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阿明@l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分秒不空過 #得與德 #佛法是永恆 #初一十五上人開示 2021.07.10農曆六月初一證嚴上人開示 各位菩薩 又半月過去,現在已經是六月朔旦了, 一年十二個月,已經是六個月過去了 每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 用秒來算時間 我們到底半年的時間 每一天的八萬六千四百秒 半年已經過了多少的秒呢 秒雖...
「自我期許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我期許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我期許心得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我期許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我期許心得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我期許心得 在 家庭兄弟 Familybro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我期許心得 在 詹惟中 就是愛算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我期許心得 在 [心得] 面試經驗分享 自傳篇-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期許心得 在 自我期許未來展望自傳的推薦,PTT、DCARD和網路上有這些 ...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期許心得 在 自我期許未來展望自傳的推薦,PTT、DCARD和網路上有這些 ... 的評價
- 關於自我期許心得 在 #自我期許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自我期許心得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三歲的時候,「神」在幹嘛?
在任何領域,能夠被視為指標性人物超過十年,
而且生涯二十八年不論狀態好壞都毫不鬆懈,
並能持續得到所有人極高的尊敬,
這樣的生涯與成就,
用「只有天才能達到的超凡境界」、
「神一般的存在」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我不是棒球迷但一樣知道,鈴木一朗,
是棒球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看完「天才的人日力 鈴木一朗:51則超越野球的人生智慧」後,
身為運動員的我,對「天才」這個字,有了更深的體認與想法。
鈴木一朗的生涯成就到底是什麼境界?
為不是棒球迷的朋友們,
「簡單」列出幾個他創下的驚人紀錄:
(從大聯盟官網列出他最不可思議的二十項數據中,節取幾項)
1. 美日通算4367支安打,在2016年成為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職棒安打王」
2. 大聯盟生涯3089支安打
3. 2001年拿下美聯打擊王、新人王、MVP三項大獎,至今仍是史上唯一。
4. 在大聯盟兩度刷新單季最多安打紀錄
(2001年242支,2004年262支)
5. 生涯前十年都拿下金手套獎,名人堂補手Johnny Bench之後大聯盟第一
6. 美日生涯連續十七座外野金手套獎
(日本1994~2000,大聯盟2000~2010)。
能創下這些被形容為「不可思議」的紀錄,
是單單「天份」兩個字可以完成的嗎?
看完書你會得到很清楚的解答。
了解整個人生歷程後,對他的敬意有增無減,
而且就像我們上次聊到的:
天才不可怕,偏執狂才恐怖。
看完書後有三個心得分享給大家:
一、「我從三歲就開始打棒球,而且我一直非常努力。」
三歲的時候我們在幹嘛?
對自已三歲的時候做過什麼事我連記憶都沒有,
但從三歲開始,一朗的人生已經跟棒球已經產生深刻的交集了。
三歲那年,父親宣之送給他人生第一個棒球手套:亮紅色的真皮手套。
這個手套花了父親半個月的薪水,
是當時他們所能買到最貴、最好的手套。
父親宣之說:「這不是玩具,而是教導他何謂事物價值的工具。」
從那時開始,一朗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手套,
在家裡也會跟父親傳接球、模仿揮棒的動作,
把它當成最珍貴的寶物。
「我被教導要重視工作的用具」
「善待球具,你才能成為更好的球員。」
進了小學之後,一朗對棒球所付出的心力,
已經到達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
