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建立新香港」是動人的,是一種面對失去而成都情緒反射。不過,何謂香港?何謂香港文化?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哪我們應該植什麼呢?
如果植的是民主與法治?民主與法治是香港傳統文化來的嗎?如果植的是「我至叻」的打不死精神?我估很多人也未必想自已子女做「阿叻」二世。那會不會我們追求的,一種普世的價值倫理,一種人文的關懷,而不是虛無的香港文化名號。
2020之後,香港花果飄零是真的,但靈根自植或不需要急著參加什麼pateron,去什麼群組。首先在海外做好自已,參與社會,存良知。可能就係最不「建港」的建港建議呢。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的推薦目錄:
- 關於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馮智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Flavia Wong 黃可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影評]羅卓瑤的影像裡,住著唐君毅的靈魂-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劉桂標博士合講:花果飄零與靈根自植——唐君毅論中華文化 的評價
- 關於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第三屆新亞儒學講座— 沈清松教授主講「從靈根自植到相互豐富 的評價
- 關於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花果飄零的原因和症狀,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影評]羅卓瑤的影像裡,住著唐君毅的靈魂- 看板movie - Mo PTT 的評價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Flavia Wong 黃可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蘋果的love-hate relationship🍎 】
蘋果不單單是一份報紙,而是一份精神的代表,
一份不應被淘汰的精神。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世界怎變,信念不變。
感謝你們並沒有為著生存而低頭妥協。
再會。
(雖然仲係有少少嬲你地唔搵我fact check🥲
更嬲嘅係蘋果已經冇機會再搵我fact check🥲🥲🥲
#蘋果照妖鏡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時代的結束,感謝蘋果26年來的堅持!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資深時事評論員桑普
我相信,蘋果苗已經遍地開花!
排名不分先後,我只能夠盡力搜集,有遺漏的人,敬請見諒!
如果不嫌棄,他日旅遊重開,過來沖繩,我們潛水公司願意免費招待蘋果員工!到時再說吧!謝謝你們!
羅偉光
張劍虹
即時新聞編輯 吳xx
靜態組記者 鍾xx
小黑
記者 黎xx
國際版同事
《蘋果》 政治組記者
《蘋果日報》記者王xx
港聞組記者 袁xx
《蘋果》中國組記者泰x
我是娛樂記者 - 隔籬組同事
《蘋果日報》法庭記者 池xx
《壹週刊》社長黃麗裳
突發開國元老阿牛
突發開國元老阿YO
《蘋果》突發組 Lily
一個喺蘋果做得最耐嘅娛樂攝記——仇xx
我是娛樂記者 王xx
北京獨立記者 高x
古x
《蘋果》美術部K
《蘋果》美術部E
我是蘋果娛樂記者 盧妹
一個工作超過二十年的記者 馬莉
前蘋果日報娛樂名人版總採訪主任戴xx
一名小小的《蘋果》攝記 嘉x
《蘋果》法庭組 黃xx
《蘋果》法庭組國姓爺
法庭組記者Envy
法庭記者 維基
