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文教基金會今天在國賓飯店舉行開幕茶會,馬英九總統卸任二年多,眼見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國家方向走偏了,很多務實前瞻政策被改變了,也導致後遺症浮現,感慨萬千,為國家、為青年找出路,成立了「馬英九文教基金會」為國家繼續努力奮鬥,基金會開幕~
#馬英九致詞全文:
各位長輩、先進、各位老同事、老朋友、各位來自各地的好朋友、在場的媒體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
感謝大家撥冗前來,在馬英九文教基金會成立的今天,共聚一堂。各位的盛情,我將永誌不忘。
我想各位一定很好奇,為什麼我在卸任總統兩年之後,要成立這樣一個基金會?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這兩年多來,我走訪臺灣各地的觀察,與近距離接觸民眾的感受。
去年跨年夜,我到高雄六合夜市,兩百公尺的距離,我走了快三小時,當地攤商不斷跟我訴苦,說夜市的陸客大幅減少,對他們的生意影響很大。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三月的花蓮夜市,而我住宿旅館的老闆,握著我的手說,「總統,在你八年任內我的生意很好,但這兩年觀光客少了很多,我們損失慘重」。
一個多月前,媒體報導,高雄大樹區的「鳳梨伯」林益老先生,因為鳳梨價格崩盤,傷心落淚,我特地去看他。他今年82歲,向台糖租了50甲地,16歲就開始種鳳梨。就像許多臺灣農民一樣,一輩子都奉獻給臺灣農業。他告訴我,過去我執政時,他的鳳梨外銷到中國大陸、新加坡都沒問題,但政黨輪替後,鳳梨外銷就推不動了,這兩年銷路很差,價格很低,今年損失可能上千萬,我聽了非常難過。
其實觀光業生意不好,農產品外銷不佳的主要原因,不就是政府的政策不當嗎?兩年來,越來越多民眾向我反映,「生意很難做、日子不好過」,這是他們真實的心聲,而蔡政府卻說,「台灣經濟目前處在過去20年來的最好狀態」,這樣的說法,跟人民的距離實在太遙遠了。
為什麼這兩年會有這麼大的改變?很明顯的,是因為國家的方向偏了。我們執政時所採取前瞻務實的政策,如今被改變了,各種後遺症也就隨之而來。
首當其衝的就是年輕人,因為徬徨無助,顧及未來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多優秀的臺灣年輕人,高中畢業後,選擇「漂向北方」,到中國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漂向北方」是時下年輕人火紅的流行歌曲,描述南方年輕人離鄉背井到北方討生活,唱出年輕人的無奈和徬徨。這些到大陸念大學的臺生,計劃畢業後留在大陸工作。這兩年,出走的年輕人成倍數成長,即使是所謂的「天然獨」世代,也願意去大陸吃苦闖蕩,已形成潛在的人才外流危機。
另外,大家應該注意到,從去年8月15日五個鐘頭大停電開始,今年各地又陸續傳出多起無預警跳電,全台用電量在7月19日又創下歷年7月新高,「電夠不夠用?」持續被民眾及工商界所關注,因為仰賴大量石化燃料發電所產生的「空污」,更成為臺灣社會最憂心的議題。
我卸任前就曾一再呼籲,要重視我國已經面臨嚴重的能源問題。臺灣有百分之98的能源依賴進口,但再生能源是間歇性能源,不能24小時發電,無法取代核能與煤電等基載電力,火力發電又會增加碳的排放。我一向支持再生能源,我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就是在2009年劉兆玄院長任內年制定的,但我們不是要用再生能源取代核電,那是很難做到的,而是穩健發展再生能源,與核能發電相輔相成,達到減碳目標。
吳敦義主席和我在2011年的競選連任的政見,就是「在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達成對國際社會減碳承諾的三個前提下,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我們既不能「用愛發電」、更不能「用肺發電」,來達到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根據台電的資料,火力發電的占比已從我卸任時的百分之79,成長為去年的百分之84.4。去年我國的排碳量,也是10年來最高,已經無法達成對國際社會減碳的承諾。政府還要再興建新的火力發電廠,未來空污將更嚴重。今年連臺北美國商會都慎重建議政府保留一座核電廠,作為緊急應變之用,政府卻充耳不聞。我國如果不能穩健減核、以核減碳養綠,審慎選擇對臺灣最有利的能源組合,不僅將危及經濟發展,也將賠上民眾的健康。
