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王郁揚:適度規範電子煙 傷害一定比傳統紙菸少|聚焦真相|華視新聞 20210325
#世界衛生組織 #菸草減害 #王郁揚 #菸草控制框架公約 #WHO #FCTC
原始影片連結:https://youtu.be/Mje12xWSMqc
衛福部去年預告,即將修正《菸害防制法》,規範新興菸品在草案中,電子煙被歸類為「類菸品」,不允許製造販賣及使用,讓電子煙支持者相當不滿,他們認為相較於紙菸,電子煙的健康危害比較少,希望政府能開放納入管理。但也有專家抨擊,電子煙其實是有危險性的,美國過去就有人因為抽吸電子煙,死於特殊肺病。來看今(25)日的聚焦真相!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2103/202103252036099.html
延伸閱讀:
菸草減害 無煙台灣》菸害防制法修法:電子煙、加熱菸抽稅納管爭議 ft. 石崇良、劉宗榮、郭斐然、林清麗
https://youtu.be/vRgzFsFO5i0
【十點不一樣】雙重標準?禁電子煙開放加熱菸,菸減協會王郁揚:皆依菸酒管理法「菸品納管」,禁止網路販售。
https://youtu.be/htgIwZadYHg
電子煙致死原因 科學家找到了!「黑市」四氫大麻酚(THC)
https://youtu.be/bnb_DOBpB90
#Nicotine #Tobacco Harm Reduction #SmokeFree #Risk Proportionate #DecriminalizedTHR #Nicotine Intake
#王郁揚 #Yu-Yang Wang #台灣菸草減害協會 #TTHRA #無煙台灣基金會 #FSFT #WHO FCTC #台灣威卜 #菸害防制法 #菸酒管理法 #菸酒稅法 #電子煙 #加熱菸 #電子菸 #無煙菸草 #鼻菸 #Snus #Smokeless Tobacco #SLT #新興菸品 #新型菸品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NHRI #電子煙加熱菸除罪化 #菸鹼 #尼古丁 #台灣禁菸聯盟 ABC#TAIWAN #Alliance of Banning Cigarettes TAIWAN #無煙代用品 #類菸品 #新式菸品 #減害菸品 #替代 #張朝敬 #陳鳳英 #鍾起惠 #尼古丁攝取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董氏基金會 #蔡英文 #蘇貞昌 #陳時中 #王英偉 #謝孟雄 #姚思遠 #林清麗 #郭斐然 #賴志冠 #蘇一峰 #財政部 #蘇建榮 #蕭家旗 #顏春蘭 #台灣拒菸聯盟 #呂克桓 #吳全峰 #張博雅
「台灣拒菸聯盟」121個團體: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護理學會、台灣癌友單車運動協會、無喉者復聲協會、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北市醫師公會、社團法人新竹市醫師公會、社團法人高雄市醫師公會、台東縣醫師公會、苗栗縣醫師公會、社團法人雲林縣醫師公會、花蓮縣醫師公會、社團法人宜蘭縣藥師公會、社團法人南投縣藥師公會、社團法人屏東縣藥師公會、連江縣藥師公會、中華民國藥學生聯合會、宜蘭縣牙醫師公會、臺灣職業衛生護理暨教育學會、大臺南護理師護士公會、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高雄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南投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屏東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基隆市護理師護士公會、雲林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桃園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台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社團法人臺中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彰化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台東縣護理師護士公會、花蓮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台灣職業健康護理學會、社團法人台灣醫事檢驗學會、臺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台灣精神醫學會、台大醫院藥劑部、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社團法人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台灣臨床藥學會、台灣母胎醫學會、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台灣流行病學學會、臺灣公共衛生學會、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臺灣聽力語言學會、台灣氣喘學會、台灣癌友友善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安寧照顧基金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台灣乾癬協會、臺灣憂鬱症防治會、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財團法人防癌教育基金會、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社團法人台北市聽障者聲暉協會、全民健康基金會、台灣慢性阻塞性肺病學會、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傳神居家照顧協會、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世界和平婦女會、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