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嬰跟女孩都長胸部了!?認識讓孩子長不高的 #性早熟】
兒科門診日常中除了最常見的發燒感冒、咳嗽、過敏發作打噴嚏🤧以及腸胃炎,偶爾會遇到特殊狀況
例如:
『孩子的ㄋㄟㄋㄟ發育了!』
這是怎麼回事?
該怎麼辦?
歐醫師在門診遇到2個小女孩,分別是一歲多、七歲半,都是胸部發育了、有性早熟的狀況。
歐醫師幫她們寫了轉診單,爸爸媽媽帶孩子到大醫院的 #兒童內分泌科 進一步檢查。
她們的診斷不同、後續發展也不一樣
一個觀察後痊癒
一個需要治療否則會長不高!
更詳細的內容請大家移駕至週末上傳的 Podcast 👉 https://pse.is/39wbvz
👩⚕️👩⚕️👩⚕️👩⚕️👩⚕️👩⚕️👩⚕️👩⚕️👩⚕️👩⚕️👩⚕️👩⚕️
要了解為何兩個孩子後續發展不同,我們一起來認識「性早熟」~
📌 性早熟的定義(亞洲人)
🚺
女生8~13足歲開始發育、出現 #第二性徵 是正常。
第一個發育的部位是胸部,小於8歲就胸部發育,就可能是性早熟。
🚹
男生9~14足歲開始發育、出現「第二性徵」是正常。
第一個發育的部位是外陰部,小於9歲的男孩如果蛋蛋、小鳥開始發育變大,就可能是性早熟。
📌 為什麼會性早熟?
🔹種族
非裔人種比其他種族早,女生6歲就可能開始發育了。
換句話說,6歲半開始發育 👉在非裔算正常,在亞裔算性早熟喔。
🔹遺傳
母系長輩(媽媽、阿姨、姊姊)早發育,孩子就可能比較早發育。
🔹性別
性早熟的孩子女生比男生多,大概 10:1。
🔹生病
腦袋或內分泌器官生病了、有可能是惡性腫瘤。
🔹其他
肥胖、高胰島素阻抗、環境荷爾蒙的暴露,研究發現都跟性早熟有關。
📌 性早熟的外顯症狀
🔹除了第二性徵發育,性早熟的孩子常常伴隨有 #半年內身高快速竄高 的狀況,會讓家長一度很開心、認為孩子像小時候一樣,一暝大一寸!
🔹性早熟背後可能有病因,例如腦袋生病了,可能表現為:
.#半夜頭痛
半夜會痛醒的那種頭痛,無法忍耐的頭痛,有可能是腦壓高的症狀。
.#走路撞到人
小朋友看不清楚、寫字歪一邊,或是走路不穩、容易走一走撞到人,除了近視弱視之類的問題,有可能是腦瘤壓迫造成的視野缺損。
.#噁心嘔吐
不明原因嘔吐,沒有腸胃炎或害喜的嘔吐,有可能是腦袋生病造成的。
.#半夜尿床
不會尿床年紀的孩子卻連續幾天尿床、一直喝水、尿尿很多,除了考慮血糖問題之外,有可能是腦垂體生病了產生的「尿崩症」。
「腦垂體」是大腦中的小老闆,掌管大小事,包含正常排尿、性腺該怎麼樣工作。因此腦垂體生病時,不同的下屬單位就會跟著出事,例如:尿床、性早熟。
🔹性早熟背後可能有病因,例如身體長腫瘤,可能表現為:
.#肚子變大
青少女肚子變大如果不是變胖、不是懷孕,有可能是「腹部腫塊」,良性或惡性腫瘤,要進一步檢查才知道。
歐醫師曾經遇過10歲女生肚子變大,洗澡時被家長發現,最後檢查結果是10+公分的「惡性腫瘤」😭😭😭
.#體重減輕
如果是惡性腫瘤,有可能會不明原因快速消瘦。
📌 性早熟對孩子健康的影響
🔹身材矮小
以身高來說算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一種呈現,比別人提早長高,但是最後長的不太高。
🔹女孩月經提早來,男孩性慾提早出現。
🔹外觀跟同儕不一樣,孩子可能因為害羞、自卑產生心理壓力,甚至被言語霸凌、被排擠。
🔹國外研究發現女孩性早熟會增加被性侵害、未婚懷孕的風險!