此外,政府兩年前年實施的「不當黨產條例」,已經引發嚴重違憲的爭議。我們真的不願看到,臺灣年輕的民主與法治,會因為當局推動一個違背「無罪推定」、「不溯及既往」、「不個案立法」、「行政機關不可代行法院職權」等「法治國」原則的法律與機構,而被毀於一旦。
我任內八年建立兩岸務實協商、和平繁榮的關係,在過去兩年轉為停滯、僵持與對立,導致我國的經濟、外交、民生、國安都受到嚴重影響。兩年來我國失去四個邦交國,總數降到歷史新低的18國,不能再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與國際民航組織、台中東亞青運也停辦,大陸軍機頻頻繞臺飛行,都是連鎖效應。我們不能束手無策,我們要找出解方。兩週前連戰前主席不辭辛勞、風塵僕僕訪問大陸,與習近平先生會商,也是深感當前兩岸關係惡化令人憂慮,希望能盡一份心力,我也要在此對他表達敬意。
各位,回顧我過去8年的執政,我們犯過一些錯誤。卸任這兩年來,我深自檢討,雖然我們所選擇的方向正確,但規劃與實際執行時,仍不免出現落差,讓民眾產生反感。每次想到這裡,我還是覺得很愧疚。
也因此,卸任後,我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如何才能做更多對國家社會有益的事情。成立基金會的目的,就是要匯聚各方智慧與能量,架設一個政策平臺,讓所有理念相近的人,對重要議題有一個研討與發聲的管道。這個平台,希望可以集思廣益,結合各個世代、各個領域的想法與力量,擘劃出確切可行的路線。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藉由這個平台,把臺灣帶往正確的方向,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好。
有人一定會問,這個時候成立基金會,是不是跟選舉有關?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個基金會是超越選舉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國家找出正確的方向,尤其是為年輕人提供願景。
年輕人,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我們的基金會,將更重視年輕人所關心的就業、低薪、居住正義、發展前景等各項議題,透過政策研究、論壇、青年營隊等各種方式,提出建言、謀求解方。其他包括能源、經濟、治安、新移民、兩岸、外交、民主、長照等議題,我們也希望藉由基層訪視,或是和志同道合的基金會及團體合作,提出具體可行方案。
各位女士先生,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臺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要創造願景,讓年輕人根留臺灣,不需要離鄉背井,就有充滿機會的未來。如果執政者已經無法解決問題、讓台灣走出困境,就讓我們這些對台灣有危機感,還有理想、還有認同,還有熱情的人來為台灣貢獻一份心力,這也是基金會成立的目的。
各位好朋友,中華民國過去一直在「穩中求進」,但是當前掌舵的執政者偏離了平靜的航道,進入充滿風暴與暗礁的危險水域。我們希望能為「國家方向」重新定位,讓臺灣重返正道。只要是民眾所關心的、有助於國家發展的議題,馬英九基金會都會去嘗試凝聚共識、找出方法、解決問題。
各位好朋友,臺灣正面臨艱鉅的挑戰,我們所堅持的正道,也不免招致各種打壓,但我深信,只要能把握正確的方向,就能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們不怕打壓,我們一起打拚,不僅要為下一代打造更幸福的未來,還要世代共好,期盼大家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讓臺灣再度展翅高飛,中華民國繼續向前邁進行。
再一次謝謝大家光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侯漢廷為民請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709遠山看海峽 侯漢廷 第三十二集 #遠山看海峽 上線 台灣綠營「步步為營」,#蔡當局前瞻計劃 呼之欲出!本週遠山看海峽,侯漢廷神演繹,這一切究竟是如何開始的?...
