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剖腹產手術實境全記錄
來分享佳琪特地來台北禾馨生產的心得啦~
很多人好奇佳琪為什麼要來台北生產
1 佳琪選擇的是腹膜外剖腹產
(肚子不用剖開這麼多層、手術完不用等排氣、手術時間超快大概20分鐘吧)
2 特地來台北民權禾馨找溫景霖溫醫師
(佳琪超級推薦溫醫師,他超級溫柔會給妳滿滿安全感 而且溫醫師超有耐心 技術超好 但他很低調 🤣🤣)
3 禾馨醫院生產後病房不用排隊不用候補他們醫院全部都是單人房設計
(我超級淺眠而且極度難睡 生產完只想休息 )
4 禾馨的麻醉醫生團隊很有名
剖腹最重要的就是麻醉技術了 好的麻醉師讓妳上天堂
5 禾馨腹膜外剖腹產開刀是雙主治醫師
兩位婦產科醫生同時操刀
(我覺得這點很棒 讓人很有安全感)
6 剖腹手術先生可以陪同進去生產
(我覺得這點超級重要,生小孩有爸爸陪伴很重要啊)
前一天要剖腹前我真的翻了整晚都睡不著
在飯店裡一直爆哭因為真的很害怕
想到我的肚子要被剖開,我就會不自覺發抖
(妳們懂得女人總是很愛各種自己先幻想🤣)
直到預約手術的當天晚上來到醫院辦理住院
緊張的感覺好像突然沒有了,因為這裡讓人感覺很放心
聽別人說埋針超級痛(埋在手上之後要點滴用的)
但我個人覺得疼痛指數1-10分 埋針大概2分痛
💡記得不要亂動 因為如果沒插到血管要重插
之後就會在病房測胎心音、寶寶狀況
然後就等時間到啦~
-/
等預約手術時間到了 坐著輪椅到手術室
其實那時候妳已經來不及緊張了 只有腦袋空白🤣
而且已經空腹八小時肚子非常非常餓
之後到手術室後 護理師問我:喜歡聽什麼歌?
我說:五月天好了 很療癒🤣
病房就放著五月天音樂的歌 讓我情緒緩和不少
-/
上手術檯後必須身體彎成蝦狀
準備脊椎位置打三隻麻醉
不知道是不是麻醉醫師技術太好
麻醉脊椎打的三針 1-10分疼痛指數 我給2分吧
我個人覺得跟那種感冒打針在手臂差不多感覺
就是深呼吸還能忍受的範圍
真的不行緊張 我覺得不痛
只是害怕的成份比較高而已
(記得身體不要縮 位置跑掉要重打)
後來就會開始感覺到下半身麻麻熱熱的
有點像被電到的感覺 ⚡️
會有大概5分鐘 我很不舒服
可能半身麻醉正在發作
我覺得那種感覺讓我呼吸很不順暢
有種呼吸不到空氣的感覺
不過大概五分鐘就好了
麻醉後到我女兒出來沒有10分鐘吧
(真的超快 而且完全無感 )
我在手術檯上跟溫醫師說 :
我可以在接著生一個了,好無感喔哈哈哈哈
小孩拉出來的時候 肚子會有拉扯感
不會痛 也不會不舒服
就是像泰式按摩有人一直在推你肚子吧😂
就馬上會聽到小孩哭聲了,我馬上爆哭哈哈哈
(當媽後特別感性真的不知道為什麼 我一直在哭)
小孩抱出來後就開始縫合傷口
(完全無感我都跟醫生、我老公在聊天)
手術過程我全程清醒只有半身麻醉
之後就好了推回去恢復室了
(下半身依然麻的 要四個小時才會退麻)
護理師就會把我女兒抱來我身上
那種感覺真的很感動 說不上來❤️
在恢復室我不會冷 但身體會一直不自覺全身發抖
那種抖動是完全停不下來的😂
大概抖了兩個小時就會自己不會抖了
回房間後就可以排氣吃東西 真的很不像開刀
大致上手術上過程就這樣 真的不可怕啦~
真的真的不需要自己嚇自己 超級不可怕
-/
💡很多人在問術後會不會痛的問題
我有打自費自控式止痛(我強烈剖腹一定要打)
我隔天睡醒也完完全全不會痛 只是覺得身體很累而已
第一天下床完全無感 也不會痛
就是很像你昨天跑步今天起床很累
(我老公說完全感受不出來我剛開完刀)
為什麼說一定要打自控式止痛?
(我覺得這針千萬不要省 這真的無敵重要啊‼️)
因為第三天自控式止痛拔掉後真的會很痛 😂
我就痛拔掉的那天而已 (很像月經痛*10倍)
但我覺得還能忍受 不會讓你無法接受
走路需要非常緩慢 多休息不然子宮收縮就會痛
之後隔天就會好非常多了 我又可以健步如飛
整個住院過程很正常 沒有什麼太大不舒服
-/
💡多久拔尿管?拔尿管會不會痛?
