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74 年 5 月 6日,日本以 1871 年發生的「琉球人船難事件」為由,出兵征討臺灣南部的原住民,史稱「牡丹社事件」。
究竟此事與簽訂《南岬之盟》的李仙得有何關係?
當時琉球與日本、中國的關係相當曖昧,雖然琉球在 1609 年被日本薩摩藩征服,成為薩摩藩的藩屬,但琉球仍同時是明國的藩屬,後來也仍為清國藩屬。
這種「兩屬」的情況一直沒有解決,使得日本無法直接將琉球納入版圖。
在這樣複雜的背景下,鹿兒島縣參事大山綱良便上奏提出:「我們自家的」琉球人遭到殺害,應該要對臺灣興問罪之師!
明明那個時期的琉球仍然是「獨立王國」,但大山綱良無不是要就此事件的保民義舉,來彰顯皇威,解決前述所提到的政治問題。
加上此時清廷在臺灣的勢力僅止於枋寮以北,船難的發生地點與肇事的排灣族,並不屬於清廷的管轄,因此給了日本出兵的「正當性」。
特別是此時的日本剛在明治維新後,內部有藩閥競爭問題,若能出兵臺灣,正好可以成為宣洩舊中下士族不滿的管道。
正當日本政府猶豫是否要出兵之時,李仙得出場了!他在處理羅妹號事件時,留下豐富的南臺灣資料,為日本提供許多有利的資訊。
1872 年,他透過美國駐日的引介,與主張攻臺的日本外務省卿副島種臣會見。
李仙得就自己過往的經驗,明確指出清政府未能管轄番地這塊「無主地」,若想出兵,可以利用這一點。而他自己也願意提供他所整理的地圖與資料。
聽聞此消息的日本政府大為興奮,並於該年 12 月聘請李仙得為外務省顧問。
在這段期間,李仙得一共提出三十餘條備忘錄,內容從「無主地先佔」的理論基礎、攻打、經營臺灣的戰略,乃至和總理衙門官員的應對,都做了詳細的規劃。
所以,《南岬之盟》不算數了?
事實上,在李仙得去日本以前,他曾於該年3月與卓杞篤見過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面。
當時,他便察覺到卓杞篤的權威下降,對於非直轄的其他部落(包括琉球人船難事件發生的部落),並沒有那麼強的約束力,當然也難以要求各部落遵循《南岬之盟》 。
或許是因為這樣,李仙得才會建議日軍出兵。
然而,過去李仙得總是稱瑯嶠原住民地區的地位如同一個國家,因此《南岬之盟》實為一份國與國之間簽訂的國際條約。
但是怎麼到了牡丹社事件,該地又變成無主地了呢?難道原住民就不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嗎?
在以「文明」管理「野蠻」之舉的背後,何嘗不是一種帝國主義及外來者侵略的展現?
或許這是身為現代的我們,能夠好好思考的課題。
#牡丹社事件 #琉球人船難事件 #八瑤灣事件 #南臺灣 #原住民 #排灣族 #牡丹社 #日軍 #李仙得 #南岬之盟
參考資料:
黃清琦,〈在牡丹社事件地圖史料與空間探索〉,2019。
📖延伸閱讀
【#陳慧先:日本為何出兵臺灣?美國領事李仙得與恆春大頭目卓杞篤】
https://bit.ly/3keQYQ1
【#周婉窈:臺灣史上最著名的船難事件──牡丹社事件的完整始末】
https://bit.ly/3AsiLCj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謝銘祐金曲背後的台灣價值 由熱心網友剪輯精華,版權為民視電視台所有。 原始出處:https://youtu.be/83nhJcihLXY 謝銘祐《 路》https://youtu.be/_Vy0dlrs1VI 自由的向望 https://youtu.be/qER9us8gCD0 亦齊錄音室 專訪...
