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我看了黑豹(black panther),大約幾周前了。
看完以後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有影評認為這部電影太過政治正確,導致失去了超級英雄電影的某些特質。
我要說的話,大概就是黑豹這個角色所要承接的責任不夠直白,就無法顯現出一個超級英雄的特質以及核心價值。
黑豹的電影接續在「英雄內戰」之後,帝查拉回到了瓦干達王國,瓦干達王國是一個不為外人知的神祕國度,並且擁有可能是地球上最高的科技,這一切都源自於掉落在瓦干達境內的汎合金隕石。
失去父親的帝查拉回到瓦干達通過試煉繼承王位,在繼承王位之前,帝查拉必須先失去黑豹的力量,接受王國內挑戰者的挑戰,而帝查拉也順利通過。
之後帝查拉在調查汎合金失竊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的父親為了保護瓦干達,而殺了自己的親生兄弟,也就是自己的叔叔,他的叔叔留下了一個兒子齊爾蒙格,也就是帝查拉的堂弟。
而齊爾蒙格也趁機回到了瓦干達,試圖要跟帝查拉爭奪王位。
(防小雷線)
電影後段的劇情雖然還是有一些曲折,但大概就是想得到的結局。
我認為超級英雄的旅程,必然有一段內在自我的探索,才得以成就超級英雄的靈魂。
在鋼鐵人探索了兩次,第一次是十環幫,第二次是恐慌症,嚴格說起來,如果把重金屬中毒也算下去,還有復仇者聯盟1裡的最後犧牲,鋼鐵人這個角色每次出現都在探索自我,反過來說就也可以看出這個角色的層次以及他在漫威第三階段為止的重要性。
這個自我探索的過程,讓超級英雄在超能力或是科技之外,穿上真正屬於英雄的無形裝甲。在《電影的魔力》一書中,作者霍華舉甘地的例子,甘地雖然貴為英國皇家律師,卻還是因為自己的出身而被羞辱,最終他褪去了一切世俗價值觀的標籤,選擇穿上粗布短衣,為印度人而戰,爭取自己以及印度的尊嚴。
這個時候,這段英雄旅程就已然成形。
而帝查拉的英雄旅程,大概就是反抗瓦干達的舊有傳統,讓瓦干達得以面向世界,不過這個描述就得抹煞了帝查拉與父親之間的情感,其實帝查拉第一次試煉的那段劇情我是覺得蠻感動的,他透過心型草藥,重新見到了父親,表達自己的思念,但第二次吃下心型草藥,他卻必須指責自己的父親。
這個情感的轉折略嫌曲折,但卻能將電影導向所謂的「政治正確」。
不過也或許有些人認為這樣子的帝查拉與瓦干達,才是黑豹該有的模樣也說不定。
這部電影目前在IMDB上,獲得了7.5的分數,特效的表現以及色彩、音樂的使用,都非常不同於之前漫威系列,就推薦給大家。
「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 在 [心得] 從《星際大戰IV:曙光乍現》看英雄之旅- 看板StarWars 的評價
- 關於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 在 英雄旅程12階段範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 在 英雄旅程12階段範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 在 坎伯千面英雄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 在 東默農的編劇實戰教室-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 在 [推薦] 電影的戲劇結構的16個段落By 高鳴晟 - PTT Web 的評價
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 在 英雄旅程12階段範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必吃
英雄旅程12階段 範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hero's journey中文,英雄的旅程十二步驟,英雄旅程公式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 ... <看更多>
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 在 英雄旅程12階段範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必吃
英雄旅程12階段 範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hero's journey中文,英雄的旅程十二步驟,英雄旅程公式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 ... <看更多>
英雄旅程12階段例子 在 [心得] 從《星際大戰IV:曙光乍現》看英雄之旅- 看板StarWars 的必吃
(親轉自巴哈姆特電影版,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60200&snA=24385&tnum=4)
各位好,我是師補君,這是我第一次在PTT,也是在本版發文,先跟各位打聲招呼,因為
我還不太熟PTT的介面操作,怕等一下打到一半就發文出去,或是整個版面因為複製貼上
太多文字而亂掉。
這篇文章是關於小說作者的觀點出發,簡單介紹與分析「英雄之旅」與《星際大戰》系列
的心得文,具體內容就請個位版友直接看下面的內文吧。
我搜尋了一下本版,發現已經有版友發表了一篇星戰與英雄之旅的論文,讓我本來對於發
文有點怕怕的,唯恐班門弄斧,但是我想這篇文章切入的面向還是不太一樣,也可以讓各
位一窺故事訴說者眼中的電影是怎麼一回事,所以還是厚著臉皮發文了。
(不會在PTT貼圖,強烈建議去巴哈姆特看,排版比較好,也有詳細的劇情圖文對照)
--------------------
壹、 前言
我實在很難說清楚這篇文章所包含的內容,但基本上本文包含了對電影《星際大戰》的劇
情、角色、故事結構的分析,還有個人的感想,可以看做是劇情架構分析與影片心得的綜
合體。
適逢《星際大戰》第七部曲上映在即,我自己也非常期待,剛好前些時候(12/13)在家裡
看了Star Movies播出的紀錄片《星際大戰:傳奇的誕生》(Star Wars The Legacy
Revealed),片中說明了許多《星》片前六部曲的種種故事內涵、角色原型,以及這一段
不凡的旅程所帶給我們的訊息,讓我心中充滿了莫名的澎湃情感,有種不吐不快的衝動。
這份衝動與我的興趣有關,也就是如何呈現一個精采的故事給大家看。我自己有寫小說,
而在我學習寫小說的過程中,「英雄之旅」奠定了我對故事結構的基礎概念,對我影響很
大;而這個概念也深深影響了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系列,我想很多星戰迷前輩或
許都耳聞過。
坦白說,我是個七年級後半段班的孩子,沒有親身經歷過《星戰》系列上映時的轟動情況
,也沒有參與2000年左右第一到第三部曲上映時的熱潮,沒有沉浸在這個文化中長大,對
於該系列也沒有熟悉到瞭如指掌;我對於《星戰》的認識,是我在對於電影與小說的興趣
萌芽後,看一些教學書中有提到《星戰》的種種經典橋段,為了開拓眼界才去從頭到尾看
完六部曲,也只看完電影六部曲而已,相關衍伸的動畫、漫畫、電玩……等從沒有涉略過
。
所以我在思考,關於《星戰》,我能與大家分享的到底有什麼?我想了一下,發現我想說
的、能說的,是從寫劇本、寫小說的角度出發,去說明一些故事的架構是怎麼發展的、某
些角色的意涵,以及兩者帶給我的感觸。
我害怕本文在諸位大家看來是班門弄斧,但我鼓起勇氣說服自己這是在拋磚引玉,只希望
能夠讓各位覺得讀完沒有浪費時間,甚至有點收穫,那我就算心滿意足了。
同時,本文的誕生絕大部分並非個人之功,有許多的概念都來自寫作教學書與《星戰》紀
錄片,所以當我提到一些概念時,皆會附註詳細來源。
(抱歉,附註資料還沒整理好)
--------------------
貳、 正文
一、星際大戰與英雄之旅的關係
(一)、「英雄之旅」是什麼?
