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倒在垃圾桶死去的妓女萊拉,從結局就可定義人生是悲劇嗎?】#關鍵專欄
萊拉對人生有好多疑問,不管是原生家庭對她的傷害,或是逃到嚮往的伊斯坦堡,卻被賣至紅燈區。她的命運一直沒有被善待。
然而只觀看結局,縱使是不好的,你的人生因此就是悲劇嗎?這句老是被提出來的萬年問答,在閱讀完這本書時也依然浮現於腦海……
#倒數10分又38秒 #小說 #創作 #文學 畫說有一天
「艾莉芙夏法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艾莉芙夏法克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艾莉芙夏法克 在 畫說有一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艾莉芙夏法克 在 畫說有一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艾莉芙夏法克 在 TED 中英雙語字幕: 艾莉芙.夏法克:小說的政治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艾莉芙夏法克 在 #艾莉芙夏法克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艾莉芙夏法克 在 艾莉芙_夏法克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艾莉芙夏法克 在 艾莉芙_夏法克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艾莉芙夏法克 在 艾莉芙_夏法克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艾莉芙夏法克 在 畫說有一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生成就解鎖的小里程碑
【我成為專欄作者了!】
沒想到在IG寫著寫著,也來到這個里程碑了。
忘記從什麼時候開始,【IG-畫說有一天】漸漸地已成為我的生活重心,更難能可貴的,是透過這個版認識了許多從線上走到線下的好友與合作夥伴,做過串聯、合訪、直播、讀書會與二手書攤位。
從小就喜愛閱讀的我,常常將書裡一頁一頁作為現實世界的遁逃出口,寫心得純粹為了抒發,然而越寫,就越能將現實世界看得更細微,人生開始有了多方面的興趣與可能。漸漸的,每篇書評分享都能從幾百字走到上千字,真要說的話,已經投入超過17萬字的努力,更不用說那些不求成本回報的時間。
三級警戒發布後,原本周末都不在家,將塞滿各種的行程時間轉而更加投入文字中,也就在這時,捎來了與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這個大型媒體的合作機會。
關鍵評論網是一個關注世界大小事的獨立評論媒體,其中以「策展」的概念將各類型文章做主題分類。我長期關注的,便是他們每周日更新的【鮮榨文學專欄】,裡頭深度探討的書評,也影響了我的選書與思考價值。
繼五月有了機會而刊上的文章後,不久便收到【鮮榨文學專欄】編輯來信表達長期合作的意願,收到信的當下我就像《靈魂急轉彎》裡飛奔雀躍的Joe,只差沒有掉進地洞 (?)
長久下來一直想達成的夢想竟然成真,能夠用自己的名字去專欄寫文章!
然而,接下來便是長期抗戰的開始XD
從前期需要與編輯討論選書、表達想法、稍微繁瑣的合約簽訂、作者平台建立、最痛苦的,就是開始寫文章的當下。
或許知道這是我的第一篇正式合作文章、或許知道專欄裡其他優秀作者的深度文筆,讓我在起筆前便已有不小的壓力,閱讀完那本書、蒐集了相關歷史與影音資料、還畫了心智圖梳理脈絡!卻怎麼寫都有種繞不出小圈圈之感。
後來,是這本書的作者在TED上的演講深深打動了我,讓我得以串起了能夠與自身有所關聯的共鳴。
寫完後才發現,以這本書作為起始意義非凡,原因在於這是一個虛構故事,然而書裡的很多事物,都是真實存在。
以書中角色萊拉的死為你我階級之間並沒有分別作引言,帶出即使看似悲劇的人生卻依然有相信希望的可能。
雖然是故事,但卻在現實中我們所見的階級高牆間打出了洞,得以窺見他人的好。
誰說文學小說離你很遙遠?他具有改變現實世界的影響力,模糊了故事與真實的界線,卻也得以讓人對所處的當下有所觀察。
稿子寄出與編輯來回討論修改、直至他說OK將上稿刊登,內心反而是平靜的。夢想成真並不是終點,而是那之後得以平靜面對要做的每件事情,並持續努力的每一天。
“I’m a storyteller. That’s what I do in life.”作者艾莉芙.夏法克在演講開頭是這麼說的,”Storyteller”也正是我的帳號名稱,希望能繼續以一本本好書,成為陪你1001個夜晚的說書人!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6374
艾莉芙夏法克 在 畫說有一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寂寞的暗房內是看見世界最清楚的地方】
忘記第一次看到馬欣的影評是什麼時候,只記得深刻到後來每次心裡都惦掛著這個名字,如果有她撰寫的影評或書評,都會特別在那部電影或書多瞧上兩眼,或買回家親自體驗她眼裡的世界,馬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指標性存在。
