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和太太一起合寫的,有很多感觸睡不著,所以躺在床邊妳一言我一語,我執筆完成了這篇文,所以算是共同署名。
最近很多篇文章,恰巧這兩天也有些朋友傳私訊給我和胎胎問這些問題,看完之後我們有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
✅要不要3C育兒
我家老大2010年出生時,我們也發下豪語,絕對不讓孩子使用3c或是看電視。當時我住院醫師,幾乎天天值班,一個月有23天睡醫院,所以太太幾乎天天要一個人跟大女兒PK。
2012年有了二女兒,逐漸開始妥協。有時候我上班,她在煮飯的時候,也只能偶爾給孩子看巧虎。
2018年,生了灰灰,我們夫妻也38歲了。一打三的媽媽,真的沒辦法再堅持什麼零3c育兒,但我們會給孩子看英文版的卡通(比如說彩虹小馬/冰雪奇緣/雷霆戰狗之類),過濾掉海綿寶寶/蠟筆小新之類的影片,然後有種鴕鳥心態,至少他們在練英聽。
但每次有人在發表父母就不該給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其實太太聽在耳朵裡、總會覺得「我是不是一個壞媽媽?我不盡責?我不愛孩子?」,心裡都會覺得酸澀。
✅該不該用機車載小孩?
我自幼家貧,印象中爸爸買車應該是我國中的事了吧?而且爸爸的工作在外地,就是一兩個月才回家一次,我記憶中的童年,根本都是媽媽騎著小達可達,載著我和妹妹出門,就算颱風天也一樣。
太太有三個姐姐,也是從小爸媽各騎一台機車三貼出門,到了國中家中才有車,出門還要一台老corolla車坐兩大四小,塞了六個人超載,每次過高速公路的收費站,還要一個小孩躲起來。
我當然知道開車安全,最好NCAP、IIHS都要滿分,汽座也要撞擊測試高分,老實說,現在我們帶小孩出門,一定堅持要開車,要坐安全座椅,因為生灰灰,還把剛買2年的ct200h換成xc90,就是為了安全。
但誰說用機車載孩子的就是不及格的父母?照很多網路文的說法,幹嘛不搭捷運?幹嘛不買車?沒準備好買車的人幹嘛生小孩?
但這些人是不是忘了,除了台北,哪裡會要去哪裡都有捷運?有些地方連公車都沒有好嗎?難道我父母、岳父岳母都不愛小孩,我和太太都不該被生出來?
✅該不該請防疫假?
這是今天我和太太加起來被問了超過20次的問題。
我應該會幫灰灰請假,姐姐們視情形也有可能請假,但那是因為太太是全職媽媽,可以一打三在家帶小孩。
但難道雙薪家庭不能請假的,難道上班族媽媽就不愛孩子?對,這件事我特別強調媽媽,是因為這個社會總把育兒壓力單獨加諸在媽媽身上。好像媽媽不幫小孩請防疫假,不回歸家庭帶孩子,就是不及格的媽媽。
大家沒發現,現在在糾結該不該請假的,大部分都是媽媽嗎?
題外話,我有個麻醫同學,他太太是外科醫師。他們遇到颱風天保姆堅持休假的時候,因為麻醉科住院醫師比外科住院醫師好請假一點點,所以都是爸爸請假回去帶小孩。
育兒路上夠苦了,不要再加重媽媽們的心理壓力可以嗎?家中情況允許的,請防疫假當然很好,現實情形不允許請假的家長,難道要辭職回家顧小孩,然後全家喝西北風?
請不請假沒有對錯,上面每個問題都沒有對錯。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考量,也都有自己的無奈,相信每個父母做出的每個決定,都有自己不得不的理由,我想旁人就少出點意見吧。
我雖然孩子生得多,我自認孩子也都教得不錯,但我很少對育兒教養方面發言,因為高談闊論的教養文,其實常常會傷害到無力的媽媽們,就像誰都不想被長輩親戚朋友鄰居對你的家庭、婚姻、教養等等指手劃腳一樣,我們不要犯了好為人師的毛病,不要去指點他人,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以好意和關心的名義,強加在做不到的父母身上,這何償不是一種群眾情緒勒索?