英雄之旅是由已故的神話學家喬瑟夫‧坎伯 (Joseph Campbell) 觀察、研究各個文化的
宗教、神話傳說,以各個不同文化中的英雄冒險故事為焦點,分析它們的異同之處,進而
說明普遍見到的角色、情節所代表的象徵與意涵。
關於詳情,可以去看喬瑟夫‧坎伯所寫的《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千》一書,我自己還沒有機會拜讀過,我只讀過他與一位記者的對話錄,書名
叫做《神話》(註一),還有另一位編劇家克里斯多夫‧佛格勒基於坎伯理論而寫的《作家
之路》(註二)。
(二)、「英雄之旅」與星際大戰的關係
我只有在書上看到說《星戰》導演喬治‧盧卡斯受到該概念很大影響,讓片中一些情節橋
段所代表的意義都有跡可循。但他具體是怎麼想出應用這些元素到影片中,是否有跟喬瑟
夫‧坎伯討論過,這我則不清楚。
關於這些情節所代表的意義,我絕大部分皆習自《作家之路》,還有其它寫作教學書。這
些情節等一下會說的比較詳細。
(三)、 「英雄之旅」如何表現在一個故事上
「英雄之旅」可以表現在故事結構,也可以表現在故事內容,它是一體的兩面。
故事結構與一部電影(或是一本小說)裡事件發生的順序、邏輯、相關性、緊湊程度、張力
、意涵有關。所以對我來說,當有人說某部電影有著「英雄之旅」的元素時,我就可以預
測到某些事情大概會發生,以及發生在什麼時候。
另一位好萊塢編劇布萊克‧史奈德 (Blake Snyder)寫了一本編劇書叫《先讓英雄救貓咪
》(註三),將電影依照內容做了一些分類,「英雄之旅」就名列其一。
這跟類型片所代表的意義有點不一樣。就像是我們說一部片是科幻片、恐怖片,或是愛情
片時,是說片中有某些明顯想強調的元素存在;但是當有人說一部片是英雄之旅時,我可
以更直覺地預測到其中的內容,像是主角經歷一段旅程,有所得、有所失,通常都會有所
成長、學習到某些教訓,結局則悲劇喜劇皆不一定。我覺得《魔戒》、《哈比人》、《哈
利波特》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所具備的元素十分明顯。
史奈德也有分出一類大項叫做「夥伴情」。將影片分類在此,我就知道這多半是喜劇,主
角通常是兩男、兩女、或者一男一女被強迫配成一對搭檔,通常一開始看對方不順眼,隨
著故事進展四處插科打諢,雙方從對方身上學到某些東西、互補不足,最後共同度過難關
。我看過的電影像是《龍虎少年隊》、《麻辣嬌鋒》就是這類。
這裡的例子要說明的是,英雄之旅已成為一種可供辨識故事內容的分類。
(四)、 其它的故事架構
故事架構的種類隨故事長短而有不同。我看過不少故事架構,有將整個故事分為三階段(
就是三幕劇)、四階段(三幕劇的變形)、五六七階段的都有,但以現在商業電影、小說來
說,最常看到的就是三幕劇。
而坎伯提出英雄之旅,基本上也符合三幕劇的形式,偶而有所變化。這裡指的變化是說,
改變某些事件的先後順序,或是改變某角色的性格、樣貌,但仍起到該事件、角色所要有
的功能。
我最早接觸的故事架構就是三幕劇,當時只是有些概念而已,後來學習的理論越來越多,
就發現很多架構其實都是三幕劇的變形,只是將三幕分割的更細而已。不過,這也可以說
成是我的先入為主,在他人看來,或許三幕劇只是其它故事架構的變形也說不定。但因為
我學習最多、最深的仍舊是三幕劇,所以以下說明還是以三幕劇為主。
(五)、不同的故事架構名稱
有太多不同的人提出不同名稱的故事架構,但是它們表達的其實是同一個意思。像是坎伯
的《千面英雄》將英雄之旅分為三幕共十二個階段;而布萊克‧史奈德則分為三幕共十五
個階段。
我目前看過最詳細的三幕劇細分,是美國編劇艾瑞克‧艾德森(Eric Edson)所寫的《好萊
塢劇本策略》,其中將三幕進一步細分為最低二十個、最多二十三個階段(見下列圖一時
間軸下的數字)。他列出每個階段可能具備的劇情進展、意涵,給出非常具體詳細的編劇
建議,是我最推崇的架構教學。
而《好萊塢劇本策略》一書所說明的故事架構名稱,較通用於流行的商業電影,可以對應
到動作片、恐怖片、愛情片、劇情片,不會讓讀者搞不清楚架構名稱的意義。
所以,我以下列出克里斯多夫‧佛格勒的《作家之旅》及艾瑞克‧艾德森的《好萊塢劇本
策略》的架構表對照圖,好讓大家能更容易地理解英雄之旅的架構對應到一般故事的架構
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圖1:英雄之旅與三幕劇的架構對照圖)
(六)、 我將如何說明《星》片的故事架構
我沒有要在這裡詳細分析《星》片對應到英雄之旅的十二個階段,或是《好萊塢劇本策略
》的二十三個階段。姑且不論各位網友會不會看到睡著,我光是分析、製圖就會累死的啊
!
