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陳秀喜
形如搖籃的華麗島
是 母親的另一個
永恒的懷抱
傲骨的祖先們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搖籃曲的歌詞是
他們再三的叮嚀
稻 草
榕 樹
香 蕉
玉蘭花
飄逸著吸不盡的奶香
海峽的波浪衝來多高
颱風旋來多強烈
切勿忘記誠懇的叮嚀
只要我們的腳步整齊
搖籃是堅固的
搖籃是永恒的
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註:首刊於《文壇》290期(1973.12),由梁景峰改成歌詞,李雙澤譜曲,風行於校園,後被禁唱。收入詩集《樹的哀樂》。選入《美麗島詩集》,笠詩社,一九七九年六月;《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九歌出版社,一九八九月五月;《混聲合唱》,文學台灣雜誌社,一九九二年九月初。
--
作者簡介:
陳秀喜(1921-1991),新竹人。早期以日文寫作,包括日本傳統詩俳句和短歌,乃至現代詩。1967年加入笠詩社,自1971年開始擔任笠詩社社長直到去世,為同社尊稱為「姑媽」。其日文短歌集《斗室》出版以後,發現自己的兒女都無法欣賞,因此,又努力使用中文來創作現代詩。陳秀喜的詩創清朗易懂,意象鮮明,情感充沛,大部分主題以自然草木或日常生活為素材,詩句內容則直接表現出作者情感的真摯與民族意識的強烈。
(改編自「拾藏:臺灣文學物語」,〈跨越語言的一代,沒有跨過的那些〉:https://vocus.cc/@nmtltrans/5bad9f70fd89780001fc36fc )
--
小編鋼筆人賞析:
如果要說〈臺灣〉是陳秀喜最好的詩,那恐怕多少會起爭議,但如果說〈臺灣〉是陳秀喜最具代表的詩作之一,相信就沒什麼爭議。這首詩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得到的「待遇」,也幾乎可說是那時代罕見。
先就詩本身來說,〈臺灣〉並不是一首難解的詩。詩人將台灣比喻成母親,將台灣豐饒的物產比喻為奶香,詩的第一段用簡單的手法將台灣與母性連結,期望給予讀者溫暖的感覺。
有溫暖,當然就要拉出殘酷的場景,才能使殘酷的場景更顯殘酷。第二段拉出海峽、颱風的意義便在於此。然而,面對殘酷的生活,只要走著與祖先一樣傲骨的腳步,記得祖先傲骨的叮嚀,那搖籃便是堅固永恆的。而最後,詩人再次提醒我們對母土的愛:「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這首詩可以看到某種程度上陳秀喜受到日本時代的影響。「華麗島」一詞第一次被發揚光大,是日本時代詩人西川滿在各種場合中使用。戰後,《華麗島詩集》於1970年由笠詩社出版,這名詞便逐漸由擁有日本時代記憶的本土文人繼續使用。但沿用的原因大概不是殖民,而是因為臺灣的確美麗而華麗,物產豐饒吧。
與一般讚頌母土的詩相比,〈臺灣〉的特殊性在於其背後的某種性別意識。陳秀喜是第一代笠詩社詩人中最具性別意識的詩人之一。陳秀喜本身歷經過幸福的童年時光,卻遇上不幸的婚姻。雖然她與兒女關係良好(長女張瑛瑛在她去世後以其名義舉辦了十屆「陳秀喜詩獎」),但失敗的婚姻生活仍讓她對女性所處的社會痛苦相當有自覺,其詩作時常處理這方面的議題。而當其他男性詩人通常以血的歷史來召喚認同時,陳秀喜卻是以母性的溫情來召喚大家的情感。這背後不只有女性意識,更有陳秀喜詩作最大的主題:愛。
(第一代笠詩社詩人中,另一位在詩中特別能展現性別意識者是與陳秀喜同為女性詩人的杜潘芳格,我們也曾經賞析過她的〈中元節〉,雖然那首賞析主要是以母語詩歌的角度來寫的。杜潘芳格亦為第一屆陳秀喜詩獎得主,其得獎作品《遠千湖》是台灣文學極少數中、英、日三語合刊的特殊詩集)
陳秀喜本身便已是台灣詩壇的傳奇,雖然他年輕時曾以日語寫過詩,但停筆三十多年年後,卻在1967年重新開始創作詩作,從日語的短歌,到中文的現代詩,最終成為笠詩社的社長長達二十年之久,直到去世為止。她敢於反抗傳統,兩次結婚、兩次離婚。然而,〈臺灣〉這首詩,讓陳秀喜又與臺灣音樂史上的傳奇交會,讓陳秀喜的生命增添故事。
那傳奇,要從1976年開始,一名民歌歌手在淡江文理學院(淡江大學前身)的舞台上彈著吉他,唱了臺灣的民謠,但台下沒人呼應;當他唱完聞名遐爾的Bob Dylan〈Blowin' in the Wind〉後,詢問台下為什麼要花錢聽中國人唱洋歌。這提問從淡江開始,引發全台藝文界的討論,也才有後來民歌運動「唱自己的歌」。
而那歌手,便是這波「唱自己的歌」運動中最重要的推手,李雙澤。
