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動物大事回顧 — 本地新聞】回望2020年,動物界都有不少大事發生,有令人髮指的,亦有鼓舞人心的。毛城城整理了六件2020年本地動物新聞,展望來年能繼續為毛孩發聲,捍衛動物權益,祝願毛孩在亂流下能平安。
1️⃣ #深井豪景花園寵物滅門案
深井豪景花園今年情人節發生虐畜案,30隻動物懷疑被人從高處擲下,但律政司早前卻拒絕起訴2名涉案男子,惹起全城公憤。一名領養了倖存貓咪的市民昨日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撤銷放生疑犯的決定。
🔗相關報道︰
荃灣豪景花園發現多具動物屍體 初步懷疑由高處墮下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photos/3355544724461516
倖存貓新主人入稟高院 要求推翻不起訴決定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photos/4191825184166795
~~~~~
2️⃣ #毛孩家長眾籌登報 #望為遇害毛孩討回公道
就上述案件,不少寵物主人都挺身而出,為毛孩發聲。1020名毛孩爸媽參與眾籌,於9月5日的蘋果日報刊登連版廣告。後來,1380名毛孩家長於9月13日再次眾籌登報,表達對律政司處理案件手法的不滿,促請律政司解釋不起訴的原因,以及希望署方重新檢視案件。
🔗相關報道︰
1020毛孩家長 促律政司交代拒告寵物滅門案疑犯原因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photos/3938545589494757
1380毛孩家長再眾籌登報 廣告設計惹爭議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videos/597363234290077
~~~~~
3️⃣ #動物驗出有新型冠狀病毒 #沒證據顯示會人傳人
今年年初本港爆發新冠肺炎,不時會有動物驗出有新型冠狀病毒的個案。本港第一宗動物感染個案,是第85名確診者周巧兒所飼養的狗狗,狗狗被送往漁護署隔離,回家後離世。愛護動物協會指出,暫時沒有證據證明動物會將病毒傳染予人類,請各主人不用過分擔憂,做好個人衛生措施,切勿棄養。
🔗相關報道︰
馬主愛犬低程度感染武肺 愛協︰沒證據能傳播給人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photos/3401055833243738
本港混種貓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photos/3465466786802642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與汪星人同心抗疫 不離不棄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photos/3401170399898948
~~~~~
4️⃣ #各式貓狗會眾籌登報 #宣揚領養不棄養
早前,蘋果日報實體報紙內的廣告成為全城焦點,「香港金毛會」等動物團體及愛動物人士紛紛眾籌登報,宣揚「#領養不棄養」。
🔗相關報道︰
數百狗主六心眾籌 登報宣揚領養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photos/3868704349812215
~~~~~
5️⃣ #寵物托運變走私案
移民潮再現,有中介公司收取寵物主人數萬元人民幣費用,聲稱可將寵物運回中國,實質企圖經水路偷運寵物至中國,多隻貓狗擠身於一個寵物膠籠內,部分貓狗更跌進海中溺斃。
相關報道︰
寵物托運變走私 全城鬧爆要求加強監管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photos/3915198448496138
~~~~~
6️⃣ #海豚退休了
政府提出向海洋公園注資106億元進行全新發展計劃,除了翻新園區設施,還會取消海洋劇場表演,改以其他方式宣揚保護海洋理念。
🔗相關報道︰
海洋公園︰取消海洋劇場表演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photos/3283012711714718
~~~~~
同場加映: #毛城城我最喜愛寵物品牌大獎2020
今年 MoCity毛城城™ 首度舉辦全港最具規模及公信力的「MoCity毛城城™ 我最喜愛寵物品牌大獎」,由全港寵物界人士以「一人一票」方式,公平和公正地選出最受愛戴的寵物食品、用品及服務品牌。在此再次多謝各位投下神聖一票的寵主!
🔗相關影片︰
毛城城我最喜愛寵物品牌大獎2020頒獎典禮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videos/401279944207823
= = = = = = = = = =
【毛城城FB: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
【毛城城IG: https://instagram.com/mocityhk】
【YouTube Channel: 毛城城MoCity】
= = = = = = = = = =
一站式 #寵物 資訊平台
✨想分享溫馨動人毛孩故事,或者得意相片影片?
