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草坪 ◎#曾貴麟
他們都在倖存的奶油床
過去已被那些小孩燒毀
遠離慶典的現場
「來不急了吧」我喊
許多願望紛紛落成灰
憂傷,在遠方成為傷紋
安靜地在日記裡繼續度過的火焰
肇事的大人唱著歌
隔岸祝福我長大成人
--
◎作者簡介
曾貴麟〈1991—〉,台灣宜蘭人。曾任大學巡迴詩展執行長、淡江大學微光詩社社長、創辦藝文誌《拾幾頁》、風球詩雜誌主編。曾獲全國大專院校新詩組優選、淡江大學秋水文章新詩組優選及其他十多項詩獎。目前就讀東華華文研究所。著有詩文集《夢遊》,2015年策展攝影散文展《25時區》。
--
美術設計:沛容
攝影來源:無
--
◎小編賞析
詩人重新構築了慶生的場景,將我們所認知的生日解剖、觀察。我們可以先行想像一個生日場景:插上蠟燭的奶油蛋糕,孩童吹熄蠟燭火,並在熄滅後許願,許願結束後大人們拍著手,歡迎孩童逐漸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有趣的是,此詩不但訴說著上述的順序,且將此轉化成另類的成人童話;生日真如我們想像的這麼快樂嗎?長大成人過程又會失去什麼呢?是否在離開青春的過程中,每一步路都是戰爭,都是煙硝?
前三句作為此詩的開頭並不以往常的生日印象(幸福,許願)為書寫題材,反倒是以「蛋糕草坪」之破壞做為指涉的開始,直到第五句才稍微提到落灰的願望,而詩中多樣的人物例如小孩、大人、被燒傷的「他們」與詩人自述的我都是在「生日」的遞進中逐漸幻化成不同的形態。儘管詩題〈蛋糕草坪〉看似甜膩,但在首句就以「倖存的奶油床」進行第一次的悖反,而下兩句中,小孩的出現顯得魔幻,他們將此地焚燒,使原本「慶典」之的不付存在。
讀到此,我們可以思考到,是否第一句的「我們」就是曾經焚燒蛋糕草坪的孩子們呢?詩人也不急著給予答案,開始鋪成第二次的悖反。第四句的自言自語延續著前句對於燒毀的遺憾,「許多願望紛紛落成灰」代表著童年或著嚮往被現實打破,如同第一段的焚燒,但有趣的是,明明是「過去已被那些小孩燒毀」,但末兩段卻是「肇事的大人唱著歌/隔岸祝福我長大成人」,究竟焚燒的責任,屬於大人還是小孩?
如同前段所說的,這些人稱皆是在生日底下遞進的形體。換言之,每一次的生日,都會留下去年的自己於蛋糕草坪上,而童年也跟著生日徒留在奶油床上,數名與自己相似的孩童(其實都是自己)的憂傷與不捨都幻化成火焰,自毀草坪、也自毀過去的記憶;在蛋糕的方寸之間,過去的靈魂在上頭搏鬥,彷彿不甘青春就在這一年一度的慶典上消逝,而「大人」為我們的慶祝似乎就是戰火的開端,不管事自己的父母也好,亦或是長大後的自己,我們都冷眼看著當年的自己與他人,在小小甜膩的蛋糕床上進行廝殺。詩人想傳達的,似乎就是成長的冷酷,我們並沒有忘掉過去的傷痕,只是在一次次的生日中,我們選擇想不起來。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10/20171012.html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愛人蒸他的睡眠」介紹 訪問作者:陳顥仁 內容簡介: 九○後新生代詩人陳顥仁 遊走於文學、建築與戲劇之間 以詩建構空間,叩問抒情的本質 九○後新生代詩人陳顥仁,遊走於文學、建築與戲劇之間,他嘗試用文字建構空間經緯,用詩意勾勒出空間溫度,透過詩作尋找新世界。 他從一個全視域的...