🔹性早熟的孩子可能伴隨著肥胖、代謝症候群(三高)的問題,威脅成年期健康。
🔹增加成年後不孕的風險,而且女生的 #婦科癌症風險提高!
📌 性早熟的治療
🔹中樞性早熟
治療腦袋生病的地方,也許要開刀。
🔹周邊性早熟
治療生病的器官,也許不用開刀。
🔹其他
.健康均衡的飲食 🍱🥛🥬🍎🥚,遠離肥胖、代謝症候群、高胰島素阻抗。
.規律運動 🏃♀️💃🏊♀️🏂🧘♀️,遠離肥胖、代謝症候群、高胰島素阻抗。
.遠離環境荷爾蒙
(1)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少吃罐頭食品。
(2)某些「精油」有可能干擾正常的內分泌系統運作。
👩⚕️👩⚕️👩⚕️👩⚕️👩⚕️👩⚕️👩⚕️👩⚕️👩⚕️👩⚕️👩⚕️👩⚕️
❤更多專業的內容分享,請大家移駕至週末上傳的 Podcast 👉 https://pse.is/39wbvz
❤特別感謝我的學姊,林口長庚兒童醫院 內分泌專科 邱巧凡醫師接受我的Podcast訪談,才有這一篇的誕生。
#歡迎轉貼 #超級歡迎分享這集得來不易的Podcast
#兒童性早熟 #兒科 #醫學 #長高 #兒童健康 #發育 #青春期 #性教育 #兒童內分泌 #環境荷爾蒙
照片:照舊是圖文不符,非當事人。
良性腫瘤定義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或許是「病從口入」、「食療食補」的觀念深植我們文化中,當某種疾病,不論大小,被診斷時,病人總免不了慌張詢問,是不是自己吃錯了什麼東西?以後是否有什麼東西不能再吃?每次遇到這類問題,我總是會語塞,因為除了特定致癌食物,好比檳榔易導致口腔癌、個人性的過敏食材外,光吃某種食物就會得到特定疾病實在太不合理。我也注意到在眾多類似問題中,有一題最常被問到:我子宮有長肌瘤,以後是否該減少豆類食品的攝取、早餐也不能喝豆漿了?雖然我總斬釘截鐵地回答:「放心喝啦!根本無關~」,大部分的病人仍是半信半疑,不置可否。我想是因為這個迷思已千萬結,必須針對各層面來擊破。
大豆豆漿之所以被標籤污名化,和「大豆」異黃酮有很大的關聯。
大豆異黃酮是種更年期保健食品,因結構類似身體的雌激素,可稍稍緩解更年期
盜汗、熱潮紅等症狀。但它畢竟是食品不是藥物,也不是真正的雌激素,對於預防更年期後的骨鬆、心血管疾病並無療效。反過來講,也不會刺激子宮肌瘤長大。
而大豆只是食物,連保健食品都不算,要提煉成大豆異黃酮尚需生物製程技術用數字說話,若想用大豆緩解更年期症狀,那你需要每天吃進四公斤大豆,這在現實上根本就不可能。
雖然我們已可從學理和數字得知豆漿、大豆和肌瘤並無關聯,但不少醫藥新聞中,若提到肌瘤,媒體還是慣用「愛喝豆漿吃豆製品恐長肌瘤」、「日喝三千c.c豆漿,女竟長肌瘤不孕」等標題。我認為原因不外乎是,當標題有「食物名稱」時,搜尋點閱率較高 再來就是反正這些都是暗示性字句,根本沒有法律責任,當然寫得越離奇越驚悚越好。
簡單來說,新聞標題只說「恐」長,有肌瘤的女生是「愛」喝,並不是說喝豆漿會長肌瘤,藉此規避查證的責任。更糟糕的是,這類新聞的受訪醫師通常也會配合演出,甚至加油添醋。雖說新聞的初衷是在衛教病人不管哪種食物適量即可、不要過量,但在這個資訊爆炸講求快速年代、最終就會被大眾簡化成「喝豆漿會長肌瘤」的結論。
然而當迷思晉級成大多數人的信念,就會被一而再強化。
其實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發生率從三十歲的20%逐年提升到50歲的80%。肌瘤發生的主因是子宮肌肉細胞發生基因變異,因肌瘤本身會受體內賀爾蒙刺激,而隨時間越長越大,除非使用藥物或手術治療,目前醫學上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可預防肌瘤長大。