我會做的,是將《星》片中重要的劇情架構挑出來,透過《星》片的劇情實例來說明它在
編劇中的意涵、功能,以及如何對應到其它類型的電影。我也會挑選近幾年的商業電影以
輔助說明同樣的架構在不同電影中是怎麼表現的。(我會標示清楚可能有劇情雷的地方,
介意的網友直接跳過吧!)
我挑選的架構分別對應圖一的七根據情支柱(有高有低的灰色直線),加上第一幕、第二幕
前半段、第二幕後半段、第三幕,所以架構總數是十一個。
二、《星際大戰》的故事結構
這裡要利用《星戰》系列1977年上映的第四部曲《曙光乍現》(A New Hope)作為十個故事
架構的解說範例。
我之所以選用第四部曲而非第一部曲《威脅潛伏》(The Phantom Menace)的原因,在於以
第四部曲單獨來看,其架構已經非常明顯,只要提幾句台詞跟動作,版友們很容易就可以
理解其意義。
相對之下,第一部曲的旁支劇情太多,進行英雄之旅的主角安納金‧天行者出現的時間稍
短、成長也不明顯,要將第一到第三部曲放在一起看,才能看出其英雄之旅。
以下,就讓我們一同尋著英雄們過往的足跡,重溫一遍他們非凡的冒險之旅吧!
(一)、 第一幕:隔離
(圖2:以兩個小時的電影來說,第一幕時長為22.5分鐘~30分鐘)
1. 意義:「隔離」一詞來自《作家之路》,意思是主角在第一幕出現後,仍在自己的平
凡世界中生活,與第二幕的非常世界區隔開來。他可能對於自己的現況明顯有不滿,或只
是隱約覺得有點不對勁,但只要沒有意外發生,他就會繼續在這個平凡世界中過日子。
2. 實例:路克‧天行者的日常生活是什麼?跟叔叔一同向爪哇商人買破爛二手機器人。
但他心中其實不滿於被困在這顆荒涼的星球上,瞧瞧他自己怎麼稱呼他的家園?一個亂石
堆!
(圖3:路克第一次在平凡世界中登場)
(圖4:路克展現他心中的不滿)
(二)、 歷險召喚(引發事件)
(圖5:引發事件常發生在影片開始的7分鐘之內)
1. 意義:歷險召喚常發生在影片開始不久後發生,做為一個伏筆,暗示主角將與這個歷
險召喚發生重大關係。歷險召喚通常與第一幕結尾的驚人意外#1具有強烈的因果關係。
歷險召喚可以發生在第一幕的任何時間點,但通常是越早越好,好讓觀眾為主角擔心、害
怕,以撐起劇情張力,勾起觀眾們的注意力。
但歷險召喚常常容易被搞混,因為它是一連串具有強力因果的劇情鏈,一環扣著一環,所
以要具體明確的分出來並不容易。
而除了歷險召喚之外,通常都會有個「拒絕召喚」的情節出現,這是一種很自然而然的情
況,它帶表著人們遇到變化時的覺得害怕、退縮膽怯的反應。
但有的影片中則沒有這個橋段,或是拒絕召喚的程度很輕微,這與主角的性格有關。
2. 實例:在第一部曲中,歷險的召喚非常明顯,是由英雄路克的師傅,歐比王‧肯諾比
發出的。
但在此之前,路克在自家中第一次見到R2D2投影出莉亞公主的影像,算不算歷險召喚?不
算。因為他並不是因此才去找歐比王的,他是因為要尋找擅自外出的R2D2才遇見歐比王;
事實上,他可以忽略這個影像,也可以不管出走的R2D2,那麼歷險召喚就永遠不會發生。
(圖6:路克第一次在家中看見莉亞公主)
但路克還是外出尋找R2D2,並遭遇一些事情而遇到歐比王。而歐比王向路克說一些關於路
克父親的事、關於原力與絕地武士的事,這也不算歷險召喚。因為只說了這些事情,並不
一定會讓路克的歷險開始。
直到歐比王向路克開口要他學習原力,並跟隨自己去阿爾德蘭,這才算歷險召喚真正發生
的時間點。
(圖7:路克遇見歐比王,歐比王收到莉亞公主的訊息)
(圖8~9:真正的歷險召喚)
隨後路克的反應,就是很明顯、很典型的拒絕召喚。
(圖10~14)
通常,拒絕召喚不是果斷的決定,而是一來一往的掙扎,而掙扎就是在表現人類真實的天
性。而當路克說明他對帝國的憎恨時,他終於明確表達了他對於生活現況的不滿。
這也是關於英雄之旅的主題:成長及認識自我。
主角在一開始都有某方面的缺點、缺憾、生命中不完整的地方,但隨著他被迫開始他的冒
險旅程(見下一劇情結構,跨越第一道門檻),他會遭遇許多挑戰、學到許多教訓、在身心
上都有所成長,最後遭遇一個至關重大的試煉(必要場景,或稱高潮),來決定他是成功闖
過試煉而成為英雄,或是因自身的缺陷而失敗,淪落為悲劇英雄(也就是路克的父親,安
納金‧天行者所經歷的英雄之旅)。
3. 他例:主動接受召喚、勇於接受召喚的英雄,在《作家之路》中將其稱為「自願的英
雄」,他們就會跳過拒絕召喚這個情節。
知名例子有《美國隊長》中的史帝夫‧羅傑斯,還有《足球尤物》中的女主角,主動加入
敵校的男子足球隊。
(三)、跨越第一道門檻(驚人意外#1)
(圖15:發生的時間點常為第22.5~第30分鐘之間)
1. 意義:這代表著突然發生一件令主角震驚的事情,改變了主角到現在為止的平凡世界
的樣貌,從此刻起,他的生命再也不會如同過往一樣了。這件事情逼迫主角向著他從未想
過會涉足的非常世界踏出第一步,跨越心理上或實質上的一道門檻。
事實上,我覺得「門檻」這個用詞在英雄之旅的故事類型中還比較好理解,但是若換到動
作片、愛情片、恐怖片中,則不太適用。相對地,《好萊塢劇本策略》則將這個事件稱為