「華文研究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華文研究所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華文研究所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華文研究所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華文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華文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華文研究所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華文研究所 在 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所| Hsinchu 的評價
- 關於華文研究所 在 〔110推甄〕8間華語文教學相關研究所心得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華文研究所 在 2011碩士龍門研究所考取心得分享-華文所吳昱葶 - YouTube 的評價
華文研究所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部分的古蹟都會走向一種命運 ◎#曾貴麟
──義大利環境藝術家Giacomo Zaganelli於好地下空間的展覽「老靈魂」標語
「拆遷」有兩種方式
果子與皮分離的比喻是一種
一種是徹底遺忘
忘在無人經過的秋天
廢墟是給建築老去時的暱稱
雨水、青苔與結隊的蟲族
從你的記憶搬遷走
建築原本的名字
令它成為一張沒有主人的臉
它曾是你的家鄉
但你再也看不見它
「大部分的古蹟都如玻璃
變得模糊,被時間
呼了一口蒸氣。」
走向不被打卡、在標示上失蹤的命運
無事可做的遲暮
借用風的喉嚨喋喋不休
每個廢墟都等自己變成樹
縫隙裡種下籽,等待一株植物在內部爬行
等歸來圍觀的人
回望遺棄瓦礫、紅磚與燕尾脊
想起這曾是座莊園,誰的官邸
「認路」有兩種方式
果汁的顏色裡認出果子的比喻是一種
另一種是-
走有麵包屑的路
駝著背,沿途踢著石子
踢回夕下你與舊宅
在童年裡剝落的地址……
--
◎詩人簡介
曾貴麟〈1991—〉,台灣宜蘭人。曾任大學巡迴詩展執行長、淡江大學微光詩社社長、創辦藝文誌《拾幾頁》、風球詩雜誌主編。曾獲全國大專院校新詩組優選、淡江大學秋水文章新詩組優選及其他十多項詩獎。目前就讀東華華文研究所。著有詩文集《夢遊》,2015年策展攝影散文展《25時區》。
--
美術設計:沛容
攝影來源:Unsplash|Jan Senderek
--
◎小編賞析
在閱讀文本之前,我們可以先從題目試著來思考詩的走向:假設要書寫「古蹟走向某一種命運」,你會書寫什麼呢?小編很壞心眼地去詢問周遭的朋友,大概有八成的人會寫「被火燒」。而當我們在回頭讀這首詩時,就可以發現詩人厲害之處,作者以詩意的方式看待古蹟走向拆遷或成為廢墟的命運,但他選擇不用諷刺、揶揄的方式去取得讀者共鳴,反倒以邏輯思維與譬喻的方式來推敲命運,並喚醒、思考再造的方式。
首段的以果子與皮分開的譬喻帶出了「徹底遺忘」與「拆遷」,順利地連接到第二、三段作者對「廢墟」的論述與情感──無奈,且相當地不捨得。從蟲族、雨水,一口氣走到不被打卡、在標示上失蹤,就如同「大部分的古蹟都如玻璃/變得模糊,被時間/呼了一口蒸氣。」,從實走到虛,古蹟被時光忽視,如玻璃上的霧一般漸漸消失。
第四段開始則是作者的思想與說理(或著批判),但也不用直白的方式去告訴讀者「那樣才對」,而是以樹成長的隱喻重新為讀者指向。而末段乃是全詩最精彩之處,以「認路」呼應並且解答第一段的「拆遷」命運,從果皮分離又轉變到了認知果汁,「認識古蹟」的隱喻從此而出,而原本「忘在無人經過的秋天」也因為讀者重新的「認路」,記憶被打了開來:「沿途踢著石子/踢回夕下你與舊宅
在童年裡剝落的地址…」,詩人的控訴是溫柔的,彷彿在告訴讀者,屋瓦可能損毀,但古蹟與記憶,需要人們一在地認識再認識。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6/20170606.html
華文研究所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本未拆封的詩集 ◎#曾貴麟
----寫給東海岸線未曾抵達的行旅
該如何敘述一本失物,展現
焦急尋獵它的企圖
約莫是午後班次,第三車廂靠窗
放置座位前方網格
夾著零食、餐盒與旅遊指南
詩集名稱是個外國女人的名字
封面是半透明湖水色
陰影輪廓像哺乳獸類
長出幼角的鹿(為什麼不是水牛、土狗
或匍匐的孩子,誰有長出犄角的可能?)
備受期待已久,但尚未拆封的
詩集,被遺落在海岸線的列車
由於素未謀面
對於內文的無知,而變成
一本無限的詩集
是一位慷慨的作者嗎?
