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銷
仍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王道
然而,定價這件事情,
更是心理學而非經濟學~
不想辛苦做的要死,
打折打到骨折還賣不好,
一定要搞懂定價的藝術!
薄利多銷經濟學 在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mail公開 #留下Email看全文 #羅輯思維
以羅輯思維、「得到」app 聞名的中國知識經濟企業「思維造物」申請上市。估值上看 41.5 億人民幣(約 175 億台幣)。
羅輯思維剛開始是由羅振宇主持的一檔脫口秀節目,羅振宇則是「知識性網紅」的代表。可他憑藉多年的媒體經驗,準確的捕捉到中國人炙熱的學習慾望,募資推出「得到」app。搖身一變成為了科技平台老闆。
從其上市申請書中可以觀察到羅振宇的願景和策略,以及將如何衝擊出版與教育業。
———
以下節錄文章片段:
在得到如日中天的 2017 年時,我常被人問:「為何沒有台灣版的『得到』出現?」
這可以從得到的用戶數與客單價來回答。首先是用戶數。得到 app 的每月活躍用戶超過 350 萬人,累積註冊用戶 2,135 萬,逼近台灣人口總數。
再來看客單價。思維造物營收分三大項:線上知識服務、線下知識服務,以及電商。
其中,過半數營收來自線上知識服務,也就是「得到」上販賣的內容。2019 年線上知識業務營收 4.1 億人民幣(約 17.3 億台幣),佔總營收 66%。而線上知識服務又可分為三大項:
1. 線上課程:最大營收項目,例如《薛兆豐的經濟學課》、《劉潤 5 分鐘商學院》等。
2. 聽書:類似「五分鐘聽完《人類大歷史》」的概念。主要項目為《每天聽本書》。
3. 電子書:銷售電子書,類似台灣 Readmoo。
然而,得到的客單價非常低。2019 年付費用戶的平均客單價為 231 元人民幣,約台幣 976 元。其中,每一門線上課程平均單價約台幣 240 元。每一講(單堂課)平均單價 4.6 元台幣!「聽書」的每本價格也只有台幣 15 元。而電子書每本平均單價約台幣 78 元。
為什麼單價可以壓得那麼低?因為可以用廣大的顧客數來補。如果看單價上方的銷售數量,會看到都是百萬本起跳。
薄利多銷的方式,讓「得到」 跟實體課程、紙本書有明顯的差異化。而出版社、教育機構也願意授權低價銷售,因為可以從數量上賺回來。同時,思維造物能賺到足夠的錢,持續開發平台、內容,以及市場。
相反的,在台灣,我無法想像有老師能接受一門課只賣 240 元台幣,或是出版社接受 78 元的電子書。更別提不到 5 元的「說書」了。當線上內容價格與實體內容相差無幾,就剝奪了網路「零邊際成本」的最大優勢。平台賺不到錢,一切就轉不起來。
———
#免費電子報讀者可在信箱收看文章
還不是讀者?留下 email 馬上看全文 http://bit.ly/2sooQl5
薄利多銷經濟學 在 林公子生活遊記 旅遊情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財經專題】百佳谷外地直送 冷落國貨
誠哥超市全面賣國際貨,賣和牛賣鹿兒島豚肉都唔賣大陸豬
好堅!肺炎初期已經即時轉營不賣大陸貨
百佳是否「去中國化」,記者難以在時間上作出前後比較,惟近日走訪多間百佳,發現於零食區,特別有5、6個標註「台灣直送」、「日本直送」、「泰國直送」的貨架集中在一起,全擺放當地進口的零食、醬料等產品。至於百佳多個自家品牌,均刻意在包裝當眼處標明外國產地,如蜜糖來自澳洲、薯片原產地比利時等,但同一品牌的中國產品,卻只會在產品後方用極細字體標明;此外,不少海外產品被放置於當眼處,以吸引消費者眼球。
網頁未能搜尋中國貨品
記者又在百佳的三大自家品牌產品網頁中,發現在產品原產地一欄,均清楚顯示泰國、意大利、美國等多國產品,唯獨欠缺中國貨的搜尋功能,搜尋下約有四分一至三分一產品是非中國製。截至昨日為止,以貨種最多的「佳之選」為例,477項產品中,有135項非中國製,原產國包括泰國、意大利、越南及馬來西亞;另一主要品牌「超值牌」,100項產品中,有22項非來自中國,原產地主要為泰國、馬來西亞及土耳其;至於供應糧油雜貨產品為主的「金御膳」品牌,72項產品中,有19項非中國製,當中泰國貨佔12項。