蔡當局前瞻計劃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對民進黨執政一年總評
▍官僚包圍、諸侯綁架、戰略失焦、備多力分
針對民進黨政府執政滿一週年,親民黨立院黨團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總結一年來民進黨政府的種種問題。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民進黨政府想做點事卻做不成事,原因在於「官僚包圍、諸侯綁架、戰略失焦、備多力分」。民進黨政府明顯被既得利益與官僚系統所包圍,被黨內派系及地方諸侯所綁架,既得不到正確完整的民情資訊,亦缺乏系統性的戰略思維,排定優先順序,讓政策落實執行。而黨內外各領域得寸進尺的基本教義派(也就是高談理想而全然不顧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嚴重干擾了決策系統的神經,過與不及成為常態,準確務實依然從缺,結果就是想做很多事,卻做不成幾件事,在惡鬥與混亂中,白白浪費了這一年光陰、徒勞無功。
陳怡潔委員則呼籲蔡總統施政要回到「謙卑謙卑再謙卑」的初衷,收回「聽到了就不用再大聲」傲慢,不要多方點火推出讓民眾「有事」就要上街頭的政策,對岸跟國民黨的藉口用得了一時用不了一世,完全執政終究要完全負責。細數一年來先是施政髮夾彎,最近則變本加厲利用國會多數蠻橫硬過法案;部會輪流失火出包加上閣員三不五十秀下限,已經讓民眾百般忍耐痛苦不勘。
總召李鴻鈞指出,新政府自去年上台以來,想同時處理很多事,就好比同時開了太多視窗,導致電腦當機,似乎忘了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征戰四方還能畢其功於一役。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去年強行通過「一例一休」法案。原想藉執政多數,彰顯重視勞工,卻跳過了充份討論,一意孤行,忽略了行業別的差異以及調整的空間,管得太細、而無彈性,導致「一例一休」引起普遍民怨。但民進黨政府卻未能順勢調整作法,修改程式,只想猛力關掉錯誤訊息框,駝鳥般無視於排山倒海的民怨。如今8年8800億元的前瞻計畫,正重蹈一例一休的蠻幹覆轍,聽不進去任何其他修正的聲音,以為強行通過就是展現執政魄力,其後果將更為嚴重。
在兩岸關係上,總召李鴻鈞認為蔡總統有一定程度的努力,但可惜蔡總統一方面得努力安撫黨內基本教義派的不滿,另方面在兩岸政策上,也要避免走回過去陳水扁時代搞對抗、硬碰硬的路線,甚至不斷地嘗試提出新主張來試圖拉近兩岸差距,近期所提出「三新政策」就是一個例子。因此,親民黨團也要呼籲對岸有關當局,兩岸關係的發展需要雙方面共同來努力,以「善意累積善意」,使兩岸更接近,以「敵意徒增敵意」,只會使兩岸愈來愈遠。
總召李鴻鈞再舉行政院提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為例,指出當中充滿了諸多矛盾及不合理之處,行政院本應傾聽各方意見,力圖改進,而不是挾國會多數自重,不斷強壓在野黨照單全收。具體而言,至少有三大問題:
一、前朝計劃應猶在,只是名目改: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美其名是為了打造未來30年國家發展需要的基礎建設,但實際翻開細項來審視,卻見到諸多不合理之處:
1.規劃規劃,烏龜畫畫:
在民國94年,扁政府時代的「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預算」中,就曾編列了339億元的東部鐵路快捷化計畫,規劃台北至宜蘭間直線鐵路建設工程。12年來,多次編列類似規劃費用。在這次前瞻計劃的預算當中,又編列北宜直鐵計畫的「規劃費」0.12億元。一條鐵路規劃12年還畫不出來,小一生都高中畢業了還在規劃,這樣的預算該稱為「前瞻」還是「懷舊」?
2.花山花海,該花不花:
在「客家浪漫三台線」計畫裡頭,我們看到政府要花錢蓋花廊隧道,還要植栽大規模的大地園藝工程,借三代子孫還不完的錢來種生命週期三個月的花草,卻不願花每年50億、8年400億來整修全國農路,造福全國偏遠地區農民與村落,本末倒置,這種前瞻,是在闡揚「退步原來是向前」的禪機嗎?
3.打臉充胖,小事大辦:
特別預算重點應該是資本門投資,卻塞了一堆經常門該辦的事項填充預算數字。在內政部所提報的特別預算計畫中,要花128億元,針對現有公有建築物做耐震補強,蓋村里集會活動中心。另如陳怡潔委員日前質詢過的,編列特別預算僅是為了協助清理壁癌。形同向銀行申請二胎房貸來做掃把就可完成的清除蜘蛛網,這該叫作「前瞻」還是「錢坑」?
二、眾裡尋他千百度,奸商卻在預算得標處:
當我們在審查是否要舉債作建設的同時,我們應該先從過去扁、馬政府時代的經驗當中記取教訓。根據統計,在總金額五千萬以上無法如期、符合標準驗收的工程,也就是由所謂不良廠商來承包的工程,由台電公司發包的有58件,金額高達38億餘元,而這次預計要舉債4400億元的交通部,也有發包55件,金額高達70億餘元。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涵是,即使我們同意舉債來做建設,而政府還是一再地把工程發包給這些夙有劣蹟的不良包商,讓他們繼續賺黑心錢。
三、負債漸寬終不悔,追加追到人憔悴:
另外再從過去的經驗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政府在從事許多重大交通建設,辦理追加預算已成「標準配備」。光我們統計8項重大交通建設,辦理追加預算就高達7320億元,以此推估,當政府舉債8800億元,人民還得有「買一送一」,舉債8800,再追加8800的心理準備。而這些最終都還是要用人民的血汗錢來還。當政府不能精確的提出預算,不能嚴密的控制預算,在野黨如何能夠讓其輕易過關?