90後的港聞記者 Oscar
80後記者Icy
《蘋果日報》法庭版 中齡記者 袁xx
彈出彈入的《蘋果》記者
《蘋果日報》法庭記者 池xx
蘋果日報 法庭記者 黃xx
《蘋果日報》法庭版採訪主任 楊xx
《蘋果日報》突發組第一代主管鄧xx
前總編輯鄭xx
即時新聞編輯 李xx
《蘋果日報》教育組
突發記者「男神」阿Ming
國際即時胡仔
《蘋果》中國組Ken叔叔
《蘋果》中國組記者 記者:楊x
《蘋果》中國組記者 陳x
《蘋果》中國組記者 馬x
《蘋果》中國組泰x
《蘋果》中國組記者ceci
《蘋果》中國組記者香xx
《蘋果》中國組記者廖xx
《蘋果》中國組記者周x
《蘋果》中國組記者 高
《蘋果》中國組記者 杜x
《蘋果》中國組記者 楊x
記者王xx
《蘋果》體育組記者:徐x
《蘋果》體育組曾xx
《蘋果》體育組記者﹕許xx
《蘋果》體育組記者:蘇xx
《蘋果》體育組仙道x
《蘋果》體育組記者:洪xx
《蘋果》體育組記者:禤xx
賽馬記者林xx
賽馬記者關xx
果籽記者:鄭xx
果籽記者:陳xx
攝影:郭xx、伍xx, 周xx、鄭xx
攝影:伍xx
攝影:林xx、許xx
攝影:許xx、潘xx
攝影:張xx
攝影:蕭xx
攝影:何xx, 鄭xx
《蘋果》7年的攝影記者阿朗
攝影:簡xx
攝影:洪xx 張xx
拍攝:陳x
拍攝:倫x、區x
果籽編輯:鄒x
果籽編輯:洪xx
果籽撰文:阿x
果籽記者:馬xx
果籽健康組
果籽記者:何xx
果籽採訪:葉xx
果籽記者:梁xx
果籽記者:黃xx
果籽記者:林xx
果籽記者:阿x
果籽記者:黃xx
果籽記者:周xx
果籽記者:李xx
果籽記者:周x
攝影:梁xx
果籽記者: Chucky
果籽記者:陳xx
果籽採訪:葉x
果籽拍攝:陳x
果籽記者:張xx
果籽攝影:鄧x、周xx
果籽記者:黃xx
果籽記者:朱xx、沈xx
果籽記者:司徒港燊
果籽, Phoebe Apple
攝影:伍xx
娛樂採訪:譚xx
攝影、拍片:沈xx
娛樂採訪:盧妹
娛樂攝影:沈xx
娛樂拍片:廖xx
《蘋果日報》北美版前主管鄭xx
駐洛杉磯記者:張xx
多倫多特約記者:馮xx
飲食男女總編輯潘xx
飲食男女撰文:馬xx
飲食男女攝影:謝xx、張xx
飲食男女編採:林xx
飲食男女攝影:崔xx
飲食男女採訪:胡xx
飲食男女攝影:潘xx
飲食男女拍攝:潘xx、關xx
飲食男女攝影:陳xx、魯xx
飲食男女採訪:黎xx
飲食男女攝影:李xx、陸xx
飲食男女採訪:關xx
還有,
黎智英!
#致堅持捍衛真相的人?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劉桂標博士合講:花果飄零與靈根自植——唐君毅論中華文化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中西人文講壇系列講座香港人文學會主辦講者:吳有能教授、溫帶維博士、劉桂標博士講題:花果飄零與靈根自植——唐君毅論中華文化日期:2021年7月30日 ... ... <看更多>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第三屆新亞儒學講座— 沈清松教授主講「從靈根自植到相互豐富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第三屆新亞儒學講座— 沈清松教授主講「從靈根自植到相互豐富:從唐君毅論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談起」. Cantonese Reading Academy 粵讀學院. ... <看更多>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 在 [影評]羅卓瑤的影像裡,住著唐君毅的靈魂- 看板movie 的必吃
網址:https://reurl.cc/1oNkq9
賈選凝:羅卓瑤的影像裡,住著唐君毅的靈魂
文/賈選凝
奪得今年金馬獎最佳導演的《花果飄零》,被評審形容為「後勁十足」。確實如此,其實
看完電影的當下,我並沒有太多觸動;甚至在映後QA環節聽到遠隔重洋的導演羅卓瑤使用
「我們中國人」這樣的表達時,還會暗暗揣度:現場的台灣觀眾聽到會覺得不適嗎?