「驚人意外」,以這個事件起到的作用來稱呼它,比較直觀且通用。
2. 實例:路克在拒絕召喚後要送歐比王到星港,但在路上他們發現了爪哇人的運輸車被
帝國軍給破壞,趕回家後發現自己的叔叔、嬸嬸雙雙被殘忍殺害。
在這突如其來一刻,路克的平靜世界粉粹了。他在埋葬了自己僅有的親人之後,下定了某
種決心,踏過了自己心理上的門檻。
(圖16:驚人意外的開頭)
(圖17:驚人意外現身!路克看見被殘忍殺害的叔叔、嬸嬸)
(圖18:破碎的家園,代表著平凡世界一去不復返)
(圖19~21:跨越第一道門檻)
所以才說,歷險的召喚(引發事件)與跨越第一道門檻(驚人意外)具有強烈的因果關係。
(四)、 第二幕前半段:下凡
(圖22:時間點為第30分鐘~第60分鐘)
1. 意義:第二幕是電影中最長的一幕,常常佔了電影一半以上的時間,擁有許多劇情鏈
,若是劇情張力不夠,觀眾就會狂哈欠。
在此幕中,主角追尋著一個具體明確的目標,並在這個過程中結交盟友、遭遇敵人、接受
訓練,隨著旅程向前,遇到的人、事越來越多,衝突也越發激烈。
中間點顧名思義,不僅是整部電影時間上的中間點,也是第二幕的中間點,它將第二幕分
為時間差不多的兩個段落。前半段在《作家之路》中被稱為「下凡」,其實沒有這麼誇張
的意涵,它指的只是主角初步踏入了非常世界,要開始探索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
主角經歷驚人意外#1的苦頭後,Down到谷底的心態在第二幕前半段的逐漸調整過來,面對
各種困境也比較能夠應付,心態因而放鬆了一點。
2. 實例:這段劇情鏈的功能很多,我只能挑幾個重要的講。
(圖23:第二幕一開始,主角第一次遭遇來自非常世界的惡意,顯得有些無所適從,但師
傅出面解圍)
(圖24:接著他還要識別敵友)
(圖25:接下來經常出現接受導師的訓練的橋段)
3. 他例:《哈利波特》的哈利在第二幕開始遇見榮恩、妙麗、奈威、跩哥‧馬分;《駭
客任務》的尼歐在現實世界的艦艇上遇見真愛崔妮蒂及其他夥伴;《X戰警》的金鋼狼在X
學院遇見X戰警、《雷神索爾》的索爾在地球遇見珍等人。
太多了,寫不完。
(五)、 苦難折磨(中間點)
(圖26:發生時間點大約為影片時間長度的一半)
1. 意義:第二幕前半段,主角漸漸適應他的新世界,但觀眾要的可不是這樣啊!所以中
間點來了。
其實,中間點不是一個短暫的時間點,它所包含的事件通常會延續到第二幕後半段,讓情
節越來越驚險刺激。它的作用是再度撐高劇情張力,重新捉住觀眾開始渙散的注意力,該
事件隱藏的涵義則說明了事情不會永遠一帆風順。
《好萊塢劇本策略》說明中間點事件有八個功能,但我以下只把《星》片中有用到的依發
生的時間順序列出來:
(1.) 代表著「無路可退」的時間點。
(2.) 包含事實上或隱喻上的死亡和重生時刻。
(3.) 夥伴間初次合作、戀人初次擁吻或發生關係。
(4.) 與對手的衝突變成個人恩怨。
不過中間點所起到的功能,有些可以推遲的,這也是為什麼在上面的圖1中,我在中間點
及第二幕高潮上方都標註了苦難折磨。因為這是可在時間上變動的事件。
就像在《星》片中就將有苦難折磨拉長到第二幕結尾的驚人意外#2。
(請參考以下來自《作家之路》的圖例。)
(圖27:發生在影片中間的苦難折磨,也就是中心危機、中間點)
(圖28:發生在第二幕結束的苦難折磨,就是遲發危機)
注意!
驚人意外#1及中間點這兩個事件,如果出現「有人犧牲」的情況,它們起到的功能通常是
很類似的,也就是提供劇情的強烈推進力。但中間點還起到了其它的作用。
像是《星》片的驚人意外#1是路克的叔叔、嬸嬸被殺,把他推向第二幕的非常世界,讓觀
眾看看他的世界Before跟After的改變。但是,驚人意外#1過後,會不會有什麼讓主角成
長、顯露他明顯改變的地方?通常不會有,因為他剛剛從自己的平凡世界踏入非常世界而
已。
但是中間點就不一樣了。
中間點事件如果有人犧牲──而且常常是為了拯救主角──犧牲的人通常會是在第一幕出
現的師傅,或是在第二幕開頭出現的盟友,他們陪伴了主角經歷整個第二幕前半段,所以
勢必與主角產生親密的情感,教導了主角某些能力、給他某些教訓。所以當導師或盟友因
劇情需要犧牲時,主角理所當然會受到極大的震撼。
(再次提醒,《星》片中的苦難折磨沒有發生在中間點,而是發生在第二幕高潮,並延續
到驚人意外#2。)
我看《星戰》紀錄片時,有位學者這麼解釋導師的離去,他的大意是說,「如果導師沒有
離開,那麼,英雄要怎麼知道他已經真正學習到了教訓?」
這讓我想到了《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中,有老人對主角班傑明說了一些話,大意是:「如
果我們從未失去所愛,那我們要如何知道他們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呢?」
這也體現了人生中真實的情況。我們總會失去所愛,親人、朋友、導師、愛人……等,總
有一天都會。我們要如何面對這種失去?主角會如何面對這種失去?
