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哲學家,很有事?:趣談前蘇格拉底的16位大奇葩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籍
只要一講到哲學,不少人可能會想要立刻拉開距離(笑),覺得談哲學實在太過深奧也太燒腦。確實,哲學的確是一種思想辯論,腦袋真的會燒,但老實說,哲學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身邊,當我們與他人在分享彼此的想法與觀點時,這就是一種生活哲學的探討。
現今大家較熟悉的哲學家不外乎有蘇格拉底、柏拉圖、尼采等,在這本《哲學家,很有事?:趣談前蘇格拉底的16位大奇葩》當中提及到的16位哲學家們對我而言都好陌生,還好每一位的篇幅都不長,當作睡前閱讀蠻適合的。
***
先幫大家小小科普何謂「前蘇格拉底哲學」?從維基百科的說明可以得知,指的正是在蘇格拉底之前,或者是和蘇格拉底同時期的並未受蘇格拉底影響的哲學流派,然而他們的文字都沒有被留下來,現在看到的都是後人們的摘錄。
***
在閱讀的時候,我也不禁會思考這些超級久遠的先人們生活在相比相對簡樸的生活裡,還真多東西可以談,看著看著也覺得蠻有趣的。
其中,有幾位提到比較靈性的哲學讓我頗感興趣,例如畢達哥斯拉就提到:「生命誕生時,靈魂進入身體;生命消逝時,靈魂賦歸虛空。」這段話,我莫名喜歡,原來從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人在探索靈魂了!然而,畢達哥拉斯對於數字也極度崇拜,他認為數字1~10都各具意義,真是位浪漫數學家。
書籍的後面三分之一則是開始進入到蘇格拉底的時代,有關蘇格拉底許多的介紹,像是生平、他的哲學以及死因等,也為這系列的下一本書《哲學家,很有事?:漫談蘇格拉底和16位小夥伴》拉開序幕。
閱讀哲學家們的故事對我來說就很在像看神話故事一樣,總是充滿驚喜與樂趣,對於有些對話會不自覺地覺得他們的確很有事,可是偏偏卻又說的很有道理!怎麼會這樣呢(汗顏)
-
作 者|賈辰陽
出版社|時報出版 / 時報出版愛讀者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蘇 格拉 底 死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蘇格拉底的申辯》柏拉圖帶你瞭解西方哲學史上的核心事件 的評價
- 關於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30.苏格拉底之死(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遇見《蘇格拉底之死》 為真理獻身為正義而亡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蘇格拉底之死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蘇格拉底之死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反對廢死
作者:野侍一郎
殺女童案殘忍的程度,實在讓人也隨之喪失理智地憤怒,我看到電視報導憤怒群眾圍在警局痛毆兇手,老實說我的手也隨之出力,也彷彿隨群眾之拳痛毆該兇手,雖然我是在日本在網路上。
我是凶殘地嗎?冷靜思考之後我是否定的,我並不兇殘,我只是憤怒的自然人性的爆發,當然我也不想去尋找道德支撐的理由,因為終究所謂的道德確實存在人世間,但它是甚麼?
從蘇格拉底時代就討論了許多,可是,到現在也還沒有人有辦法釐清它的確實輪廓,找道德來安慰自己、武裝自己,這個意念本身才是一個根本的不切實際。
我不說我是支持死刑,但我首先卻先反對廢死!因為所謂主張支持廢死的人或團體,我沒有看到或聽過一個像樣、能說得通的道理。
死刑不能中止殺戮、死刑也不能救回被殺死的生命,這只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概念說詞,其實也是一種虛脫的喃喃自囈,因為死刑的根本用意並不是要中止殺戮或救回生命,死刑的基本用意是在追求一個趨近公平的比例原則。
真正的公平其實可能是不存在,或很難實現的,只能採取趨近的方式選擇自然社會中赤裸的力對價,可能才是一種原始的自然公平,殺人者死、一命抵一命,聽起來似乎野蠻,但其實它只是一種原始公平。
但是,除開原始公平,有誰能評斷出真正公平?現在能聽到的究竟有多少,其實只是一種自我感覺公平、或者一種類似宗教的靈性公平,卻以為那是理性公平。
廢除死刑,死刑犯真的能在拘禁之中懺悔?而他未知的懺悔,卻是要以其他眾人的稅金來完成。可是,受害者的周遭親人可能活在無端痛苦深淵,用自己的歲月、用盡任何可能來使之淡化(或許終身都不可能)。
我們的稅金和對加害人的人道慈愛,卻少之又少花到受害人或其家屬身上!甚至往往連關心都闕如。郭台銘我甚不欣賞,但他說等那些主張廢死的人親受其害而尚能主張廢死,他可給他們跪拜磕頭,很遺憾地,就這一點上我也和郭台銘同樣認為。
人確實也非廢死聯盟殺的,不過,為什麼會有人把怨氣發在廢死聯盟身上?其實更精確地說,應該是發在廢死這個主張,或者說是對廢死主張的觀念衝突。其實由於對司法的缺乏信心,再加上有人主張廢死,可能許多憤怒不安,根本是找不到出口或獲得紓解