https://youtu.be/vm4A4G8um3w
直到第二天去看《時代革命》。完場後,有人痛哭到停不下來,更多來自香港的觀眾齊聲
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昂揚的尾音落地旋即消失,戲院裡的一切都帶不走。
走進台北的陰雨時,我卻記起《花果飄零》裡因「興中會」起義犧牲而流落香港的亡魂對
傘運少女所說:「不要忘記,不要放棄,充實地生活下去。」
長夜如水的香港,亡魂一直在等船。少女問他要等到何時,他說「船未到,只可以靜靜等
候。」雖然《花果飄零》的背景是2014年傘運,但這句話也可以獻給「時代革命」之後更
多挫敗無力乃至遷移流離的人。在羅卓瑤的鏡頭裡,陰陽相隔的前人邂逅今人,鉤沉出易
時易地卻前仆後繼的心志。那個場景所蘊含的力量寬柔而堅定:不要溫吞忘記,也不要失
志放棄,充實地生活,耐心地靜候這份自信與自守,其實也是唐君毅在1960年代提出
「花果飄零,靈根自植」時所談論的精神:「以有其創造性的理想與意志,創造性的實踐
,以自作問心無愧之事,而多少有益於自己,於他人……」
久違的散文電影
《花果飄零》和我們近年看到的所有對時局有所回應的香港電影都截然不同,從氣質到手
法到視角,它都太獨特。
首先它的敘事方式是實驗性的,導演羅卓瑤在2016年接受訪問時說這部電影裡有歷史,有
評論,也有想像,「最後成了一個所有事的綜合」,她稱之為論文式電影(essay film)
更準確來說是「散文電影」。
整部電影就是一篇創作者(我)用自言自語喃喃編織的影像散文。留學回港的鋼琴師Jeff
和回到澳門的「我」,都在故鄉彷徨遊走。若有若無的人物關係裡,交疊了參加傘運的香
港少女和她遇到的反清義士遊魂,以及糾纏在「我」思憶裡的兄長的幻影。大量手持鏡頭
,帶領觀眾穿梭於四顧無人的港澳街景,也從歷史照片和記憶的縫隙裡,展開「我」的詩
意探問:兄長當年為何失蹤?家鄉何以變幻不見?
羅卓瑤曾在訪問中說她是一個「畫面為本」的人,所以儘管影片是以很有限的資源與人力
完成,但場面調度一絲不苟。在今年入圍金馬最佳導演的作品裡,《花果飄零》無疑最能
體現「電影的本性」:導演透過攝影機所傳遞的「多義的美感經驗」,讓我們看到影像對
現實詩意的介入,和從中自然顯現的時間流逝之美。而這種久違的「電影裡的文學性」,
你又只能透過大銀幕去感受。創作者用傳統的手工方式去拍,觀眾也只能用傳統的方式去
看。最佳導演會頒給這一部,想來也是珍視這種回歸電影美學特性(寫實、非職業演員、
無技巧的畫面轉換)的創作價值。
金馬謝詞裡的「天德流行境」
不只拍攝手法獨特,《花果飄零》更有與當下時代格格不入的「中華」情懷。我看完之後
本能的反應就是:這種情懷放在當下,會不合時宜嗎?今天的青年世代聽到片中《中國男
兒》、《祖國歌》這些傳達百年前先人建構現代中國之熱望的「學堂樂歌」時,會作何感
想呢?
導演去連結的那個「中國」,當然不是今天政治意義上的中國,而是牟宗三、唐君毅等新
儒家思想家所論述的「中華文化意識」的精神價值。程兆熊說唐君毅「一生總念花果飄零
」,這也是羅卓瑤《花果飄零》的情感立基。她在金馬謝詞裡表示希望能達到唐君毅所寫
的「天德流行境」而那恰恰是中國哲學追求「盡性立命」正視心境感通的最高道德境
界。
從這樣的角度進入《花果飄零》,我們大概就能理解導演為何會讓2014年的香港傘運與半
個世紀前的澳門「一二·三事件」乃至百年前「興中會」的革命信念遙相呼應。如果我們
著眼於此時此地,情感上一定倍覺突兀乃至衝撞,認為這三個歷史時空裡的抗爭是異質的
。但如果跳出當下民族國家狹義的身分框架去看,不同年代的反抗意志裡,自然有對「絕
對價值」的共同追求。
那也是唐君毅一生念茲在茲的「情理合一」。在《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裡,他認為
「世界會毀壞,我個人也會毀壞……」但他還是相信「世界是有不會毀壞的東西的。」羅
卓瑤在《花果飄零》中試圖捕捉的,就是這些「不會毀壞」。