歡迎FB Inbox #毛城城 或者 IG DM❣
蘋果日報登報費用 在 Campus TV, HKUSU 香港大學學生會校園電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評議會新聞】學生會將於蘋果日報頭版刊登聲明回應警方10/8拘捕行動
聲明全文: https://www.facebook.com/279926822076021/posts/3203802843021723/?d=n
就八月十號警方拘捕黎智英、周庭、李宗澤等多名人士,評議會時事委員會希望在八月十四日以18.8萬於蘋果日報頭版刊登聲明回應。會議一度休會待評議會財務委員會檢視學生會財政預算修改內容。其後評議會財務委員會建議評議會通過相關修改並再次召開會議。
學生會外務副會長鄭凱盈指刊登聲明的原因有三:
一、為學生會基本會員發聲,
二、使聲明接觸更多受眾,
三、使聲明內的訊息發放給廣大香港市民。
聲明強調香港人無懼白色恐怖,追求民主自由。鄭同學指諮詢法律意見後,認為登報的成效大於風險,亦符合經費使用的用途。
法律學會代表張敬生質疑撥款18.8萬元的必要性。鄭同學表明聲明既能讓港大學生會接觸學生,亦能夠提高至公眾層面。港大學生會亦希望能夠於公眾層面樹立榜樣,認為登報能被歷史記載。鄭同學則認為登報行為不但能夠樹立港大學生會於香港民主進程、社會發展及進步中的地位,而且能以實際行動支持新聞自由。其後,部分討論內容因涉及學生會的法律風險 ,會議以保密方式進行了一小時四十分鐘,在此未能公開相關內容。
經過閉門會議之後,鄭同學重申作為學生會幹事,刊登聲明容許學生會在一個有限度的範圍內表明立場。就有評議員認為是次聲明內容風險過大一事,鄭同學強調是次聲明預計不會導致沉重法律代價,同時亦無需太擔心財政方面的問題,只需關注這筆錢是否能達致效益。財務方面,學生會財務秘書亦已作衡量,是次登報所需要的費用並不會對港大學生會財政有過大影響。學生會學生福利秘書陳學霖補充是次登報與援助其他獨立媒體的活動並沒有衝突,學生會亦會考慮安排報章訂閱計劃予各會員。
學生會會長葉同學表示刊登聲明為現在時勢下學生會仍然有機會做的事,並且符合學生會的基本目標,最主要的動機是為港大學生會發聲。希望大家在關注香港之餘,亦關注學生會。葉同學亦認為是次登報行為仍然是具有價值的,並重申學生會並不是為了捐贈一筆資金予蘋果日報,而是表達學生會對新聞自由的支持及表明學生會無懼國安法。
大學堂宿生會代表胡梓彥發言認為港大學生會作為一個擁有資源的機構,登報刊登聲明是學生會最基本及直接能夠做的行為,以表達對本地新聞自由及新聞媒體的支持。文化聯會代表一黃思朗亦認為於報章刊登聲明,能夠使社會更關注蘋果日報事件及增加學生會的受眾。張同學提出評議員不應該單單基於個人立場作出判斷,而是應該基於評議員的選民及代表組織的意見作出考慮及判斷。葉同學再次強調雖然於報章刊登聲明看似徒勞無功,然而是次登報行為仍具有價值。
其後評議會就刊登聲明先進行意向投票(Preference Showing),了解評議員的取向。有27名評議員投下贊成票 ,11名評議員投下反對票。葉同學及利銘澤堂宿生會代表郭永皓其後希望他們能夠就反對登報的原因進行討論。
牙醫學會代表白竣榕認為內容比較模稜兩可,讀者可能未能完全理解聲明內容,故此可能會局限了表達效果。而本次內容與學生會以往的聲明亦有相似之處,似乎未能引起極大關注。葉同學回應稱聲明的內容並未定下,內容尚可討論並進行修改,但長遠而言文字有一定的影響力,去年評議會時事委員會的一篇聲明亦是葉同學出選學生會的原因。
李兆基堂學生會代表梁詠恩表示他個人投支持票,並表示雖然18.8萬看似一筆巨大的資金,但她認為這樣的一篇聲明能夠引起的關注比其他評議員想像的多,例如港大作為八大之首,刊登有機會引起其他大專學界組織仿效的可能性,因此認為刊登聲明的決定是合理的。
社會科學學會代表崔俊晟表示希望闡述他投反對票的原因,崔指出他並不是十分反對其他人的意見及決定,但於他而言,擁有18.8萬資金除了刊登一篇聲明,還有更多能做的事。
學生會外務副會長鄭凱盈認為此次議案事關重大,希望評議員能向選民交代其決定,因此提出以記名投票方式投票,其後通過了修改學生會財政預算,投票結果如下:
總票數:38