嘉義教區附設嘉義縣私立敏道家園、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碧波關懷地球人文協會、台灣愛笑瑜珈協會、台灣健康促進學校協會、台灣防癌協會、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臺灣病友聯盟、財團法人臺安基金會、高雄榮民總醫院戒菸治療管理中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花蓮縣醫師公會、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輔仁大學醫學院、義守大學醫學院、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輔英科技大學護理學院、弘光科技大學護理學院、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護理學院、高雄醫學大學公衛系、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系、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臺灣健康醫院學會、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新竹市築心生命教育協會、台灣性教育學會、社團法人台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台灣愛兒親師家長協會、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第二屆海峽兩岸菸害防制與肺癌研討會 贊助單位:
台灣阿斯特捷利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百靈佳殷格翰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必治妥施貴寶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禮來股份有限公司、美商默沙東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小野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羅氏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禁菸聯盟(ABC#TAIWAN, Alliance of Banning Cigarettes TAIWAN)」
台灣威卜VAPE Taiwan、罪惡黨SIN PARTY、戒焦油QUITAR、健康食品大麻二酚CBD推動聯盟、無煙台灣基金會FSFT、台灣菸草減害協會TTHRA、台灣尼古丁品味師NTT、正臺媒+PlusMedia TAIWAN、HnB INFO加熱菸中文資料網。
「董氏基金會爭議」的推薦目錄: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爆卦] 董氏基金會把手伸進中經會-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PTT爆料:董氏基金會背後金主居然是...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董氏基金會爭議新聞「維穩」全都刪維基百科:違反版權- 時事板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董氏基金會爭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董氏基金會爭議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台灣菸草減害協會TTHRA - 董氏基金會維基百科完全沒有爭議 ...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董氏基金會使命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林清麗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新聞] 董氏稱冒牌偽專家王郁揚駁斥要求道歉- hatepolitics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新聞] 董氏基金會爭議新聞「維穩」全都刪維基- HatePolitics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Podcast
Taster 美食加 Podcast 節目 #美食關鍵詞 |EP36
【#美食家是誰】徐仲(下):美食家是「引」食者,要有論述能力與影響力!
👉https://taster.life/podcast-20201203/
這集節目是徐仲訪談的下集內容,上集節目討論了非常多飲食文化互相激盪的話題,回顧他踏入飲食界的過程。
這一集終於要開始聊聊「美食家是誰」的正題,為什麼麼徐仲現在都不敢自稱美食家,他又為什麼要去義大利慢食組織的美食科學大學進修?美食家到底要具備怎麼樣的能力?
節目播出後,徐仲也在臉書發表一篇文章,進一步闡述他對美食家的看法。有意思的是,從文章裡更可以看出,他對於「美食家」此身份有多審慎,甚至迴避。這樣的態度,與我們先前訪問過的葉怡蘭老師也有類似。「美食家」三個字是否真有千斤重?我還會繼續探討這個議題。
以下是徐仲全文:
—
到Liz的美食關鍵詞podcast,以美食家為主題聊了兩集,回家後想了想,忍不住將觀點寫下,因為這個議題頗有趣。
多數時候,我不認為自己是美食家,而是一位「引食人」。
每回在社交場合,若有人替我冠以「美食家」頭銜,我總委婉否認,至於原因,要由定義談起,套用維基百科的說詞,美食家一詞泛指善於品評美食美酒的人……。
我不同意這定義,因為太簡化了。
既然稱謂中用上了「家」,那就要有所特色,諸子百家,各有門道,談的不該是技能,譬如擅長跳舞的人不見得是舞蹈家;精於寫毛筆者,也不見得稱為「書法家」,諸如顏真卿、張旭、王羲之等,都是在字意字形中擁有風格,對時代有所建樹,方能成為一家,況且,在那個人人都以毛筆書寫的時代,還能被稱為書法家,必有過人之處。同理相證,擅長品評食物者,若是沒在飲食評論中樹立風格,對社會有所影響,又怎能稱為美食「家」?頂多稱為有品味的飲食愛好者吧!