李雙澤的一生充滿傳奇,他不只改變了臺灣的歌壇生態,其小說〈終戰的賠償〉還拿到吳濁流文學獎。他與梁景峰合作,改編了數首台灣文人的作品變成歌,如蔣勳〈少年中國〉、陳秀喜〈臺灣〉、楊逵〈愚公移山〉等。然而,在白色恐怖時代,創作必須要被審查,〈少年中國〉與〈美麗島〉都沒有通過行政院新聞局的審查。〈美麗島〉被認為有台獨意識,而〈少年中國〉則被統派人士傳唱後被判定親共。一個人能同時又左統又台獨,這也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荒謬政治局勢。
李雙澤為什麼會選擇陳秀喜這首詩來改編,由於鋼筆人手頭資料不足而無從得知。但應該是陳秀喜詩作中那對母土單純的熱愛感動了他吧。李雙澤對鄉土文學相關作家一直有所接觸,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會改編楊逵的〈愚公移山〉變成歌曲。
然而,李雙澤生前並沒有機會發表由陳秀喜〈臺灣〉所改編的〈美麗島〉。他在引發「唱自己的歌」的運動後,隔年居然就因為在海邊救援外國旅客而溺水身亡,年僅28歲。在李雙澤去世後,其淡江學妹楊祖珺與民歌手胡德夫閱讀李雙澤的手稿後連夜錄製,於李雙澤的喪禮上第一次播放。
那是1977年的事情。如果熟知台灣文學史的人,會知道一波動盪正在展開,時值人稱「鄉土文學論戰」的特殊時刻,討論臺灣當時由王拓、黃春明等人撰寫的、以臺灣中下階級的現實生活為主的在地小說屬性的論戰。這場論戰後來變成討論這群鄉土文學作家是否有「分離主義」、「台獨」、「共產黨思想」等的論戰(尤其是余光中那惡名昭彰的〈狼來了〉一文),在白色恐怖時代,這幾乎可以致命。但也可以看到,在1947年那被我們當代名為「二二八事件」的創傷的三十年後,從保釣事件(1970)、臺灣退出聯合國(1971)、中日斷交(1972)開始的一連串國際事件,國民黨已經開始無法壓下被統治者的憤怒。儘管反抗僅是地下的伏流,但隨著時間過去,這伏流終將流出地表。
而在〈美麗島〉這首歌第一次被播放的兩年後,1979年,楊祖珺發行了她生平第一張專輯《楊祖珺》,〈美麗島〉正收錄在其中。
同一年,「美麗島雜誌社」於高雄成立,而同一年12月10日,他們在高雄舉辦世界人權日的遊行,卻由於警方安插的內奸引爆警民衝突,使雜誌社成員被大舉逮捕,許多人甚至被軍法叛亂罪判處死刑,人稱「美麗島事件」。
而這首〈美麗島〉,也從一首讚揚臺灣母土之美,期盼人們固守家園的美好歌曲,變成那地下隱隱的伏流中,那代表反抗政府的臺灣獨立者的精神象徵,而受到政府的禁唱。
現在,距離美麗島事件爆發40年過去,我們也能重新檢視陳秀喜〈臺灣〉,以及楊祖珺〈美麗島〉。這首歌的禁唱顯示白色恐怖時代,政府如何恐懼所有的捕風捉影,一首單純的詩、單純的歌,就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成為了某種符碼,擁有了政治意識。如今,我們或許可以重新看待這首詩,這首歌,聽聽張懸對〈美麗島〉的翻唱與詮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KLHKqxxmU
參考資料:
陳秀喜,詩路網站資料:http://faculty.ndhu.edu.tw/~e-poem/poemroad/chen-shioushi/
楊祖珺/李雙澤逝世40週年──〈再.見 美麗島〉: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li-shuangze-40th-death…
陳秀喜,《台灣詩人選集・陳秀喜集》(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12),頁66-67。
李雙澤wiki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D%8E%E9%9B%99%E6%BE%A4
美麗島事件wiki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E7%BE%8E%E9%BA%97%E5%B3%B6%E4%B…
--
美編:泱泱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秀喜 #樹的哀樂 #美麗島詩集 #美麗島 #白色恐怖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8/20190818.html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不乏街頭表演歌手。有時在鬧市中聽到動聽的唱聲,都忍不住駐足欣賞。要在一眾歌聲動聽的Busker中突圍而出,奪得觀眾的眼球,「另類唱腔」可能是一個出路。現年21年的Badboy,在大約一個月前「正式出道」成為Busker。有人把他的Busking片段上載到網上討論區,不少網民嘲笑他的表演是「超級無...
