119;SpO2≦92%要立即連繫所在地衛生局或119。
ps.因為有不少人問人蔘這樣訂是ok的嗎?嗯,ok👌🏻
血氧飽和度正常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在醫療第一線EP3
#找出隱性缺氧的金手指
這波疫情爆發以來,最令人恐懼的莫名的,應該就是「居家猝死」這件事了,像是旅行社傳媒總監、電視台攝影師、甚至連已經接種過疫苗的三重基層診所醫師,都是猝死的個案、都和「隱性缺氧」有關。
好多人問我,什麼是「隱性缺氧」「Silent Hypoxia」?聽起來好恐怖、有沒有什麼可以事先知道,和可以預防的方法?
我們在醫院的時候,有專門的儀器,但是居家也有簡單的方式可以快速預防,就是血氧監測儀,也就是我們說的「金手指」。
現在不管是醫院或是加強版的防疫旅館,都配有「金手指」,提供確診者使用。它是透過紅外線穿透的原理,偵測出人體血氧的飽和度。
正常人血氧濃度範圍是96 ~ 99%之間,因為是利用紅外線穿透、折射,可以偵測到手指頭微血管的脈動,算出心跳,一般而言,成人的心跳在60~90之間是正常值,透過金手指,就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心跳和血氧%。
如果量到自己的血氧太低,怎麼辦?
假設測到的數據是90%以下,或比原先的數值低3-4%,先看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手指頭太冰涼使得微血管的流動不好,換根手指頭再量一遍,如果還是太低,就把窗戶打開,讓空氣流通,深呼吸之後,再測一遍,如果血氧可以上來,就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但如果3~5分鐘之後再測,還是低於90%以下,就一定要打電話找1922,請他們派救護車來接你到醫院。
所以,我要在這裡強調,最好早、午、晚時間,甚至是只要想到,就拿出來測一下,先確認自己的手指頭不要太冰涼或是有傷口,一旦低於90%以下,就請1922派救護車來,把你接到醫院。
事實上,隱性缺氧不是唯一造成新冠患者猝死的原因,這麼猝不及防,而且發生在為數不少平常健康良好的人,除了隱形缺氧,還有其他的機制嗎?
德國的研究,猝死後解剖給了我們一個線索,解剖資料顯示,12位猝死病患中,有4位(1/3)肺栓塞是直接死因,雖然這個研究樣本小,但是足以提供很深的臨床啟示。
端午節,大家都要平安,勤洗手,戴口罩,關心你周邊的親朋好友,打電話,視訊問平安。
血氧飽和度正常值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文是法國聖特拉斯堡大學醫院(Hôpitaux Universitaires de Strasbourg Strasbourg)的醫師報告一位感染Covid-19的病人被診斷出發生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病程。
一位65歲的婦女,本身有高血壓以及自體免疫甲狀腺低能症(Autoimmune hypothyroidism),至急診就醫的4天前開始出現倦怠、發燒、乾咳和腹部不適等症狀。在體溫正常的情況下,病人的呼吸速度每分鐘28次,血氧飽和度為89%,理學檢查發現肺部兩側呼吸音減弱並在基底部有痰音(reales),腹部檢查正常。
實驗室檢查顯示白血球數、血紅素(14.2 gm/dl)、血小板數(183,000/uL)均正常;C反應蛋白值升高至55 mg/L,肝功能測試顯示膽汁淤積(cholestasis); 以口咽拭子檢測Covid-19呈陽性;胸部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肺部有毛玻璃樣變化。
患者住院後開始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 weight heparin)和氧氣的治療。但在住院後第4天,病患下肢出現紫斑(圖1)及流鼻血等症狀。血液檢查發現只有血小板數減少(66,000/uL),因此停用肝素和抗生素。在第5天,血小板數下降為16,000 /uL,第7天的血小板數持續降至8000 /uL。
其他的檢查包括:PT及APTT均正常,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為5 g/L(正常範圍2至4 g/L),週邊血液抹片檢查顯示紅血球碎片(schistocytes)不到1%;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升高至245 U/ml(正常值<35 U/ml);此外並未檢測到抗血小板抗體或抗核抗體。
病患因此開始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48小時後,血小板數降至1,000 /uL,而且紫斑的範圍擴大,所以醫師又再給予第二次的免疫球蛋白治療。
骨髓檢查顯示細胞數正常,而血小板的前身細胞(即巨核母細胞,megakaryocytes)數目增加,其他的erythroblast 和granulocyte 細胞皆正常,也沒有血球吞噬的情形。
住院後第9天病患出現頭痛症狀,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腦部有輕微蜘蛛網膜下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當日的血小板數為2000 /uL,因此病患開始接受類固醇及促血小板生成劑 eltrombopag的治療。
住院後第10天,病患頭痛症狀減輕,血小板數上升至10,000 /uL,其他的檢查數值都正常。第13天血小板數恢復至139,000 /uL,同時紫斑也消失。
作者認為,Covid-19可能是導致該病患發生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的原因之一,提醒醫師對此類與Covid-19相關的併發症需要保持警惕。
■ 🔔 【譯者補充】
1. 病毒感染可能是誘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的原因,常見的感染包括: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Epstein-Barr病毒、麻疹(measles)、德國麻疹(rubella)、水痘(chickenpox)、黴漿菌(mycoplasma)等。其他在成人如:HIV、C型肝炎病毒(HCV)也常是造成繼發性ITP的原因。
2. 幾篇針對Covid-19的病例報告分析發現,有許多重症及死亡的病例會出現凝血功能異常及泛發性血管內血液凝固症(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情況。患者血氧值下降也被懷疑是因為肺部微血管阻塞,造成換氣-灌流異常而導致。此外,病患或因需要長時間臥床,或是本身長期服用賀爾蒙治療,都可能增加靜脈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風險。因此,某些醫院會對Covid-19病患使用抗凝劑治療。少數幾篇病例報告也顯示,對Covid-19重症病患給予抗凝劑(肝素)治療,可以改善血氧濃度及整體的臨床表現。本文中醫師也曾在一開始為病患注射低分子量肝素。(「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齊嘉鈺醫師 摘要整理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868/ )
📋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n a Patient with Covid-19 (2020/04/30)+中文摘要轉譯
■ Author:
Abrar-Ahmad Zulfiqar, Noël Lorenzo-Villalba, Patrick Hassler, et al.
■ Link: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010472
🔔豐富的學術文獻資料都在【Covid-19 新冠肺炎資源網】
■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血氧飽和度正常值 在 鄺懷德牙醫診所- 【血氧飽和度的監測(Pulse oximetry即SpO2) 的必吃
總而言之,SpO2的正常範圍大概是96-99%,有個人差異,如果低於90%或從平常值下降3-4%以上,就要懷疑「低血氧」的存在。 ... 複雜的狀況,請到教學醫院,尋求更好、更完整的 ... ... <看更多>
血氧飽和度正常值 在 感染新冠肺炎...注意「低血氧」..出現這幾種症狀..盡速就醫! 的必吃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每天確診人數激增,就連中重症也有出現不少個案,值得注意的是,血氧濃度如果有往下掉的情況,一定要特別提高警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