以上。
邱豑慶&史佳霖 2021.05.17
蠟筆小新住院 在 永康曾咖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今天愚人節>
今天是愚人節,但得知的消息卻一點都不愚人
咖郎爸生病了,現在正在住院觀察
是急性的胰臟發炎,病因還需要持續觀察釐清
謝謝醫生們的幫忙 看起來應該已經度過危險期
本來今天想發文跟大家聊聊生小孩
但幾天前我跟某人從台北趕回來台南照顧咖郎爸
誠摯的感謝我們兩的佛心公司 可以讓我們一個禮拜在家工作
在往返醫院過程聊著聊著 卻驚覺我們正夾在人生的好多難題中
這種日子對於我們來說的確很煎熬
我們正邁入一個被時間逼著走的年紀
不是你自己要作決定,而是環境跟生理因素逼著你作決定
返鄉與北漂
夢想與經濟現實
生子與買房
長輩陪伴與職涯發展
在這集Podcast中 我們聊了很多關於生子的想法
某人從不生主義轉變成想生主義
但我卻在越來越多壓力情況下找不到當初期待小孩的感覺
在咖郎爸生病的當下,我更深深感受到對於未來分身乏術的恐懼
如果要問我成長的感覺是什麼
大概就是你開始得被迫做選擇
而且所有選項都需要犧牲再也無法重來的事
但也因此 前陣子我勇敢的向周邊朋友發出招募
要大家一句話描述生小孩的好處或是推薦的原因是什麼?
我整理一些超荒謬的好處分享給大家
。報稅可減免
。會回望自己的成長過程,與父母相處的方式,希望自己過去曾受過的挫折和傷害不要重蹈覆徹
。物質欲望會降低,因為所有奢侈品你都再也買不起
。會覺得工作上遇到的任何難題都是一塊小蛋糕而已🚬再難有比養小孩難嗎!
。人生另一個重心的起始,陪著孩子重新回到童年,再成長一次。可以學會很多兒歌。
。理財變的更積極、生活不無聊非常充實、人生的修煉可再往上一層次
。重新體驗簡單的幸福,像是看10集蠟筆小新
。變成更好的自己、重新過一次童年去感受很純粹的快樂。
。小孩是夫妻再前進的動力來源。
。發揮潛能,我從來沒想過,我有辦法徒手接吐、或是浴缸裡打撈人類大便呢
。小時候真的超萌超可愛的~~不過當然要媽媽也長得可愛才行
。失業補助可以多領10%
。可以知道另一半小時候的為人
。可以體會到被毫無條件全心全意愛著的感覺
。可以在教養孩子成為心目中的好人的同時,也學著讓自己成為那個好人
。可以在相處中把自己內心各種真善美包括醜都照出來,歡迎想找回自己的人試試
。和小孩溝通的技能,在職場組織管理上還蠻一體兩面的
。可以早點發現彼此不適合早點離婚
。可以體驗無法賴床的感覺
。可以讓你理解原來單身是如此的美好
。可以幫助理解為何小時候我媽會想把我塞回去
。可以更珍惜自己工作上班的時間
不確定這樣有沒有幫助到大家
想聽這集Podcast請點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j9w7avj8ta0824z9mq5bcm/platforms
留言也歡迎大家繼續補充生小孩好處與優點
#顯圖為友人超可愛的催生寶寶
蠟筆小新住院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打嗝100次就會死」????
打嗝打不停,小心潛藏致命危機
https://tphhealthcare.blogspot.com/2020/05/100.html (有圖有真相)
卡通《櫻桃小丸子》某一集,敘述小丸子爺爺友藏因為一直打嗝備感恐懼,因為他聽過「如果打到100下就會死掉」的都市傳說。
在《蠟筆小新》裡也有類似橋段,事主是小新向日葵班同學正男。由於正男打嗝打不停,每個人把聽過的偏方全用上了,卻始止不住。最後正男打了第101次嗝,但沒有死掉。
「打嗝100次就會死」說法是誇張了點。不過,要是打嗝打不停千萬不能大意,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你的身體恐怕潛藏致命疾病。
-
案例一
某天一位年輕男性朋友打電話給我,他說他這幾天一直打嗝,好了一陣子,一不小心誘發,又一直打嗝,實在很困惱。電話裡我問了他其他生理狀況,他既沒有吃不下、想吐的問題,也沒失眠的問題。
我先提供幾個非藥物治療的方式給他參考,告訴他如果止不住,打嗝反覆發作,還是得來醫院一趟,我會幫他安排抽血跟胃鏡檢查。後來,他是用食指壓舌根催吐的方法,不到一分鐘打嗝就止住了。
案例二
多年前,遇過一位中年男性病患,他曾經因胃食道逆流就診,治療後狀況得到控制。有天,他突然跑來門診,說打嗝持續一周之久,去診所看兩次都沒改善,連睡覺都會被影響。於是,我幫他安排隔天做胃鏡和腹部超音波檢查,並開止嗝藥讓他回家吃,緩解不適。
沒想到半夜我就接到醫院急診室通知,說這位病患因吐血急診,而且有腎臟衰竭尿毒情形,需要洗腎。我趕緊趕去幫他做了緊急胃鏡,才知道他吐血原因是頻繁打嗝引發嚴重的胃食道逆流,導致食道潰瘍出血,由於患者本身腎功能不佳,凝血特差,所以才會血流不止。
我先用胃鏡幫他止血,腎臟科也為他安排住院緊急洗腎,後來順利出院了。根據腎臟科醫師調查發現,病人他很可能是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健康食品,導致腎臟急性衰竭引發尿毒。
-
▍為什麼人會打嗝?