「花笠音頭歌詞」的推薦目錄:
- 關於花笠音頭歌詞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花笠音頭歌詞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笠音頭歌詞 在 公民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笠音頭歌詞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笠音頭歌詞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笠音頭歌詞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笠音頭歌詞 在 花笠音頭 Hanagasa ondo( 三橋美智也 Mihashi ... - YouTube 的評價
花笠音頭歌詞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灣 ◎陳秀喜
形如搖籃的華麗島
是 母親的另一個
永恒的懷抱
傲骨的祖先們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搖籃曲的歌詞是
他們再三的叮嚀
稻 草
榕 樹
香 蕉
玉蘭花
飄逸著吸不盡的奶香
海峽的波浪衝來多高
颱風旋來多強烈
切勿忘記誠懇的叮嚀
只要我們的腳步整齊
搖籃是堅固的
搖籃是永恒的
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註:首刊於《文壇》290期(1973.12),由梁景峰改成歌詞,李雙澤譜曲,風行於校園,後被禁唱。收入詩集《樹的哀樂》。選入《美麗島詩集》,笠詩社,一九七九年六月;《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九歌出版社,一九八九月五月;《混聲合唱》,文學台灣雜誌社,一九九二年九月初。
--
作者簡介:
陳秀喜(1921-1991),新竹人。早期以日文寫作,包括日本傳統詩俳句和短歌,乃至現代詩。1967年加入笠詩社,自1971年開始擔任笠詩社社長直到去世,為同社尊稱為「姑媽」。其日文短歌集《斗室》出版以後,發現自己的兒女都無法欣賞,因此,又努力使用中文來創作現代詩。陳秀喜的詩創清朗易懂,意象鮮明,情感充沛,大部分主題以自然草木或日常生活為素材,詩句內容則直接表現出作者情感的真摯與民族意識的強烈。
(改編自「拾藏:臺灣文學物語」,〈跨越語言的一代,沒有跨過的那些〉:https://vocus.cc/@nmtltrans/5bad9f70fd89780001fc36fc )
--
小編鋼筆人賞析:
如果要說〈臺灣〉是陳秀喜最好的詩,那恐怕多少會起爭議,但如果說〈臺灣〉是陳秀喜最具代表的詩作之一,相信就沒什麼爭議。這首詩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得到的「待遇」,也幾乎可說是那時代罕見。
先就詩本身來說,〈臺灣〉並不是一首難解的詩。詩人將台灣比喻成母親,將台灣豐饒的物產比喻為奶香,詩的第一段用簡單的手法將台灣與母性連結,期望給予讀者溫暖的感覺。
有溫暖,當然就要拉出殘酷的場景,才能使殘酷的場景更顯殘酷。第二段拉出海峽、颱風的意義便在於此。然而,面對殘酷的生活,只要走著與祖先一樣傲骨的腳步,記得祖先傲骨的叮嚀,那搖籃便是堅固永恆的。而最後,詩人再次提醒我們對母土的愛:「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這首詩可以看到某種程度上陳秀喜受到日本時代的影響。「華麗島」一詞第一次被發揚光大,是日本時代詩人西川滿在各種場合中使用。戰後,《華麗島詩集》於1970年由笠詩社出版,這名詞便逐漸由擁有日本時代記憶的本土文人繼續使用。但沿用的原因大概不是殖民,而是因為臺灣的確美麗而華麗,物產豐饒吧。
與一般讚頌母土的詩相比,〈臺灣〉的特殊性在於其背後的某種性別意識。陳秀喜是第一代笠詩社詩人中最具性別意識的詩人之一。陳秀喜本身歷經過幸福的童年時光,卻遇上不幸的婚姻。雖然她與兒女關係良好(長女張瑛瑛在她去世後以其名義舉辦了十屆「陳秀喜詩獎」),但失敗的婚姻生活仍讓她對女性所處的社會痛苦相當有自覺,其詩作時常處理這方面的議題。而當其他男性詩人通常以血的歷史來召喚認同時,陳秀喜卻是以母性的溫情來召喚大家的情感。這背後不只有女性意識,更有陳秀喜詩作最大的主題:愛。
(第一代笠詩社詩人中,另一位在詩中特別能展現性別意識者是與陳秀喜同為女性詩人的杜潘芳格,我們也曾經賞析過她的〈中元節〉,雖然那首賞析主要是以母語詩歌的角度來寫的。杜潘芳格亦為第一屆陳秀喜詩獎得主,其得獎作品《遠千湖》是台灣文學極少數中、英、日三語合刊的特殊詩集)
陳秀喜本身便已是台灣詩壇的傳奇,雖然他年輕時曾以日語寫過詩,但停筆三十多年年後,卻在1967年重新開始創作詩作,從日語的短歌,到中文的現代詩,最終成為笠詩社的社長長達二十年之久,直到去世為止。她敢於反抗傳統,兩次結婚、兩次離婚。然而,〈臺灣〉這首詩,讓陳秀喜又與臺灣音樂史上的傳奇交會,讓陳秀喜的生命增添故事。
那傳奇,要從1976年開始,一名民歌歌手在淡江文理學院(淡江大學前身)的舞台上彈著吉他,唱了臺灣的民謠,但台下沒人呼應;當他唱完聞名遐爾的Bob Dylan〈Blowin' in the Wind〉後,詢問台下為什麼要花錢聽中國人唱洋歌。這提問從淡江開始,引發全台藝文界的討論,也才有後來民歌運動「唱自己的歌」。
而那歌手,便是這波「唱自己的歌」運動中最重要的推手,李雙澤。
李雙澤的一生充滿傳奇,他不只改變了臺灣的歌壇生態,其小說〈終戰的賠償〉還拿到吳濁流文學獎。他與梁景峰合作,改編了數首台灣文人的作品變成歌,如蔣勳〈少年中國〉、陳秀喜〈臺灣〉、楊逵〈愚公移山〉等。然而,在白色恐怖時代,創作必須要被審查,〈少年中國〉與〈美麗島〉都沒有通過行政院新聞局的審查。〈美麗島〉被認為有台獨意識,而〈少年中國〉則被統派人士傳唱後被判定親共。一個人能同時又左統又台獨,這也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荒謬政治局勢。