在他小學六年級的所寫的那篇著名畢業作文〈我的夢想〉中提到:
「從三年級到現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當中我有三百六十天都在激
烈地練習。」
一個十歲大的孩子,
每天下午三點放學開始練習到晚上十一點
(這是他由父親陪著一起確實進行訓練的時間,
不是「玩耍」或是「打球」,
而是內容非常明確的訓練,
包括練投、練打、守備練習、打擊場練習…等)
(六年級的時候,發球機球速120公里的球一朗已
經能打得輕鬆愉快,練習場還特別改裝發球
機,將極速調整成130公里,而一朗依然可以駕
輕就熟的打擊。
到了十五歲,練習場經理和父親宣之乾脆將本
壘板往前推移兩公尺,就為了模擬時速150公里
的速球,這已經跟當時日本職棒投手的球速相
去不遠了。)
而〈我的夢想〉這篇畢業作文之所以有名,
除了能看到一朗從小學就開始認真投入志向,
也顯露出他早熟而沉穩的一面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流的職業棒球選手。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我必須在中學及高校階段打進全國大賽,
並表現活躍。
為了能活躍於球場,練習是必要的。」
文中清晰的描述他對未來的規劃,
什麼年齡要達到什麼任務,
每個環節都鉅細靡遺,
口吻之堅定與老練,目標之具體與明確,
完全不像一個小學畢業生會寫的文章。
當然,小時候我們都有自已的夢想,
(我小學時的夢想是當軍人跟生物學家)
每個人都會想像出自已想要的不同未來,
但是在那個年紀,有多少人能像一朗,
具體規劃出達成夢想的步驟跟目標
並願意犧牲小朋友最寶貴的玩樂時間,
紮紮實實的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
從一般人還懞懞懂懂的年紀開始,
他就在默默進行超乎想像的訓練,
「天才」,無法述說他的偉大,
也無法定義這些名留青史的人們留下的軌跡。
二、「持之以恆的規律」
對一朗來說,「努力」、「規律」、「挑戰」這些詞語,比「天才」、「成功」更有意義。
關於「天才」,一朗說過:
「如果大家認為不努力也有成就的人是天才,那
我不是天才;
如果努力之後完成一些事的人被稱為天才,我
想我是天才。」
「我從不覺得自已是天才,
只要回顧自已每天做了多少折磨人的練習,
就不會這樣想了。」
天賦的條件,一朗絕對有,
對「天才」這個形容詞的否定,
不是他無謂或虛偽的自謙,
而是自已一路走來,他很清楚自已付出多少,
用這麼單薄的字眼來形容,
是膚淺,是外行人才會有的變相傲慢。
在職業運動的世界裡,
競爭激烈的程度是一般人連想像都達不到,
光是能跨進「世界」這個領域,
就已經是萬中選一的精英們都難以企及的目標,
而在世界級的殿堂能稱雄的強者們,
為了完成挑戰達成目標所投入的心力,
與過程中刻苦磨鍊出來的超凡精神力,
讓他們可以日復一日的重複艱苦的訓練,
可以承擔足以令人崩潰的精神壓力。
他們對成功的執著與想法,
跟凡人想像中「天才」的輕鬆寫意或瀟灑,
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成功」,一朗說過:
「『成功』是非常模糊的事,沒有必要去追求他
人所認為的『成功』。」
「其實我很討厭『成功』這個字眼,
……如果用『成功』當判斷基準,覺得會成功才
去嘗試,覺得不可能成功,就連試都不試,
這樣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對於自已想做的事,就放手去挑戰吧!
不是因為覺得能成功才去做,
而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嘗試看看,
這樣不管結果如何,自已都不會後悔。」
我相信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頂尖人物們,他們的求勝慾望跟他們的實力絕對成正比,
但是心中帶著追求成功的強烈渴望的同時,
能夠冷靜否定世俗價值觀下的成功,
而以內心的聲音與自我期許作為衡量標準,
這才是讓他們可以持續超越巔峰的動力。
取得勝利、拿到冠軍榮耀,對他們來說,
都只是一個通過點,
不是他們生涯唯一的目標。
關於「夢想」,一朗說過:
「達成夢想與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
不足道的小事。」
一朗的夫人弓子,曾經說過一個生活小故事,
關於她看到一朗為了努力所培養的驚人習慣:
「躺著睡覺的時候,
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翻身朝反方向睡,
然後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老是將身體的重量壓在同一邊的
手腕和肩膀上睡,會破壞身體的均衡,所以即
使是睡覺也要小心。』」
就連睡覺的時候,他都惦記著自已的身體狀況,
以隨時維持最佳狀態為最高原則,
羨慕他的成就的同時,靜下心想想,
