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薇閣育幼院紀實】
#報時光老報探勘系列 #聯合知識庫全新資源 #公論報 #臺北婦女
大家可能聽過知名的「薇閣」中小學,
但你知道薇閣小學的前身是收容孤兒的育幼院嗎?
成立於1950年的「薇閣育幼院」,是由富商林熊徵(字薇閣)身後遺產創立。林熊徵來自望族板橋林家,主持育幼院的其妻盛關頤,則為清大臣盛宣懷之女。就育幼院創始背景而言,堪稱顯赫。
這篇刊載於「公論報」1951年6月的文章,描繪了育幼院初創不久的景象:「第一次來的人,站在巷口,看見兩旁破舊的茅屋,汙穢的巷道,準會以為是貧苦棚戶住的一條死巷,但祇要你繼續往前走,你就可以看見左邊一幢新的灰色油漆的木屋,門口釘着『女生寢室』及『薇閣育幼院董事會』的木牌,和右邊新建的禮堂隔道相對。」
而院內的孩童是需要勞作的:「……女生寢室側面是一片廣場,周圍種著一片花木,這都是該院兒童勞動服務的成績。場上用磚砌成一個升旗台,每遇晴天,國旗便在一羣孩子們愉快的歌聲中,飄揚到旗桿的頂端。」文中也提及,年長的兒童須幫忙洗衣、種菜園等工作,分擔人力不足的問題。
當時的育幼院也著重院童身心健康,教職員生的伙食是「每日三餐,一粥兩飯,每飯每人一菜一湯」(以當時來說是否算好呢?);心理上則強調培養院童快樂的心情,認為快樂的心情是學業和事業的基礎,「所以該院的兒童,始終是活潑愉快的。」
隨著成長環境不同,童年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樣貌,你的童年又是什麼模樣呢?
#薇閣 #薇閣育幼院 #薇閣小學 #林熊徵 #盛關頤
#報時光UDNtime
圖說:軍:〈薇閣育幼院參觀記〉,《公論報:臺北婦女》,1951.6.4,第4版,取自【臺灣文學知識庫:公論報】(資源連結詳見留言欄,圖中文章為節錄)。
※公論報:由李萬居在1947年創刊,秉持獨立辦報精神,為當時黨營報紙外的民營第一大報,也保存了1940-50年代臺灣社會與文化的重要資料。其中「臺北婦女」副刊是在當時政治條件下,由「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臺北分會主編、以婦女為對象的宣傳平台,亦有其他生活面向的反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策展單位粉絲頁: 臺北市婦女館-台北好人家 展出時間:2018/09/30~10/14 展出地點:臺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01號3樓 本集主題:[二O一八粉紅行動巡展] 路遙知女力 為乳癌女人而畫 專訪來賓: 謝小浪 (Hsieh Wulun)(創作藝術家) 汪育如(臺北婦女館主任...
臺北婦女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50年代的女性參政與侷限】
#報時光老報探勘系列 #聯合知識庫全新資源 #公論報 #臺北婦女
今日臺灣在性別平權的成就優於亞洲各國,但從歷史上看,雖然早有憲法明定的平等條文,女性參政仍經歷了一段艱辛的發展過程。圖中這篇1953年11月30日見於「公論報」的文章節錄,正反映作者對當時女性參政情況的檢討:
「我們要求婦女政治地位,業經數十年,雖然執政的國民黨一貫主張扶助女權的發展,並且現在法律上已訂有男女平等的條文,而於選舉各級民意代表,多特別訂有保障婦女的名額,……可是我們婦女參政的數目,看去是比較多了,而真正在政治上的地位,卻依舊是去水準甚遠!」
因所謂參政數目之多,其實多半是「各機構中的委員秘書,科長專員等等,能够有支配人事而主持全面業務的,實在未曾多覯」。可見雖有法律條文,當時的社會結構與風氣仍不利女性政治發展。然而,我們也見到在距解嚴還有30餘年的1950年代,已經存在女性參政與婦運的呼聲。
有趣的是,在時代背景下,這篇文章最後也不忘依託反攻復國為由:「吾人之要求政治上地位,亦不過預備來分擔復國建國的責任,絕非在此行將反攻大陸收復大陸的準備時期,獨齦齦而爭權利以快己意……」,或許也是時代政局對婦運影響的呈現吧。
#女性參政 #性別平權 #憲法 #女性保障名額
#報時光UDNtime
圖說:鍾秀:〈婦女政治地位的檢討〉,《公論報:臺北婦女》,1953.11.30,第6版,取自【臺灣文學知識庫:公論報】(資源連結詳見留言欄,圖中文章為節錄)。