李雙澤為什麼會選擇陳秀喜這首詩來改編,由於鋼筆人手頭資料不足而無從得知。但應該是陳秀喜詩作中那對母土單純的熱愛感動了他吧。李雙澤對鄉土文學相關作家一直有所接觸,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會改編楊逵的〈愚公移山〉變成歌曲。
然而,李雙澤生前並沒有機會發表由陳秀喜〈臺灣〉所改編的〈美麗島〉。他在引發「唱自己的歌」的運動後,隔年居然就因為在海邊救援外國旅客而溺水身亡,年僅28歲。在李雙澤去世後,其淡江學妹楊祖珺與民歌手胡德夫閱讀李雙澤的手稿後連夜錄製,於李雙澤的喪禮上第一次播放。
那是1977年的事情。如果熟知台灣文學史的人,會知道一波動盪正在展開,時值人稱「鄉土文學論戰」的特殊時刻,討論臺灣當時由王拓、黃春明等人撰寫的、以臺灣中下階級的現實生活為主的在地小說屬性的論戰。這場論戰後來變成討論這群鄉土文學作家是否有「分離主義」、「台獨」、「共產黨思想」等的論戰(尤其是余光中那惡名昭彰的〈狼來了〉一文),在白色恐怖時代,這幾乎可以致命。但也可以看到,在1947年那被我們當代名為「二二八事件」的創傷的三十年後,從保釣事件(1970)、臺灣退出聯合國(1971)、中日斷交(1972)開始的一連串國際事件,國民黨已經開始無法壓下被統治者的憤怒。儘管反抗僅是地下的伏流,但隨著時間過去,這伏流終將流出地表。
而在〈美麗島〉這首歌第一次被播放的兩年後,1979年,楊祖珺發行了她生平第一張專輯《楊祖珺》,〈美麗島〉正收錄在其中。
同一年,「美麗島雜誌社」於高雄成立,而同一年12月10日,他們在高雄舉辦世界人權日的遊行,卻由於警方安插的內奸引爆警民衝突,使雜誌社成員被大舉逮捕,許多人甚至被軍法叛亂罪判處死刑,人稱「美麗島事件」。
而這首〈美麗島〉,也從一首讚揚臺灣母土之美,期盼人們固守家園的美好歌曲,變成那地下隱隱的伏流中,那代表反抗政府的臺灣獨立者的精神象徵,而受到政府的禁唱。
現在,距離美麗島事件爆發40年過去,我們也能重新檢視陳秀喜〈臺灣〉,以及楊祖珺〈美麗島〉。這首歌的禁唱顯示白色恐怖時代,政府如何恐懼所有的捕風捉影,一首單純的詩、單純的歌,就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成為了某種符碼,擁有了政治意識。如今,我們或許可以重新看待這首詩,這首歌,聽聽張懸對〈美麗島〉的翻唱與詮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KLHKqxxmU
參考資料:
陳秀喜,詩路網站資料:http://faculty.ndhu.edu.tw/~e-poem/poemroad/chen-shioushi/
楊祖珺/李雙澤逝世40週年──〈再.見 美麗島〉: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li-shuangze-40th-death-anniversary
陳秀喜,《台灣詩人選集・陳秀喜集》(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12),頁66-67。
李雙澤wiki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D%8E%E9%9B%99%E6%BE%A4
美麗島事件wiki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9%BA%97%E5%B3%B6%E4%BA%8B%E4%BB%B6
--
美編:泱泱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秀喜 #樹的哀樂 #美麗島詩集 #美麗島 #白色恐怖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8/20190818.html
花笠音頭歌詞 在 公民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聽台灣歌,學台灣史(管仁健)】
https://www.facebook.com/renjian.guan/posts/889870064415042
聽台灣歌,學台灣史(管仁健)
流行歌曲是最不會撒謊的史料,中國已流傳兩千多年的《詩經》,據漢代學者班固等人推論,「國風」這一部分就是周朝設有「采詩之官」,到各國鄉里間收集流行歌曲,作為統治者探查民隱的情資。因此用流行歌曲來看戒嚴時代的台灣,就能讓不曾經歷過那年代的鄉民們,體驗到比文字更深刻的臨場感。
先父精通胡琴與月琴,使我從小對京戲就不陌生。國府來台後稱為國劇或平劇的戲碼裡,最紅卻也同時被兩岸專制政府都禁唱的就是〈四郎探母〉。這部戲是描述北宋時楊家將裡的四郎(楊延輝)被遼國俘虜後,冒名娶了鐵鏡公主。15年後宋遼兩軍對陣,四郎聽說母親佘太君到了前線,想去探望卻被公主識破,但公主同情四郎的孝心,就偷了令箭助他出關,四郎夜裡到了宋營與母親相聚,天一亮返遼後被蕭太后發現,下令斬首前經公主求情而赦免。
〈四郎探母〉早在清末就已盛行全國,1950年代在台灣各軍中劇團,也是常見的劇碼。對岸1960年代文革初期查禁的原因,強調楊四郎是個漢奸,被俘後竟不慷慨就義,還無視家仇國恨,在敵邦娶了公主,盡享富貴榮華。為了強化查禁的正當性,連楊四郎拋棄糟糠,犯了重婚罪也成了被禁理由之一。可是〈四郎探母〉在台灣這邊被查禁,原因卻完全不同了。
1949年國軍潰敗來台,沿路裹脅強拉了數十萬的壯丁,到了1964年起,這些今日的老芋仔當時已變成「中芋仔」,也就是與仍在對岸的母親分隔15年了,完全符合〈四郎探母〉的情節。因此每當劇團勞軍時,演到「見娘」那一幕,四郎才剛轉身跪下,還未緊抱佘太君陳述這15年的過程,台下觀眾就先哭成一片了。有時台上演員會自動「改戲」,等台下那些中芋仔冷靜下來後再開腔續唱;原本台上演員唱戲時只是假哭,真的哭就沒法唱了,但常有演員被台下老兵感染得自己也泣不成聲。
其實這情景不難想像,我們當年去外島當個兩三年兵都會想家,他們卻是三十多年見不到父母,為了穩定軍心,〈四郎探母〉能不禁唱嗎?透過〈四郎探母〉的風行與被禁,我們能體會戒嚴時代像家父這樣隻身來台的外省賤民,連想家的自由也被政府剝奪了,這是何等的悲哀。那些高級外省人來台灣只是搬家,他們能將家人,家產與權勢一起搬到台灣;其他大多數的外省賤民卻是在逃難,那幾十年來在台灣連想家也被視為叛亂。