為了完成目標,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對於努力,一朗說過:
「將有限的時間資源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沒有資格談論自已的
目標。」
「每天練到精疲力竭是我的目標,
而我也做到了」
「我不敢說自已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
但我內心有一把尺衡量自已的極限,
每次一點一點去超越極限,然後不斷重複。
因為這樣,我才能成為現在的我。」
「所謂的『準備』,
就是排除任何可能成為藉口的因素,
並且竭盡所能去做到所有你想得到的事。」
「我每天都傾盡全力,毫無保留。
如果還有餘力,那就是我的問題。」
「世人對我評價不一,這是他們的自由,
但我不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把外在影響降到最低,
用毫不懈怠的精神,透過無止境的自我提升,
把可控制的因素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上
這是所有領域的頂尖人士,共同具有的心態。
至於天才不天才,在他們的心裡,
根本容納不下這麼淺薄的念頭。
三、「天才的人間力」
作者在書中所講述了另一段精采的故事(也是書名):
「小久保裕紀,另一位日本職棒的明星球員,
曾在1995年,
從一朗手下搶走「全壘打王」的寶座
(當年所有跟打擊有關的獎項,
除了「全壘打王」之外,都是一朗得到)
但他在1996年開季陷入低潮,
心態也開始焦慮起來。
與一朗在明星賽前一起跑步熱身時,
小久保忍不住問一朗:
「你打球的動力從來沒有減少過嗎?」
一朗反問:
「小久保桑難道只是為了數據在打球嗎?」
小久保回答:
「可能吧,因為我如果沒有打出應有的數據,
先發地位就不保了。」
就在這時候,一朗凝視著小久保的眼睛,
緩緩道出自已打球的動機:
「我的內心有一顆亟待琢磨的石頭,
透過棒球,我要讓它閃閃發光。」
聽完一朗這句話,小久保為自已問了這樣的問
題而感到羞愧滿臉漲紅。
一朗打球不是單為了追求成功與數據,
而是希望透過棒球,透過他的投入與熱情,
打磨他的『人間力』,
指的是作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著重在為人處事的修養與智慧。」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很清楚的看到,
一個追求偉大的人,
他的眼界與心態跟同儕相比,
是在完全不同的次元,
如果空有天份,沒有自覺,
沒有歷經刻苦的訓練與人生經驗,
不可能達到一朗跟其他英雄人物們的高度。
即使是眾人口中的「天才」,
他們仍然把自已當成「人」,
然後即使天賦爆棚,
卻依然比所有人都付出更多。
雖然鈴木一朗與他所代表的這些英雄們,
與我們的距離如此遙遠,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可以在遠望他們,
看著他們高高在上的同時,
用心塑造我們自己的人生,
培養自已的「人間力」,
透過熱情與付出,淬鍊自已的修養與智慧;
也不要忘了一朗說的,
不要在意何謂「成功」,放手去挑戰,
也不要忘記把他對「努力」的看法與堅持,
當作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已的動力,
連「神」都努力不懈,我們身為凡人,
又怎能坐看自已的人生就此一無所成呢?
就算咬緊牙關咬到牙都裂了,
我們也值得在生命中,留下屬於自已的印記。
自我期許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其實是蠻神奇的一年,
把之前做知識類影片的經驗與心得,全部重新沉澱, 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一些啟發。
自從進大學、出社會之後,
我一直期許自己「更理性」、「更高效」的活著,
工作要做的快速準確、計畫要講求投資報酬率、吃飯的時候要利用時間看點東西...
結果導致我慢慢忘記了「活在當下」、「聆聽自己真實的渴望」到底是什麼感覺。
2021年最幸運的事情,
是防疫期間長時間待在家的這個契機。
因為重看了《交響情人夢》電視劇,
感動到在家裡熱淚盈眶,
湧現一種:「曾經只是單純喜歡畫圖、寫作,單純享受創作的那種心情...真是太好了。」的感覺🥺
也讓我學會放掉被事業、社群、和外部世界追著跑的焦慮,
重新認知到:「隨心所欲是可以的,放慢步調並不會死。」
以前常常會因為有工作,
覺得反正不餓就隨便吃或甚至是不要吃,
想吃零食的時候要嘛用意志力強迫自己不吃、
要嘛意志力潰堤爆吃一波😂
後來體會到「放慢」的重要與幸福
開始有意識地想要吃得健康、舒服一點,
原來吃的東西本身、跟吃這個東西的體驗,
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狀態和感受。
從小吃家樂氏長大的我,
早餐每次看到有家樂氏,都超級快樂!