枝剪僻字,讓人清醒但別痊癒
除了自身的憂慮與病
可否也為我而寫
為一個許久未寫詩的人而寫
令疲憊的旅人,想起童年
書寫給山脈、斷崖與開墾的平原
為洩氣的觀光氣球而寫
為垂死的蝴蝶而寫
為夏至紛紛變做甲蟲的遊客而寫
列車在島嶼繞境,載往匿名的群眾
寫於洞穴、以及前方追撞的光明
你在搖晃的座位,一次次清醒中
看見海洋,默念出從沒見過的字句
像是隱除署名-但關乎種種萬物。
--
◎作者簡介
曾貴麟〈1991—〉,台灣宜蘭人。曾任大學巡迴詩展執行長、淡江大學微光詩社社長、創辦藝文誌《拾幾頁》、風球詩雜誌主編。曾獲全國大專院校新詩組優選、淡江大學秋水文章新詩組優選及其他十多項詩獎。目前就讀東華華文研究所。著有詩文集《夢遊》,2015年策展攝影散文展《25時區》。
--
美術設計:沛容
攝影來源:Unsplash|James Best/Breather
--
◎小編賞析
出生自東海岸的貴麟,他的〈一本未拆封的詩集〉寫的未曾抵達,不曉得用的是遊客還是遊子返鄉的視野?在我的猜測中,或許應該傾向於後者。一名遊子在返鄉的列車中思索自己與家鄉的關係,不斷建立新的故鄉認識,所以才有著這樣的從未抵達。
作為一個詩人,他把自己從未抵達的返鄉終點與一本詩集做連結也是很合邏輯的。(?)
在這首詩中他主要運用的手法是敘述,一邊在敘述中細心安排細節、並藉由細節的揀選陳設情調,一邊偷渡自己的疑惑與憂慮。由於他的寫作有這樣的特質,我並不認為將所有細節一一深究意義或揭破對於這首詩是好的閱讀方式,對氣氛的感受可能是更為重要的。首段以一日常語調寫火車上感受,一個因有所遺失而恍惚的人,面對搖晃的車廂竟也發生了共感。次段以特殊的情調(那些與你我實際上很難建立連結,卻能模糊有畫面感的物事)補充,然後才進入第三段:一本無限的詩集。經過這樣的整理,現在才拉出重點的前三段,進行其實很緩慢,但他的寫作模式讓人可以安全地進入而不至於不耐煩。
第四五段開始埋伏自己的憂慮與不安,即使找到了詩集(打開了未知),這些東西仍然不見得能被緩解。但與詩集建立連結的故鄉,仍舊提供了安置這些東西的可能:自己的疲憊、未曾寫詩的焦慮、遊客如織帶來的破壞、觀光與地方文化的角力.......
在他的最後一段中,這個未曾拆封的詩集又好像成為自己的化身。不斷在搖晃中醒來(面對)或睡著(失敗),但能夠看見海洋(故鄉),安心地回到家鄉成為人群中的一部分(隱除署名),並且承認自己還擁有的創造能力:「默念出從沒見過的字句」是很有自信的結尾。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3/20170325.html
華文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愛人蒸他的睡眠」介紹
訪問作者:陳顥仁
內容簡介:
九○後新生代詩人陳顥仁
遊走於文學、建築與戲劇之間
以詩建構空間,叩問抒情的本質
九○後新生代詩人陳顥仁,遊走於文學、建築與戲劇之間,他嘗試用文字建構空間經緯,用詩意勾勒出空間溫度,透過詩作尋找新世界。
他從一個全視域的立體空間,重現日常生活,區分為四大輯與兩小輯,分別為:以輕盈的短句描繪日常基調的「房間詩派」、「熱牛奶」則是和緩的抒發情緒、(一張翻唱專輯)透過不同的詩節奏,營造出生活感、「窗景」收錄實驗性的長短句,書寫出對環境、人群的凝視、(桌上的黑盒子)是為五場戲劇詩作,是為房間裡的黑房間、「愛人骨頭」以短句應接傷痛情緒,完成詩人特有的抒情骨架。
《愛人蒸他的睡眠》是一本情詩集,不只致力於詩語言上的突破,更嘗試建立一種具有生活感、親和感的抒情姿態,並促成房間詩派的誕生,也反映出不同的時代關懷,藉由流浪和闖蕩來與世界對話。
名人推薦
★張寶云教授、林餘佐教授,詩人陳育虹、楊佳嫻、林達陽、馬翊航、曹馭博、陳延禎、楊智傑,作家言叔夏、翁禎翊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陳顥仁
一九九六年生於台中。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東華大學華文創作研究所。曾獲第三十七屆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二○二○桃園鍾肇政文學獎新詩正獎,奇萊文學獎、東海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等。
目前致力於文學與建築、戲劇等跨領域書寫,建築詩集創作計畫《二次竣工手冊》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並於十月於寶藏巖規劃《建築愛人》建築詩集展演。詩作曾入選二○一四、二○二○年台灣年度詩選,作品散見各大報刊雜誌。
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IdL1jy6J-Q/hqdefault.jpg)
華文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金蘋果在銀網子裡:信任崩解年代的精準說服」介紹
訪問作者:張宏裕
內容簡介:
互貼標籤,互揭瘡疤的年代;對立仇視與衝突不斷,信任如何重建?