陳怡潔委員也表示,民進黨執政一年,各種民調顯示台灣都成了「不滿」族,我們只見滿江紅的施政民調讓蔡總統取消公開談話,一個貪汙定讞的前總統今天有公開談話,反而二度執政的蔡總統閉門不出,成了最大的諷刺。同為女性從政人員,在此還是願意再請蔡總統加加油,期許蔡總統要做媒體曾經讚稱的「梅克爾」,而不是靈驗了「武則天」的籤詩。
陳怡潔委員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有關內政方面,希望民進黨正視「一例一休」已經是最讓民眾不滿的政策,所以政府必須痛定思痛盡速修法弭平民怨,不要死要面子任由產業、勞工、消費者在三輸局面下痛苦掙扎;同時也希望民進黨不要「不做不休」硬要開臨時會強過「錢坑法案」,一個僭越下任總統職權、舉債透支既不前瞻難養又有綁樁嫌疑的八年8800億的假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必須大幅修正周詳評估、並且納入親民黨要求的農路重建、食安與少子化規劃。
第二、兩岸關係才是外交關係的答案,希望民進黨捫心自問選前說好的「維持現狀」是否已經破功?以「三新」取代92共識如果行不通,執政黨有義務窮盡一切努力突破「半死不活」的兩岸關係,眼見晚上連台灣、中華台北都不見了的「世衛行動團」即將出發,台灣在國際上越來越窄的路,會不會越來越寸步難行?執政黨有義務給台灣民眾一條正確的道路。台灣要以新南向頑抗大陸的一代一路可能得不償失又自毀長城,如何改善兩岸關係讓台灣外交關係能夠延伸的「新問券」,民眾也在等蔡總統回答。
陳怡潔委員強調,親民黨做為在野黨,有義務忠實監督執政黨,所有批評不是為了落井下石,但民進黨做為執政黨,也不能老是當「槓藍高手」、「反中先鋒」,這一年來人民尋尋覓覓希望民進黨能兌現選前許諾的願景,只可惜景氣產業冷冷清清,百姓更過得淒淒慘慘戚戚,眼下台灣民眾希望的是能夠生活過得好,改革雖然重要,但民生問題更重要,所以最後提醒民進黨,端午節連假快要到了,到底內閣團隊有沒有人在管物價,糯米蛋黃豬肉都大漲,粽子漲價貴得不得了,加上交通部又推出國道免收費大縮水政策,為何去年被罵得半死的政策今年又要捲土重來?難道施政民調已經低得不能下低所以甚麼都不怕!?如果執政團隊表現要繼續畫錯重點、下錯猛藥、用錯朝臣,就不要怪2018期中考民眾會給很難看的成績。
李鴻鈞總結:民進黨政府一年來,想學司馬光砸缸救人,卻砸了太多醬缸,幾乎被醬汁滅頂。不斷開錯藥方、用錯療程,人民弱勢者更為虛弱,失望者更加失望,機巧者包圍府院,不義者繼續橫行。面對如此混亂的局勢,親民黨立院黨團希望主政者靜下心來,廣納雅言,認清形勢,冷靜務實的瞭解問題,排定優先順序,然後知人善任,提升政府效能,突破群小包圍,制止肆意搶掠,撥亂反正,導回正途,此方為台灣之福。
蔡當局前瞻計劃 在 李鴻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對民進黨執政一年總評
▍官僚包圍、諸侯綁架、戰略失焦、備多力分
針對民進黨政府執政滿一週年,親民黨立院黨團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總結一年來民進黨政府的種種問題。黨團總召李鴻鈞表示,民進黨政府想做點事卻做不成事,原因在於「官僚包圍、諸侯綁架、戰略失焦、備多力分」。民進黨政府明顯被既得利益與官僚系統所包圍,被黨內派系及地方諸侯所綁架,既得不到正確完整的民情資訊,亦缺乏系統性的戰略思維,排定優先順序,讓政策落實執行。而黨內外各領域得寸進尺的基本教義派(也就是高談理想而全然不顧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嚴重干擾了決策系統的神經,過與不及成為常態,準確務實依然從缺,結果就是想做很多事,卻做不成幾件事,在惡鬥與混亂中,白白浪費了這一年光陰、徒勞無功。
