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彩個性 盡其在我 – 全新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真無線藍牙耳機,以Chroma RGB燈效,提供炫彩多樣個人化風格,
搭配ANC主動抗噪,為您打造最優質的音樂感官享受。
台北,2021年8月12日 — 全球領先的玩家生活潮流品牌Razer™ (香港股票代號:1337)今日宣佈推出全新Hammerhead True Wireless真無線藍牙耳機,搭載Razer Chroma™ RGB炫彩燈光,提供多樣化自訂效果,大方展現個人風格,隨時都是目光焦點。保留60毫秒超低延遲遊戲模式,讓玩家隨時佔據優勢。主動抗噪ANC技術創造絕佳聆聽體驗,雙環境抗噪 (ENC) 麥克風前饋主動抗噪技術讓通話更清晰。
Razer Chroma RGB打造最潮時尚配件
擁有 1,680 萬種色彩與一系列效果提供絕佳個人化設定,帶來更豐富的變化性,Logo的發光模式可隨著音樂律動或使用模式自由切換,讓玩家享有絕佳音訊品質的同時,可透過個人化的色彩配置,展現自我品味,Hammerhead True Wireless真無線藍牙耳機將是最受人矚目的隨身配件。
雙重抗噪技術同步提升聆聽與通話品質
全新Hammerhead True Wireless真無線藍牙耳機提供ANC抗噪技術,能屏蔽外部環境噪音,例如典型的環境音及飛機航行時的嗡嗡聲;為了解決多數玩家對無線藍牙耳機收音品質的疑慮,Hammerhead True Wireless採用雙環境抗噪ENC麥克風,可有效識別並去除人聲外的背景噪音,確保良好通話品質。
具自動配對功能的Bluetooth 5.2 及支援手機APP自訂
這款耳機採用Bluetooth 5.2確保頻寬、範圍以及使用功率的穩定性,讓使用時間變得更長,並會自動連線到先前配對過的裝置,非常容易上手使用。Hammerhead True Wireles也可透過手機連接Razer Audio 應用程式,控制音樂和通話、啟用遊戲模式並啟動智慧手機的語音助理,不論聽音樂或玩遊戲,隨時享受最佳的娛樂品質。除此之外,Hammerhead True Wireless電池的續航力最長可達32.5小時,最適合隨時隨地追求頂尖效果的遊戲玩家。
入耳式設計及多尺寸矽膠耳塞 舒適貼合的沉浸音場
不同於前一代的半入耳式設計,全新Hammerhead True Wireles改為入耳式設計,提供更舒適、穩固的配戴體驗,同時也能加強隔絕噪音效果。產品隨附 3 種尺寸矽膠耳塞,滿足不同耳型需求。
產品規格:
• 耳機反應頻率:20 Hz – 20 kHz
• 耳機阻抗:16 Ω
• 耳機靈敏度:91 db @ 1 mW / 1 kHz
• 耳機輸入功率:5 mW(最大輸入)
• 耳機驅動單體:10 毫米
• 耳機連接方式:Bluetooth 5.2
• 電池續航力:
- 燈光開啟/ANC模式開啟時高達約20小時 (耳機 + 電池盒)
- 燈光關閉/ANC模式開啟時高達約22.5小時 (耳機 + 電池盒)
- 燈光開啟/ANC模式關閉時高達約27.5 小時 (耳機 + 電池盒)
- 燈光關閉/ANC模式關閉時高達約32.5 小時 (耳機 + 電池盒)
• 重量: 53 克
• 麥克風收音模式:全向型
• 麥克風信噪比:64 dB
• 麥克風靈敏度:-26 dBFS
• 相容性:
- 帶有藍牙音訊功能的設備
- 適用於 Android 和 iOS 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
- 支援SBC、AAC轉接
發售詳情: 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NT$3,990
即日起,於Razer.com及Razer三創旗艦店發售。
其他授權通路蝦皮預計8月18日網路獨家販售; 其他授權通路預計8月底販售。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Ts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明基ScreenBar Lite筆電智能掛燈終於來了!為你照亮每個不被辜 守護夜晚的「暗夜精靈」 有人喜歡在晚上工作,靜謐的夜晚容易激發人的靈感,也總能減少不必要的干擾;也有人因為加班不得不工作到深夜,恨不得全神貫註,想著趕快結束這一切,立刻躺回暖暖的床。夜晚工作的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完全投入,沉浸...
