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常常有某些老師說,
xx 公司營收年成長 30%,現在相對便宜,
但為何股價跟營收不成正比,
反而一買就跌?
-
今天要來教大家簡單判定營收做假,
那就是判斷某個公司「營收是否有灌水」來抓他!
-
想像某個人薪資 10 萬,但是公司總是積欠薪水不發,
那基本上這個 10 萬只是一個好看的數字;
同樣的財報也是,某個公司營收表面上成長,
但卻有很多貨款沒收到,或是存貨未發。
-
這時候我們會把應收帳款+存貨去比對營收,
去觀察該公司的營收是否有灌水的嫌疑,
就可以自己觀察營收來源是否正常,
也不會輕易的被人騙錢了!
-
大家都學會如何評估營收真偽了嗎?
請留言「+1」讓我知道哦~^^
#再次聲明
#我沒有Line群組都是詐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M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搞懂行銷: https://tesa.waca.ec/product/detail/146048 M觀點IG: https://www.instagram.com/miulaviewpoint/ --- 到底為什麼挖角跳槽的時候比較容易獲得更高的薪資提升? 為什麼企業總喜歡在一些數字上灌水? 高雄的...
薪資 灌水 在 Bring-Yo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住飯店這檔事
✔️
其實,在疫情爆發以前(2020/2月前),我們大部分時間在世界各地探險,真的很少在國內住飯店。但2020的下半年,開始陸續嘗試了一下國內比較有名的一些星級旅店(平價商旅之類的平常出差就會住,就不特別講了)
🔶跟國外最大的差別
✔️
目前小小的心得,若要比較飯店內部有的活動/體驗,那台灣老牌飯店真的很豐富,各種親子同樂、手作DIY、餐飲的多樣性,都是值得稱讚的部分。
‼️
BUT,若要提到空間規劃,硬體設備還有平均人員的服務水準,那真的還差很多(若要走向國際的話),可能是大部分星級飯店年代比較久遠,空間(無論是大廳或是房間)的平均高度就是比較矮,住起來就是有種壓迫感。再者,是人員的訓練上,參差不齊,讓人覺得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或是訓練沒過就上工),運氣好,遇到本身素質高的就很開心,但遇到雷人的時候,就真的是都替飯店老闆擔心(整個招牌都被砸了吧),受過專業訓練不代表不會犯錯,而是對應的態度跟方式(客人有時候就是心情上的問題而已)。
🐝
再來就是價位,真的是偏高,同樣萬元左右等級的房型:
📌若在東南亞,價值會體現在硬體上,這價位很多時候是能住到villa等級的房,超大空間、私人泳池(海島的話無邊際的機率也很大)、各種造型特色以及挑高的空間都是基本。
📌若是在日本,價值會體現在服務的水準上,人員的舉手投足、應對談吐、還有不會厭煩的耐心,厲害一點的會揣測客人的心意,給予貼心的小舉動。
📌若是在歐洲,價值會體現在非常奢華的裝潢,無論是復古的維多莉雅風格、仿文藝復興的紅毯壁畫吊燈、或者乾脆就是古堡/修道院改建的特色入住體驗,還有就是正式的制服,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的積極度。
📌若是台灣飛長線常常轉機會停的杜拜,那沒話說,會讓覺得每一分錢花的都是值得的,裝潢只有更浮誇沒有最浮誇,人員各種專業,對於入住的客人,那是得記憶臉的,也就是你只要刷臉就是知道你在飯店中的各種安排。
📌對了,大家印象中覺得可能很貴的瑞士,也是那種一分錢一分貨,很難會遇到灌水的情況,而且上等級之後的消費,其實不會比台灣貴( 個人覺得瑞士的消費是平價區間相對貴而已,但也不看看薪資水準就擺在那,似乎也就正常。)
📌美帝,論破萬價位也可能有不愉快體驗的,大概就是美國了,不過美國真的太大,各州其實不盡相同。但個人經驗來說,價錢灌水確實比較容易在美國遇到,整體的硬體還有人員,大概是最接近的,不過台灣有活動跟體驗這點台灣勝。美國優點大概是,有錢能夠要求到一些你想不到的事,或者只要開口去爭取,通常能夠討價還價到一些不在規定上的一次性合約,對,在美國沒有所謂基本服務,能不給就不給,所以ㄧ定要勇於開口問、開口要)
📎
最後,希望是因為疫情期間,台灣各大星級飯店把行政酒廊賤賣的後果(但為什麼要賤賣....未來還回得去嗎?)
(to be continue...)