薩摩藩琉球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朝仇日,表面上的理由是1937年那次日本侵略,造成生靈塗炭,應該記取教訓。
其實,還有1895年的中日戰爭敗北,台灣落入日本手上。泱泱天朝竟然輸給邊陲日本,這是很難被自詡為中央主國的政權所接受的事情。
加上朝鮮被奪,琉球陽奉陰違天朝多年(實際上由薩摩藩控制琉球已久,透過琉球對天朝朝貢的方式取得貿易上對實質利益),都讓天朝難堪。
更早之前,日出之處的王者寫信給日落之處王者的國書格式,可能已經結下樑子了。
雖然二次大戰日本輸了,日本卻是承認輸給美利堅而非天朝。
更別說戰後日本反而天朝更快富強,成為東亞實質區域霸主(美利堅在背後撐腰)。
也就是說,日本長年成為天朝實質統治東亞天下霸主的阻礙,猶如喉嚨一塊刺,始終吞不下去,還不時背反噬,被暗算或直接攻擊佔領,自然不爽的很。
天朝可是一種超越全世界其他民族的特殊存在,覺得自己最優秀(中央之國),其他人不過是比不上自己的番邦(蠻夷)。更別說承認東北亞小角落的民族其實比自己強這件事情(就算只是曾經),是不可能接受的bug。
天朝始終想滅掉日本,只是始終無法如願,因而實際上恨之入骨。
薩摩藩琉球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琉球王國|知史百家
安煥然
明朝時期,有一個東亞小國曾經扮演了滿剌加對中國商品交易的重要中介角色。這個古王國,就是琉球。
琉球,即今之日本沖繩縣。在過去,它是一個獨立王國。明朝的時候,琉球是與中國關係最為親密的海外藩屬,在經營東亞和東南亞的海洋貿易上,輝煌一時。
琉球位於日本九州以南,台灣之北,西隔東海望向中國東南。它是由一系列的群島所組成,包括奄美、沖繩、先島三大群島。島多丘陵。
地理位置及季候風的關係,琉球與日本和中國之間自古有交通往來。《三國志》的「夷州」、《隋書》之「流求」,其地望究指是今之琉球或是台灣,至今仍曖昧難考,尚多爭議。但可以證實的是,約在8世紀日本遣唐使最盛之時,遣唐使之歸程,其航線主要是從中國沿海出航,渡海途經琉球的奄美群島,北抵九州。這條「南島航路」之開闢,琉球成為日本遣唐使船的中繼休憩地或緊急之避難所。
10世紀至13世紀,琉球進入了其歷史上的「城邦政體」(琉球方言稱之為gusuku)。他們盤踞各山頭築城立國,並且展現海洋交通的活力,逐漸納入東亞貿易圈的一環,經營起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民間海貿中介。
14世紀,琉球形成以北山、中山、南山的「三山鼎立」局面。他們先後與明朝建交,納入明朝的中華朝貢體系,正式確立了與中國王朝的宗藩關係。
15世紀三山統一,琉球中山尚氏王朝確立,並且利用與明朝中國的朝貢關係,積極地事大、示忠、示誠,派遣學子赴中國求學,主動華化,接收大中華的感召,成為明朝最為信任,關係最為密切,朝貢次數最為頻繁的一個海外藩屬國。
也因為如此,明朝政府給予琉球多項特權,得以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境內自由採辦陶瓷和絲綢等貨品。琉球雖然只是東亞海域上的一個小國,但「小國外交」的智慧發揮,卻讓他借助於明朝中國的「恩賜」,琉球王國遂以其特殊的中介貿易方式,躍昇成為亞洲海洋貿易網絡的重要中介國家。不僅與中國、日本有頻繁的往來,甚至連東南亞地區的安南、暹羅、爪哇、舊港和滿剌加等,都是其貿易的親密伙伴。是為琉球王國的黃金時代。
可悲的是,1609年(明朝萬曆年間)琉球遭受日本薩摩藩的侵略,琉球進入其歷史上的「兩屬時代」,既是中國王朝的藩屬,又屬日本薩摩藩。此後,琉球雖然繼續與明清中國王朝維持封貢關係,但其貢舶之利,實際上已被日本薩摩操控,淪為日薩支配下的半殖民地,「一妻事二夫」,國勢日衰,自主權日削。
