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龍古道 🔺 CAMP & HIKE ]
一般用來評量登山者程度的標準,大多以客觀的生理條件為依據,例如步行的速度、爬升的高度,或者是行走的距離,但如何具體衡量一個人有多麼「樂在其中」卻是極為困難的課題。
我想是因為「享受大自然」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無法計量的單位,而「快樂」這種感受則和主觀價值有絕對的關聯,即便做一樣的事、走一樣的路,我的快樂也無法和你的快樂擺在一起秤斤論兩,無法比較也不需要比較。
所以爬爬小山、走走小路一點都不是什麼害臊的事情,而喜歡在山裡「自虐」的人也完全沒有問題,重點是要能樂在其中,找到與大自然相處的樂趣。
#路線資訊
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為了壓制這一帶的泰雅族人,於是沿著汶水溪附近的稜線,以泰雅族走出來的「斯瓦細格古道」(Swashake)為基礎,修築了一條「加里山理蕃道路」,路線串連橫龍山、加里山,並延伸至鹿場大山和鵝公髻山。
因此理論上這條路可以一次走通,例如較受歡迎的走法是從橫龍山縱走加里山,接著回走到虎山走回原點,完成一個環狀的勇腳路線。
橫龍古道位於苗栗泰安,從登山口上切到稜線分左右兩線,左線約20分鐘抵達橫龍山,右線約120分鐘到騰龍山(也稱橫龍山北峰),所以一般的走法會先到較遠的騰龍山,接著循原路回岔路後才去橫龍山。整趟走下來不含休息約費時3小時,總距離約6公里,屬於難度不高的休閒路線。
✅ 追蹤我們的IG https://bit.ly/2RGrxJb
✅ 瀏覽更多Camp&Hike行程 https://reurl.cc/D9xqON
——
#CAMP_and_HIKE #橫龍山 #騰龍山
虎加縱走難度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42】登山醫學
∥ 獨登的風險 ∥
-----------------------------------------------------
獨自登山,是行使個人自由意志的展現,
但是也需要具備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與能力。
對於獨登行動,要有自我管理風險的措施,
也要有輸贏生死自己承受的認知。
-----------------------------------------------------
◤
問題一:獨自登山如果發生山難事件,需要動用國家資源搜救,還算是個人自由的範疇嗎?
答覆:現今很許多關於登山安全的討論日趨兩極化的對立和情緒化的言論,筆者和大多愛山的人一樣,反對蠻橫無序的管制措施。但是登山者也應該展現自己的理性和對風險了解負責的態度,才不會治絲益棼,不知道將來要怎麼爬山了。
人們為了不同的原因而爬山,一般人對登山活動的想法不外乎運動健身、親近大自然等,因為陌生的山野環境潛藏各種風險,應該結伴而行,跟隨具有登山能力的嚮導進行登山活動。然而愛山的人都無可否認,有更多登山的樂趣是存在於獨行的登山形態之中。獨行也不是現代所特有;唐代的王維就有「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的詩句。在自由主義盛行的現代,人們更嚮往「絕對的自由」。作者常在工作之餘的半天空檔自己去郊山走走散心,也常會遇到其他獨行的登山客,足見獨登已經是一種常見的登山模式。
在崇尚個人自由的西方社會更是如此,並不對獨登有任何限制,但是與自由相伴隨的是責任。因為獨登而增加的風險,與登山者的個人條件、路線的難度以及多種不易控制的變因相關,例如天氣、通訊與救援的難易度等,不能一概而論。有些獨登行動的風險可能接近1,但是不會有風險為0的登山活動,只是我們可以接受這樣的風險。
以作者個人的登山經驗和體能去獨登台北郊山步道,其風險應該和結伴而行差不多(可能比在馬路上走還安全很多);但是如果要去走百岳縱走或中級山探勘,我還是會選擇參加隊伍。成熟而理性的獨登者必須對自身的能力與即將進行的活動有明確的認知,知道因為獨行而增加的風險有些難以克服,而這樣的風險是自己和親友(如果可能的話)可以接受的。
◤
問題二:是否只要準備完善就可以獨自登山?
答覆:先不考慮某些暴虎憑河的行為,即使是完備的獨登者,仍然有難以控制的風險。
完備的登山者尚且必需面對意外的風險,更何況完備的登山者只存在於假設的理想狀態。在真實的世界,人難免有疏忽或狀況不佳的時候。此外,很多心理學研究都顯示,能力不佳的人更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更容易忽視風險的存在。
1.確保(belay)不容易執行
有一個攀岩名詞free solo(自由獨攀,最近成為一部火紅影片的名字,山友可自行到YouTube搜尋觀看),比較正確的意譯應該是「無確保技術岩攀」,是非常高風險的活動。過去曾有不少高手在類似的行動死亡,但是在歐美由於文化上對個人自決的尊重,對當事人較少苛責(其實討論的聲音還是有的)。在高山或探勘活動中,確保仍然是常會用到的技術。
誠然有更多的墜落事件是發生在沒有確保(沒有預料到會在該處墜落)的情況,但獨登者的更大問題,是即使他已經注意到某個地形需要確保也不容易做到。大部分的確保動作都要兩人以上才能操作,獨攀者雖然可以用雙繩下降或用輕裝上攀再吊背包等方式,但某些地形如橫渡或過溪很難做單人確保,而且繩索或傘帶會大大增加背負的重量,太重的背包會削弱登山者的平衡能力,增加失足的機會。對重量錙銖必較的獨登者,很多都沒有帶繩索或只帶輕短的繩索,這個風險就像蹺蹺板一樣,很難取得一個平衡點。
2.應變能力受限
一旦發生事故,有人立即或在短時間內死亡,也有些小傷口或挫傷瘀青,處置後可繼續往前走或自行撤退。但是超過一半的的情形是介於兩者之間。一個中等程度的墜落(比如說,約10公尺落差,沒有頭部撞擊),最常見的就是四肢(多為下肢)骨折、肋骨或鎖骨骨折;除非是傷及大血管或內臟的複雜性骨折,這些骨折本身不會致命,但是會嚴重限制傷者的行動能力,可能會到連拾回背包、披上衣物或把外帳搭起來都做不到。在困難地形或惡劣天氣中,有時連腳踝扭傷(很常見)這樣的小傷都會使傷者暴露於極大的危險中。這時候有沒有隊友在旁邊(即使是能力比傷者差很多,原本是被照顧的人)便成為決定傷者生死的關鍵。
筆者在山岳142期講失溫的文章中,就提到因外傷失去意識或行動能力,是失溫的重要先遣因素之一,稿件才交出就傳出獨行登山客G哥在盆駒山附近墜落受傷後失溫死亡的事故;而類似的事件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如發生於2014年底(2015年初才找到),登山高手蕭O溪能安縱走失蹤事件,及2017年空軍海鷗救護士丁O傑獨登屏風山墜崖死亡事件;後者尚且在跌落後即以手機成功對外報案求援,但疑似因雙腳骨折不能行動,而大背包滾到他處無法取得飲食及保暖衣物,加上山區下雨,導致在救援隊到達前失溫遇難,與G哥的情形相當類似。這幾個案件共同特徵是受難者所受的傷況不足以立即致死,其裝備及未受傷前的能力均足以自保,但卻因傷況限制了其自救的能力,最終導致死亡的不幸結果。
文/賴育民
台灣彰化人 台大登山社OB
現為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
學歷
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碩士
現職
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
登山經歷
台大登山社OB:曾任嚮導、領隊、山難防治小組召集人
台灣百岳 四十多座 台灣小百岳 六十多座
海外登山:富士山、金納巴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