※公論報:由李萬居在1947年創刊,秉持獨立辦報精神,為當時黨營報紙外的民營第一大報,也保存了1940-50年代臺灣社會與文化的重要資料。其中「臺北婦女」副刊是在當時政治條件下,由「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臺北分會主編、以婦女為對象的宣傳平台,亦有其他生活面向的反映。
臺北婦女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10-03影音檔
藝術家粉絲頁: 謝小浪
策展單位粉絲頁: 臺北市婦女館-台北好人家
展出時間:2018/09/30~10/14
展出地點:臺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01號3樓
本集主題:[二O一八粉紅行動巡展] 路遙知女力 為乳癌女人而畫
專訪來賓: 謝小浪 (Hsieh Wulun)(創作藝術家)
汪育如(臺北婦女館主任)
【粉紅行動】活動緣起:
藝術家謝小浪
去年因摯親姊姊罹患乳癌
因而有感創作一系列 【為乳癌女人而畫】
希望引發大眾關心乳癌防治
傾聽在地乳癌女人故事
【粉紅行動第一波】從去年十月網路預展
【粉紅行動第二波】繼於十一月台北首展開始後
【粉紅行動第三波】今年五月受邀台中市政府
抵台中市進行中市七區的巡迴展出
【粉紅行動第四波】
每年十月 為國際乳癌防治月
【二O一八粉紅行動巡展】
這次十月旋將受邀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由臺北市婦女館策畫主辦
於 9/30 (日) 將舉行台北發聲場的開幕式
共同響應國際乳癌防治
以不同於醫療的角度
從性別女力和社會思考
來審視乳房之於女人身體意義的性別觀
期待敬邀您為女力能量的展現
支持響應今年臺北市婦女館
女性身體性別議題 [在地巡迴 x 國際接軌] 的粉紅行動
倡導女力展現粉紅力量
敬邀您與我們一同響應粉紅之愛
臺北婦女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策展單位粉絲頁: 臺北市婦女館-台北好人家
展出時間:2018/09/30~10/14
展出地點:臺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01號3樓
本集主題:[二O一八粉紅行動巡展] 路遙知女力 為乳癌女人而畫
專訪來賓: 謝小浪 (Hsieh Wulun)(創作藝術家)
汪育如(臺北婦女館主任)
【粉紅行動】活動緣起:
藝術家謝小浪
去年因摯親姊姊罹患乳癌
因而有感創作一系列 【為乳癌女人而畫】
希望引發大眾關心乳癌防治
傾聽在地乳癌女人故事
【粉紅行動第一波】從去年十月網路預展
【粉紅行動第二波】繼於十一月台北首展開始後
【粉紅行動第三波】今年五月受邀台中市政府
抵台中市進行中市七區的巡迴展出
【粉紅行動第四波】
每年十月 為國際乳癌防治月
【二O一八粉紅行動巡展】
這次十月旋將受邀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由臺北市婦女館策畫主辦
於 9/30 (日) 將舉行台北發聲場的開幕式
共同響應國際乳癌防治
以不同於醫療的角度
從性別女力和社會思考
來審視乳房之於女人身體意義的性別觀
期待敬邀您為女力能量的展現
支持響應今年臺北市婦女館
女性身體性別議題 [在地巡迴 x 國際接軌] 的粉紅行動
倡導女力展現粉紅力量
敬邀您與我們一同響應粉紅之愛
臺北婦女 在 臺北市內湖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介紹影片 - YouTube 的必吃
臺北 市內湖 婦女 暨家庭服務中心」為一社區型 婦女 服務中心,服務對象以市內單親家庭、弱勢 婦女 及一般 婦女 ,透過深入關懷及各項方案活動,如心理輔導、 ... ... <看更多>
臺北婦女 在 臺北市婦女館-台北好人家- 首頁| Facebook 的必吃
臺北 市婦女館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經營管理,規劃執行各項方案活動,以輕鬆易懂的方式推廣性別議題,同時提供場地租借,歡迎各單位預約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