暑假期間曾經上了台灣文學基地舉辦的《書評培育坊》,當時壓軸登場的老師,就是馬欣,在那超過兩個小時的線上課裡,一頭栽進文學家裡的廣袤學識海。會後我也不忘詢問老師:「平時要寫那麼多的文章跟讀那麼多書籍,要如何明確的切開彼此撰寫文章,而不至於情感有混亂或無感的情況?」
馬欣老師的回答大體來說是這樣的:「無論寫的對象或作品是否是個人偏愛之作,都要切入專業狀態,這過程有如外科醫生執刀的狀態,其實各行進入職業狀態都得要是如此,寫評論者要進入專業領域也沒有例外。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直視作品的核心,從中淬鍊出可傳達的價值,以及他的技法與風格如何,所以幾乎沒有情感混亂的問題。」
回答得有如外科醫生般精準XD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寫書評的軟肋,看到欣賞的作家或是太喜歡的文學作品,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幾乎都用生命投入去寫,對我來說若累積太多本書、本本都要要情感抽離寫入核心,實在有待訓練。
因此這本幾乎有著馬欣私人獨白的《邊緣人手記》我依然還是從自己的共鳴處寫了點心得,而不能說這是一篇書評,畢竟對偶像的愛仍滿出於文字之外XD
📍「如果我不寫的話,那些浮光掠影,就這樣消失。」
/
我的童年很大一段都是在邊緣裡度過,大概都是別人照片的背景,加上一些不太快樂的回憶以至於想要刻意遺忘,長大後卻發現真的想不起來了,那就是一段你想回朔卻無功而返的空白。如果這時候要玩大風吹,吹還記得童年記憶的人,大家一哄而散的搶位,我想我就是坐在位置上的那個。
同樣不動的,或許還有馬欣,搭配一臉楞忡。
不是不記得,而是記得太清楚明瞭,甚至質疑起遊戲的本質。
如同她在 #聯合文學 裡,由 #蔣亞妮 撰寫的採訪裡提到:「我的位置應該是大風吹遊戲裡,那個發呆忘了跑的人。這個遊戲的設定本來就是荒謬的,在幼稚園初玩這個遊戲時,就顯現了,其實沒有一個寶座屬於你。」
在童年時期已經看得太清楚的馬欣,如同書裡第一篇的「她」不過六七歲,歡喜吃著冰淇淋,不小心目睹到父親與保母間的曖昧情愫,那碗冰也就這麼化了黏在手上,後來也在父親另外一個家裡吃到一球完整的冰淇淋,直至長大,才明白那就是恨的滋味。
「童年不是隨著青春期到來、身體開始變化而結束,而是當她終於能夠用外人的眼光看自己生命的那一刻。」土耳其作家-艾莉芙.夏法克這麼說過。
📍在寂寞的暗房內是看見世界最清楚的地方
/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種玻璃窗,你在燈火通明的地方只看得見自己的倒影,然而從漆黑的別處卻能清楚的看見裏頭所有動靜。馬欣一直以來,就是站在這個黑暗邊緣,偶爾探探頭看這個世界的吧。
書裡的視角切換,那個「她」其實也就是馬欣抽離自身面對驟變的防禦機制,多年後,她長大了,躲進一部部光影暗房裡,透過他人演繹的人生中,卻也因此看得更清楚明瞭,對於自身的放下,對於他人為何如此想的好奇。
「現實總有破口可以讓夢闖入,如此看現實才會有趣一點。」
破口如她看《海上鋼琴師》的1900為何不下船的原因:「如果內心沒有一個因有限而想開展的無限,那『自由』也只是一個沉重的選擇。」
現實如對人的觀察仍直接深刻,她看著自己那美如世界中心卻玉損的姑姑,記得這個生命課題:「女人不要當他人的『女主角』,那很像是一個逐步讓自己消失的陷阱。」
或是觀察到一個外向的內向者,如何在踏入正常社會之前,調好內在的所有數據笑吟吟的迎向他人,直至有一天發現自己無法關機。
📍一本總能找到自己的寂寞指南
/
在現下這個越喧囂,我們越容易感到孤獨的時刻,有時是不小心被邊緣化,有時是想刻意躲進自己的地下室遁逃。
「在不知名地帶,有了萬家燈火。」
這是獻給當我們有時不被社會理解時,能好好地待在角落「觀察」的自由,藉由這本書,看見只有這時候的自己才能看見的風景。
她總是能在寥寥數語間,挑中你心裡的那根刺,短篇就能抒發出共鳴。
她的文字是濃厚的、遲重的,光好似透不進來,卻也在這獨自一人的暗房裡得以翩翩起舞。
/
#邊緣人手記 - 馬欣
麥田出版 #2021booklist #reading #邊緣人 #寂寞 #好書推薦 #華文創作 #散文 #影評 #書摘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畫說有一天
艾莉芙夏法克 在 #艾莉芙夏法克 - Explore | Facebook 的必吃
:“倒數10分鐘38秒”,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剛過世的妓女,萊拉,在身體死亡以後,大腦停擺前的10分鐘38秒,回顧了她一生的故事。 作者為土耳其作家艾莉芙・夏法克她是全球注目 ... ... <看更多>
艾莉芙夏法克 在 TED 中英雙語字幕: 艾莉芙.夏法克:小說的政治 - YouTube 的必吃
TED 中英雙語字幕: 艾莉芙.夏法克:小說的政治. 940 views · 8 years ago ...more. 雙語TED. 111K. Subscribe. 111K subscribers. 10. Share. Sav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