我知道業界同行有許多朋友,皆以美食家之名遊於江湖,但每人的定義解釋不同,名無固宜,約定俗成,這道理我懂,但心中有個檻,始終跨不過。
因為……,我也曾以美食家自居。
未滿而立之歲前,我就擔任時報周刊的飲食專欄作家,在那個年代,可說是權威性十足,然而寫作終歸是副業,正職是董氏基金會的營養師,於是所以,正職是講究飲食健康,副業是追尋飲食美味,某日基金會的主任與我閒聊,詢問在外行走時都如何介紹自己?
時值年輕,朝氣和傲氣皆有,我笑稱自己是有營養師證照的美食家。
主任笑了笑,營養師她懂,有執照即可,但美食家要如何被證明?她認為飲食專欄作者並不等同於美食家,畢竟職稱中冠上「家」,談的不僅是品味的寬廣高低,不只是文采用字的純熟老練,而是一個人,究竟能真正影響到多少人的內心?帶動了怎麼樣的社會觀感?
她進一步解釋,社會觀感不僅於「此刻」,還要考慮「將來以後」,最好是蓋棺定論。一個人對社會的影響越多,成為一「家」之言的爭議也就越少。聊著聊著,她表示沒打算挑戰我對美食家的看法,但她認為減少爭議是一件美好的事,假使非爭不可,至少要有憑有據。譬如飲食是否健康,營養師有學術文獻可憑據,而食物是否美味,似乎少有規範?重鹹或清淡各有表述,美食家要如何求得共識呢?
她說的有理,所以我沉默了。
於是所以,自省與思辯在心中發芽,於2007年,我辭去所有工作,負笈往遊,到義大利慢食主義(Slow Food)開設的美食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Gastronomics)就讀。歸納出「知味」、「品味」、「玩味」的思維方式,建構對於食物的觀點。「知味」在於主觀體會食物品種的多元生態滋韻,「品味」在於客觀分析飲食的人文科學,「玩味」在於用開廣心態看到不同的飲食文化。
回台灣後,流年似水,產地鄉間游走,行過三百多個鄉鎮,體會了台灣飲食的飽食巧味,還有吃食背後的哲學、藝術、歷史、風土、科學、族群、宗教等諸多精彩,如此美好,不能獨享,但要如何傳遞?
關鍵在於「溝通」,既然食之有味,自當言之有物,於是我嘗試各種引導,諸如文字撰述、影音拍攝、錄Podcast、演講開課等,或是以菜單設計和餐會活動,以「飲食文化工作者」的身分,引食飲食,引領欣賞食物的美好滋味,成為產地到餐桌間的橋梁。
因為所以,若有人稱我為美食家,當自婉拒,誠心告知,敝人只是一位對吃喝有興趣的飲食文化研究者,然而若對方堅持,表示曾被我的言語或文章影響了對食物的觀點,體會吃飽和享樂之外的意涵……….。
我會整理衣服挺直身體,伸出手來再次自我介紹。
「你好,我是徐仲,會努力成為一位美食家。」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到Liz的美食關鍵詞podcast,以美食家為主題聊了兩集,回家後想了想,忍不住將觀點寫下,因為這個議題頗有趣。
多數時候,我不認為自己是美食家,而是一位「引食人」。
每回在社交場合,若有人替我冠以「美食家」頭銜,我總委婉否認,至於原因,要由定義談起,套用維基百科的說詞,美食家一詞泛指善於品評美食美酒的人……。
我不同意這定義,因為太簡化了。
既然稱謂中用上了「家」,那就要有所特色,諸子百家,各有門道,談的不該是技能,譬如擅長跳舞的人不見得是舞蹈家;精於寫毛筆者,也不見得稱為「書法家」,諸如顏真卿、張旭、王羲之等,都是在字意字形中擁有風格,對時代有所建樹,方能成為一家,況且,在那個人人都以毛筆書寫的時代,還能被稱為書法家,必有過人之處。同理相證,擅長品評食物者,若是沒在飲食評論中樹立風格,對社會有所影響,又怎能稱為美食「家」?頂多稱為有品味的飲食愛好者吧!