贊成: P, IVP, EVP, FS, UAS1, SWS, SAP, ICAP, RSA2, RCA1, RICA1, RICA2, LCHHR, LHHR, LSKHR, MHR, RCLHR, SCSHR, SKYLHR, STHR, SWHR, UHR, WLHR, BEAR, SSR, PC1(26 票)
反對: CAP, RCA2, RHR, AAR, ASR, DSR, EDSR, LAR, MSR, SSSR(10 票)
棄權: ECU, CTVC(2 票)
評議員簡稱全名及名單:https://hkusucouncil.wordpress.com/list-of-council-members-of-session-2020/
施德堂學生會代表羅羲倫投票後,以立法會35+為比喻指出刊登報章看似徒勞無功,其實能夠引起的迴響有可能是其他評議員不能夠想像的,因此他最後選擇投支持票。
張同學及崔同學最後亦表示雖然由於價值觀上的分歧,他們投下反對的一票,但依然尊重幹事及各位評議員敢言的勇氣。張亦希望學生會日後能有所創新,不侷限於只做已被批評為「千篇一律」的事情。
葉同學指當時聲明內容並未定下,評議員可以提出修改內容。
#CampusTV #HKU #KongU #HKUSU #港大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學生會 #校園電視
蘋果日報登報費用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專訪】這是早陣子《蘋果日報》財經版的訪問,概念曾在其他地方介紹,深入討論似乎尚待機會,但此刻百花齊放,當拋磚引玉。
以下為原文:
「年青時不願留在英美,曾經天真相信香港屬於我們,以為真的能夠一同建立這個家。」畢業後,回到中文大學執教鞭、當信報國際版主筆、成立智庫、加入李澤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團任高級副總裁、擔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不知從何時起,理想成了妄想,「一切都是一場夢,兩制是一場騙局。」
不再是「發夢」的年紀,但沈旭暉仍有想像力,期盼有天真的能夠光復香港,「假如海外有幾個小型新香港,保存元氣,一個像東印度公司、香港文化協會鞏固身份認同,只要國際形勢改變,總有一日可以光復香港。」
記者:孫樂祈
政權不見讓步迹象,上周科大生周梓樂重傷不治、大搜捕泛民議員,無力感充斥每個香港人。經歷過2014年傘運,最令沈旭暉恐懼的是散水,「再一次重演,會好傷。2014年後好多人好down,咩都唔理,繼續搵錢算數。」
更可悲的是無散水黨,全因警暴令港人髮指。他反覆強調不能鬆懈、不能絕望,「今次爭取到,都唔等於贏,一國兩制侵蝕繼續不斷發生;雨傘時爭取唔到,都唔等於失敗,唔係一無所獲。」
黃色經濟圈雛形已成
梁天琦2016年提出的「時代革命」,今天就真正發生,「今次咁多人響應,係香港人嘅創意,呢個時代喺bottom-up方向去諗。身邊好多朋友都搞緊黃絲經濟體,背後係去中心化,減低對政府、大財團的依賴,社會唔再top-down咁控制。一班目標一致的朋友,互相支持去打這場持久戰。」
今次不論政府會否讓步,黃色經濟圈的雛形已長成,經濟圈由罷食吉野家、支持大班麵包西餅開始,逐漸生出黃藍店名單、黃色招聘平台、網購平台,試圖擺脫靠攏內地的生意模式。
其實藍色經濟體早已建立並連結內地,至於遲來的黃色經濟圈,自然連往世界,「呢個外國勢力唔係政治,純粹係做生意,黃絲在能力、語言、價值觀都容易plus in去國際,文宣組甚至連藍絲都讚。加上100萬海外香港人,佢哋更加唔易受壓,有極大潛能未釋放。」
擺脫「人血饅頭」關口
內媒取笑香港人不自量力,沈旭暉以數據反駁,「200萬香港人,每人用1萬蚊去支持、消費,已經200億,係好大生態鏈,都未計滴漏效應。唔一定真金白銀,你放工寫文宣都有價值,係生態鏈一環。」事實證明,過往多次眾籌登報都能夠迅速達標,甚至有人說今次運動最不缺的就是錢。
不過要打仗,先要擺脫心理關口,五個月以來,無數香港人犧牲前途,為抗爭流出鮮血,這個環境下標榜自己是黃店圖利,是在吃「人血饅頭」、發國難財,沈旭暉提醒要擺脫這種思維,「要提供誘因,先可以令人持續參與,唔可以永遠靠捐錢,總需要自給自足。」
