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也是忙起來就常忘記喝水上廁所🚽嗎?
一般健康成人一天的平均排尿量,一般為1200~1500ml,在正常情況下,尿液大多呈現透明的且為淡黃色,當水分攝取量不足或發汗太多時,必然尿量減少,其顏色就會變得較濃,因此早晨起床時的第一次尿液顏色也會較深。
但如果尿液有其他顏色,那是各代表著哪些問題呢?
1.無色至白黃色尿液
當水喝太多時,會使尿色變淡。但若非因飲水過多的問題,則可能是尿崩症、糖尿病或慢性間質性腎炎的前兆。
2.乳白色或混濁尿液
若伴有排尿異常、腰痛、發熱時,應懷疑是嚴重泌尿道感染、化膿,如腎盂炎、尿道炎、膀胱炎、腎結核等。
3.白色黏液狀尿液
由於男性尿道是精液與尿液的共同出口,所以成年男性偶爾會從尿道中排出白色黏液狀的尿液,這是正常現象。
但若經常排出,則可能是罹患前列腺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症,應及早就醫治療,否則易經由性交傳染,引起生殖器官發炎,嚴重還可造成不孕。
4.深黃色尿液
食用大量胡蘿蔔、木瓜等食物,或維他命、中藥大黃等藥劑時,尿液顏色就會變深,只要停止食用即可恢復正常。
病理性因素上,急性發燒或上吐下瀉的病人,因水分會隨著汗及糞便中排出,故尿液會因濃縮而變黃;當肝臟或膽發生病變時,膽汁回從尿道排出,使尿液呈現深黃;外泌尿器官化膿時,也會排出黃色混濁的膿尿。
5.棕褐色尿液
一般嚴重燒傷、輸錯血型的血液、溶血性貧血、熱性疾病、尿液濃縮、急性腎炎、急性黃疸性肝炎等患者,會排出如同醬油般顏色的尿液。
6.紅色尿液
即俗稱的「血尿」。排出血尿時,往往是泌尿系統及其鄰近器官或全身性疾病的前兆。 與疾病有關的有泌尿道結石及結合菌感染、腫瘤、膀胱炎、溶血症候群(因劇烈運動)。
7.黑色尿液
膽色素所引起的,如溶血、肝病、惡性瘧疾的病人,會排出黑色尿液; 酚中毒或罹患色素瘤、尿黑酸病時,也會排出黑色尿液,尿液與空氣長期接觸後更明顯。
8.綠色尿液
尿道感染綠膿桿菌。
主要來源出處:早安健康文章 /「尿液顏色看健康報告書!解析尿尿顏色8個密碼,揪出腫瘤、肝腎發炎前兆」,歡迎Google搜尋!
—
膽汁顏色異常 在 營養初 Nutrue - 營養師杯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便便形狀與顏色】#營養師杯蓋
給那個「腸道不好」的朋友看看‼️
會觀察便便+1 不會+2 噁心+3
_
本篇為舊文大整理
_
透過觀察便便的形狀及顏色,可以了解到自己腸道健康的狀況,針對問題調整飲食(看第二頁)。
除了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以外,便便的顏色也非常重要🙌🏻
🔅便便以顏色區分🔅
1.褐色大便:正常的大便,經過膽汁的混合,顏色應該是要褐色
2.黑色大便:若是長期大便是黑色的,那有可能是上消化道有出血。
3.紅色大便:大便中潛血,可能是痔瘡或是大腸疾病引起。
4.綠色大便:可能是腸道發炎或是細菌感染,造成消化不良!
5.黃色大便:可能是因為胰臟或是膽道疾病引起油脂吸收不良,除了避免高油脂食物外。
6.白色大便:有肝、膽、胰臟 功能異常的人可能會有白色大便出現。
7.紫色大便:不要懷疑你就是吃了紫色的火龍果
_
最後提醒一下,觀察大便可以調整自己的飲食,但長期有有異樣還是要到醫院做個檢查比較好喔!
_
👉🏻右滑👉🏻還有加碼圖文可以看喔!
_
▶️標記、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追蹤 @Nutruelife
▶️營養初、營養吃、營養師,讓健康飲食的生活從這開始吧!