這就是中間點事件中,犧牲所隱含的重要訊息。這是如此原始、如此強烈的情感,普世皆
能感同身受,所以能夠與全世界的觀眾共鳴。而在整個第二幕後半段,常常都是有關英雄
如何證明他已學到教訓的行動,這個行動會在第二幕高潮中得到最終驗證。
因為《星》片不適用中間點的苦難折磨,所以這點會在下面的他例舉其它電影做說明。
2. 實例:在中間點,主角一行人本想到阿爾德蘭,卻發現它已被死星毀滅,千年鷹號又
被吸引住,不得已只能潛入死星。
(圖29~34:主角被迫進入死星。)
《好萊塢劇本策略》說,這是要讓主角被迫接近對手的虎穴或是權力中心。就像路克等人
既然已潛入死星了,哪裡還能這麼容易逃出來?至少不能全身而退。
3. 他例:「讓與對手的衝突提高到個人恩怨」這招非常實用,可以緊緊抓住觀眾的心。
讓我們看看其他商業電影如何運用吧!
《美國隊長》的中間點,主角史蒂夫在107軍團的好友巴奇‧巴恩斯被敵軍九頭蛇俘虜,
原本的大目標(對抗德軍及九頭蛇)瞬間轉變為個人恩怨。
《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的中間點,闖入神域阿斯嘉的黑暗精靈領袖魔雷基殺了索爾的
母親芙莉嘉。索爾的目標從原本平息九界的混亂瞬間聚焦,變成阻止魔雷基毀滅宇宙。
《復仇者聯盟》的中間點,洛基一矛把考森探員捅了個透心涼,與整個復仇者團隊徹底槓
上。復仇者們從此戮力同心,本來阻止洛基召喚奇塔瑞人的目標變得更加集中。
(六)、 第二幕後半段:啟蒙
(圖35:時間常為第60分鐘~第90分鐘)
1. 意義:喬瑟夫‧坎伯把第二幕後半段稱為啟蒙,這是進入新階段的開端。從中間點過
後,主角會主動做出種種行動以推進劇情,邁向第二幕高潮。
4. 實例:潛入死星後,R2D2卻發現莉亞公主的蹤跡。路克對韓‧索羅誘之以利,兩人決
定去救出莉亞。在這裡的表現是,這個團隊還不完整。
(圖36:如果他們救出莉亞公主,那就與帝國軍結下不解之冤,算是加強無路可退的戲劇
效果)
路克與韓‧索羅在救出莉亞公主後逃到下水道,卻發現那是一個巨大的垃圾壓縮機。路克
還被一條怪蛇拖入水中,最後卻掙脫開來。
(圖37:我的靴子裡有蛇?)
(圖38:從水裡浮出,是隱喻的重生時刻)
試煉在編劇中的意義,是要顯示主角在第二幕前半段的成長,讓觀眾了解他有所增加的技
能、勇氣。
而通常,主角所遭受的試煉會與火或是與水有關,因為火與水的試煉經常在不同文化的神
話中出現,可與全人類產生共鳴。這與浴火重生、真金不怕火煉、水代表著受洗的概念有
關。
湯瑪斯‧佛斯特(Thomas C. Foster)有寫一本書叫做《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書中有
一章叫做「如果沒淹死,就是受洗成功」,介紹了更多關於水的試煉的意涵。
但是我覺得這邊的編劇有點取巧,他是透過巧合,而不是讓路克透過掙扎奮戰得以生還。
這樣無法顯示出路克能力的成長(受過原力訓練、以及增長的勇氣),是我覺得可以加強的
地方。
(圖39:編劇有放水的跡象喔?你才是路克的親爹吧?)
隨後路克等人在R2D2的協助下獲救,這是這個團隊第一次同心協力渡過危機,眾人間的關
係大有改善 (尤其是韓‧索羅和莉亞公主)。
(圖40:三人組正式成為一個團隊)
(圖41:同時也是戀人關係的開始)
夥伴通常都會在第二幕開始沒多久後就加入主角的隊伍,到了中間點時他們就會磨合完畢
,意味著真正的團隊就此誕生。而韓‧索羅與莉亞公主的擁抱則暗示了更多東西。
(七)、 苦難折磨(第二幕高潮)
(圖42:時間點常為第75~第90分鐘)
1. 意義:《好萊塢劇本策略》中說,第二幕高潮可以是一個立時頗長的大動作段落,或
是一個兩三人之間的簡單對抗。
通常,主角進入第二幕的目標會與第二幕高潮有因果關係,而中間點事件會加強、聚焦這
個因果關係。
在這裡,衝突節節高升,如果主角在這裡解決他的第二幕目標,那便目標達成,整個故事
的主要衝突會結束。
2. 實例:第二幕高潮,就是這場昔日師徒的對決。當路克等人回到停機坪時,他目睹了
歐比王與達斯‧維達的對決。
(圖43~44:如果歐比王就在這裡解決達斯‧維達的話……?)
(圖45:中間點事件要與主角親身有關才行,所以路克必須親眼目睹此情此情)
但是由於這是一個遲發危機,所以路克的第二幕目標(學習原力、成為絕地武士)與這個高
潮的因果關係並不強烈。但在以下的他例中,因果關係則很明顯。
3. 他例:《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的中間點,是魔雷基殺了索爾的母親芙莉嘉。所以第
二幕的高潮是什麼?索爾在斯瓦達海姆(黑暗精靈的世界)與魔雷基正面對決,誓要消滅他
與乙太。該片的中間點與第二高潮因果關係強烈。
《復仇者聯盟》的中間點,洛基殺了考森探員。第二幕高潮是什麼?復仇者們與洛基的對
決。雖然在這裡因為影片調性關係,讓洛基被浩克單方面痛毆,但因果關係仍然強烈。
(八)、 回歸之路(驚人意外#2)
(圖46:常發生在影片時長的3/4,也就是第90分鐘左右)
1. 意義:上面說到,如果第二幕高潮順利渡過,那麼主角的目標與主要衝突就算結束。
但是編劇怎麼可能讓主角如願呢?所以才有這裡的驚人意外#2出現,讓劇情急轉直下,逼
迫主角進入第三幕。
驚人意外#2所具備的功能非常明顯,以下是《好萊塢劇本策略》的說明:
(1.) 徹底摧毀主角的必勝計畫,情況看似墜入最黑暗的時刻。。
(2.) 但中心問題仍未徹底解決。
2. 實例:歐比王與達斯‧維達進入僵持,但歐比王卻在此時作出自殺式的舉動,讓達斯
‧維達殺了他。路克見到此景,受到極大的震撼。這就是遲發危機。
(圖47:師傅歐比王的死亡,將路克與帝國軍的恩怨提高到個人衝突)
(圖48:喔喔!Things got personal!)