我知道業界同行有許多朋友,皆以美食家之名遊於江湖,但每人的定義解釋不同,名無固宜,約定俗成,這道理我懂,但心中有個檻,始終跨不過。
因為……,我也曾以美食家自居。
未滿而立之歲前,我就擔任時報周刊的飲食專欄作家,在那個年代,可說是權威性十足,然而寫作終歸是副業,正職是董氏基金會的營養師,於是所以,正職是講究飲食健康,副業是追尋飲食美味,某日基金會的主任與我閒聊,詢問在外行走時都如何介紹自己?
時值年輕,朝氣和傲氣皆有,我笑稱自己是有營養師證照的美食家。
主任笑了笑,營養師她懂,有執照即可,但美食家要如何被證明?她認為飲食專欄作者並不等同於美食家,畢竟職稱中冠上「家」,談的不僅是品味的寬廣高低,不只是文采用字的純熟老練,而是一個人,究竟能真正影響到多少人的內心?帶動了怎麼樣的社會觀感?
她進一步解釋,社會觀感不僅於「此刻」,還要考慮「將來以後」,最好是蓋棺定論。一個人對社會的影響越多,成為一「家」之言的爭議也就越少。聊著聊著,她表示沒打算挑戰我對美食家的看法,但她認為減少爭議是一件美好的事,假使非爭不可,至少要有憑有據。譬如飲食是否健康,營養師有學術文獻可憑據,而食物是否美味,似乎少有規範?重鹹或清淡各有表述,美食家要如何求得共識呢?
她說的有理,所以我沉默了。
於是所以,自省與思辯在心中發芽,於2007年,我辭去所有工作,負笈往遊,到義大利慢食主義(Slow Food)開設的美食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Gastronomics)就讀。歸納出「知味」、「品味」、「玩味」的思維方式,建構對於食物的觀點。「知味」在於主觀體會食物品種的多元生態滋韻,「品味」在於客觀分析飲食的人文科學,「玩味」在於用開廣心態看到不同的飲食文化。
回台灣後,流年似水,產地鄉間游走,行過三百多個鄉鎮,體會了台灣飲食的飽食巧味,還有吃食背後的哲學、藝術、歷史、風土、科學、族群、宗教等諸多精彩,如此美好,不能獨享,但要如何傳遞?
關鍵在於「溝通」,既然食之有味,自當言之有物,於是我嘗試各種引導,諸如文字撰述、影音拍攝、錄Podcast、演講開課等,或是以菜單設計和餐會活動,以「飲食文化工作者」的身分,引食飲食,引領欣賞食物的美好滋味,成為產地到餐桌間的橋梁。
因為所以,若有人稱我為美食家,當自婉拒,誠心告知,敝人只是一位對吃喝有興趣的飲食文化研究者,然而若對方堅持,表示曾被我的言語或文章影響了對食物的觀點,體會吃飽和享樂之外的意涵……….。
我會整理衣服挺直身體,伸出手來再次自我介紹。
「你好,我是徐仲,會努力成為一位美食家。」
https://taster.life/podcast-20201203
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PTT爆料:董氏基金會背後金主居然是... 的必吃
董氏基金會 一言堂,面對挑戰的回應居然是瘋狂封鎖+刪除留言。本人WHO FCTC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呼籲: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謝孟雄應出面解釋說明董氏怎麼看電子煙戒菸這件 ... ... <看更多>
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董氏基金會爭議新聞「維穩」全都刪維基百科:違反版權- 時事板 的必吃
據《維基百科Wikipedia》資料顯示,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英語:John Tung Foundation),簡稱董氏,是台灣一個非營利的民間機構,1984年5月19日由 ... ... <看更多>
董氏基金會爭議 在 [爆卦] 董氏基金會把手伸進中經會- 看板Gossiping 的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