一句話說的合宜,就如金蘋果落在銀網子裡!
用人格、邏輯、情感去說服激勵,就從「金蘋果思維」開始!
●地球暖化危機的反撲,讓冰層裡凍結的細菌或病毒釋放出來,人類的免疫系統恐怕無法抵抗。
●長時間居家隔離,帶來的人際疏離與生存恐懼……
SARS至今相隔十八年之後,醫學科技雖更加進步,但人們對於未知病毒的恐慌似乎更勝當年?
是媒體、網路散布的訊息,讓人們感到沒有盼望的世界末日恐慌?還是我們已經耽溺於安逸舒適的物質享樂,只能束手就擒?
無法說服自己面對「無形」病毒戰爭的入侵,是各國政府的防疫措施與作為無法深得民心?還是人們只會謾罵指責卻不感恩知足呢?
思維若不翻轉,那麼「打垮我們的不是病毒,而是缺乏同理心」。
人類急需同理關懷、將心比心,讓愛心蔓延的速度超越病毒擴散,方可重建疫情下與疫情後的新生活節律。
作者簡介:張宏裕
培訓講師 / 企管作家 / 廣播主持人 / 企業教練 / 激勵演說家
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應用數學系、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
「新一千零一夜」故事人,喜歡接觸「溫暖與感性」的人事物,熱愛傳揚「真善美」的正向知識。受邀於『2005 年中國首屆人力資源博覽會暨人力資源產業論壇』發表「團隊建立計分卡」專題演講。現任:將苑領導工作坊、故事方舟工坊主持人。
出版著作計有《共好,從當責開始-思維不翻轉,結局就翻盤》、《會說故事的巧實力!溫度與情感終將致勝》、《行銷,說出故事力》、《吆喝—營銷就是會講故事》(2019年 簡體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故事力—90秒說服對方》(2020年 簡體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等十餘本著作。
擔任公務人力中心、北市公訓處講座、<專案經理雜誌>專欄作家、「今夜,我們來說故事」、「亮點一二三讀書會」廣播節目主持人。專精「會說故事的巧實力」、「共好,從當責開始」、「魅力口才與簡報表達」、「專業講師的上台技術」、「信望愛-教練型領導力」、「顧客抱怨SOP與感心服務」等實用培訓課程。
演說深具啟發,旁徵博引領導管理學說,信手拈來舉陳最新實務案例。讓人如沐春風,心醉神搖,堪稱知識學習的流動饗宴。擁有豐富業務
粉絲頁: 將苑領導工作坊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VKmrx0gJZw/hqdefault.jpg)
華文研究所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妹妹在土耳其的工作是社工,她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需要幫助的婦女。不過應該更少人知道,我老婆也是社會相關科系的😄不過她畢業之後,讀了不同的研究所,就一直沒有機會擔任社工這方面的工作。
這次的影片,我特地帶老婆一起來體驗當社工。ㄧ邊接觸真正的社工這份工作,ㄧ邊親眼看到已經人生改變的人。
影片中你們會看到一位大哥,曾經是街友,最後被台中的社工們幫忙就業,現在他改變自己的生活。一個幸福的社會很需要福利好的架構,跟用心貢獻的社工們。我跟老婆當天學到的東西,一輩子不會忘記。謝謝給我們這個機會,我們為人民繼續認真工作💪
#一日社工 #吳鳳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KykaTB-dMc/hqdefault.jpg)
華文研究所 在 〔110推甄〕8間華語文教學相關研究所心得 - Dcard 的必吃
推甄學校(按照面試順序排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二階被刷掉) 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備取2)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華語文 ... ... <看更多>
華文研究所 在 2011碩士龍門研究所考取心得分享-華文所吳昱葶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2011更多考取學員經驗分享請至碩士龍門補習班http://www.growth.com.tw 台北碩士龍門電話:02-23880415 台北碩士龍門地址:台北市漢口街一段51號 研究 ... ... <看更多>
華文研究所 在 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所| Hsinchu 的必吃
主辦單位:台灣語文學會、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 摘要截稿日期:2023年4月30日(日) 會議日期:2023年10月13日(五) 會議地點: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華文文學研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