百佳發言人回覆指,集團採購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種自家品牌貨品,供顧客選擇,並會考慮來貨價格、市場情況及顧客需求等各種因素,致力提供最優質產品,滿足不同顧客群需要。本報記者嘗試追問百佳會否因應市民對中國產品需求下降,而減少引入相關貨品,百佳拒絕提供相關數字。另外,海外產品因疫情爆發減少,百佳稱最近貨源供應浮動,部份自家品牌貨品亦因其他國家內部需求激增,引致來貨價及運費上升。
有專門研究消費者行為的學者認為,消費者一向對政治事件敏感,即使商家利用消費者敵對情緒(Consumer animosity)來加強銷售外國貨,屬無可厚非。而專門研究消費者行為的中文大學市場學系副教授戴先熾表示,在中港矛盾的背景下,百佳的舉動有機會與消費者敏感度有關。作為零售商,理應留意市民對不同產地貨品的喜惡,以加強推廣或增加搜購外國產品。他舉例指,在日韓貿易關係緊張時,民族性強的日韓居民,會自發罷買對方產品,零售商亦會刻意配合,將對方貨品放置在貨架隱蔽處。
關焯照:符合營商宗旨
經濟學者、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認為,從李氏父子近年的言行及投資,反映長和系對內地出現抽離心態,加上中國生產成本高企,「早已不是世界工廠」,對百佳而言,將上游產品減少倚靠大陸,增購較吸客、定價較高的外國產品,當然是最有利選擇,亦符合李氏家族的一貫營商宗旨。
有接近百佳採購部的消息人士指出,超市採購自家品牌產品時,通常以成本行先,以食油為例,假設超市想利用自家品牌產品,去爭奪某領先品牌食油的市佔率,會採取「平價」策略,一般是做到以競爭對手零售價七折為目標,計算目標毛利後,再定下入貨價水平去採購貨品,而超市一般會承諾訂購比較大的數量,吸引廠家薄利多銷。因此,若排除本土意識的原因,純以商業角度計,如果中國製產品成本增加,未能讓超市低價入貨,採購人員就會到海外選擇同類產品,以達到超市定下的毛利及售價目標。
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發言人尹兆堅議員稱,即使撇開政治因素,無論他個人或接觸的街坊,近年都對中國產品質素有疑慮,並盡量選擇「來路貨」,例如選購午餐肉時,會擔心內地爆發豬瘟而改購韓國貨,所以即使百佳主力推廣自家品牌外國貨,亦純屬迎合顧客需要。不過,他亦分析道,李嘉誠的言論較傾向港人一方,與其他政商界的強硬路線有差別,加上多年前已減少內地投資,招致官媒口誅筆伐,或促使旗下零售店「或多或少」減少中國來貨,以免供應鏈過份倚賴內地。
薄利多銷經濟學 在 <午餐配經濟學> 沒三期還比別人貴? 錯!錯!錯! 乍看 ... - Facebook 的必吃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 經濟學(也先不用想到戰略物資,再貴都要買~) 因為新藥研發跟製藥 ... 當成本已經吃回來之後剩下的都是多-賣-多-賺薄利多銷也是賺(當然也有銷庫存, ... ... <看更多>
薄利多銷經濟學 在 B2 留言- #解題-經濟學計算題 - Dcard 的必吃
... 最後一題因為需求彈性大於1,所以要增加收入必須採降價策略,才能薄利多銷. ... 經濟學老師出的兩題計算題作業除了第一題的前兩小題以外其他真的完全不會我目前人 ... ... <看更多>
薄利多銷經濟學 在 看板Nurse - [閒聊] 薄利多銷的文化思維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最近單位剛完成預算審議,確認自己家的東西被砍 40% off
反正砍了也砍了,總不能在地上打滾吧(在牆角畫圈也沒用...)
接下來就要拿出行政人員的氣魄:協商、調度、妥協、挪用、耍壞....(喂喂)
總之
就是同單位內,到處探聽有沒有能借調的額度
然後下一會計年度安排怎麼還
預算這檔事~真的發人深思
我承接的專案,如果是外面的公司會社
一年大約需要1000萬成本維運
但是在公家....公家最弱的就是專案啦~~最會的就是營運
不懂?ㄟ....簡單說~
『專案』就是有頭有尾有範圍,做完驗收了事的東西
『營運』就是不論天荒地老、天災人禍,你都要撐下去的東西
很明顯~政府施政是營運吧?! 臨床也是營運吧?!
可是現在夯的臨床路徑、個案管理、工程招標案是啥? 是『專案』!
但是你有種說
病人該做的必備程序我都做了,時間到~不好意私下班啦~他葛屁是他命
你有種說
不好意思,根據我們醫院規定,我們只提供!@##$%,不在清單上的服務請自費
你有種嗎?