上個月還一天內吃了四碗。
(早餐一碗、下午點心一碗、宵夜兩碗...)
這次很榮幸要來推推這個新品——
「家樂氏纖穀脆- #黑巧野莓 」!
畫圖吃、早起吃、宵夜吃、當零食吃,
好吃一直吃,真心不唬。
濃濃的巧克力味由真正的巧克力塊打造!
裡面還有大顆果乾🍓
富含膳食纖維、高鐵跟多種維生素🔅
調味屬於「大人喜歡的清爽微甜」,
配優格、牛奶都很適合,單吃也可以!
(我其實意外的喜歡單吃!)
努力創作、梳理自我、自癒癒人的過程,
放慢步調不可少、「吃得好」更不可少!
品嚐健康又有品質的家樂氏纖穀脆
讓我喜歡上了享受放慢的過程
也在不知不覺中就提升了自己的能量🔅
讓人感受到滿滿的、純粹的幸福👽
純粹幸福的來源:https://lihi1.cc/t4i96
還有更划算的一次三包組 幸福感up up
#家樂氏纖穀脆是我101種幸福的開始
#家樂氏纖穀脆
#每一天的幸福由你決定
自我期許心得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分秒不空過 #得與德 #佛法是永恆 #初一十五上人開示
2021.07.10農曆六月初一證嚴上人開示
各位菩薩
又半月過去,現在已經是六月朔旦了,
一年十二個月,已經是六個月過去了
每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
用秒來算時間
我們到底半年的時間
每一天的八萬六千四百秒
半年已經過了多少的秒呢
秒雖然短暫
但是,是人生的大道理
一秒鐘若過不去
這一世就是結束了
人命在呼吸間
呼吸也是在分秒間
但是行在時間完成
分秒,過去;
有修,有得,有用心,
叫做心得,心得
時間過沒有用心
那就是沒有心得
那就是這一世沒有得
得者,德也。德者,得也。
德,就是道德。得,就是所得。
時間,讓我們有所得嗎?
修行道理,我們有聽進去嗎?有啦。
有心得嗎?不知道啦。
你有在身體力行嗎?
忘記了。這是什麼都沒有所得,
因為他袂記得
袂記得,叫做忘掉了
忘掉了,心的上面就是一字亡
時間,分秒,我們沒有去用,
它就是死掉了,沒用了。
所以,時間在分秒中,
我們沒有珍惜,
就是這樣讓它分秒無用,
忘掉一切。很可惜。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
行在菩薩道中,更是困難。
菩薩入人群,緣苦眾生。
不敢吃苦,不願付出,
那就是沒有行菩薩道。
所以,有或沒有,
得或是亡,這就要看自己
有沒有把握時間。
佛法是永恆,
但是,我們若沒有去取,
就不得這樣在我們一生中還是空過。
所以,水,它照常流。
你看它水在流,
你需要水嗎?需要。
可是它一直流,
我要如何去取哪一段水呢?
水,不管你取哪一段,
只要你生命中需要,
即時,捧起來,
喝下去,這就是我們所得。
道理這麼簡單。
各位菩薩,
稱為菩薩,叫做覺有情。
大家要自我期許,
自我期許:
學佛,要行菩薩道。
不懂菩薩法,路要怎麼走呢?
大家要發心立願,
把握時間,分秒不可空過,
時時要多用心。
靜思弟子 恭錄
2021.07.10

自我期許心得 在 家庭兄弟 Familybro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體重計上的數字不是重點!
你健康開心有自信才是重點!
讚啦讚啦🌞
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來 維持健康的體態 跟 保持自己喜歡的身形!