陳怡潔委員則呼籲蔡總統施政要回到「謙卑謙卑再謙卑」的初衷,收回「聽到了就不用再大聲」傲慢,不要多方點火推出讓民眾「有事」就要上街頭的政策,對岸跟國民黨的藉口用得了一時用不了一世,完全執政終究要完全負責。細數一年來先是施政髮夾彎,最近則變本加厲利用國會多數蠻橫硬過法案;部會輪流失火出包加上閣員三不五十秀下限,已經讓民眾百般忍耐痛苦不勘。
總召李鴻鈞指出,新政府自去年上台以來,想同時處理很多事,就好比同時開了太多視窗,導致電腦當機,似乎忘了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征戰四方還能畢其功於一役。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去年強行通過「一例一休」法案。原想藉執政多數,彰顯重視勞工,卻跳過了充份討論,一意孤行,忽略了行業別的差異以及調整的空間,管得太細、而無彈性,導致「一例一休」引起普遍民怨。但民進黨政府卻未能順勢調整作法,修改程式,只想猛力關掉錯誤訊息框,駝鳥般無視於排山倒海的民怨。如今8年8800億元的前瞻計畫,正重蹈一例一休的蠻幹覆轍,聽不進去任何其他修正的聲音,以為強行通過就是展現執政魄力,其後果將更為嚴重。
在兩岸關係上,總召李鴻鈞認為蔡總統有一定程度的努力,但可惜蔡總統一方面得努力安撫黨內基本教義派的不滿,另方面在兩岸政策上,也要避免走回過去陳水扁時代搞對抗、硬碰硬的路線,甚至不斷地嘗試提出新主張來試圖拉近兩岸差距,近期所提出「三新政策」就是一個例子。因此,親民黨團也要呼籲對岸有關當局,兩岸關係的發展需要雙方面共同來努力,以「善意累積善意」,使兩岸更接近,以「敵意徒增敵意」,只會使兩岸愈來愈遠。
總召李鴻鈞再舉行政院提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為例,指出當中充滿了諸多矛盾及不合理之處,行政院本應傾聽各方意見,力圖改進,而不是挾國會多數自重,不斷強壓在野黨照單全收。具體而言,至少有三大問題:
一、前朝計劃應猶在,只是名目改: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美其名是為了打造未來30年國家發展需要的基礎建設,但實際翻開細項來審視,卻見到諸多不合理之處:
1.規劃規劃,烏龜畫畫:
在民國94年,扁政府時代的「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預算」中,就曾編列了339億元的東部鐵路快捷化計畫,規劃台北至宜蘭間直線鐵路建設工程。12年來,多次編列類似規劃費用。在這次前瞻計劃的預算當中,又編列北宜直鐵計畫的「規劃費」0.12億元。一條鐵路規劃12年還畫不出來,小一生都高中畢業了還在規劃,這樣的預算該稱為「前瞻」還是「懷舊」?
2.花山花海,該花不花:
在「客家浪漫三台線」計畫裡頭,我們看到政府要花錢蓋花廊隧道,還要植栽大規模的大地園藝工程,借三代子孫還不完的錢來種生命週期三個月的花草,卻不願花每年50億、8年400億來整修全國農路,造福全國偏遠地區農民與村落,本末倒置,這種前瞻,是在闡揚「退步原來是向前」的禪機嗎?
3.打臉充胖,小事大辦:
特別預算重點應該是資本門投資,卻塞了一堆經常門該辦的事項填充預算數字。在內政部所提報的特別預算計畫中,要花128億元,針對現有公有建築物做耐震補強,蓋村里集會活動中心。另如陳怡潔委員日前質詢過的,編列特別預算僅是為了協助清理壁癌。形同向銀行申請二胎房貸來做掃把就可完成的清除蜘蛛網,這該叫作「前瞻」還是「錢坑」?