打嗝可以適度紓解胃部壓力,是一種不自主的反射動作,也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其成因相當複雜,目前多半推測是橫膈膜神經與迷走神經受中樞神經影響而造成。
至於,打嗝會有聲音是由於橫膈膜收縮時,胃內氣體(或食物)受擠壓而往上衝,為避免氣體(或食物)不小心跑到氣管,進到肺部,聲帶會自然閉合。打嗝時,感到呼吸不順,也是這個緣故。
▍打嗝與胃食道逆流的關係
打嗝,讓賁門處於開啟狀態。一般人最能感受到賁門的開啟,除了吞嚥,就是打嗝。只是打嗝次數過於頻繁,導致賁門常處開啟狀態,還是會導致胃食道逆流發生或加重症狀。不過,若本身賁門的緊閉度、肌力、功能都正常,只要停止打嗝,症狀就會跟著消失。
▍打嗝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胃疾或脹氣│
打嗝最常是胃疾引起,且多和胃脹有關,這是因為橫膈膜下方的胃脹大,易壓迫並刺激到橫膈膜神經。胃脹原因很多,像吃太多、吃太快、飲用產氣或碳酸飲料,吃飯配話等,都可能讓打嗝發生。
│飲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影視節目裡扮演酒醉的人常有兩頰通紅、連續性打嗝等兩個主要特徵,現實生活中亦是如此。一方面是酒精飲品常含有大量氣體(如啤酒),另一方面是酒精會對神經造成刺激。
│心因性因素或壓力│
根據研究指出,心理壓力亦是打嗝的主因,容易緊張、焦慮、心神不靈、自律神經失調者或身心疾病患者,也是打嗝高危險群。
▍打嗝潛藏的致命危機
打嗝有時是相對致命的疾病造成,像是代謝問題導致的離子不平衡,低鉀、低鈉、低鈣、高血糖等皆會造成肌肉收縮異常。尿毒症病人因尿毒無法透過腎臟排出,累積體內後刺激到神經,與糖尿病導致的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透過持續打嗝來表現。
透過文獻報告指出,心肌梗塞或心包膜發炎可能會刺激迷走神經。此外,類固醇藥物、化療藥和無痛檢查使用的麻醉藥等,都可能引發打嗝。其中,部分化療藥物因具毒性,推判可能會刺激神經。麻醉藥引發的打嗝現象機轉仍無定論,但根據統計數據可知以男性、有胃食道逆流者居多。
▍非醫療級的止嗝方法
其實,確實有一些非醫療級的止嗝方式,可以嘗試看看。但如果以下方法都沒有效,還是去看醫生,做進一步檢查吧!
│催嘔│
這個方式診間臨床也常使用,醫生會用壓舌板壓舌根誘發嘔吐反射,在家裡則可用湯匙或食指指腹按壓舌根。通常三到五分鐘的刺激,打嗝會自然停止。
│大口喝水│
可以在五分鐘內連續且大口喝水(500ml)。目的是使口咽部附近的神經獲得刺激,以抑制打嗝。
│舌尖頂上顎│
這個動作可以降低打嗝的頻率,減緩持續打嗝產生的不適,亦能改善不自覺吞嚥口水,甚至清痰的習慣。
│按壓穴道│
嘗試按壓刺激鳩尾穴(胸骨最下端凹陷處),之前上廣播范瑞杰主持人分享的金手指治胃痛,就是用大拇指輕輕按壓這個穴道。此外,翳風穴(耳根部與耳垂後方的凹陷處)也是中醫常用的穴道。
照片,:膠囊胃鏡檢查新科技(台北中山醫院,膠囊內視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