---
後記:
本次沒有提到運動習慣「並不是運動不重要」,相反地「運動對於健康來說絕對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在當時因為真的沒什麼時間運動又很想瘦到自己理想的樣子,所以選擇「改善飲食習慣 和 增加睡眠時間」這兩個方式,主要進行前提當然是「要讓我的身體是健康的」。
還有!因為我以前一直有運動的習慣,相信部分觀眾知道我以前有跳過好一陣子的breaking,在當時當然有鍛鍊過一陣子的肌肉;就連在上一份工作的時候,我都有穩定在健身房跑步做有氧。這部分我相信很多有在運動跟了解肌肉的朋友都知道,有大量運動或是操練過的身體,就算是脂肪胖起來的情況下,肌肉量絕對還是比完全沒有任何運動習慣的人來的好一些。所以當我2018年底胖到最高點的時候,我比較極端的直接改變飲食習慣想讓我的絕對體重降下來,還是多少能看出我殘存那一點的肌肉狀態😅,當然這個方式很因人而異,我也算幸運有降到了我的目標並且可以繼續維持著。
另外,可能有些人會說「你這樣的減重方法就只會掉一堆肌肉」,關於這種方式真的眾說紛紜,各種新的醫學研究也不斷出來。我也只能在我能力範圍內找到覺得適合我的跟我真的能夠進行的。使用的方式也是我比較之後覺得肌肉量掉最少的飲食方法。所以影片中也不難看得出來,我飲食的吃法主要的熱量都是來自蛋白質。
而且當然呢,就跟我影片中最後講的一樣,我已經開始我的運動計畫,當然很大一部分就是希望增肌囉!所以在開始穩定運動之後「我的飲食也是有所轉變的」,期許自己能夠往我更欣賞的體態邁進,也希望在達成之後能再來跟大家分享囉!🌞
最後這邊想再補充兩件事情!
1.避免吃碳水這部分:
最最重要的是「盡量少吃加工零食&少吃糖&少吃精緻澱粉!」
2.各種均衡營養素還是要記得吃夠喔!
在食物相對吃少的狀況下,就真的要「選擇更健康的食物!」
這部分大家請斟酌自身狀況,記得一定要補充各種人體所需維生素!
來自我深夜有感的後記心得~
看來今天絕對睡不滿7個小時ㄌ💁♂️
---
無運動下!我維持身材的5個習慣!
飲食部分:
1.每天都用16/8間歇性斷食
2.每天都喝至少2000cc的純水
3.每餐盡可能不吃碳水
4.每餐要吃之前都會算一下熱量
睡眠部分:
1.每天睡足量的睡眠6-8小時。
---
@營養健身葛格Peeta
間歇性斷食到底好不好?| 研究大統整|斷食常見問題回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90K04eyUg
peeta葛格 對於 間歇性斷食 的內容
我覺得講得真的很清楚!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可以去看看~
---
算熱量網站:
https://www.toolskk.com/calories
https://serialdater.net/tdee-calculator/
https://daycal.0123456789.tw
http://www.scu.edu.tw/health/Work/form3.php
https://www.peeta.tw/weight-loss/intermittent-fasting/
GI與食物熱量表:
http://www.life-health.com.tw/upload/20105231203380.pdf
咖啡功效:
https://spring9559.pixnet.net/blog/post/33567429
睡眠の好處:
https://helloyishi.com.tw/sleep/a-good-nights-sleep/benefits-of-good-quality-sleep/
---
每部片一句:
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好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
如果有感受到我們の用心~
請不要吝嗇你的手指~
幫我們「按讚、留言、追蹤、分享」!
每一個支持都是我們往前走的動力!
真的非常謝謝大家~~~
Music from Artlist.
透過我的連結訂購!
