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在忙爸爸照顧的事
請看護 跑申請流程
發現處理事情最難的
永遠都是與人溝通跟協調
每個人對每句話 每個行為的解讀
會因為個性 想法
切入的角度不同
處理的方式也就不一樣
我太習慣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能做就做 不愛拖拖拉拉 急性子
但我忽略其他人的想法
我總以為這麼做是為對方好
但對方不一定這麼認為
#做到死又被嫌到死的概念
現在 我不貿然行動
當妳給的不是對方要的
或是對方期望的妳給不起
那就先給彼此一個空間吧
搞清楚對方的目的
評估自己能力再執行
#這似乎也能套用到人生的相處之道
自己曾當過爛好人
有時候做了超過自己能力的事
後來才懂得學會拒絕
記得大學有一門課
要用ftp上傳檔案
我自己資訊能力也不好
但我是個聽話的學生
研究好久終於搞懂怎麼操作
後來幫室友 幫同學上傳
後來室友告訴同學
同學告訴朋友
最後我接下二十幾份作業
記得那次熬夜把所有檔案上傳完成
真的累到快爆炸
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提醒自己要評估能力做事
大學很少返家
所以自然成為
「麻煩妳載我去車站」的那個角色
來來回回 來來回回
有時候一整天不同時段
所以時間被切割 斷斷續續
#再次提醒自己要適時拒絕
🐰性格及命運🐰
🐰想法要轉彎🐰
分享最近開心的事
晴晴跟小語終於又拿到帽子了
這是迪士尼美語教材的分級檢定考驗
帽子顏色從
淺藍色 藍色 綠色 淺綠色 到黃色
小語拿到綠色
晴晴拿到黃色了
其實通過也不代表英文有多好
但至少有那個顏色基本能力
我們很慶幸自己有好好用這套教材
但也不算太積極認真
因為看到有些將教材用到淋漓盡致的爸媽
孩子英語程度的表現
讓我看到下巴快掉下來 真的太厲害了
只是學習的路上永遠是跟自己比
問自己盡力了嗎 比昨天好嗎
除了學習外 過得快樂嗎
目前在幼稚園階段
我們還是可以很驕傲的說
我們在玩樂中學習 仍持續成長進步
保有快樂的童年 玩才是王道
#但偶爾也是需要適度push啦
突然想到我公公說
他也覺得孩子快樂最重要
只是他被虧
有快樂的童年 就有痛苦的老年
但我不這麼認為
凡事依照孩子能力 適性發展
🐰晴晴電話美語作業影片
https://youtu.be/x1sfjHgdFWo
🐰小語電話美語作業影片
https://youtu.be/W3JPRJr0q6Q
每天看到她們開心的笑容
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致 理 資訊能力 檢定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四月十五日虹安於教文委員會針對「#科技教育實施現況及發展」進行質詢,為了培養學生的 #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培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108課綱新增 #四學分 的科技課程,包括生活科技兩學分、資訊科技兩學分。
▶️虹安表示111學年度,全國有59間大學,共584學系會查審高中生「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其中也不乏社會組的科系,都會參採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包含設計系、外文系、法律系、政治系、傳播學系…等,請問教育部是否有針對高中端科技領域開設課程的類型等進行盤點?哪些課程是佔科技領域的大宗?根據高中資訊教師表示,目前有許多學校 #師資其實仍較匱乏,因此大多都只能開設符合主流的資工系升學需求的#APCS檢定課,非資工系及理主科系也會被參採所謂的科技教育,例如清大藝術與設計系欲結合人工智慧發展科技藝術,台北大學會計系也有相同情況。
▶️虹安認為,高中科技領域淪為APCS培訓班的問題,最大部分可能就是 #需要增加教師的員額,學校沒有那麼多人力可以開設更多元的課程,因此學校只能選擇優先開課綱裡的 #加深加廣選修,對此情況教育部掌握多少?
教育部長潘文忠則回應:「科技領域一直都不是考科的項目,但卻是未來的趨勢,所以在準備資料上不會要求一定要加深加廣,因此校方不能要求學生一定要修學分,它只是培養學生基礎素養。」
▶️對此,虹安自己是出身科技領域,雖很支持教育部推崇大數據、程式設計等相關課程,但是其實對社會組學生來說,並不是人人都需要學會APCS、寫程式,可能統計軟體、Excel、金融科技或影音製作等課程對社會組學生來說會更適合,因此希望教育部 #在未來可擴充資訊開課的多元性。
▶️另一方面,虹安也發現108課綱將國小的資訊課程刪掉,教育部國教署立場是,各縣市教育局處可根據地方特色,自訂「#課程架構」供學校參考,但只能用「#引導」而非強制,因此學校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開設課程,正面來看是保有學校開課的彈性,但若反面來看,學校可開、可不開,拿掉國小電腦課的話會不會使國小生資訊能力較差、跟不上?國小資訊不列入正式課程,沒有寫課程參考,也沒有能力指標,有沒有可能造成各校程度落差?