正如1994年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對談的主題〈場所的悲哀〉,從流行歌裡也能看出戒嚴時代本地人的淒涼境遇。我從小就生活在北投,透過那卡西聽到年輕時美空雲雀所唱的〈花笠道中〉,歌詞是在講一個少女在旅途中,無論看到什麼景物,都能想起情郎,加上曲風輕快,怎麼聽怎麼甜;可是同樣的曲子翻成台語,歌詞變了,演唱者變了,連曲風似乎也變了,怎麼聽怎麼苦。
陳芬蘭所唱的〈孤女的願望〉,翻唱自〈花笠道中〉,那時陳芬蘭也還是小女孩,但聲音聽來卻跟日後的台語小歌手方瑞娥、陳淑樺一樣,總覺得有股哭腔。台語歌詞又在描述一個鄉下孤女,必須離鄉背井,來台北的工廠求職。當時老蔣在經濟上抑農助工,農村凋敝,逼出一些勞動力來從事代工業。
當時台灣鄉下少女面臨省籍、階級與性別的三重剝削,真的有女生國中畢業即使考上師專(師專比北一女還難考),免學費每月有津貼,五年後還一定有工作,保證不會當流浪教師,家裡卻怎麼樣也不答應,非去工廠當女工不可,但哥哥弟弟卻退伍了還在重考大學的鬧劇。沒經歷過那年代的鄉民,就很難想像這種「場所的悲哀」。同樣的少女情懷,日本的美空雲雀在思情郎,台灣的陳芬蘭卻在找頭路。
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又為什麼要學台灣史?因為歷史就是要讓過去與現在永無休止的對話,一個真正懂歷史的人,才會懂得傾聽;所想、所言與所行,也才會更有同情心與同理心。不管你我喜不喜歡,我們就是只能生活在這個島嶼上,不要相信黨國奴化教育所灌輸的那些狼奶,否則即使是阿扁柯P那麼聰明的人,若不多充實台灣史常識,只讀實用書,最後也就只會崇拜蔣經國,變成一個綠皮蔣骨的領導人而已。
當然,學台灣史不用這麼沉重、這麼悲情;因為不需像國高中學的天朝史,要死背強記那些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串接到老孫老蔣,最好再能接上九哥條仔姊荒謬的神話(其實是鬼話)。我的老師李筱峰教授,他有一套很輕鬆就能迅速充實台灣史常識與建立台灣史綱的方法,大家就先從「聽台灣歌,學台灣史」開始。
李老師唱作俱佳,人家社區大學是「唱卡拉OK學日語」,我們台北教育大學則是「聽台灣歌,學台灣史」。但聽眾如果也想唱,就要事先徵求李老師同意,不然每個人都像前幾天女技安的金婚盛宴,一唱就連續12首,我怕會有人受不了,出現男技安的還我漂漂拳就不好了。總之,歡迎大家一起來「聽台灣歌,學台灣史」。
時間:9月29日(星期二)13:30~15:30
主題:聽台灣歌,說台灣史
主講人:李筱峰(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教授)
地點:台北教育大學圖書館4樓資源推廣室(台北市和平東路2段134號)
捷運木柵線科技大樓站下車,往和平東路二段走,約2分鐘路程即可。
公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站-復興南路):237、295
公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站-和平東路):15、15(區間車)、15(萬美線)、18、211、235、284、284(直行)、3、52、662、663、685、72、和平幹線
花笠音頭歌詞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不乏街頭表演歌手。有時在鬧市中聽到動聽的唱聲,都忍不住駐足欣賞。要在一眾歌聲動聽的Busker中突圍而出,奪得觀眾的眼球,「另類唱腔」可能是一個出路。現年21年的Badboy,在大約一個月前「正式出道」成為Busker。有人把他的Busking片段上載到網上討論區,不少網民嘲笑他的表演是「超級無敵估歌仔」。Badboy的歌聲的確是「非一般的動聽」。本身沙啞聲音,加上非主流的唱歌方法,的確令人一聽難忘。樂觀的Badboy笑言:「我係另類唱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420/W5RYFYFM2YUE37GSXXHWBIB2AE/
「我想行開吓,忘記咗呢個世界!」洗腦式的抗疫rap歌,在武漢肺炎陰霾下的香港流傳,點擊率破10萬。MV中的女主角,被笑說似陳肇始,穿米奇老鼠上衣,模仿中佬圍堵屈臣氏。別看她怪裏怪氣,歌詞一針見血,揶揄林鄭政府抗疫無能,諷刺自由市場下「藥房佬」吃人血饅頭。再看現場表演,她在舞台上彈跳自如,唱出寸爆陳健波的《收成期》、諷刺機心女的《麻甩系》。卸下古怪形象,樣子機靈可愛的她,化點妝、穿起鮮艷的撞色盛裝,活像童話中走出來的人──別以為她是小清新歌手,其實是會跳唱饒舌粗口歌的烈女。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421/LHIZOAHPMGJ4IYDQPLTQIJ5PFI/
「追星追星,不會碰到那顆星星。」23歲、任職老師的Coco說。自2009年起,Coco便加入追星一族,11年間,先後迷上韓國組合Super Junior及Wanna One成員金在奐、裴珍映。為了追星,她曾在機場等候8小時;一年飛外國10次參加演唱會。這些看似瘋狂的追星行為,在外人看來是廢青、腦殘、嘥錢嘥時間的行徑,Coco反駁:「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花錢追星,其實是購買快樂。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428/6RULFB47RDLR3KC4ZBPRAPZBJ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廢青 #Busker #估歌仔 #中文大學 #裸辭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花笠音頭歌詞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曾經燦爛的一切 最終化為一抹夕陽
擺出那頹唐盛宴 還是……這是一場夢?