讓我們一起多得到 2個月 的免費使用吧!
https://artlist.io/familybros-821965
__歡迎來這邊找我們聊穿搭__
Facebook ►https://www.fb.com/wwwfamilybroscom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fmbs.wear
Website ►http://www.familybros.com
__ 合作需求請來信 __
Email ►Familybros@hotmail.com
#保持身材 #168間歇性斷食 #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自我期許心得 在 詹惟中 就是愛算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鼠
跟兄弟姊妹跟朋友之間的互動有待加強,結合眾人的力量讓你運氣更好,勿一意孤行單打獨鬥。
牛
因為希望自己表現的更好,給自己壓力過大,自我期許過高,反而容易得罪人,記得多讚美周遭的朋友,放鬆心情為佳。
虎
財運在這個禮拜將會出現,而財神爺就是你的父母,多注意父母方面有沒有意外之財。
兔
愛情為你帶來福氣,可以藉由才華與真愛共擁同行,勿待在家中讓愛情與幸福變成泡影。
龍
跟家人互動和樂,是一個家運亨通的好週,萬萬不可與家人保持冷漠,有機會和家人出遊就要把握,將有好兆頭。
蛇
將是小財可祿的一週,可能在外快上、業績上、兼職上獲得的福利或錢財。
馬
晚輩的工作能力將超越你,將是你獲利的開始,若晚輩已侵犯到你的職權,先靜觀其變觀察晚輩的背後原因為何。
羊
這週小心得罪別人,這將成為你的阻礙,必須小心翼翼的防範這些小人,必須多多面帶微笑避免危機。
猴
有小病纏身、舊疾復發的可能,會影響到你職場上的正常表現,家人互動更需要小心。
雞
錢財將滾滾而來,把握職場上賺錢的好機會,也或許會有意外之財,業績與工作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效。
狗
子女運的好運勢,已婚的人小孩較討你歡喜;未婚的人將有一次桃花,房事與性生活將在這一週非常開心。
豬
愛情將帶來財運亨通的機會,是一個財富跟愛情相對互相加分的好週。
訂閱詹惟中 按讚詹惟中 : https://pse.is/E99LJ
《隨時隨地來占卜》: http://yt1.piee.pw/EUKSU
《風水系唱跳歌手獻聲啦!》 : http://yt1.piee.pw/EWK67
請調整為1080pHD觀看品質較高。
詹惟中/就是愛算命Facebook粉絲專頁 : https://pse.is/FSB2W
詹惟中Facebook : https://pse.is/DTYW2
風水命理預約 請加Line ID: @abc0189
【工作邀約請洽詢】
聯絡信箱 :fate0303@yahoo.com.tw

自我期許心得 在 #自我期許 - Explore | Facebook 的必吃
為了應付以後在職場闖關順利,亨通,成功攻略,在小時或學生時代就要做自我的期許,自我規劃的訓練。這些訓練是提升自己的邏輯觀,認識重要性的順序。自我期許計劃就是 ... ... <看更多>
自我期許心得 在 [心得] 面試經驗分享 自傳篇-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各位版友好。
小弟之前寫過了一篇
有版友提出也想看看面試的經驗。
小弟當初在工作面試時,也受惠於此版不少。
故撰寫此文章,希望能拋磚引玉,也給最近即將畢業的學子們一些方向。
(1)事前準備
如果你是即將畢業投入職場的莘莘學子,那麼一開始會碰到的問題,就是寫履歷了
履歷及自傳絕對是先行認識一個人最基本及初步的階段
你一定要寫的好,寫的吸引人,才能夠吸引公司主管、面試官的注意
很多人不曉得自傳該怎麼寫,這裡我並不會直接提出範本。
照著範本寫只是參考,但是你是你,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
為什麼你寫不出代表你自己的自傳呢?
個人建議剛畢業的學子們,自傳中應有的四大重點如下:
第一段:自我介紹,畢業系所、工作經驗、前一份工作內容。
第二段:工作專長(相關實務經驗、英文能力)。
第三段:加分項目(對於工作內容的加分項目、特殊專長、人格特質)。
第四段:未來期許(這部分我只寫了四句話,請只抓重點)。
第一段的自我介紹,不宜太長,簡單的介紹出家中的成員、教育方式、生長環境即可
千萬不要寫的落落長,你自己問你自己,如果你是主管,你有興趣看嗎?
簡略寫出即可。
對於畢業的系所、實習經驗、曾經做過的工作,務必敘述清楚,這是第一個認識你的開始
如果你在校成績優秀,可以提出來。
那.....如果很慘 不優秀的話呢...?