航行燈飛機 在 法語兔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王子》作者不為人知的祕密情書
__________________
《小王子》這部法國文學名著,相信同學們都已經耳熟能詳。作者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是一名飛行員 ,他駕駛飛機於黑夜亂雲中航行,在孤寂而璀璨的星空中探索北非航線,俯瞰大地萬家燈火。其獨特的生命經驗被鐫刻於作品之中,留下許多淡淡的、冷靜的、溫柔的、耐人尋味的句子。
除了小說之外,作家也寫過許多美麗的情書。在這些情書裡,有一段非常《小王子》式的情話,字句流露出的情感讓人聯想到小王子和玫瑰的關係。
Bien sûr je te ferai mal.
Bien sûr tu me feras mal.
Bien sûr nous aurons mal.
Mais ça c'est la condition de l'existence.
Se faire printemps, c'est prendre le risque de l'hiver.
Se faire présent, c'est prendre le risque de l'absence.
C'est à mon risque de peine, que je connais ma joie.
我當然會讓你心痛
你當然也會讓我心痛
我們都會很心痛
可這,這是生活的必然
我們給予彼此春天,意味著要先忍受寒冬的凜冽
我們享受當下,也意味著將要面對離別
冒著痛苦的風險,才能體會到快樂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
這篇情書是在1942年寫給俄裔貴族Natalie Paley的,當時他早已與Consuelo結婚。這段不倫之戀的過程已不得而知,後人只能從這些字句之中,推敲愛情的美與死亡,體會作者所要傳達的漠然、熱情或哀愁。
航行燈飛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網友陳咸作分享他和老婆、孩子在墾丁鵝鑾鼻燈塔前拍攝的合照;上圖攝於2011年5月12日,下圖攝於2020年8月13日。
你也曾經和鵝鑾鼻燈塔合影過嗎?
面對巴士海峽的屏東鵝鑾鼻燈塔,最早建成於1883年(清光緒9年),之後曾因戰爭遭到摧毀,而分別於1898年(日明治31年)和1947年(民國36年)二度完成重建;此座位於國境之南海角上的元老級燈塔,由於照明射程高居亞洲地區之冠,一直享有「東亞之光」美譽。
早年因鯨魚成群結隊在附近海域出沒,於燈塔的映照下,海上不時出現噴泉數丈的奇觀,而被稱作「燈影鯨泉」;再加上燈海四周林木蒼鬱,夕日晚霞的風光十分迷人,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曾名列臺灣八大美景之一。
這座燈塔的誕生,和150多年前的一件命案有關。
清同治6年(1867年)2月7日,一艘美籍貨輪「羅發號」(Rover)航行至距鵝鑾鼻約60公里的七星岩附近海域時,突觸礁沉沒。
船長赫特夫婦與船員12人,搭乘舢板到舊稱「沙馬磯」的鵝鑾鼻南灣一帶登陸,不料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史稱「羅發號事件」。
當時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嚴詞向清廷抗議,並要求清廷必須儘速在鵝鑾鼻海角興建燈塔,以維護船隻通行安全。
在外交壓力下,清廷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於6月18日自打狗(今高雄)出發前往瑯嶠(今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並支付一百銀兩向龜子甪社(今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旁社頂部落)的原住民購買燈塔預定用地來建設燈塔。
由於當地是原住民的地盤,因此在興建前後,官方還派了五百兵力守護;燈塔於1881年(清光緒7年)動工,在1883年(清光緒9年)完工,其建造費用為白銀20餘萬兩。
砲壘式的外觀與滿布槍眼的圍牆,圍牆外還有壕溝,而整個塔區建築屋頂都是「蓄水坪」,雨水沿著水管集流到地面下九座花崗石蓄水池,水源自給自足;這些都是為了防止原住民的侵襲與圍困而建造的設施,也因此讓鵝鑾鼻燈塔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