在第二幕前半段,主角努力追求著他的目標。但是仍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如果主角突
然不想要繼續下去,他還是可以中途放棄、懸崖勒馬,在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之前離開
。但遇到中間點事件後,他可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就像路克想要學習原力、成為絕地武士,但這多半出自於他對帝國軍的憤慨,就算在他與
歐比王、韓‧索羅結伴而行的過程中,他仍有轉圜的餘地,如果他真要離去的話,歐比王
應該也不會阻止。
直到他在中間點時進入了死星,救出了帝國軍的重要俘虜莉亞公主,要脫身以難上加難。
而驚人意外#2恩師歐比王的受害,更讓路克對抗帝國軍這個大目標瞬間集中,變成了針對
達斯‧維達的個人恩怨。
如果沒有這個驚人意外#2改變路克的目標,那他就會延續第二幕一開始的目標(學習原力
、成為絕地武士)。但驚人意外#2還是發生了(對於編劇來說,這是一定要發生的),所以
路克被推進了第三幕。
3. 他例:先講一個同樣是遲發危機的例子,《美國隊長2》。
《美隊2》遲發危機(同時也是驚人意外#2)的具體事件是美隊與冬日士兵打到一半,冬兵
的面具被摘下,他的身分瞬間從九頭蛇的殺手變成美國隊長的好友。
事情有沒有關乎私人恩怨了?有。美隊有著更強烈的動機去對抗九頭蛇。但是他在什麼時
間點遭遇戴著面具的冬兵?是從中間點開始,就跟路克是在中間點進入死星一樣。
以下是則是中心危機(中間點就發生苦難折磨),並影響到第二幕高潮、驚人意外#2的例子
。
《雷神索爾2》第二幕的高潮,是索爾與魔雷基的對決,如果他在這裡解決魔雷基,那第
二幕的目標就算完成。但老話一句,編劇就是不會這麼做,所以出現驚人意外#2,乙太不
但沒被索爾的雷電毀滅,反而被魔雷基吸收,索爾更被打敗,留在斯瓦達海姆。魔雷基則
要飛去地球,利用聚合以毀滅九大國度。
《復仇者聯盟》第二幕高潮,浩克解決洛基。但驚人意外#2出現:為了要毀滅奇塔瑞人,
政府發射了核彈。如果不想個辦法,曼哈頓就會隨外星大軍一同蒸發。
(九)、 第三幕:歸返
(圖49:影片時長的1/4,也就是第90分鐘~第120分鐘)
1. 意義:歸返一詞來自《作家之路》,代表英雄將要回歸到平凡世界。但我覺得這個名
詞並不能描述這一幕所包含的全部劇情,所以我比較喜歡直接稱呼這段劇情為第三幕。
我心目中的編劇寶典《好萊塢劇本策略》則說明了第三幕要有的幾項原則與功能:
(1.) 必要場景一定要發生。
(2.) 結局必須緊隨必要場景。
(3.) 主角必須親自引發結局。
(4.) 所有重要的副線劇情要完結。
在第二幕的結尾,出現驚人意外#2這個負面的重大轉折,英雄理所當然地遭受打擊,在身
體、心理上都出現了創傷。
所以在第三幕一開始,電影中長會先顯露一段主角心灰意冷、猶如鬥敗公雞般的沮喪神情
,但接著就會接受到導師、盟友、愛人的鼓舞。一段真情告白、振奮人心的宣言常出現在
此,各種形式不一,總之就是要讓英雄重新振作起來就是了。
2. 實例:這裡說明一下第三幕的開頭,然後必要場景及結局留在下面講。
(圖50:英雄的沮喪時刻,一切看似都沒有希望了)
(圖51:敵人追擊!)
在這裡,《星》片反而沒有這種真情告白,而是讓敵人再度來襲,路克只好被迫應戰。但
是解決敵人後,他的悲傷就獲得很大的改善,讓我覺得進度有點太快了。
(圖52:這就是化悲憤為力量嗎?)
(十)、 復甦(必要場景)
(圖53:依照電影不同而不一定,通常是第100分鐘左右開始)
(1.) 意義:復甦聽起來很玄,但只要了解劇情架構後,復甦的意思就很好懂。《作家之
路》說,復甦指的是主角在身體及心理上振作之後,重新面對敵人,是最後一次和死亡打
交道。
這裡要展現主角是否已經習得旅程一路以來的能力及教訓,更具體的說,就是中間點的苦
難折磨或是高潮、驚人意外的苦難折磨所帶給他的教訓。觀眾將在這裡見證英雄是會戰勝
敵人、成為英雄,抑或是命喪敵人之手。
所以,復甦感覺上指的是主角心理及行動上的狀態。
而《好萊塢劇本策略》則將其稱呼為必要場景,其意思是說主角一定得要正面與敵人交戰
,以解決他與對手的衝突,這個場景一定要出現才行。
《作家之路》則說,最後對決要讓英雄和壞蛋為無上的賭注──也就是生與死──進行最
終較量。在決鬥或槍戰中,英雄一定會被逼到生死關頭,否則觀眾就看不過癮。這也很容
易理解,觀眾票都買了、爆米花也給他敗下去了、褲子都脫了(?),最後當然要打的不是
你死就是我亡才行啊!