那當然就是別提了,但是....重點!
你必須要提出你在學校其他優秀的地方
以我為例子,我的在校成績非常不好
所以自傳裡對於成績的部份一概不提(XD 反正面試的公司也沒有要看成績單)
但我在裡面加註了參加行政院計劃比賽得獎的紀錄、社團的幹部經驗等等
並且將考取的證照一併提出來,那麼面試官在讀你的自傳時。
對於成績的部分可能會不提,但對你得獎或是優秀的經驗可能還會印象深刻。
第二段 工作專長
請將你對於投遞此履歷的職務內容,徹底的了解過後。
寫出你能夠勝任該工作的地方,或者是將你前一份工作的內容仔細的寫出來。
並將你的工作專長提出,在前一份工作表現優良的地方也請加進去。
這有助於面試官能夠第二步理解你這個面試者,是不是能勝任這份工作?
有沒有工作經驗?會不會做一做就跑了?(每份工作都只做3個月就換下一個之類的)
第三段 加分項目
這一段呢,請你先行了解,你所從事的行業注重什麼?這行業的走向為何?
把自己人格特質,加分的項目寫出來。
以保全的工作來舉例的話,你的人格特質操守是否良好?
體能方面能否勝任?
像我是從事交通服務業。
在這一段的加分項目裡,我將自己樂於服務人群、並擔任課輔志工。
喜歡擴充交友圈並與人群接觸的加分項目寫出來。
我相信以服務業來講,總不會找一個不喜歡講話或是面對客人的人吧!
第四段 自我期許
在這一段裡,你可以把你未來在公司裡的自我規劃寫出來。
像是你打算語言進修啦,或者是對於工作專長的部分再加強。
但這裡請不要提到與工作無關的東西,尤其是講你要結婚啦,什麼跟朋友出去國外玩啦
這些跟工作無關的事情,請一概不要提。
如果你沒有規劃,也沒有關係,你可以寫出你對於公司這份職務的積極心、配合度
展現出你想要這份工作!我就是要這份工作!我能!我可以!
你只要錄取我,公司一定不會後悔的企圖心!
這就是一種自我期許了。
因為這裡抽象一點,以我自己在自傳上寫的來分享。
我肯做且學習能力強。性質耐勞吃苦、積極、樂於學習。希望能應徵上貴公司,圓我兒時
對xxxx的憧憬。願意全心投入、虛心學習、不怕加班、不畏辛苦。
只求能夠盡速充實自我,建立專業。成為一位優秀的xxxx
希望貴公司能給我一個機會,不勝感激。
好了,相信提到這,對於自傳怎麼寫應該有了解了一點。
但寫自傳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
請不要不同產業、完全風牛馬不相及的工作,同一份履歷多投!
基本上個人認為,每一個不同職務,有每一份不同的自傳。
但你可以簡單修改即可,不管怎樣,請不要亂槍打鳥。
同一份自傳,投A資訊工程師,又拿去投B保全職務。
這實在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也證明了你自己對於你想做什麼工作也沒搞清楚。
這些人資、面試官是只要一看就能夠看出來的
不用心、罐頭信沒有誠意....那你對於這份工作的錄取率也當然越低囉...
個人建議,在選擇工作,投遞履歷前。
請先上網爬爬文,了解這個公司、這份工作的職務內容是在做什麼。
再投遞履歷來面試,會是較好的建議。
自傳部分,就先寫到這,希望能再跟大家分享後面的階段。
--
問題:因為要幫家裡的黃金獵犬做鮮食,所以需要大量的雞胸肉。
之前到黃昏市場買過,但價錢實在太貴,三片就要235,有點傷本,所以想到好市多購買
。
但因為不是常去,對價錢不了解。請問有沒有人知道現在好市多裡面雞胸1kg的價錢是多
少?
因為希望跟網路上的雞肉批發做好價格比較後再下手購買。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5.188.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433439684.A.C0C.html
※ 編輯: roxiang (223.137.147.130), 06/21/2017 00:43:05
※ 編輯: roxiang (223.137.147.130), 06/21/2017 00:44: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