吳青峰x李格弟x黃中平x 陳竹昇x陳雪甄 集體催眠
吳青峰《冊葉一:一與一》上冊 MV三部曲
謝幕之曲〈沙灘上的佛洛一德〉
實體購買/收聽連結 https://umg.lnk.to/QFCYYYYUY
-
這是一場夢,也是一場集體治療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看著一切的發生……
初現於2007年幾米音樂劇《幸運兒》,李格弟作詞,吳青峰作曲,青峰私心頭好的歌曲〈沙灘上的佛洛一德〉,2020年《冊葉一:一與一》版本,由徐千秀製作編曲,成為了現在大家聽到的模樣;歌詞內說道「夕陽擺出頹唐盛宴/款待他的老年」,就像在說一份經歷一切的靈魂,到了最後的時刻,看著夕陽擺出的那份盛宴,突然萬分感慨,原來,大自然待我不淺,最後的終點,有這份美好的饗宴陪伴著……
這份美好的饗宴,在導演黃中平手裡,化成了視覺盛宴;找到陳竹昇老師飾演佛洛一德,陳雪甄老師持續費洛蒙小姐的故事,在這支MV裡費洛蒙小姐醒在一個不知名的沙灘上,所有人出現了怪異的行為,透過音樂的節奏,共舞狂歡;這一切都是由佛洛一德操控,從催眠者的視角,拼湊出人的夢境與內心異境。手法上,導演的畫面刻意用許多相似卻不盡相同的影像,搭配節奏不斷循環,透過畫面,產生像鐘擺般的催眠作用;夢,沒有事物、尺寸的常規,而是多重風景、季節不拘的拼湊圖騰;路上的風景,洩露心的祕徑,透過視覺,與觀者一同進行一趟佛洛一德集體治療的旅程,看見潛意識裡那片海、那片沙灘;而最後,到底是誰醒著,誰夢著呢?
從你的印象深刻 到他的集結成冊
吳青峰第二張專輯《冊葉一:一與一》
收錄8首譜曲之作及8首作詞之選
現正發行
-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深沉的海在右手邊
輕微醒過來的波浪
不斷湧向前
構成我們喜歡的海岸線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深沉的海在右手邊
輕微醒過來的波浪
不斷湧向前
構成我們喜歡的海岸線
我們喜歡的海岸線
被慢跑的佛洛一德
無限漫延
夕陽擺出頹唐盛宴
款待他的老年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思索遺忘的底線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佛洛一德在沙灘上
思索遺忘的底線
【Song Credit】
詞|李格弟
曲|吳青峰
製作人|徐千秀
母帶|Randy Merrill @Sterling Sound
編曲|徐千秀
弦樂編曲|徐千秀
鼓|黃亮傑
Bass|黃群翰
吉他|徐千秀
吉他|鍾承洋
電鋼琴|張少瑜
合成器|徐千秀
小提琴|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蔡曜宇
合聲、合聲編寫:吳青峰
樂器、弦樂錄音|單為明 @Lights Up Studio
錄音助理|于世政
人聲錄音|吳青峰 @青Home
檔案編輯|單為明
混音|樊乃綱 @有禾錄音室
【MV Credit】
MV導演|黃中平
MV原始概念|黎煥雄
製作公司|品器有限公司
監製|干文怡
副導|程于珊
導演助理|魏綺瑩、王怡婷、黃柔云、王品喬
攝影|黃中平、黃子然
二機|王殊懸
攝影助理|吳啟禎、吳啟瑞
特效合成|陳奇逸
後期製作|品器有限公司
演員|陳竹昇、陳雪甄
陳雪甄造型|王鴻志
陳竹昇 化妝髮型|王馨渝
陳雪甄 化妝髮型|李若男
舞蹈指導|楊乃璇
製片|陳莊賢、黃品禎
執行製片|蔡文祿
製片助理|林峻有
美術|林仲賢
美術助理|黃中銓
燈光師|黃柏源、鄭元貫
燈光助理|蘇志豪、林盈宏、王俊淵、林宗賢、黃偉傑、張偉傑、邱嘉鑫、龔克勤
場務|陳茂榮、張維展、廖秦慶、溫左丞、任奕嘉、李正豪、葉治維
演員|趙欣怡、吳靜依、黃惟、李至元、蘇耀庭、林書函、黃稚玲、邱姿雅、劉庭妤、劉彧瑋、羅婷 、楊昀蒨、曾向鎮、吳翰林、賴建宇、尤柏耘、陳亭希、魏文益、姜典
Agent|林治文、吳子敬
演員|彭若寧、劉孟圓、賴玟芳、周安迪、楊笠翊、簡子勛、顏千惠
演員造型|吳儒亭
演員造型助理|葉珍佑
演員妝髮|曾耀儀
手寫字|吳青峰
歌詞翻譯|Steve Bradbury、Hazel Chang
藝人彩妝|張婉婷
藝人髮型|Edmund Lin from ZOOM Hairstyling
藝人造型|major tom
平面記錄|吳仲倫
影像紀錄|李依純
#吳青峰
#冊葉一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MV花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OKLXxswb8