有的主張廢死的說詞是:不該給法官過大權限剝奪人的生命權。但是,容許加害人終結他人的生命,或者有甚麼法可以禁制得了加害人的犯罪行為於先?這種超完美的法律,能夠被發明訂定出來嗎?劉邦的約法三章,不是法有多完美,而是在以身試法的罰則刑重,它的第一條,就是殺人者要處死。
或者也有廢死者擔心,死刑有可能被當權者惡用,當權者如果要惡用法整肅異議者,不用死刑也能凌遲政敵。遠的不說,陳水扁並沒有被判死刑,卻比判死刑更淒慘。
北海道有一所監獄,叫「網走監獄」,就蓋在北大荒的鄂霍次克海邊,而據說是伊藤博文建議明治新政府蓋來關重刑犯的,但多數卻用來整肅異議分子或親幕府政敵。蓋在北緯四十幾度的地區,每年冬天酷寒惡劣的氣候,犯人病死凍死機率相對高,剛好也可達到死刑的效果,法的惡用是法官訓練、政治人物操守的問題,死不死刑差異根本不大。
醫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placebo effect(安慰劑效應),病人相信或信賴醫生、或信任藥性有效,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卻能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台灣民間有人到廟裡求神符火化飲用,有時能發揮效果,也可以看成是一種placebo effect。
死刑無法消彌殺人、無法求得真正公平,但是,對受害人周遭社會卻可能存在一種紓解出口的placebo effect效應,而廢死卻可能是剛好一種相反效應的Nocebo effect(反安慰劑效應),所以,我未必支持死刑,但是我反廢死。
死刑確實無法回復消失的生命,殺人犯即使被關終生監獄,但犯罪者的存活卻有可能持續地觸痛受害人家屬,其結果有可能就像同時在懲罰受害人家屬的效果,這就是Nocebo effect(反安慰劑效應)。
關西大地震原本在神戶市區設有地震受災紀念館,但由於有可能一直勾起災民觸景傷情,現在已經全部移走。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寬宏大量地赦免原諒加害者,毋寧大多數的一般人可能也只有擁有一般人的心境,因為我們都是凡人。
主張廢死最容易被質疑之處,在於對加害人設身處地設想週到,甚至關懷備至,但是,這同時對於受害者家屬周遭,究竟有了多少的同理心?地下鐵鄭捷殺人事件,有幾個人、幾個家庭之後在過甚麼生活?這個社會甚至廢死聯盟究竟關懷過多少呢?可能連那事件幾個人被殺死,還有多少人確實知道都很令人懷疑!
至於法要如何能趨近公平地執行,這是另一個層次的技術思考問題,而且我現在也想問主張廢死的人,廢死有甚麼道德的優越性?是不是構思清楚論說來說服這個社會、說服受害者家屬及周遭。
廢死主張的核心可能是源自於天賦人權,把它導成生命權的不可剝奪,但所謂的天賦人權是洛克理論論說要旨,也就是它並非是原始真理。洛克論說中天賦人權的天是甚麼?
其實,洛克理論是根本性模糊,他雖然沒有提到神,但洛克所指的天和神,說法模糊之外概念卻是相近的,這也是我離開洛克的理論,而靠向賀伯的自然權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所謂權利的形成,是由自然力對價之後,所產生共同理性合意下的產物,或者它更像是一種眾意下的一種約定。
假設下的一種狀況,有兩個敵對的部族,當有一方攻進沒有大人只有小孩的部族時,沒有大人足以提出有力的力對價(對抗)時,只存小孩的部族天賦人權能存在嗎?他的生命權要依靠哪一個「天」幫他主張呢?
死刑不是萬能或萬靈丹,但死刑存在一種:你終結了他人生命,可終結你生命的一種力對價的可能。我反廢死,正是形同把這個力對價、對於加害犯罪者的唯一力對價的可能剝奪或取消!
至於終身監獄等等,都是存有瑕疵的刑對價,對於一個不該存在於自然社會的生命,卻必須再支付其他代償(例如監獄獄政獄卒),來維持不該存在的存在,這雖是國家來完成,卻是以無關的第三人的支付,理字上的缺陷無法令人釋疑。
至於死刑誤判冤獄等等,則根本是法執行技巧上的技術思考處理範疇,對於終止死刑的立論幫助不大,甚至根本不同領域的探討問題,死刑是對於終止另一生命的力對價可能,它本身不該直接等於報復。
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30.苏格拉底之死(上) - YouTube 的必吃

苏格拉底 之 死 (上). 1.3K views · 2 years ago ...more. 李松涛说史. 234. Subscribe. 234 subscribers. 22. Share. Save. Report. Comments. ... <看更多>
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遇見《蘇格拉底之死》 為真理獻身為正義而亡 - Facebook 的必吃
世界名畫# 蘇格拉底 之 死 從容就義的堅定信念✨ 《 蘇格拉底 之 死 》由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畫家雅克-路易·大衛所繪製,記錄哲學家 蘇格拉底死 時的情景古希臘 ... ... <看更多>
蘇 格拉 底 死因 在 蘇格拉底的申辯》柏拉圖帶你瞭解西方哲學史上的核心事件 的必吃
哲學家如何面向死亡?柏拉圖爲你解密 蘇格拉底 之 死 。 書名:《 蘇格拉底 的申辯》 作者:柏拉圖解讀:張獨白01 聽前思考作爲一個正直而極有名望的哲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