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的真諦。
今天是言論自由日,32年前鄭南榕先生為了 #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 而引火自焚,對抗當時的威權體制。
時至今日,台灣已是一個民主自由逐漸落實的社會,言論自由也不再是為了對抗威權,而是民主體制的一種展現。
然而,隨著網路社群媒體愈趨發達,有愈來愈多的不實言論被快速地傳播,甚至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不禁讓人反省這樣的言論自由跟當時鄭南榕先生所追求的價值是否相違背?
藉這個機會,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篇由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許家馨所撰寫的文章,一起探究言論自由的界線和在現今社會所代表的意義。(感謝PanSci 科學新聞網的整理)
言論自由不等於亂說話,但它的界線在哪裡?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66714
以下節錄文章中我覺得發人深省的段落:
【思想與言論自由更深層的價值,是守護民主社會】
當然,個人或團體的名譽,並不是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的唯一紅線。在討論言論/新聞自由本質的時候,背後應該有更高層次的價值,從人類倫理、民主政治、社會生活等層面出發。
「 1990 年代的時候,討論言論自由的角度大多是要儘量開放,因為那時候的時空背景,『解除威權遺緒』還是一個主流思潮,社會需要打開出版和評論上的枷鎖,」許家馨說,「但到了近年,民主自由逐漸落實,環境已經不再是對威權體制的衝撞,而是藍綠對立。在這種高度對抗、激化的政治氛圍下,看待言論市場的態度也該有相應調整。」
要推倒一棵樹,你只需要往一個方向猛推就好;但現在,我們要做的是種一棵樹,需要不同的力量。這棵樹就是我們的民主體制。
根據林子儀大法官的觀點,「言論自由」的理論基礎,是來自於人類對於「自我實現」的需求。在對抗威權的年代,這樣的理論可以為民主化運動提供很多的養分。但許家馨認為,在民主慢慢落實後,這理論需要適當修正。為了避免濫用,「言論自由」應該要有更多相對應的「民主功能」或「社會責任」,才能夠維護民主自由體制的品質。
在民主理論典範中的「審議民主」,就是強調在「公共領域」中的各種公民意見,經過審議的過程去蕪存菁,讓好的意見影響政治決策,維護民主的品質。社會需要有一群人、或一個場域,有足夠活躍的言論空間,以超越黨派的角度,來思考公共議題,既可由上而下宣達政策、也能由下而上反映民意,對於政府進行監督、以及意見的討論辯證。
...
在衝突對立的社會中,許多人都喜歡窩在舒適的同溫層裡。但許家馨認為,「在學界和肩負社會責任的菁英機構裡面,必須要有走出同溫層的自覺,進行 open-minded 的對話,才能帶動整個社會的言論和思潮。」這是他對於自己、以及所有以知識份子自居的人,最誠懇剴切的期許。
#鄭南榕 #Nylon #言論自由日
#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
蕪菁英文 在 范疇文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范疇
10月25日
川普會贏,但與「中國/台灣牌」無關
在美國主流媒體民調都顯示拜登支持度超過川普13%的情況下,此時預測川普勝出,風險實在很大,也需要很大的選後承擔譏嘲的勇氣。
歐洲民調顯示,台灣是全球最期待川普連任的國家;這其中道理顯而易見,不過,本文預測川普將勝出,與他積極在打的「中國/台灣牌」沒有多少關係,而是純就美國內部國情所作出的判斷。
一言以蔽之,2020大選是美國重新定義主體性的時刻。當下是二戰以來,美國各色公民重新思索「我是誰」的時刻。外部因素如國際形勢、中國因素,固然也是大背景,但是決定性因素還是人民對國內情勢的切身感受。
傳統的美國主體性,簡略可歸納為:在「清教徒+尚武+拓荒+自立」種種精神的激盪下,將舊歐陸政治機制去蕪存菁,成為一個幾乎各州獨立、但以憲法共識統合起來的聯邦體系;所有的美式民主自由法治概念,都必須放在這個框架下才能充分理解。
二戰是美國主體性開始劇烈變化的一個歷史節點。全球主義(Globalism)開始從孤立自主主義的土壤中冒芽,來自歐洲的福利社會左派思想開始侵蝕清教徒資本主義下的「人人對自己負責」個體精神。但同時,個體精神也在經濟富裕之後,連結上了諸如婦女運動、種族運動、1%對99%運動,70年來激盪出了一個二戰老兵不認識的美國。
2016年川普跌破「主流菁英」眼鏡的勝出過程,其實是一場強迫人民重新定義美國主體性的運動。經川普一陣折騰,2020來到了各種壓力集中爆發的歷史節點。當下美國現況可描述為:州權/聯邦權界限的憲政危機,種族黑白黃褐的攤牌時刻,精英主義/平民主義的對決時刻,金融主義/實業主義的利益選擇決戰,多邊主義/單雙邊主義的定性時刻。
對這一團混亂,川普的知識、背景或許根本不足以讓他提出理念性的答案,但是他的人格特徵透露出一種強烈看法:別跟我說那麼多大道理,別廢話,打掉重練就是了!