🎧《冊葉一:一與一》https://linktr.ee/qingfeng
-
🎬 上冊MV
〈費洛蒙小姐〉https://youtu.be/2cX7SzDSA5o
〈我會我會〉https://youtu.be/VUcHG43p_2Y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https://youtu.be/UTT4x4_D3xE
〈最難的是相遇〉https://youtu.be/5sbFn-FPdAk
〈阿茲海默〉https://youtu.be/9wNkBJpzpZQ
〈穿牆人〉https://youtu.be/3TWnpeFg_wo
〈柔軟〉https://youtu.be/qjSsdOoMhcY
〈低低星垂〉https://youtu.be/7_oAVAKZsyc
🎬 下冊MV
〈寧靜海〉https://youtu.be/hEJ1LIKCbmw
〈等〉https://youtu.be/KBpkD06Yp_o
〈年輪說〉https://youtu.be/7M8GD3pHLek
〈困在〉https://youtu.be/x_4B6Gp8ar8
〈一點點〉https://youtu.be/trfYUpA369o
〈迷幻〉https://youtu.be/pR3bvNzeWJc
〈月亮河〉https://youtu.be/luQ55zDwhYE
〈極光〉https://youtu.be/-Sc8wUdPEY8
……………………………
▶ 吳青峰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qingfeng
▶ 吳青峰 FB:https://www.facebook.com/WuQingFeng
▶ 吳青峰 微博:https://www.weibo.com/u/1822796164
🔔 訂閱吳青峰官方專屬頻道:http://bit.ly/qingyoutube
…………………………

花笠音頭歌詞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丟掉所有理所當然 這是他初次為詞譜曲之作
🎧〈費洛蒙小姐〉走出劇場 數位上演 https://umg.lnk.to/QFFLM
這是他的序曲,曾有抗拒,隨之而來的密合又那麼沒有懷疑;在奇形怪狀的詞句之間以旋律神出鬼沒,旋律的抓痕憑空、荒謬、合理。而這竟然是他第一次替人譜曲的作品。
16年前,〈費洛蒙小姐〉誕生於劇場導演徐堰鈴的劇作。16年後,青峰重唱〈費洛蒙小姐〉,徐千秀的新製作與李端嫻的新編曲,讓〈費洛蒙小姐〉的內心戲蔓延更加欲罷不能,歌曲也因著徐堰鈴導演原著的創意,採樣了周藍萍作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十八相送〉。
因著這首歌和劇場的淵源,〈費洛蒙小姐〉MV破天荒邀來三位導演的合作:奇幻詩意的腳本創意,來自劇場導演黎煥雄的發想;MV的拍攝與完成,由和青峰默契絕佳的黃中平導演挑起大樑;女主角費洛蒙小姐則由既是劇場導演,也是電影演員的陳雪甄出演;MV裡極具張力的群舞,由新生代的舞者與劇場演員共演。劇場意象加上視覺震撼,將曾經的〈費洛蒙小姐〉帶進數位,她16年後仍然蠻橫脆弱、歇斯底里,但沒有人能夠拒絕她旋律裡那不可理喻的魅力。
而我們從不知道這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創作者的序曲。
「梁兄啊,本戲即將上演」
-
〈費洛蒙小姐〉
費洛蒙小姐費洛蒙……
費洛蒙小姐費洛蒙……
費洛蒙小姐費洛蒙……
誰會想到 毛毛蟲長大了變蝴蝶
誰會想到 祝英台愛上了梁山伯
只有 費洛蒙小姐費洛蒙…
只有只有 只有只有
費洛蒙小姐費洛蒙小姐費洛蒙……
秘密的氣味只有她懂
黑大衣的女人費洛蒙
隱形在愛情的空氣中
黑大衣的女人費洛蒙
為什麼她會知道
毛毛蟲和蝴蝶的關係
為什麼她會知道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
為什麼她會知道
古今中外那些 T婆的秘密
告訴我為什麼為什麼
她居然說她早有預料
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紅妝
梁兄願不願配鴛鴦
喔!她是叛逆的野女孩,
喔!她居然把世界顛倒過來,
你看你看!都是她的錯!
就是她!不男不女的妖怪
她是女巫,給她穿黑色的衣服
她是女巫,把她給關起來!
(梁兄啊
不!我不要做個隱形人!)
