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種子首度上太空】🌿
姬蝴蝶蘭、台灣藜、番椒、向日葵,它們將成為台灣最先上太空的植物!
太空中心七月底已將這四種種子送達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這些種子將於九月送至美國,預計今年十月搭上補給物資給太空人的太空船,前往國際太空站(ISS)。
太空中心參與了 JAXA 的免費科學計畫「太空種子亞洲未來(Space Seeds for Asian Future, SSAF)」,將種子送到 ISS,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只要總重量不超過 50 公克,各國要選幾種種子上太空都無妨。目前已知有九國參與,共計 16 種植物要送到國際太空站上、日本的 Kibo 太空艙。
各國主要根據兩個原則選種子,一是特有種或具有特殊象徵;另一類是作物。前者如泰國選了國花阿勃勒、澳洲挑了國花金合歡、紐西蘭選了原生種聖誕紅;作物類則如印尼選了芹菜與洋蔥種子、馬來西亞的聖羅勒(泰國稱為打拋葉)。
太空中心不具植物專業,因此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以及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合作,協助選定植物、提供種子、申請出入關檢疫證明,及指導後續研究與科普推廣。
這些種子預定今年十月隨無人補給船送上 ISS,詳細航次還未確定。種子將在站上「放置」幾個月(不會在太空站上栽種),預計明年二月回到地球,送回台灣,讓科學家實際栽種,探討太空中微重力、高輻射的環境對種子生長有何影響。
有「台灣價值」的植物非常多,但不可能全部納入。最後專家們挑了兩種代表性的原生植物、兩種作物上太空:姬蝴蝶蘭、台灣藜、番椒、向日葵。
▌姬蝴蝶蘭(Phalaenopsis equestris)
■ 份量:1 公克
台灣原生的蝴蝶蘭只有兩種:姬蝴蝶蘭、台灣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
姬蝴蝶蘭在日治時期後就缺乏正式採集紀錄,一度被認為已滅絕。直到 2010 年,屏科大森林系葉慶龍教授與林試所合作調查,在小蘭嶼找到九株植株,並首次紀錄到其生態與花形描述,這睽違百餘年的再發現引起轟動。
姬蝴蝶蘭於菲律賓群島有廣泛分布,但在台灣僅生長於小蘭嶼。花朵寬約 2~4 公分,擁有白色、粉紅、粉紫、白瓣藍舌等豐富花色,是迷你多花性蝴蝶蘭育種的主要親本。
它還是 #全世界第一個 全基因體解序的 #蘭科植物──2014年,成大生科系陳虹樺教授、蔡文杰副教授進行國際研究,以姬蝴蝶蘭為標的,完成全基因體解序,其 DNA 大小為 1.16Gb,含有 29431個基因,成果更登上國際期刊《Nature Genetics》封面文章。
不過,姬蝴蝶蘭的突變紀錄仍相當缺乏;突變後,染色體變異與植物特徵之間的關聯也不清楚。此趟太空之旅或許有機會對此投入研究!
姬蝴蝶蘭背後有種種精彩故事,現實處境卻不樂觀。市面上蘭花多為人工混種育成,但野外蘭花仍面臨極大生存壓力,甚至僅存少數個體。為了讓這珍稀植物在野外存續,林試所擬定了復育計畫;辜嚴倬雲保種中心近兩年也啟動「蝴蝶蘭返鄉計畫」,致力尋找野外種源,繁殖後再引回原生地,先從台灣原生種著手,最終目標是讓全世界蝴蝶蘭都能回家~
▌臺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
■ 份量:10 公克
俗稱紅藜,主要分布台東、花蓮、屏東等縣市。這是台灣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因此它擁有許多名字,排灣族稱之 djulis、魯凱語 baae、布農語稱 mukun、卑南語為 duli、阿美語 kowal……除了當糧食,也常做為釀製小米酒的酒麴。
紅藜應用歷史悠久,相關研究卻很稀少,還一度被認為外來種。直到林務局與屏科大森林系郭耀綸教授合作,歷時三年調查這民族植物的身世,比對各國館藏的藜屬標本,才確定它其實是台灣原生植物,並於 2008 年正名為臺灣藜。
臺灣藜營養價值極高,近年漸漸成為明星食材──蛋白質含量高達 14%(是稻米的兩倍;相當於小麥),富含抗氧化物、膳食纖維與礦物質,還有九種人類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
科學家們會調查這些到太空一遊的種子,後續發芽、生長、形態特徵、遺傳基因等表現是否會受到影響~
▌番椒(Capsicum annuum L.)