(2.) 實例:路克在到達阿爾德蘭後,得知死星的威脅及弱點。在此時,他已不再像第一
幕時對帝國軍敢怒不敢言。他被迫踏上旅程、深入虎穴過,與帝國軍結下個人恩怨,所以
不論敵人有多強大、過程有多危險,他都會在這裡為自己及所愛之人而奮戰,。
路克的身與心都已經準備好了,只待決定他命運的試煉到來。
(圖54~55:編劇巧妙地透過他人之口表達最後一戰有多麼危險。)
(圖56:但路克勇於面對困難,與第一幕的自己有天壤之別)
接著是一連串戰機升空起飛的畫面,沒什麼重要的,我就略過。直到黑武士出擊,為必要
場景做準備。
(圖57~59:黑武士出擊,預告必要場景將發生。)
隨後,必要場景的試煉來到。當路克要用瞄準器發射質子彈時,他聽到了師父歐比王的聲
音,叫他要使用原力。
(圖60~63:路克面對試煉的重要關頭。)
路克要面對的試煉,在於他是否該聽從歐比王的教導,不依賴機械,而是相信原力。
《星戰》紀錄片中提到,機械V.S.人的對抗(也就是帝國軍V.S.路克加反抗軍)是片中的主
題之一。某學者說,「反抗軍也使用科技,他們有太空船,他們也樂意使用。但他們並非
因火力強大而取勝,而是因為他們相信著某種比自身更偉大的東西。」
我相信這已經將《星戰》系列的主題帶出來了。
它指的就是帝國的思想(以泯滅人性的機械力奴役他人)V.S.反抗軍的思想(為自由而戰);
而路克就是原力方在反抗軍中的代表,對抗著原力方在帝國軍的代表,黑武士達斯‧維達
。(機械力同時也在達斯‧維達的身上表現出來,因為他戴著那些維生裝置,所以這代表
他某方面同樣也被機械力所奴役著。)
這也是相信原力之所以會成為路克的試煉的原因,因為他在驚人意外#2中目睹了相信原力
的歐比王被達斯‧維達所殺。如果他照樣相信原力,便很有可能步上恩師的後塵,他心底
必然有著猶豫。
最後他的決定是什麼呢?
(圖64:他決定相信原力,關掉瞄準器。)
(圖65:瞄準器解除中。)
不過紀錄片話是這麼說,但我個人覺得,光就第四部曲來看,這個主題的衝突其實並不明
顯。但因為它有延續到第五、第六部曲,所以我覺得這理論還說得通啦。
同時,黑武士已鎖定路克。這是兩人對決的表現,在編劇功能中一定要出現,而且一定要
關乎生死。
(圖66~67:對決場景一定要出現。)
如果必要場景的試煉出現在單部的動作片中,而且是正向結局的話,那主角就會通過試煉
,徹底擊敗敵人,反派角色通常會迎來實質上或是象徵性的死亡。但是《星》片是三部曲
,所以達斯‧維達當然不會死在這裡。
喬治‧盧卡斯怎麼安排?他讓另一個反英雄韓‧索羅去而復返。這是個巧妙的轉折,不但
滿足了劇情需要,也表達了韓‧索羅的角色成長(也就是願意為他人犧牲)。
(圖68~71:韓‧索羅駕著千年鷹號來救援)
(圖72:黑武士的戰機被彈入太空,沒有死在與主角的對決中)
(圖73:年輕的哈里‧遜福特看起來好水靈阿……)
(圖74:試煉的結果──相信原力──讓質子彈成功飛入管道。)
(圖75:要爆炸了、要爆炸了、要爆炸了,快逃啊!)
(圖76:死星毀滅,代表必要場景的衝突已經完結。)
(圖77:主角渡過試煉,記取教訓。)
(十一)、 帶著仙丹妙藥歸返(結局)
(圖78:時間不一定,緊接在必要場景之後)
1. 意義:這在編劇中的意涵是,當必要場景結束,整部片的首要衝突就此解決,劇情張
力就像爬到頂點的雲霄飛車一樣,隨即往下俯衝,直到全片結束。
但在影片進黑幕之前,觀眾還需要一段時間來緩和情緒,來細細感受主角的勝利,以及他
是如何運用學到的教訓來渡過難關的。同時,編劇一定要在這個段落解決次要的支線劇情
,給觀眾一個交代,如果沒有的話,那觀眾就會覺得怪怪的,怎麼沒有把話說清楚。
通常,如果是單部片的話,那就是將副線情節全部結束,如果是系列片的話,那出現的劇
情就會是續集的伏筆啦。
《好萊塢劇本策略》中還提到,頒獎儀式是動作片、劇情片、愛情片長用的收場,常會出
現正式或非正式的典禮儀式,會有很多陌生人為主角鼓掌,以表揚這些英雄們的行為、功
績、恭賀他們的勝利,或是宣告某個生命段落的開始與結束(就像開幕典禮、畢業典禮一
樣)。
它讓英雄從一直處於緊繃的備戰狀態中(從第二幕到第三幕必要場景),收到一個休息、結
束的訊號,起到讓身體、心理上恢復平靜的作用。
《作家之路》則說明了帶著靈丹妙藥歸返的意涵:英雄在日生活中仍將貫徹變革,並運用
歷險的所學以治療不只自己,同時也是他人的身心創傷。
這意味著,觀眾必須知道英雄已經真正學到了某些東西。靈丹、妙藥、寶劍、寶藏……等
等,都是實質化的回饋,而沒有實體的回饋,則是旅程中的取捨、得失、犧牲、認識自我
、了解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察覺自我在這個世界的位置……等,千般萬般滋味在心頭的人
生教訓。
但其實,悲劇英雄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惶多讓,因為透過悲劇英雄經個性中的缺陷所引起的
自我毀滅,觀眾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得知他何以走至這般田地,進而學到教訓。
我們透過電影來感受那些非凡的、深刻的、平凡的我們所不能經歷的旅途,去感受、去學
習,不用真正的受傷(而且還只花了兩百塊),這就是英雄之旅的精髓所在。
2. 實例:在《星》片的必要場景是毀滅死星、與達斯‧維達的對決。但因達斯‧維達要
留到第五、六部曲,所以這裡把它當作支線劇情保留下來。
作為主角的路克、韓‧索羅可能沒有注意到在一團混亂中,達斯‧維達跑去哪裡了,但作
為編劇,他的職責是一定要讓觀眾看到達斯‧維達的飛船飛走了,也就是解決支線的疑團
。
(圖79:黑武士逃跑,預告著黑暗勢力將再度襲來。或是更多的續集?)