這座完全模仿西式構造,由洋人建築的臺灣第一座燈塔,其地面基座縱橫長寬各為40公尺,高22公尺,總共分成5層;最上端的第5層安置了一等五燈蕊煤油旋轉透鏡燈。
燈塔的外圍,從東面山至西南沿海,總共廣達7500餘公尺、直徑2600公尺,規模宏偉壯觀。
白色鐵造的塔身,其周圍形構砲壘形式,利用塔基作砲台,在圍牆設有槍眼,以防禦原住民之襲擊。
甲午戰爭後,1895年(清光緒21年)清軍在離臺前,恆春知縣歐陽萱奉令秘密焚毀鵝鑾鼻燈樓、石牆,與石路碼頭,燈塔在9月13日遭摧毀。
1898年(日明治31年),日人完成鵝鑾鼻燈塔之重建,成為當時大日本帝國最南端的燈塔。白色的塔身在海拔55公尺,高出地面18公尺,周圍100公尺是鐵鑄圓柱形,內分四層,頂端有26,000燭光的一等白燭光,可照射20海浬。
二戰期間,鵝鑾鼻燈塔曾多次遭受盟軍飛機轟炸。戰後,財政部關稅總局海務處於1947年(民國36年)予以整修;最初安裝六等電石器閃光燈,隔年改為五等直流電閃光燈器,光力為3,000支燭光。
1962年,海關改為鵝鑾鼻燈塔,換裝新式大型4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達180萬支燭光;經過幾次改建後,鵝鑾鼻燈塔已成臺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
航行燈飛機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明基ScreenBar Lite筆電智能掛燈終於來了!為你照亮每個不被辜
守護夜晚的「暗夜精靈」
有人喜歡在晚上工作,靜謐的夜晚容易激發人的靈感,也總能減少不必要的干擾;也有人因為加班不得不工作到深夜,恨不得全神貫註,想著趕快結束這一切,立刻躺回暖暖的床。夜晚工作的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完全投入,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才是舒服的狀態。
敏銳聰明 智能調光
工作環境在變,光線環境也會不同。靠窗的高鐵上光線一會暗一會亮,夜晚航行的飛機上照明燈開了又關,要應對不同的工作環境,只有一種光線怎麼能行?明基ScreenBar Lite筆記本螢幕掛燈機智聰明會思考,用15段亮度和8段色溫組合搭配,總能幫你找到合適的:酒店光線環境昏暗,那就把亮度提高,工作久了眼睛酸,立即用柔和的暖黃光補上。
雙向控制 一步到位
燈光只能改變環境的亮度,如果螢幕過暗,燈光再亮也不會讓人看清螢幕,而要是螢幕亮度本就刺眼,即使開燈也於事無補。很多人會想到去調一盞燈,但螢幕光卻常常被人忽視。
這一問題,ScreenBar Lite用智能調光APP——BenQ ScreenBar Lite來解決。智能APP不僅能實時控制ScreenBar Lite,也能改變筆記本螢幕的色溫及亮度,一步做到燈光及螢幕的雙向控制。對於不習慣螢幕調節的人來說,智能APP是一個簡單直觀的入口,掛燈和螢幕的調節都在同一界面上顯示,調完燈再調螢幕,就成為一個自然而然的動作,讓螢幕光線不再被忽略,創造更加合理舒適的光線環境。
官網介紹
https://www.benq.com/zh-tw/lighting/screenbar-lamp/wit-screenbar-lite.html
• Licens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YOUTUBE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Feel by LiQWYD https://soundcloud.com/liqwyd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iKYGTTaj9oo
#BEN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MqMODzCJs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Ev6WsMzIJOUKROUENZNqd2Il4dQ)
航行燈飛機 在 單單機長說 tropria1121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LA影片算是最終章了
迪士尼去了歌也唱了飛機也聊了夜景也看了 覺得很完美😂
想問問這裡有在灣區的飛機人嗎?可以私訊我一下嗎?😆
❗提醒旅客~女神 Julia Wu 吳卓源最近有辦抽獎活動
想得到她送出的1:28帽子趕快飛去"畫畫"啊!!!活動只到11/2喔❤
最後記得也要Follow正能量男孩威廉和Andy!