■ 份量:16 公克
Capsicum annuum 是最常見的五種番椒栽培種之一,依果實中是否含有「類辣椒素」,番椒可再分成辣椒與甜椒(我們送上太空的種子是果實呈鐘型、帶甜味的甜椒)。
根據農委會的「農業統計年報」,台灣近十年(2010~2019) 番椒的種植面積多維持在 2400 公頃以上,是僅次於番茄的第二大茄科作物。番椒富含維生素 C,生熟食皆可,還可當作辛香調味、食品著色、萃取成分添加到保健食品、醫藥與化妝品,繽紛多彩的外型也適合當作觀賞植物,用途相當廣泛。
上過太空的番椒種子,後續生長型態、營養含量、生物化學特性會是研究重點。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 份量:20 公克
向日葵是常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生長於夏秋兩季,在台灣,六月至九月是向日葵開花的高峰月份。
它常用以觀賞植物、榨取食用油、甚至做為生質能源。葵花籽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及維生素 E。觀察向日葵種子從太空歸來後,生長發育狀況、植物油中的化學物質含量是否發生變化會是滿有趣的題目。
▌幕後花絮
選定種子的過程中,由於法規與流程的緣故,不得不放棄一些深具代表性的作物──水稻「台梗 9 號」以及「台農 67 號」的種子。
參與計畫的國家必須先將種子送到日本,JAXA 收齊種子後,再連同日本要送至 ISS 的物資一起運往美國,交由美國的火箭發射,把物資送到太空人手上。而美日之間不能互相出口任何稻米種子,所以我們不得不排除水稻;原本擬定的山櫻花種子也因為不能輸美而放棄,改選向日葵。
台灣這四種種子都沒有輸往日本的紀錄,讓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台中分局費了好些時間才完成檢疫工作。
種子要輸入日本,除了要有一般檢疫證明之外,番椒所屬的茄科植物易感染「馬鈴薯紡錘形塊莖類病毒(PSTVd)」,還需另外附上未罹患該類病毒的病蟲害檢疫證明。
這些要上太空的種子,經過檢疫、封裝後從台灣出發,行經日本、美國、太空,再循原路回來,全程 #不會拆封。待種子回台灣,再交給植物學家栽種、研究,看看歷經太空環境洗禮後,植物生長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送種子上太空.計畫緣由
日本 1993 年發起區域性太空組織「亞洲太平洋區域太空機構論壇 (APRSAF)」,串聯許多亞太地區的太空機構,執行不同領域的合作計畫,例如防災救災的「守望亞洲」計畫、推廣太空科學與日本太空艙成果的「Kibo-ABC」計畫。目前有 13 個國家是「Kibo-ABC」成員,太空中心也是其中一員。
在多國合作建造的 ISS 上,日本 JAXA 擁有一個名為Kibo的太空艙。而未來長途太空旅行,人類如何自給自足種植糧食是熱門研究主題,JAXA自2011年就發起「太空種子亞洲未來(Space Seeds for Asian Future, SSAF)」計畫,讓「Kibo-ABC」成員機構送種子到 Kibo 太空艙,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國立中興大學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防疫小尖兵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臺中分局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林試所-幸福森活
📸底圖:JAXA 人員收到台灣種子後的開箱照。
=======有那麼點相關性的資訊分隔線======
今年「Kibo-ABC」有好幾項亮點活動,除了送種子上太空,還有「KIBO 機器人程式設計競賽」,讓學生寫程式控制國際太空站的機器人。太空中心亦積極參加,台灣預賽已於六月舉辦完畢,第一名為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隊伍「Taipei Fuhsing Robotics Omega」。
因疫情緣故,九月的國際決賽改以連線方式進行。決賽隊伍有機會與 ISS 連線,實際操控站上的飛行機器人 Astrobee!
==========看到這邊的是真愛=============
「蝴蝶 發育 期 基因 變化」的推薦目錄:
蝴蝶 發育 期 基因 變化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瘦腹不減胸,可能嗎?誰說減脂豐胸不能同時!」
在增肌減脂門診中,不少女性最在意的問題,就是:「醫師,這樣吃會不會瘦到胸?」,在這裡分享我個人的親身跟臨床經驗,希望大家都可善用低卡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同時幫助減肥跟豐胸喔!
之前粉專分享過「哺乳媽媽美胸文」https://www.facebook.com/Dr.Amortality/photos/a.330100234459614/330097164459921?type=3&sfns=mo,而這篇則是針對減脂增肌中的人,調整了飲食部分的建議:)
#先講胸部的組成:
胸部的結構絕非皮下脂肪這麼簡單,可想成是一個建築物,要有廣大的基地(胸大小肌、胸肌下結締組織、肋骨與肋間肌)、樑柱跟鋼索(乳腺、包括乳小葉跟乳管、乳腺下結締組織、懸韌帶),剩下的水泥(脂肪)、磁磚(皮膚)構成我們看到的外型,所以是這些「脂肪以外」的構造主掌乳房的渾圓堅挺,故胡亂節食減肥會讓胸部感覺變小最快的原因其實是「胸大肌的流失」跟「結締組織的鬆散」,視覺上會先有下垂萎縮的感覺,畢竟限制熱量跟蛋白質攝取後,第一個犧牲掉的絕對是肌肉跟結締組織,還輪不到(胸部的)脂肪啊!