我的看法是,這次大選,美國人民不是在選人或選黨,而是在「打掉重練」和「任其演變」之間選邊站隊。
主流媒體早就和菁英利益結合,已經傲慢到不接地氣,做不到真實的民調。真實民情,存在海量的自媒體中。由於我每天花幾個小時瀏覽一手的美國平民自媒體,因此膽敢預測川普會贏。如果川普沒贏,那麼下一次下一個川普也會贏。
(本文紙版 刊於 今周刊 1244期,標題略有不同)
蕪菁英文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改變主意
作為一個評論家,我常被指責變來變去。的確,我對很多事物的看法,隨著時間的過去,逐漸發生改變。但在這麼複雜的世界裡,對所有事情,一直抱著一樣的想法,是非常奇怪的行為。沒有人一生下來,就對所有世間事有「百分百」正確的看法,所以當然要隨著新證據的出爐,個人思考論點的更全面,而產生不一樣的看法。舉幾個我最近看法改變的例子:賴清德、黃國昌、柯文哲、經濟保護主義,還有全民健保。
我為我過去支持過賴清德、黃國昌和柯文哲,感到羞恥。
但觀點「變來變去」的人,也要想一想,沒有原則的隨波逐流、「事大主義」,更是令人討厭。這兩者的差別在於「原則」,論點可以變,但原則不可以。所以我想了一想,整理我的幾個不變原則:
(一)住民自決。我相信這是民主的最基本原則,但誰作為這個自決的主體,有時候可以清楚定義,有時候不行。
(二)自由主義。我相信「自由市場、自由人權」,這種古典自由主義觀點,並不是拒絕任何政府的介入。但政府介入自由人的行為,所取用的標準,有時候可以清楚定義,有時候不行。
(三)科學方法。上天賦予人類思考的能力。在幾百年前,這個思考的能力,終於達成了「科學方法」,這個科學方法是推進人類進步的唯一方法,經濟學的供需分析,也是這個科學方法的一部份。但這個科學方法,因為人類的思考能力限制、證據條件的不足,所以有時候可以清楚定義什麼是科學,什麼不是。
我這三個原則的來源,自然來自啟蒙時代的思想家,「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受偉大思想家的薰陶,是讀書的一大樂事。而原則後面的「可是、但是」,正是讓人以為我變來變去的原因。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但求保持思想清明,在獨立思考下,廣納資訊。
在資訊的取用上,也就是吸收了解新證據的管道方法,我非常認同Marc Andreessen說的,「啞鈴型」的消費。啞鈴指的是時間維度,近的和遠的資訊,都胖胖的,而中間幾乎沒有。他不是閱讀即時的新聞(以推特為主),就是把時間維度拉得很長,只讀歷史。報紙、雜誌和暢銷書,這些傳統的資訊來源,變得不重要。這樣的方式,一來可以不受流行影響,二來讓時間作為過濾資訊的工具、去蕪存菁。「英雄所見略同」,不知不覺,我也用這個方式一陣子了。
秉持這些原則,我寫我的文章,大致可以做到不受謗譽影響。但最近卻常動怒,不得不封鎖許多令人討厭的言論。也許在假新聞、網軍、五毛充斥的時代,大刀砍人,反而才是保持內心平靜的方法,畢竟我們該對話的對象是書裡的哲人,怎麼會是這些五毛、網軍和閱讀障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