只可惜有時要承認醫療有極限是一件難事,與其直接說肌瘤就是無法預防,有些專業人士仍選擇便宜行事,隨口回答那就少吃刺激食品、少喝豆漿試試看。也或者當今醫療業已被定義成服務業,若是病人一直堅持就是喝豆漿才會害我長肌瘤,醫師有時也會迫於無奈,在不想反駁「客戶」的心態下,附和病人的說詞。
或許有人會認為,不過就是豆漿、大豆啊,也不是什麼非吃不可的食物,何不乾脆寧可信其有,有肌瘤的人就少碰啊!姑且不論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對於不喜歡肉類或吃素的朋友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我認為這種不科學、模稜兩可的說法和態度長期綁架了許多女性朋友,似乎吃了什麼食物就可能會造成婦科問題,深怕吃錯了食物會傷子宮,影響生育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增添許多不必要的煩惱,甚至在面臨不孕或肌瘤需要手術時,還被無端責怪是不是吃錯什麼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食物不是藥也不是毒,子宮肌瘤絕對不是吃出來的。如果真要我說出一套「養子宮」的菜單,我還是那些老生常談,多吃蔬菜、均衡飲食、少吃加工食品、紅肉、酒精不過量,不抽菸、維持運動量,畢竟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子宮啊!
同樣的道理,多吃一顆柚子、兩塊月餅也不會真的就讓你肥胖。健康飲食還是在日積月累,細水長流。
大家中秋節快樂啦!
良性腫瘤定義 在 阿布布思義/阿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我的恩師,更是我的寫作老師,蔡淇華老師,在這個月的國語日報,寫下我的故事。
如果沒有老師,相信就不會有這本書,和我的專欄。
和您們分享哦!
-------------------
打了,你不一定贏;但不打,你一定輸......
放棄不是選項--畫家阿布的故事 /國語日報 蔡淇華
放棄的理由要很多個,但讓你堅持下去的理由只需要一個!------阿布
「老師!!我這次檢查報告出來了!!!第五年安全度過!!!!!!」前幾天收到一則超熱血的臉書訊息,因為有11個驚嘆號!事實上,這「安全度過」真的值得驚嘆,因為五年前,醫生判定她只剩下半年時間。她是阿布,畫家張椀晴。
2012年,阿布念大三,她的右腳突然疼痛不已,一開始疼痛點在膝蓋,看過很多次醫生,卻都得到「骨頭沒有問題」的答案,直到暑假經過重重檢查,才發現右邊骨盆已經「被癌細胞啃噬,黑掉一大塊」,才趕緊轉診大醫院做切片,沒想到醫生卻告訴她,這是只有百萬分之一罹患率,非常惡性的骨肉癌,長在棘手且少見的骨盆深處,密密麻麻的神經,被腫瘤團團包覆。醫生說,不開刀,只剩半年的時間。開了刀,能活下去的機會,也只有8%。
如同一般人,一開始阿布驚慌失措、不斷掙扎,如她形容的:「常常哭得毫無保留,如同置身一片荒蕪,無意識地走著……像是被吸進了無止盡的黑洞,拼命的想拉住些什麼,卻什麼也抓不到。」
阿布好幾次想要放棄生命,首次面對化療與電療的後遺症,面對可能要終身坐輪椅這些事,她都還沒有足夠的勇氣。阿布覺得過著沒有目標的日子,更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還要治療,就算治療好了,不能走了,註定成為家人一輩子的拖油瓶,這樣的人生,哪還有活下去的意義?