可以下床就可以拔尿管了
我手術第二天下床的 護理師就來幫我拔掉
第一次尿尿也很正常 不會痛
拔尿管的瞬間沒有五秒鐘 我覺得很還好耶🤣
深呼吸一下就過了 真的不要緊張就好
都是自己嚇自己成份居多
-/
我覺得整個剖腹產過程
如果你問佳琪最痛是哪一個環節?
我說實話:只有痛拔掉自控止痛的那天而已
1-10分 疼痛指數 那天的痛大概5分
其他時候真的不覺得自己剛開刀完
我下午拔掉自控止痛的,就是從拔掉痛到晚上睡覺這樣
其他時間真的真的不會痛
我是一個耐痛程度很低的人,跌倒擦傷我就爆哭的
即將剖腹的媽媽、或是計劃剖腹的媽媽
你們請放心,不要自己嚇自己
佳琪認真覺得不會痛 只是會覺得身體不舒服
是「不舒服感覺」不是「痛的感覺」
/-
懷胎10月當母親真的很偉大,
無論選擇剖腹產還是自然產都很不容易
為母則強,深呼吸不要害怕、不要緊張
真的一下就過去了 看到小孩就好值得了
希望我的經驗分享 可以帶給妳們勇氣❤️
勇敢的生產吧 !相信自己可以的 💪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舒 眠 麻醉 自費 在 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結紮大哉問 下集 #紮男勝渣男
此篇聚焦在男性 #結紮 喔!
而為什麼會推薦男生做,請看上一篇~
下集大哉問😉
▶️ 結紮會不會痛啊?
🅰️: 手術有分兩種痛,一種是「手術中」通常在打麻藥 與抓輸精管 時,有種蛋疼的感覺 🥚🔪若真的痛可以考慮 #舒眠結紮 ;「而手術後」通常不會太痛,頂多有種微微痠痛感,而若真的怕就自費打個長效止痛針 吧!
▶️ 結紮後多久能活動?
🅰️:通常也是不需要特別休息、甚至當天可以繼續工作(辛苦了ಥ_ಥ)除非你的職業是會讓睪丸一直會有激烈碰撞的狀況發生?
▶️ 結紮後會沒有東西射嗎?#性慾 會不會降低?
🅰️:因為精液的主要成分是 #攝護腺 和儲精囊的液體,所以還是有精液可以射出來💦 只是裡面沒有精蟲。除此之外,#高潮 、勃起和性慾等生理反應都不會影響喔!🥳
▶️ 結紮的費用多少呢?
🅰️:在我的所屬醫院目前約10K左右。但還是要視醫院與耗材與是否額外選擇麻醉而定!(結紮在台灣沒有健保)
▶️ 避孕一定要結紮嗎?
🅰️:當然不一定囉~目前有效的方式有:#保險套 #口服避孕藥 等等,只是要依自己(與伴侶)考量的情況來決定!
#無痛結紮 #台北結紮 #結紮費用 #泌尿科 #taipeiurologist #Vasectomy
舒 眠 麻醉 自費 在 打開嘴巴說亮話 曹皓崴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植牙資訊整理第五集
#植牙術式那麼多種怎麼選
植牙治療發展至今,在『植牙植入的過程』有了許多改進及變化,在民眾的資訊搜集過程中,除了前4集的內容外,還有植入術式要考量。
植牙過程常見術式整理如下:
微創植牙、導引植牙、雷射植牙、立即植牙、無痛植牙、舒眠植牙、3D植牙、Allon4植牙、一日完成植牙、專利導板植牙等等。
這些名稱大致是目前植牙手術進步及科技整合的縮影,而出發點主要有3個:『精準』、『不要讓病人痛』及『讓病人植牙後當天就有牙齒用』,而些目標就是希望讓植牙手術的過程,讓病人在心理上能減壓,在生理上能達到成功的要求。
以下我跟大家說明以上各種手術術式的差別,難度分類1~5顆星,最難的是5顆星,最容易的為1顆星,收費參考各縣市自費標準表
#微創植牙~最熱門的術式之一
目的: 『不要讓病人痛』
過程: 植牙時傷口盡量小
誰適合: 骨頭、牙齦及空間都條件良好的
病人
難度: 3.5顆星
特殊情況:當醫師有植牙導引科技,也可用
微創植牙在條件不佳的病人上
特殊器械:牙科顯微鏡、顯微手術專用器械、
牙齦定位裝置、專用手術導引板等
收費差異:醫師會依照微創手術時的工具及
導引裝置來收費,而費用高低會
依照實際的評估來進行。
#導引植牙或3D植牙~新型植牙定位的科技(I)
目的: 『精準』+『不要讓病人痛』