薪資 灌水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年小金魚的日更200篇挑戰 #Day45
Q:面試被問上一份薪水多少,說了就跟上份工作薪水一樣
今天的重點如下:
1. 在你還沒有去面試之前,一個職缺的薪資範圍已經訂出來,有時候不是你不會談,而是這是決定好的事情。
2. 薪資的結構:基本薪資(底薪)、獎金(包含了季獎金、年終)、補助(津貼),面試官問的時候,直接把全部加起來講年薪,一般來說,獵人頭也是用這樣的結構與你確認薪資,談薪水的時候也要把結構問清楚。
3. 勞保紀錄跟薪資條、薪轉戶紀錄都是可以證明你的薪資,因此,浮報太多不是明智之舉。
4. 如果目前薪資低於市場,可以透過「你的重大成就、能力、策略思考」來獲得下一份工作的薪水,或是先把薪資拉回一般水平,儘快做出成績,才有下一關談判的籌碼。
***
這是普遍在台灣找工作的現象,以獵人頭在談薪資的可能性情況中,漲幅最常落在15%-20%左右,我身邊最近剛傳出自己談薪漲度超過一倍,或是換了公司漲幅30%,但我今天想要跟你們分享的是一般的狀況。
我覺得我們知道,不同類型的公司在談薪水的方式以及邏輯是不一樣的。
大方向來說:每一個職缺的薪水是有一個區間,這牽涉到內部的預算,所以,在你還沒有去面試之前,這個職缺的薪水已經確定了,因此我會說,你可以談薪的幅度,不是完全取決於你的能力、你過去的薪資,也取決於現在這家公司在這個職缺上的預算有多少。
有時候,不是你談不上去,而是這個職位就是這樣,如果是這樣,你需要思考的是,怎樣的工作有比較大的薪水幅度。
很多人這時候會說。「我知道!工程師!」哈,這也是,但是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工程師這條路可以選,如果你想不出工程師之外的選項,那代表你在職涯可能的思考中,還需要再多想一下,讓自己有更多可能才可以。
***
再來,我們什麼時候會談到過去的薪資,通常是人資/用人主管問「你現在薪水多少?」,這時候,不用直接說出「我的月薪是XXK」,說一個大概就好了,我會說我的年薪是「XXK」。
而我們要把薪資的結構分開來說:(這個也是獵人頭詢問你薪資的時候基本拆分的項目)
基本薪資(底薪)
獎金(包含了季獎金、年終)
補助(津貼)
剛剛所說的「我的年薪是XXK」,就是把上面的全部都加起來
有些人在講原本薪資的時候會灌水,想要講得高一點,之後談薪的幅度比較大。
我要提醒一件事情:
1. 從你的勞保紀錄是可以推算你過去的薪資的(除非你過去的公司幫你低報了)
2. 外商、大型公司會要求你提供過去的薪資條、薪資的入帳紀錄
這些狀況都是我曾經遇到過的,尤其是獵人頭幫你找的工作,通常都會做這樣的要求,這也是獵人頭的工作之一。
這代表什麼?
1. 能浮報的情況其實不多。
2. 越是具規模的公司,在薪資上越有制度。
如果是中小型企業與新創,通常比較少做這樣查核,前者是比較沒有具規模的薪酬制度,後者是人力不足。
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方式稽核,勞保紀錄就是一個重要的紀錄。
岔開話題講一下,你在談薪水的時候也需要把薪資結構分開來談:
對方跟你說的薪水中,底薪、季獎金、年終、補助各式多少,固定嗎?還是浮動的。
舉個例子來說,現在很常見談13個月薪水,這是代表底薪除以13,第13個月的薪資通常會以年終的形式發送,也就是你可以說年終至少一個月。那請問對方如果說年終有一個月,是再加上一個月嗎?這要問清楚。
不要怕問,你是去賺錢的。
***
這時候會有一個進階問題,就是「如果我本來的薪水就低於市場,可是我又是有經驗的人,我如何直接到有經驗的人的薪水?」
簡單來講,你如果換算成數學,可能要加薪整整一倍才達到你的目標。
我身邊也不是沒有人做到,但關鍵是:你的重大成就、能力、策略思考,都滿足了嗎?
有句話說,「你是做了很多個一年,還是做了很多年?」 前者代表時間累積,但是實力沒有,後者是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升。
你談薪水的起手式,不能單靠我有年資,而是必須要真的說出你可以提供怎樣的能力、達到怎樣的成效。
再者,真的不行,你現在下一份工作,拉回去一般水平,儘快做出成績,然後才有籌碼談下一關。 多積累一些能力。
今天把重點往前移了,希望你們會喜歡。
☞訂閱100個常見的職涯問題FAQ,就可以每天第一手收到我的回覆哦:https://hi.goldfishblog.tw/100-career-questions
☞過去的已經回答的職涯FAQ問題,在這裡:
https://goldfishblog.tw/top-100-career-questions/
薪資 灌水 在 M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搞懂行銷: https://tesa.waca.ec/product/detail/146048
M觀點IG: https://www.instagram.com/miulaviewpoint/
---
到底為什麼挖角跳槽的時候比較容易獲得更高的薪資提升? 為什麼企業總喜歡在一些數字上灌水? 高雄的經濟該如何才能提升?
本集MiuLive,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話題
#加薪 #高雄 #呱吉
薪資 灌水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前言:今天邱太三部長請假沒到;陳明堂次長以虛偽不存在之外部行程作為部長不到場理由之一。事後經確認沒有外部行程、只有部內會議,次長才收回不實表述。
實質質詢重點:
1. 法務部今天所提出「司改國是會議獄政改革」報告,關於假釋的部分,竟然拿一個2015年就存在的「假釋審核參考原則」充數當成果。更可笑的是,先前質詢邱太三為何對貪腐法官胡錦彬採取「從寬審核」之標準而通過假釋時,法務部部長根本否定這個標準之有效性。法務部灌水充業績的惡習,絲毫未改。
2. 面對監所管理員長期過勞,法務部不補充人力,卻一直花錢蓋大樓。例如,2017年10月台北監獄大樓風光揭幕,卻因為戒護人力不足,結果到現在根本未啟用,花費4億元興建蓋大樓放著養蚊子。
3. 2017年8月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決議:法務部應制定《監所管理員值勤條例》,根本解決基層矯正人員過勞、薪資苛扣與勞力剝削等現況。法務部矯正署到今日還在擺爛,明明草案初稿早已出來,卻放著完全不處理。」。
4. 《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施行法》第7條明文要求各國政府依照公約內容,三年內完成法令之制定。三年期間到本月底將屆,對於符合公約所要求之「不法關說罪」,法務部至今仍沒有提出草案。陳明堂次長備詢時竟敢昧於白紙黑字的法條,硬拗「不用三年內完成」,試圖掩飾法務部對於制定「不法關說罪」的怠惰。
2018-3-14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質詢:縱放貪腐法官假釋 邱太三胡扯包庇
https://goo.gl/V6qN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