有天訪視她的一位志工問她:「妳有夢想嗎?」
「有…我想開一個畫展」,那天開始,阿布的世界正悄悄轉變。她慢慢明膫「放棄的理由很多個,但堅持下去的理由只需要一個。」
阿布視2012年12月11日為她的重生日,因為這一天台北榮總骨科主任陳威明醫師,為阿布站上手術台13個小時。手術成功率不到一成,但被阿布稱為陳爸爸的陳醫師告訴她,他視阿布和其他患者為自己的孩子,「而沒有一個父親,會放棄自己的女兒。」
手術後再一次睜開眼的那刻,阿布開始她的「第二人生」。雖然一度因右腳癱瘓、無法自由活動而感到沮喪,但某天,遠在花蓮的學妹帶著她的畫板來探望,學妹對著在病床上的阿布輕聲說:「如果你想做些什麼,那就畫畫吧!」
於是阿布重拾畫筆,畫著畫著,原本焦慮的心情也因此反轉,在病房內用畫作記錄抗癌歷程,也在身體可行時,教導93病房的孩童繪畫。
阿布不想偽裝自己沒生病,她想用最真實的自己呈現在大家面前,於是,阿布開始以「抗癌藝術家,阿布布思義」為名,用畫筆紀錄我的癌人生。從「為什麼是我?」到「是啊,就是我。」阿布慢慢轉念,她對自己說:「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的轉念,而產生重大的改變,但你的世界會。」
第二人生的開始對阿布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因為她必須先習慣自己右腳不靈活這件事,然後開始練習用輪椅代步、助行器代步,到現在可以拿著腋下拐走路。
2015年7月,阿布抗戰的第三年,我在臉書收到一個陌生的訊息:「蔡老師您好:我一直是默默在閱讀著您的文章的一個24歲女生……」阿布說了她的故事,以及她想要以圖文為媒介、用生命去影響生命的夢想。
那一封信中,充滿了與無常對話後的智慧,例如:「不完美的人生,才叫人生」、「我先學會死亡,才學會活著」、或是「祂要我先鬆開雙手,才能接住所有…」。於是,我很榮幸成了阿布的寫作老師;她也成了我的生命導師。
阿布是一個客觀條件不被允許做夢的人,但她的逐夢過程,比其他身體健康的人更穩健踏實,她說:「很多時候,夢想和目標不是一開始就清楚的存在,而是一點一滴如拼圖般的出現,我們不斷拾起,也不斷放下,最後才拼湊出我們最想要的樣子。」
2017年1月25日,阿布完成了她的第一個夢想--為期兩週的插畫個展在中正紀念堂展出。
2017年8,阿布完成了她的第二個夢想,第一本圖文書「即使被判出局,也要讓夢想回家」出版了。走過生命幽谷的阿布,每個句子都像是峭壁上橫空而出的勁松,扎根於絕境,又替這個世界造境。例如「少了點抱怨,就多了些時間。多了時間,才有機會去思考、去改變」、「生命的韌性,取決於你對生命的任性」、或是「我們的可愛與否,仍由自己來定義」。
這樣美麗的勇氣之書,感動了好多人,在出版三個月後,很快進入三刷。阿布知道,愛是一個圓,所以她回到五年前的病房,去看看那些「很低潮、很擔憂、從良性變成惡性、要化療、本來能走,現在不能走」的孩子們。她用自己的故事去激勵他們,甚至送30本書給孩子們。許多家長感謝說:「孩子本來放棄,但現在又願意繼續奮戰了!」
阿布七彩畫作中的人物,都沒有顏色。原來經歷15的化療、12次電療、與三次手術的阿布,要告訴我們的是:「沒有勇氣,生命就沒有色彩。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擔心還沒發生的事情上,然後被那樣的恐懼和慌張,牢牢的吞噬自己。就像我怎麼努力,都沒辦法改變已經罹患罕見骨癌這件事,更沒辦法要回已經被惡性腫瘤吞噬的骨盆骨骼。
過去發生的事已經成了生命中的歷史,我們誰都沒有辦法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選擇,要過怎樣的未來!」
阿布告訴我們,放棄絕對不是選項!只要我們重拾勇氣,就算勝率只有8%,我們也能為自己蒼白的生命,重染七彩!
阿布的專欄1
http://www.167167.com/issues/bu_list.htm
阿布的專欄2
https://tw.news.yahoo.com/%E3%80%90yahoo%E8%AB%96%E5%A3%87%…
良性腫瘤定義 在 乳房專科賴鴻文醫師- 良性腫瘤會變惡性嗎3種情況 ... - Facebook 的必吃
比如說生長在患者胃腸壁或腸腔內的良性腫瘤常常會因為瘤體的不斷增大而引起梗阻、出血穿孔、黃疸等急發症,如果延誤治療會導致生命危險,還有發生子啊頭顱內部的長在甲狀腺 ... ... <看更多>
良性腫瘤定義 在 良性腫瘤長在「這部位」,不能治療只能等時間?!【醫師好辣 ... 的必吃
良性腫瘤 長在「這部位」,不能治療只能等時間?!【醫師好辣】20191119 part1 EP847 江坤俊洪永祥. 醫師好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