#回想懷孕跟哺乳胸部再發育這件事
就可以發現,即使沒刻意多吃或食補,懷孕跟哺乳期「雌激素」的變化就會造成乳房的再發育現象,不只是乳腺被刺激發育、血管擴張讓乳腺獲得可製造乳汁的充分營養(有點像運動後血流往肌肉方向走使得此時的蛋白質跟營養素會由肌肉獲取較多的道理),所以減脂期間順便豐胸的方式就是:
1. 把地基做大—>「強壯胸大肌」
2. 讓鋼鎖穩固—>「維持結締組織」
3. 擴充樑柱—>「乳腺再發育」
#選對內衣非常重要:
結締組織跟乳腺組織的壓迫會影響血流跟營養吸收,壓胸或水餃墊的內衣其實都會阻礙胸部的成長發育,所以建議罩杯不可壓胸,把水餃墊拿掉,內衣布面跟胸部的距離要親巧的貼合甚至若即若離,留點成長的空間,側邊要選包覆性佳的寬邊多排扣,撥奶時記得手掌五指一定要「併攏」,先從後背往前撈,再稍稍移開下圍鋼圈將奶往上撥(從外到內,從下到上),確認奶都安全自在的待在碗公內,勿因胸小就穿厚墊,定會越穿越小。
#強壯胸大肌:
胸大肌萎縮跟懸韌帶失去彈性是乳房下垂的主因,東方女性上胸較沒肉,西方女性有「半球」,跟基因先天優勢飲食習慣跟後天愛重訓有關。這裏提供胸大肌的刺激方法,從鎖骨中線到乳頭連線用「右手」大拇指跟食指「連根抓起」「左側」的胸大肌,反之亦然。如果只抓表面,皮膚會受傷瘀青,記得一定是深深的抓起深部肌肉,用兩指揉捏刺激,會有點酸酸的感覺是正常的,兩邊各捏100下/day,我是看書或洗澡時會順便抓一下,若有大小胸的人,請小的那邊多抓個50下。也可買那種小台手掌大幾百塊的「低周波治療器」,將兩片電極貼在胸大肌的位置上做電刺激。也可直接重訓鍛鍊胸大肌,一週兩次,做一休二,針對胸大肌的運動除了伏地挺身、槓鈴臥推、蝴蝶機都可以,一組20下*3次,分享一個連結供大家參考
(https://www.google.com.tw/amp/s/kknews.cc/health/q8xvvo.amp)再來養肌肉不可或缺的蛋白質(雞蛋、乳清蛋白、大豆蛋白)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維持結締組織
傳統富含膠質的食物難免熱量跟脂肪太高,建議直接攝取高單位維他命C(1-2g/天)、補充高單位膠原蛋白(5000-10000mg/天)、卵磷脂(從蛋黃攝取也可)、鈣片(1200mg)等,才不會造成多餘脂肪堆積。
#乳腺再發育
可多攝取富含天然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的豆漿、豆腐(不過大豆異黃酮用天然食物補充就好,不建議攝取高單位的「補充品濃縮錠」喔!)、含膠質的黑白木耳、菌菇類、含碘的海帶紫菜,另外避免海鮮過多造成膽固醇升高,建議直接補充「鋅錠」喔,當然有了雌激素以外,動植物蛋白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綜合以上,可發現減脂跟豐胸其實是不衝突的喔!甚至是需要的共同營養素都是「優質動植物高蛋白質」、「膠原蛋白」、「維生素C」、「天然食物的大豆異黃酮」、「鋅」、「碘」,「鈣質」都是能調節雌激素的分泌,刺激乳腺發育。
最後想幫助胸部營養吸收變好,就是 #勤按摩:看網路和買書自己按穴道彈性跟Q度立刻有差,跟胸大肌的刺激和按完後血液循環變好,乳腺刺激而乳管擴張造成的膨感有關,這裡有穴道的連結,在月經走後就可以開始按個14天左右。
https://ccu198855.pixnet.net/blog/post/50075014-【教學】正確的豐胸穴道按摩,讓胸部變大!
胸部的cup是上胸圍減掉下胸圍,若減脂中按照以上的守則讓胸部維持住上圍,背部跟腹部脂肪減少,下圍縮小後,視覺上跟買內衣上絕對是大一個cup喔!!分享給所有希望身材更玲瓏有致的女性朋友們喔!
#有圖有真相之持續往瘦身跟豐胸邁進的Tammy Wang
#超好穿不壓胸運動上衣有興趣可私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