可憐的可憐的 黑色蝴蝶
費洛蒙小姐躲在家裡的衣櫃
餓了七千三百天
費洛蒙小姐有很多的心事
從來不說出
沒人看過費洛蒙小姐
踏出家門一步
一有人開門打招呼
她就完全變成傢俱的一部分
她只想在自己家裡放風箏
啊啊啊 費洛蒙小姐的風箏
屋頂上 費洛蒙小姐的風箏
那風箏 其實你一抬頭就會看見
梁兄哥
有花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惹心煩
收音機裡 傳來遠處的聲音
收音機啊收音機
我要如何 向她呼喚
天生正港的p 我在這裡
收音機啊收音機
告訴我哪個頻道
可以收聽 你的聲音
可以聽到 綠草如茵
她聽見自己心底深處的聲音
她風箏一般的衣裳 飄呀飄
陽光下她和影子 飛呀飛
疊影不分倆雙雙
飄呀飄 飛呀飛
疊影雙雙倆不分
【Song Credit】
詞|徐堰鈴
曲|吳青峰、周藍萍
(〈十八相送〉取樣自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作詞者李雋青,作曲者周藍萍,歌曲原音版權由環球香港提供。)
製作|徐千秀
編曲|李端嫻
管弦樂編曲|李端嫻
鼓|黃亮傑
Bass|黃群翰
吉他|鍾承洋
鋼琴|張少瑜
合成器|李端嫻
合聲、合聲編寫|吳青峰
管樂|音樂工人
長號|鄧世偉
小號|黃政憲
次中音薩克斯風|魯湘永
上低音薩克斯風|魯湘永
弦樂|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第一小提琴|蔡曜宇、朱奕寧
第二小提琴|駱思云、黃雨柔
中提琴|甘威鵬、牟啟東
大提琴|劉涵隱分子、葉欲新
樂器、弦樂錄音|單為明 @Lights Up Studio
錄音助理|于世政
管樂錄音|吳育彰 @Insert Studio
人聲錄音|吳青峰 @青Home
檔案編輯|單為明
混音|李端嫻
母帶|Randy Merrill @Sterling Sound
【MV Credit】
MV 製作公司|品器有限公司
導演|黃中平
MV原始概念|黎煥雄
特別演出|陳雪甄
監製|干文怡
副導|程于珊
導演助理|魏綺瑩﹑王怡婷﹑黃柔云﹑王品喬
攝影|黃中平﹑黃子然
二機|王殊懸
攝影助理|吳啟禎﹑吳啟瑞
製片|陳莊賢
執行製片|蔡文祿
製片助理|林峻有
美術|林仲賢
美術助理|黃中銓
燈光|黃柏源
燈光助理|蘇志豪﹑林盈宏﹑王俊淵﹑林宗賢
場務|陳茂榮﹑張維展﹑廖秦慶﹑溫左丞﹑任奕嘉﹑李正豪﹑葉治維
後期製作|品器有限公司
陳雪甄造型|王鴻志
陳雪甄化妝髮型|李若男
陳雪甄化妝髮型助理|林辰軒
舞蹈指導|楊乃璇
排練指導|初培榕
演員|趙欣怡﹑吳靜依﹑黃惟﹑李至元﹑蘇耀庭﹑林書函﹑黃稚玲﹑邱姿雅﹑劉庭妤﹑劉彧瑋﹑羅婷﹑楊昀蒨﹑曾向鎮﹑吳翰林﹑賴建宇﹑尤柏耘﹑陳亭希﹑魏文益﹑姜典
演員 Agent|林治文﹑吳子敬
演員|彭若寧﹑劉孟圓﹑賴玟芳﹑周安迪﹑楊笠翊﹑簡子勛﹑顏千惠﹑賴耘琪﹑陳詣芩
京劇演員|張晏慈﹑劉尚炫
京劇演員 Agent|林米麒
演員造型|吳儒亭
演員造型助理|葉珍佑
演員妝髮|曾耀儀﹑朱玟羽﹑呂欣怡
貓咪|布魯斯﹑Soka
樂團團員|鍾承洋(吉他) ﹑黃亮傑(鼓)﹑陳紀烽(Bass)﹑吳俊佑(Keyboard)
樂團造型|鄭穎
協力|阿榮片廠﹑力榮影視
手寫字|吳青峰
歌詞翻譯|Steve Bradbury﹑Hazel Chang
藝人彩妝|張婉婷
藝人髮型|Edmund Lin from ZOOM Hairstyling
藝人造型|major tom
平面記錄|吳仲倫
影像記錄|李依純
#吳青峰
#費洛蒙小姐
#吳青峰16葉
🎥〈費洛蒙小姐〉MV花絮 https://youtu.be/kf4zCSzF0qw
🎧〈費洛蒙小姐〉數位收聽 https://umg.lnk.to/QFFLM
-
從你的印象深刻 到他的集結成冊
吳青峰第二張專輯《冊葉一:一與一》
收錄8首譜曲之作及8首作詞之選
🎧 實體購買/數位收聽:https://umg.lnk.to/QFCYYYYUY
-
🎬 上冊MV
〈費洛蒙小姐〉https://youtu.be/2cX7SzDSA5o
〈我會我會〉https://youtu.be/VUcHG43p_2Y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https://youtu.be/UTT4x4_D3xE
〈最難的是相遇〉https://youtu.be/5sbFn-FPdAk
〈阿茲海默〉https://youtu.be/9wNkBJpzpZQ
〈穿牆人〉https://youtu.be/3TWnpeFg_wo
〈柔軟〉https://youtu.be/qjSsdOoMhcY
〈低低星垂〉https://youtu.be/7_oAVAKZsyc
🎬 下冊MV
〈寧靜海〉https://youtu.be/hEJ1LIKCbmw
〈等〉https://youtu.be/KBpkD06Yp_o
〈年輪說〉https://youtu.be/7M8GD3pHLek
〈困在〉https://youtu.be/x_4B6Gp8ar8
〈一點點〉https://youtu.be/trfYUpA369o
〈迷幻〉https://youtu.be/pR3bvNzeWJc
〈月亮河〉https://youtu.be/luQ55zDwhYE
〈極光〉https://youtu.be/-Sc8wUdPEY8
……………………………
▶ 吳青峰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qingfeng
▶ 吳青峰 FB:https://www.facebook.com/WuQingFeng
▶ 吳青峰 微博:https://www.weibo.com/u/1822796164
🔔 訂閱吳青峰官方專屬頻道:http://bit.ly/qingyoutube
……………………………

花笠音頭歌詞 在 花笠音頭 Hanagasa ondo( 三橋美智也 Mihashi ... - YouTube 的必吃
花笠音頭 Hanagasa ondo( 三橋美智也 Mihashi Michiya )( With loos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yrics ). Wabisabi Susabi. Wabisabi Susabi.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