二、眾裡尋他千百度,奸商卻在預算得標處:
當我們在審查是否要舉債作建設的同時,我們應該先從過去扁、馬政府時代的經驗當中記取教訓。根據統計,在總金額五千萬以上無法如期、符合標準驗收的工程,也就是由所謂不良廠商來承包的工程,由台電公司發包的有58件,金額高達38億餘元,而這次預計要舉債4400億元的交通部,也有發包55件,金額高達70億餘元。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涵是,即使我們同意舉債來做建設,而政府還是一再地把工程發包給這些夙有劣蹟的不良包商,讓他們繼續賺黑心錢。
三、負債漸寬終不悔,追加追到人憔悴:
另外再從過去的經驗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政府在從事許多重大交通建設,辦理追加預算已成「標準配備」。光我們統計8項重大交通建設,辦理追加預算就高達7320億元,以此推估,當政府舉債8800億元,人民還得有「買一送一」,舉債8800,再追加8800的心理準備。而這些最終都還是要用人民的血汗錢來還。當政府不能精確的提出預算,不能嚴密的控制預算,在野黨如何能夠讓其輕易過關?
陳怡潔委員也表示,民進黨執政一年,各種民調顯示台灣都成了「不滿」族,我們只見滿江紅的施政民調讓蔡總統取消公開談話,一個貪汙定讞的前總統今天有公開談話,反而二度執政的蔡總統閉門不出,成了最大的諷刺。同為女性從政人員,在此還是願意再請蔡總統加加油,期許蔡總統要做媒體曾經讚稱的「梅克爾」,而不是靈驗了「武則天」的籤詩。
陳怡潔委員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有關內政方面,希望民進黨正視「一例一休」已經是最讓民眾不滿的政策,所以政府必須痛定思痛盡速修法弭平民怨,不要死要面子任由產業、勞工、消費者在三輸局面下痛苦掙扎;同時也希望民進黨不要「不做不休」硬要開臨時會強過「錢坑法案」,一個僭越下任總統職權、舉債透支既不前瞻難養又有綁樁嫌疑的八年8800億的假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必須大幅修正周詳評估、並且納入親民黨要求的農路重建、食安與少子化規劃。
第二、兩岸關係才是外交關係的答案,希望民進黨捫心自問選前說好的「維持現狀」是否已經破功?以「三新」取代92共識如果行不通,執政黨有義務窮盡一切努力突破「半死不活」的兩岸關係,眼見晚上連台灣、中華台北都不見了的「世衛行動團」即將出發,台灣在國際上越來越窄的路,會不會越來越寸步難行?執政黨有義務給台灣民眾一條正確的道路。台灣要以新南向頑抗大陸的一代一路可能得不償失又自毀長城,如何改善兩岸關係讓台灣外交關係能夠延伸的「新問券」,民眾也在等蔡總統回答。
陳怡潔委員強調,親民黨做為在野黨,有義務忠實監督執政黨,所有批評不是為了落井下石,但民進黨做為執政黨,也不能老是當「槓藍高手」、「反中先鋒」,這一年來人民尋尋覓覓希望民進黨能兌現選前許諾的願景,只可惜景氣產業冷冷清清,百姓更過得淒淒慘慘戚戚,眼下台灣民眾希望的是能夠生活過得好,改革雖然重要,但民生問題更重要,所以最後提醒民進黨,端午節連假快要到了,到底內閣團隊有沒有人在管物價,糯米蛋黃豬肉都大漲,粽子漲價貴得不得了,加上交通部又推出國道免收費大縮水政策,為何去年被罵得半死的政策今年又要捲土重來?難道施政民調已經低得不能下低所以甚麼都不怕!?如果執政團隊表現要繼續畫錯重點、下錯猛藥、用錯朝臣,就不要怪2018期中考民眾會給很難看的成績。
李鴻鈞總結:民進黨政府一年來,想學司馬光砸缸救人,卻砸了太多醬缸,幾乎被醬汁滅頂。不斷開錯藥方、用錯療程,人民弱勢者更為虛弱,失望者更加失望,機巧者包圍府院,不義者繼續橫行。面對如此混亂的局勢,親民黨立院黨團希望主政者靜下心來,廣納雅言,認清形勢,冷靜務實的瞭解問題,排定優先順序,然後知人善任,提升政府效能,突破群小包圍,制止肆意搶掠,撥亂反正,導回正途,此方為台灣之福。
蔡當局前瞻計劃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709遠山看海峽
侯漢廷 第三十二集 #遠山看海峽 上線
台灣綠營「步步為營」,#蔡當局前瞻計劃 呼之欲出!本週遠山看海峽,侯漢廷神演繹,這一切究竟是如何開始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rwgYZXH-9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J2Hs37l7NOIGfVWxNapYMAWM9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