(圖80:反英雄韓‧索羅去而復返,意味著他自己的角色成長)
另外,雖然鏡頭沒有帶到他的試煉,但是韓‧索羅作為主角之一,他在大戰之前離去,最
後又在緊要關頭回來,意味著他也完成了自己的必要場景,也就是與自私的自我對決,並
戰勝了,準備為著更偉大的目標而戰。
接下來就是典型的頒獎儀式場景。
(圖81~86:頒獎儀式的實例。上圖則是觀眾在拍手。)
頒獎儀式的重要性在於,當主角開始他艱苦的英雄之旅時,不只電影中其他角色陪伴了他
的旅程,就連我們這些觀眾也隨他一起開始了我們的內在探索之旅。
當我們看見主角遭逢大厄、悲傷痛苦、發憤振作、受訓成長、猶豫掙扎、受傷害怕、猶豫
掙扎、有所覺悟、犧牲奉獻之時,其實我們都會不自覺地帶入自身的情緒。在某些時刻,
我們豈止有所共鳴而已,我們簡直化身成了主角。所以當主角勝利之時,我們也興奮地想
要大叫大笑,拼命鼓掌,留下感動的淚水。
雖然我們沒有實際經歷過這一切,但在冥冥之中,我們也在這趟旅途中學習到了什麼,不
一定與電影中的主角一樣,但卻是對我們的人生旅途有所幫助的東西。
所以,頒獎儀式其實就是編劇將這種原始的情感付之於場景。而英雄在旅程結束,哭過、
笑過、失去過、得到過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那又是另一場有待發掘、有待訴說的英
雄之旅了!
(圖87:這趟旅程對於主角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我想,只要微笑就好了。)
參、 寫文原由及心得
今天(12/17)總算把劇情結構寫完了。
首先,本文很長,先感謝有耐心看完的版友們。
我實在很難言傳英雄之旅所帶給我的衝擊與感動,這也是為什麼我這幾天寫到腰縮背痛眼
睛花,還是想要把此文獻給對英雄之旅及星際大戰有所共鳴、熱愛著這個故事、這趟旅途
的朋友們。
我對於故事的興趣萌芽是在國中,然後到了高中,我開始寫小說,買寫作教學書,比較有
系統地學習如何說好一個故事。但就算那樣,我仍不覺得寫作對我來說有多麼重要,我遇
到考試就停筆,沒了靈感就卡文,卡文一段時間後沒了動力就不寫了,大學也是同樣的情
況。
但是直到我大學畢業、出社會以後,我才發現我心中無法停止去想這件事情。每每看到某
部電影、某本小說有著極好的題材,或者很好的卡司,卻因為編劇的關係讓整部電影不夠
精彩,我心中就會充滿了深刻的失落。我總是會忍不住想著,如果哪裡可以這樣改、哪裡
可以那樣改的話,這部電影一定會變得更好。我終於發現,訴說故事是我心中最熱切、最
抹滅不了的渴望。所以我重新提筆,也更認真學習小說、電影的故事架構。
就是這樣接上了前言,我學習了喬瑟夫‧坎伯的英雄之旅理論,以及克里斯多夫‧佛格勒
的《作家之路》,還有其他許多傑出的小說教學,最後最關鍵的事情則是我看了《星際大
戰》。
《星戰》系列就像是一張尋寶地圖,讓我得以攤開《作家之路》,一一比對英雄走過的足
跡,見證他的冒險,貼近他的痛苦,了解他的成長。我就像是自己世界中的天行者,被坎
伯及克里斯多夫這兩位師傅手把手地教導,告訴我一個該怎麼跨過故事的第一道門檻、如
何支撐故事的前中後期、如何形塑各種人物、怎麼賦予故事靈魂。我就像路克習得了原力
一樣,感受著這股力量在體內流竄(在我則是腦中心中),用它去感受這個世界,感覺好不
一樣。
而我也像路克一樣有種強烈的渴望,將我學習到的東西帶入我的平凡世界之中。直到前幾
天我看完《星戰》紀錄片後,這股渴望終於攀升到了最高點,我心中有股聲音催促著我,
叫我做點什麼才行,而我也順應這股心中的召喚了,本文才於焉誕生。
我撰寫本文的初衷,就是希望推廣英雄之旅,讓更多人知道這趟旅程是怎麼回事、可以如
何運用它在觀賞其他故事媒介上。而在寫文、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也對英雄之旅有更深
的認識了,我想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
但如果有人從本文這趟旅程中瞥見了一點新的東西,或有任何一點新的想法,而覺得不枉
各位看文的時間的話,那將是我莫大的榮幸。如果真的如此,還請版友們不吝與我分享啊
。
肆、 其它
目前已經把我自己認為最想與大家分享的劇情架構寫完了。我原本還打算介紹一下角色原
型及電影主題,不過這兩點已經有點把它融入進故事架構了,所以我可能要思考一下是否
還有可以補充的地方。如果有補充的話,再看看是要發表在巴哈還是這裡吧。
另外本來還想再《原力覺醒》上映前,依編劇的架構來分析劇情的,還有依星戰的「父子
」主題來預測凱羅忍這個角色的發展,不過電影已經上映,我想寫了也沒有什麼意義。只
能說我完全預測錯我寫文的速度了Orz……
同時,本文在分析、解讀及引用上努力做到正確,但還是怕有錯誤,如果各位發現了什麼
謬誤的地方,請不用客氣地跟我說吧,我會盡快修正。
再次感謝,願原力與各位同在!
----------(以下是PTT版心得)----------
今天(12/21)剛好去看了《Star Wars VII:原力覺醒》,心中再度熱血沸騰,很想
再寫一篇《原力覺醒》、《曙光乍現》與英雄之旅三者的對比說明。
不過前幾天寫完這篇就已經累趴了,如果有版友有興趣的話,請再等幾天吧。
(如果有版友想跟我討論或分享心得的話,方便移到巴哈電影版去嗎?在我原本的討論串
下回覆,我真的很不會用PTT,排版排的好痛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0.1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arWars/M.1450695895.A.AB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