▶️虹安認為上了國中後課程銜接也有可能會有困難,根據108課綱官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領域)資料,國中學習內容包含演算法、寫程式、大數據等內容,若A某學生就讀之國小未開設相關課程,而B某學生就讀之國小有開設,難免會讓人質疑是否導致有些學生「#輸在起跑點」?而國小老師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資訊素養,所以搞到最後就是,國小的資訊融入教學變成「會用電子白板上課就等於培養了學生的資訊素養」?結果升到高中發現學生根本就不會用Word、Powerpoint,然後資訊教師就會被其他科的老師質疑為什麼高中資訊課不教學生這些資訊能力?
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僅表示:「目前已有相關類課綱做銜接準備,速度會加快。」
🔺虹安希望教育部,能 #正視資訊教育第一線人員所面臨到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否則就是徒增教師與學生的困擾。
#科技教育
#理性監督
致 理 資訊能力 檢定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校友中心】傑出校友專訪: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總經理孟慶蒞學長
‧日期: 2018-03-26 ‧聯絡人: 校友中心 ‧聯絡電話: 66079
獲選第十七屆傑出校友公共服務獎的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總經理孟慶蒞學長,3月20日接受校友中心專訪,他鼓勵學弟妹,在校期間要多方預備,除了本科課業之外,因應時代需求,最好能強化語言和資訊能力,還要找到興趣、多參與社團,全方位培養將來進入社會所需的能力。
孟慶蒞學長1980年財稅系畢業,回憶當年的校園生活,「大學四年,我們班上感情很好,也很會玩。」,學長記得民生校區教學大樓的現址,當時還是田徑場,大家可以在操場上奔跑、跳沙坑,也可以到育樂館參加各種活動。大學時代,學長是管樂社創始社員,又積極投入系學會的工作,享受豐富有趣的校園生活。學長認為,同學藉由參與社團,從中學習行政程序與人際相處,透過不同活動認識跨系、跨年級成員,所建立的深厚交情,至今雖已畢業多年,大家都還是熟悉的夥伴。
「當年學校裡考公職的風氣非常盛」,學長說,很多同學在大二就通過普考,大三考過檢定考試後就參加高考,教室的穿堂常常都貼滿了國家考試的紅榜。孟慶蒞學長回憶,當年財稅系班上幾乎有三分之二都在畢業前通過財稅、金融類科的高普考,自己則選擇另一條路。在服役期間通過調查特考,退伍後進入調查局,「調查人員也是公務員」,學長略帶威嚴的外表,還可以看得出當年從事司法調查工作的歷練。因為財稅系的背景,學長被分派到臺北市調查站負責金融相關案件調查,業務牽涉銀行、證券、保險、稅務等面向,「工作內容也和在學校所學相關。」歷經多年調查工作的洗禮,適逢證券市場籌辦集保業務,孟慶蒞學長在昔日長官的邀請下,進入臺灣集保公司服務,因表現優異,一路晉升從副理、經理、協理、主秘、副總,2016年初正式接任總經理。
從事實務工作多年,孟慶蒞學長於2002年重回母校企管系碩士在職專班(EMBA)就讀;此時學長已在職場累積許多管理工作經驗,課堂上所學的各項理論,都有機會在實務工作中獲得印證,充分體會到「學用合一」,加上班上同學來自各領域,也都具備職場實務經驗,課堂內外討論收穫更大。
歷任集保公司的重要職務,孟慶蒞學長對集保制度發展的來龍去脈如數家珍,見證國內證券與各種商業票券從紙本到全面無實體化,從過去需要到處擴建庫房到目前採用電子機房取而代之,也深刻體會科技進步帶來的挑戰;他特別叮嚀學弟妹,趁在校期間多充實資訊科技素養,以迎戰Fintech(金融科技)、AI(人工智慧)浪潮。學長以他自己的職場經驗鼓勵學弟妹,「人生的路很長,先找到興趣,晚一點再開始就業都來得及。」他感嘆,現在有些學生畢業後志向不清楚,蹉跎多年後才發現一路所學都不是自己的興趣,其實相當可惜。由於現在進修管道暢通,學長期盼學弟妹把握在校期間多方探索,確定自己的職業興趣,不需要急著考研究所,出去工作幾年再進修都來得及。
孟慶蒞學長對於學校的發展十分關心,他讚賞母校的軟硬體建設有長足進步,不過也擔心校園空間變大了,反而少了以往濃厚的人情味。為串連校友與學校的情感,他長期擔任財政系系友會秘書長,積極投入會務,集結校友們的力量與母校緊密連結。此行鄭惠萍主任代表李承嘉校長,與孟慶蒞學長相互致贈紀念品,以表達對於學長多年以來對母校關懷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