目前的黃絲經濟圈仍相當初步,但沈旭暉認為一旦有系統處理捐款,就能生出更多可能性,「只要做多一步,有個App可以俾人做prepayment(預付),就可以產生穩定現金流,亦可以串連到海外資金。」網購平台「光時」於訪問之時剛成立,平台設立的禮品卡功能,以實現預付的說法。
去中心化成世界潮流
在沈旭暉的沙盤推演下,發展下去甚至能取締銀行,為黃店提供借貸周轉,協助它們生存,「去中心化的世界潮流下,唔一定要大銀行。例如穆罕默德.尤努斯憑microfinance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佢喺孟加拉借出小額貸款畀當地人做小生意,成功幫助好多人脫貧。香港本身金融體系成熟唔需要,但呢個環境下,好多人有心支援,又有批人經濟上有需要。」談到去中心化,不能避開加密貨幣,「假如發展更成熟,可以提供更保密的交易工具,同樣是去中心化一環。」
比起看不見的金融系統,香港人最關心的始終是地產,「唔少地方已經好似sim city(電腦遊戲模擬城市)咁起樓,用3D打印出嚟再砌,成本、時間都慳咗,基建唔係以前門檻咁高。」香港買地成本以億計,沈旭暉出身國際關係,想法不局限香港,他大膽建議在海外建立新香港,「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omer教授其中一個概念,就係Chartered City(特設城市)。佢講當初香港俾英國管治,使用完全不同附近環境的法律,由零開始建立城市,其實模式可以複製;今日世界上大國依然有好多荒地,可以複製同一樣嘢,咁點解唔可以海外複製香港部份功能,等我哋有一條生路?完全複製香港梗係唔容易,但其實BVI都係幾萬人,已經喺國際金融佔一席位,香港人冇理由做唔到。」
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早於1989年已有人提過,而且今日比當年更迫切,「當年如果蘇格蘭西岸搬遷計劃成事,中國政府可能會在自由問題讓步,亦能刺激蘇格蘭的經濟發展。其實當年也有北愛爾蘭、達爾文等地的方案,並非天馬行空,關鍵是有沒有人具體執行而已。」
他指英國脫歐、配合BNO議題,是另一個海外建港的機會,加拿大有國際非政府組織正在倡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四國國民相互自由入境、並在任何一國就業的簽證限制,最終達成類似歐盟內部人口自由流動的格局,「四個國家共同消化持有BNO的港人,比全遷往英國更可行。」
強調自己非鼓勵移民
向外國勢力租地,外交部、黨媒豈不馬上跳出來,指責外國勢力粗暴干預乜乜乜?沈旭暉說新香港其實是多贏局面,與北京保持適當距離,關係可能反而更好,「須知特設城市背後的國家,不可能完全不顧中國態度,因此北京更毋須擔心港獨;有了距離,香港人釋去切身憂慮,得到真正的一國兩制,更容易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對各方其實都是多贏。」
他同時強調自己絕非散水黨,不是鼓勵移民,「要移民的人你不用鼓勵也會走,假如真的要走,也依靠網絡維繫香港人社區,把資金、能力去中央化,化整為零,繼續支持留在香港的真香港人,大家才能構成一個整體。別像上一代消極地到溫哥華成為唐人街廢老。」願意留下來的固然很好,像投資移民平均要購買最少500萬港元的房子,一萬人這就是500億,「這些經費,用來做一個主權基金,甚麼也能達成了,到了最後,才能有國際能量,光復香港。」
作為中間派,竟建議海外建立新香港,訪問近乎無底線,沈旭暉嘆口氣指,「不論黃、藍,正常一個人,當然明白香港發生咩事。老一輩想安享晚年、想湊孫可以理解,但我哋呢個年紀,未退休,又易流動,咁都無反應,就成個社會都無反應。」
蘋果日報 2019年11月11日
蘋果日報登報費用 在 登報道歉費用、報紙徵才台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必吃
中華電再度蟬聯「5G網速」、「行動網速」雙料冠軍3.原文來源(媒體/作者):例:蘋果日報/王大明(若無署名作者則不須) 蘋果新聞網/陳俐妏4.原文內容:請刊登完整全文(否則依板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