不
大家都俗辣,都默默繼續被ㄠ
臺灣真的很讚!
該用營運方式思維的服務,都有種給他用專案方式管
差在哪?
1.病人此次會出的狀況,難倒是有一張上帝列表會顯示出來喔?
2.營運是無底洞,『品質』這檔事永遠可以改進,『個案的需求』永遠會飢渴
你要我滿足這種狗屁到灶的澳洲事務,是有給我無上限的論量計酬、按實核付預算喔
這真的是臺灣的文化耶!
什麼東西都想超英趕美,品質要錢的!!各位百姓,你願意掏小朋友嗎?
看看健保
什麼罕病也要吵列記、什麼新藥也要納給付
保費要漲嗎?
看看經濟面
什麼東西都是一窩瘋投資,想要三年賺三十年
然後壓榨員工要責任制
不願意長多短空經營品牌、創新專利
只巴望薪資要多便宜就有多便宜、產能要多高有多高,員工累倒了就再拼個新人
第一天當老闆阿你,這種事都要我教你?!
政治也是
一堆大臉民代立委,成天要求政府要管理啥、要稽查啥、要補助啥
要加稅喔? 沒有!
這些好馬不用吃草的優秀民代,誰選出來的?
這種只要吃,不要付出的臺灣百姓青睞出來的
臺灣的文化,好像骨子裡就沒有經濟學的成分
總認為什麼好處,都是拜神鑽轎就會掉下來
不知道文明社會是根基於『付出』與『所得』的『價值交換』市場原理
容我不客氣的講
如果我高喊健保費加收,你們有多少人要跟隨我?
於是變成護理費用要『同單位』的各種醫事人員
自己關起門來廝殺
釘孤支贏的~總額下來,配到的薪資就比較多
台灣的經濟奇蹟是這樣蓋起來的!
唸不唸書好像都不重要
只是辛苦的方式不一樣,都是月薪3-5萬元責任制
我們做不出GUCCI、法拉利、APPLE
一樣產品賣幾把萬,還是一堆人排隊買
每個國民都很悠閒喝下午茶,下午三點下班
我們只會爭一個毛利一瞇瞇 的觸控面板、塑膠拖鞋、髖關節置換案
然後很驕傲說:臺灣就是便宜又大碗
背後一堆人洗腎血尿
我們只會酸米國人醫療支出世界第一,看病貴松松,
不如臺灣的健保好、卡可以刷到爆、醫生護士耐操又禮貌
請這些長官們,上台發表這種『經濟成果』時
臉色要黯然一點好嗎?
這種便宜好康是有隱性成本在墊付的
護理也不用自己哀
因為台灣的產業都是量產至上,毛利無敵
管你是學校老師、電腦工程、媒體設計、餐飲服務、零售通路....每個人都是被ㄠ大的
郭台銘也是努力找中國內地、中南美洲等人工薪資好拗的地方
努力開創拗拗帝國
臨床跑久了你想不想跳樓? 所以不用問為啥富士康會跳樓
處於高壓職場,管理制度稍有偏差就會引爆
最近收到一些護理所的研究申請
滿不錯的,已經不是在探討臨床人力不足現況
~~老實說這種論文跟嚼檳榔會得口腔癌一樣,SSCI 0 point! 雨八 !
分刀
而是探討如何提高護理臨床價值
這就有水準了!
如果能證明臨床價值,就有理由說服健保被保險人(就是來看病的)買單
把照護內容換成錢
你說價值是啥? 病人會開心? 一個護理師能打十個?
這就是『創意』所在了,你也可以想想
例如角色定位、專業差異性.......
若在我家這裡
~我們希望推動旅遊醫療、商業化定型服務規範、護理論人計酬
錢錢錢,問題都是錢
不要裝清高了,再怎樣的慈善公益,沒有錢就是沒有好服務
要醫院有品質,就要讓人家有正規賺錢誘因~
而不是搞的醫院要靠賣藥、賣VIP、賣地下美食街
逼醫療人員要犧牲付出、功德清修
阿你是能把帳單寄給上帝喔
賺錢不是罪、要錢不是貪
金錢本來就可以推動生活更美好
好好設計制度誘因就是高官的工作,這比逼醫院加薪加人加評鑑有用多了
--
不過....眼前先讓我找到預算吧
目前還欠200萬差額
如果我說,我的預算不足~導致101年醫院評鑑系統可能開窗
大家會不會詛咒我永遠湊不齊預算?
不行喔~~ 因為到時候通通跑紙本,評鑑期間會拖拖拖拖很久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5.106.8
※ 編輯: Ycat1911 來自: 203.65.106.8 (06/03 21: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