雖然琉球對中國天朝一直存有奢望,每受外辱,必有遣使「密航」向中國求援,「哀請天朝」。可是,中國能夠給予他們的關注實在太少。尤其是在19世紀後半,中國天朝政體也搖搖欲墜,自身難保。
1875年日本宣布「琉球處分」,禁止琉球朝貢中國,琉球亦無以自主,乃密遣使者向中國滿清政府求援。然而清廷這時也是自顧不暇,琉球密使自刎,以圖「感動」「天朝」,亦無濟於事,享國四百餘年的琉球王國遂告滅亡。1879年,日本正式「廢琉球藩,置沖繩縣」,琉球成為日本領土的一部份。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沖繩島戰役,美軍反攻,島內軍民傷亡慘重。沖繩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代罪祭品。大戰結束後,琉球由美國「託管」。1972年「復歸」日本。
走過歷史,活在當下,當各地都在強調本土、悲情訴苦之際,琉球,是一個不應被遣忘的城。1991年,還唸大學三年級的我,隨陳信雄老師赴日本沖繩考察。沖繩縣立博物館的當真嗣一先生殷勤地嚮導,得以見識當地各博物館和考古工作站所收集到,在沖繩出土的中國和東南亞的陶瓷破片和文物,又走訪了各gusuku「城」之遺跡,才使我「發現」了「琉球」。對當真先生等沖繩學者之熱愛鄉土,以及沖繩考古工作之積極,更是為之動容。
他們極力在維護本身的「琉球文化」。首里城、那霸市、gusuku,二弦琴、陶藝、民歌。其山與海,和列島,美極了。是我旅程中一座難以忘懷的城。
在「日琉同祖」論的無奈束縛下,他們仍然在尋找縫隙,嘗試重建自己的歷史文化特色。在後殖民、後現代的情境裡,邊緣進攻中心,日本數部拍得很不錯的電視連續劇,就是以沖繩外島為取景。安室奈美惠,以及那首《未來》(也就是劉若英翻唱為《後來》)的原唱組合Kiroro,均出自沖繩。周華健那首朗朗上口的《花心》,其實也是琉球的民歌。
還有,那位經常來新馬進行有關日本軍侵略罪行的實地調查,大罵日本「天皇軍隊」,非常令人尊敬的高島伸欣,他就是琉球大學的教授。
這樣一個幾經蹂躪,又如夢境般的仙山列島,琉球王國在500多年前,與我們的滿剌加有過一段友好的情緣。精彩故事,就留待下節再談吧!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薩摩藩琉球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謝銘祐金曲背後的台灣價值
由熱心網友剪輯精華,版權為民視電視台所有。
原始出處:https://youtu.be/83nhJcihLXY
謝銘祐《 路》https://youtu.be/_Vy0dlrs1VI
自由的向望 https://youtu.be/qER9us8gCD0
亦齊錄音室 專訪謝銘祐 https://youtu.be/RHvbGLrsYtc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薩摩藩琉球 在 明朝消極最後1609年二月,薩摩藩出兵攻佔琉球 的必吃
也因此,琉球跟薩摩藩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而薩摩藩也日益介入琉球政治。另外一方面,琉球本身也是搞雙重朝貢以確保他的經濟地位。 對幕府政權而言,打 ... ... <看更多>
薩摩藩琉球 在 薩摩藩と琉球 - YouTube 的必吃
VOICEVOXによる声と、画像生成AI(Leonardo.Ai)したキャラによる、ゆっくり解説風の動画です。 #歴史#VOICEVOX #薩摩 ... 薩摩藩 と 琉球. No views · 5 ... ... <看更多>