一起幫他們加油吧!!😊😊😊
威廉的IG➡️ https://instagram.com/william198877
Andy的IG➡️https://instagram.com/Andy_hung1992
影片裡有
🍁又在車上唱歌/姊姊也愛王俊凱/聊一下前任3
🍁聽Julia Wu吳卓源的新歌“萬年“
🍁去LA天文館Griffith Observatory 看夜景
🍁"傅科擺"(Foucault pendulum)是什麼?
🍁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
🍁✈ FlyVstory Ep.60的更正啟事
🍁飛機的航行燈?左紅右綠屁股白?
Enjoy the flight!!
------------------------------------------------------------------------
✈ Hi,我是單單,歡迎降落我的頻道。我的名字tropria其實就是airport(機場)倒過來拼
tropria comes from spelling airport backwards
✈關於我
我從小就喜歡飛機,喜歡機場的人事物,喜歡訪問機師,簽派員,地勤,空服,機務,航勤和航管人員,喜歡波音,喜歡航空的歷史,我並沒有在航空公司工作,因為我喜歡擁有旁觀者能相對自由的角度,用文字和音樂來紀錄飛行世界的美好。目前已發表超過400篇文章和20首以上的創作曲,期待和你們一起愛飛機:)
✈Follow me 🌸
我的網站:https://tropriaairport.com/
我的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ropria1121
我的臉書fb:http://www.facebook.com/tropria
自創曲Original機長說:https://goo.gl/ZVFRxX
機長說專輯Album購買連結: https://tropriaairport.com/order
✈機長說
我厚臉皮的稱自己是用音樂飛行的機長,歌詞是我的飛行計劃,旋律是我的航圖。機長說也是我個人專輯的名稱。哈哈,真心謝謝你們的降落和陪伴,也謝謝每一位為航空業辛苦付出的飛機人 :)
✈小叮嚀
我不喜歡讓自己接受太多負能量,所以惡意的或是很沒有禮貌的留言我會直接刪掉喔!: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f3rwaqPeKs/hqdefault.jpg)
航行燈飛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市,排行老二的楊鎮遠,父親是一位機械技工;而母親是位樸實的家庭主婦,影響了他為人處世的態度以及美術的薰陶。童年沒什麼機會購買玩具的楊鎮遠,從國中開始自己動手製作手工玩具:以文具店常見的鐵絲為材、偷偷使用父親的機械工具,將鐵絲凹折成各種人型與動作,加上路邊撿到的免費現成品 - 充滿台味的皮帶鐵鍊、金屬十字架和骷髏頭,將之合成於自己的作品中,開啟了對於金屬加工的喜好與基礎。
到了大學就讀台藝大雕塑系的鎮遠,發展出鐵絲人偶的進階版,他將金屬雷切為人型,加上精細的配件:刀、弓、矛,把象棋和棋盤立體化,可謂東方版的西洋棋,尺寸有整個桌面的棋盤十分壯觀生動,彷彿人型將會於夜間開始活動。
藝術家楊鎮遠覺得自己個性執著、在創作與待人處事上十分有耐性。雕塑系分組時,從小與金屬便有淵源的鎮遠,想當然爾選擇了金屬造形為他的分組第一志願。進入金屬造形組後,對於創作很有自己的想法與期許,學校的金屬組的教學導向於意象與抽象性的、並且需配合上完整全面性的理論,在他表達出自己所想要創作的方向時,指導教授適時給予意見了,並且尊重於他的理念與思想,因此大學四年慢慢造就了這次展出的系列作品。
雖沒有各式商業玩具充斥童年,但電視卡通倒是沒有少看,可說是各類型皆有涉略,例如日本的海賊王,美國迪士尼的《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長篇動畫等更是能啟發他的想像力。說到DC美漫與日漫就侃侃而談的楊鎮遠,與筆者討論起2016年3月在台上映的電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英語: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分析起蝙蝠俠與超人的故事背景,以及雙方對立的原因。而另外一個影響楊鎮遠創作頗深的為日本動畫公司GAINAX出品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福音戰士》想必為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此部動畫描述在洪荒時代之後,因物理化學反應,地球上開始生長生命之樹,人類因『心的屏障』而產生隔閡,生命間冷漠而悲哀,孤寂充滿心靈,使得人類尋找新的生存之道。原創的歷史與神話發展出福音戰士的新世界。其中動畫劇情結合了許多元素:宗教(ex.諾亞方舟、基督教的使徒)以及機械、生物科技等,加以縝密的細節設定與充滿科幻的劇情發展,引發楊鎮遠對於人類的未來的想像,創造出飛行系列。