唐君毅的哲學特色是「呈現」而不是「批判」,羅卓瑤的影像也是同樣。純粹的「呈現」
更需要具有超越性的心靈能力,這可能就是《花果飄零》這種電影存在的意義。在金馬映
後的QA環節,羅卓瑤和方令正也談到電影可以「超越物質性的現實」。永恆不毀的事物一
定是「精神的存在」,這與唐君毅看重「超越人我,超越時空」的普遍經驗不謀而合。
https://youtu.be/vGQVuyiWHOk
唐君毅一生秉持的原則是「人當是人,中國人當是中國人,現代世界中的中國人,亦當是
現代世界中的中國人。」羅卓瑤也曾在訪問中說「我在尋找我們在這個現代世界中的位置
」。海外華人花果飄零最哀切之處,正是精神意義上的流亡無可依歸。儘管歷經傘運和時
代革命之後,如今多數香港人再無耐心去區辨「中國人」的複雜維度,內心更厭惡拒斥這
個表述,但對所有走上流離命途的人來說,他們的選擇,和當年興中會革命裡離鄉背井的
亡魂並沒有本質不同。
《花果飄零》裡拍到楊衢雲葬在跑馬地的無字墓碑,以及他在中環結志街被清廷暗殺殉難
的紀念牌那也是香港「本土」歷史的一部分,無論今人如何看待,香港在中國近代革
命裡的歷史地位無法被抹煞。電影裡「我」對這些中國革命義士的幽幽追溯看似「不合時
宜」,其實導演是在用前人未竟的意志,告慰今人未走完的路。
唐君毅認為「人在不能自守時,即求他人之代我守其所守。」而羅卓瑤的創作態度則是沉
潛向內的自守不是像《時代革命》、《少年》等作品那樣對現實困局作出直截了當回
應,而是希望從鉤沉不同時空的、具有通感的生命經驗裡,找到安放內心的自守辦法。
此時此地,與當年當夕
片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場戲是少女在傘運裡打開天眼,帳篷之外,環繞她身前身後的是所
有滯留在「我城」的不死魂魄。抗爭運動成了召喚亡者的場域,因為人與鬼,此時此地和
當年當夕的人,其實是同路人,有一樣的悲憤含恨,也有一樣的堅定期盼。後來,少女遇
到提皮箱攜長傘的義士遊魂,娓娓對她講了半晌革命意志,無非是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唐
君毅筆下的心境:「人總要在絕望之境之旁,尋找出一希望,而求有一能逃出絕望之境的
自信心。」
船未到,就只能靜候。在過程中能不因漂流各地、沉淪下位而喪志,能充實不虛度地活下
去,就是《花果飄零》藉亡魂之口,所傳達的「絕望痛苦之感受中之回頭的反省與自覺」
。
某種意義上,這部電影的確是一篇很出色的essay,羅卓瑤的影像裡,住著唐君毅的靈魂
。
你或許不認同電影用「中國」去連結港澳的理想和信念,但就如唐君毅所寫:「人的痛苦
,只要是公的,則只要加以反省自覺,便必然可以發現出一理想,以為我們之當下現成的
寄託希望與信心之處。」其實,真正連結1895年廣州起義革命者、澳門「一二·三事
件」抗爭者、雨傘運動乃至時代革命裡香港人的,不是國族身分,而是「為公」的痛苦。
那既是唐君毅哲思所強調的心境感通,也是羅卓瑤電影裡具有超越性的生命價值,只用「
華人民主」的框架,顯然不能涵蓋他們思考的深沉豐厚。
《花果飄零》用一生流亡再未回到俄國的拉赫瑪尼諾夫作結,音樂家早已失去現實意義上
的「家鄉」,但他的所有樂章裡,又都保留著精神深處的家鄉。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
時代革命》那樣沉痛的紀錄,但也需要《花果飄零》這樣沉潛的治癒。如果《花果飄零》
能提供一種昇華當下處境的有益註腳,那大概就是唐君毅所說:重要的「不在黑暗之不存
在」,而在於化掉黑暗的更持久信守。
作者簡介|賈選凝(專欄作家、電影評論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115.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38440560.A.0E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