薩摩藩琉球 在 [心得] 琉球簡史-島津襲來- 看板WarringSt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 [本文轉錄自 JapanHistory 看板 #1Z_WZJgF ]
作者: yenyikoto (相忘於江湖) 看板: JapanHistory
標題: [心得] 琉球簡史(一)琉球王國
時間: Tue Feb 28 21:59:45 2023
部落格好讀版:
https://reurl.cc/Q4jogo
https://reurl.cc/1em6KY
琉球簡史
琉球兩屬:島津襲來
1537年,繼位的尚真王遠征奄美大島平亂,琉球國力卻已現疲態。因15至16世紀,琉
球憑藉朝貢與轉口貿易,船舶北至日朝,南抵馬六甲,西至福州港,甚至在福州設立「柔
遠驛」(通稱琉球館),方便琉球商人進行對明貿易。
但因日本倭寇的出現、明朝海禁的鬆懈、大航海時代來臨葡萄牙佔領馬六甲等原因,
琉球海上貿易優勢不在,最終在《琉球之風》(台裔日籍作家陳舜臣小說,曾改編為迄今
唯一一部NHK大河劇),即島津襲來下,琉球王國陷入危機。
琉球原先與日本九州南部的種子島氏、島津氏等大名均有貿易往來,但島津氏統一南
九州後,開始將琉球視為勢力範圍,欲壟斷貿易之利。隨後島津氏歷經文祿・慶長之役、
關原之戰的消耗,想填補財政缺口,終致發兵侵略琉球。
1609年,日本薩摩藩島津氏在江戶幕府的同意下,發動「琉日戰爭」(琉球侵攻),藩
主島津家久以樺山久高為總大將,平田增宗任副將,派軍3,000,自九州山川港出發,先
攻佔奄美大島,再於德之島與琉球軍激戰,爆發「德之島戰役」,取勝後使沖永良部島降
伏,島津軍便於順天港登陸沖繩島,水陸兩路直撲首里城,琉球軍大敗,尚寧王開城投降
,戰爭歷時短短一個月,琉球王國從此墜入深淵。
島津軍迅速洗劫首里城,並將尚寧王等君臣俘虜回本城鹿兒島城,1610年尚寧王與島
津家久先至駿府面見前幕府將軍,仍握實權的德川家康,再到江戶面見現任將軍德川秀忠
。江戶幕府承認島津家支配琉球,琉球王國納為薩摩藩的附庸國。
1611年,尚寧王返回鹿兒島城,被迫與薩摩藩簽訂《掟十五條》束縛琉球的對外貿易
後,尚寧王才得以回國。琉球並割讓奄美群島給薩摩藩,被檢地後石高則被定為89,086石
,不過薩摩藩對外宣稱奄美群島仍為琉球王國領土,以降低中國的戒心與幕府的猜忌,但
琉球王國的實際疆域終究縮水至沖繩島及其南方島嶼,更自此成為「中日兩屬狀態」。
1628年薩摩藩在那霸設置「琉球在番奉行」監控琉球王國,但琉球仍對中國朝貢,琉
球王更替,須請中國派遣「冊封使」冊封,至清朝依舊,清朝康熙大帝還加碼賜「中山世
土」匾額。不過同時也要向日本幕府派出「謝恩使」,連幕府將軍新就任,另外要再派「
慶賀使」。
琉球的的朝貢貿易之利隨即遭到薩摩藩剝削,至於被吞併的奄美五島,更被薩摩藩視
為蠻荒,知名的西鄉隆盛曾被流放至其中的德之島、沖永良部島,同時強迫奄美五島大種
甘蔗製糖,再廉價收購,奄美五島也落入「黒糖地獄」中。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History/M.1677592787.A.A8F.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yenyikoto (1.162.87.16 臺灣), 03/05/2023 22:34:22
※ 編輯: yenyikoto (1.162.87.16 臺灣), 03/05/2023 22:35: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