根據考古學家提出的研究,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分化始於500至700萬年前,古代人的遺骸指出人類某些生活特徵是近期快速演化而來,例如人類的狩獵與採集生活大約於1萬1千多年前,轉變為農耕與生火熟食;同時生理構造也跟著改變。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漸漸演化出現代人的外貌與身體構構造,例如隨著人類開始農耕,其後裔較容易產生較多的酵素利於分解食物中的澱粉。
西元1837年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參與小獵犬號的五年航行後,回到英國倫敦便有了生物並非不變的想法,之後所提出的演化論思想更影響了人類對於自身物種的探索,更成為近代生物學的主流學說。
如果要想像,何不自己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與世界?此次個展的主打系列作品-飛行系列,就是楊鎮遠對於未來世界的異想。
18世紀,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被發明且應用於各式機械上:紡織機、蒸氣機車(蒸氣火車),使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變革,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與人力勞動的時代,更造成社會的變革。19世紀中後期~20世紀初,有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船、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愛迪生發明燈泡與留聲機等…都在此時期出現,便利了人類生活,同時開始高速生產、進入電力時代,強調速度與效率的時代來臨了!
當人們習慣了這些便利與高效,心態也隨之改變。楊鎮遠認為當未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已進步至一個極致時,即便人類仍不斷地在演化中,或許人將不再滿足於當前的演化速度,開始藉由人工科技來增加或強化生物體的能力。把自身改造成賽博格,加快演化速度。(註:來自英文Cyborg,即為生化人或是機械化有機體)因此基因不再是人類演化的唯一條件。同時在未來世界,人類賴以為生的陸地有可能因為汙染嚴重而不再適合生物居住,比起飛到外太空,也許離開陸地往天空或是往海底發展是更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要如何在高空生存?在楊鎮遠腦中的演化日誌:人類將保有原本的形體,卻有著巨大的金屬翅翼,穿過平流層在空中飛行與自由行動,彌補人類發明的空中載具所缺乏的機動性。
此次展出作品以不鏽鋼為主材,輔以其它金屬作銜接或點綴。楊鎮遠之所以會選擇不鏽鋼,是因為其明亮光潔的表面材質帶有未來科技感,本身強烈的反光明暗對比、銳利的線條,也讓人類對未來的人類多了一層期許與想像。鎮遠的作品在造型上線條簡約,充份彰顯出堅韌材質的美感,他相信只要材質、造型配合能相得益彰,並且不間斷學習、進修,增加自身技能,終有一日將可應用於創作上。(文:金車文藝中心)
楊鎮遠簡歷:
2008 霧峰國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豐原高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就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y2Ou9ExKi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IjOq7PV2YDkoNPFiYK3dgZeXl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