過程: 影像AR設備定位植牙區域後,
醫師可減小傷口範圍進行困難的
植牙手術,例如『立即植牙手術』
誰適合: 全範圍的病人
難度: 3顆星
特殊情況:全口無牙的情況須額外定位器
特殊器械:AR導引設備、口內定位裝置、
口內掃描機等
收費差異:手術會收取導引設備的
相關材料費。
#專利導板植牙~新型植牙定位的科技(II)
目的: 『精準』+『不要讓病人痛』
過程: 與上面的『導引植牙』大同小異,
醫師使用的是『手術導板』來進行
手術,一樣能減小傷口範圍進行
困難的植牙手術,而差別請參考
下方說明
誰適合: 植牙區域在『前牙及小臼齒』的
病人,因為導版需要很大的張口
範圍,不容易在大臼齒區處使用
難度: 3顆星
特殊情況:全口無牙不易使用,建議使用在
局部缺牙的病例中
特殊器械:口內掃描機、導板手術專用器械、
3D列印機、研磨機等
收費差異:手術會收取導板製作的相關材料費。
#雷射植牙~另種微創植牙的術式
目的: 『不要讓病人痛』
過程: 醫師使用鐳射刀取代一般手術刀,
達成傷口小、流血少
誰適合: 全範圍的病人
難度: 3顆星
特殊情況:大範圍或全口的狀況下,雷射刀
可能需要較長的手術時間
特殊器械:雷射刀機、光動能機、
低能量雷射機等
收費差異:雷射刀手術會收取相關技術費及材料費
#立即植牙~『搶癒合黃金時間』的高階植牙術
目的: 『不要讓病人痛第二次』
過程: 醫師拔牙的當下也同時植入植體,
讓收口癒合的時間等於植牙再生的
時間,縮短整體治療的程序,
也避免拔牙傷口癒合後的再次手術
誰適合: 有健康殘留牙根的區域
難度: 4.5顆星
特殊情況:不建議做在拔牙區有牙周病或是
正在進行中的感染
特殊器械:顯微拔牙工具、可能搭配使用的
導引機或導板模板
收費差異:由於立即植牙通常會伴隨補骨
或補牙肉,此部分請參考
第三集的內容
#無痛植牙或舒眠植牙~植牙的輔助術式
目的: 『不要讓病人痛』
過程: 醫師植牙時配合麻醉科醫師的鎮定
麻醉,讓病人在淺層睡眠中完成
所有的手術治療,等同健檢的
無痛胃鏡及無痛大腸鏡的方式
誰適合: 經麻醉醫師評估身體適合的人
難度: 2顆星
特殊情況:因為病人鎮定舒眠下可能十分躁動
而無法使用全程舒眠
特殊器械:舒眠相關設備及氧氣供應機
收費差異:以舒眠時間計算麻醉收費
#Allon4植牙或一日完成植牙~
目的: 『讓病人植牙後當天就有牙齒用』
過程: 醫師在植牙後的當下,將預先
製作好或當天製作好的牙橋與植牙
結合,讓植牙能立即使用
誰適合: 經牙醫師評估條件適合的人
難度: 5顆星
特殊情況:術前評估十分複雜,需要多種影像
醫學判讀及咬合空間模擬,
當天會依照手術實際的狀況來調整
裝牙橋的時機
特殊器械:All on 4特殊植體套件、
預先製作的牙橋、口內掃描機、
特殊植牙設計軟體、3D列印機、
研磨機等
收費差異:以植牙顆數、難度或範圍計價
以上是常見的手術術式整理,所以實際在植牙時,#依照病況通常會結合數個術式同時進行,例如All on 4可能會搭配『舒眠+微創+導引』這樣的組合,或是上門牙植牙的組合能是『立即+微創+一日完成+專利導板』等等。
以上再搭配『第三集的補骨補牙肉』,就會形成完整的植牙治療的全貌,舉例來說:
上門牙撞斷需植牙復原時,因為是門面需要趕快有牙齒,醫師的術式可能是『立即植牙』+『微創植牙』+『一日完成植牙』+『專利導板植牙』,因為牙齦厚度必須有3mm且骨頭必須完整包圍植體2mm,就會合併進行『補骨補牙肉』共同進行。
所以一個完整的植牙手術是十分複雜的過程,醫師並需詳盡考量最適合病患身體情況及需求下,才能明確安排最適當的術式。#最近看到一堆廣告每顆植牙36000包了以上全部術式及補骨補牙肉,再看看實際上我們複雜的植牙決策過程、動用的技術及設備....
病人想植牙,理應是醫師主導並共同負責治療成果,而不是價錢主導治療才是。
#不廉價與廉價的差別不是價錢
#差別在醫師主導治療還是價錢主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