_
#營養師杯蓋 #營養 #營養師 #健康 #飲食 #健康飲食 #均衡飲食 #熱量控制 #熱量 #卡路里 #nutrition #便便 #大便
膽汁顏色異常 在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衛教文 膽結石的危險族群】
很多人是做檢查才意外發現自己有膽結石,為什麼會有膽結石出現?通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先將可能的原因整理出來,讓大家回憶看看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這些NG行為,以免石頭越長越大。
除了年紀大和女性這兩個危險因子之外,以下族群要特別留意,得到膽結石的機率比較高,常常腹痛的話,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1️⃣高油脂飲食
有近80%的膽結石是膽固醇結石,石頭是黃色的,主要的成分是「膽固醇」,飲食中攝取過多的油和脂肪,會造成膽汁中的膽固醇過飽和形成結石。所以結石是油脂食物吃太多,不是水喝太少,水喝太少是得腎結石。
2️⃣缺乏運動、日常活動量少的人
我最常遇的職業是會計,他們必須長時間做著辦公,整天下來缺乏活動會使得腸胃蠕動變差,膽囊也跟著不收縮。另外運動會增加高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是膽酸的前驅物,膽酸合成增加可以減少膽固醇結石形成。運動還會誘發身體釋放神經賀爾蒙,促使膽囊收縮排空膽汁。有研究發現每天坐著超過5小時,就會增加結石發生的機率,所以坐太久的朋友,要找時間站起來動一動!
3️⃣三餐不定時的人
長時間禁食(沒吃東西,兩餐隔太久),沒有食物進入胃和十二指腸就無法啟動「膽囊收縮素」分泌,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酸會促使小腸分泌膽囊收縮素,通知膽囊排出膽汁,這樣才能消化食物!如果太久沒有吃東西,膽汁淤積在膽囊內,結石會容易形成。所以工作太忙碌,三餐不定時的人,例如銷售員,警消,媒體從業人員,醫護⋯等,自己要找時間吃東西喔!
4️⃣懷孕、使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補充劑
最近我才遇到一位37歲的媽媽,沒有三高,身材也標準,但是膽結石已經有三公分,他是生完雙胞胎之後才發現自己有膽結石。統計起來,懷孕會增加膽結石的機率,因為雌激素會減少膽鹽的分泌,會增加膽固醇分泌到膽囊中;黃體素則會造成膽囊收縮蠕動減少,使膽汁淤積。懷孕的時候,大約有30 %的孕婦有膽沙,2%有膽結石。在生產完之後,60%-70%的膽沙會消失,20%-30%的膽結石會消失。懷孕時或生產完後,常常上腹痛要小心是膽結石出現了!
5️⃣體重迅速下降
特別在減重手術後會發生,這是因為卡路里攝取減少促使膽汁淤積,脂肪的溶解也會增加膽固醇分泌到膽囊中。所以瘦太快的時候,也要小心膽結石出現。
6️⃣肥胖
肥胖的人膽固醇合成的量較多,分泌至膽汁中的量也多。特別肥胖的女性,得到膽結石的機率可以高達七倍,而且比較容易出現併發症,男性的話機率就小一點。
7️⃣糖尿病和有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前期)
血中胰島素上升會促使肝臟接收膽固醇,進一步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分泌,另外會減少膽酸的分泌。
8️⃣血脂肪異常
多數的研究發現血脂肪異常跟膽結石有關,例如三酸甘油酯過高,高密度膽固醇過低,非高密度膽固醇過高。不過還是會看到有些人血脂肪都正常,但仍然有膽結石。
9️⃣肝硬化
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色素結石(石頭是黑色的),有15%有膽固醇結石。因為肝臟代謝異常的關係,膽汁中的膽色素增加,膽酸分泌減少,膽囊的蠕動變差造成。
🔟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
紅血球溶血會導致膽色素增加,膽色素增加會形成色素結石。
1️⃣1️⃣膽道發炎
在膽道中有細菌感染容易造成色素結石形成(顏色是棕色的)。十二指腸有憩室也容易有色素結石產生。
1️⃣2️⃣發炎性腸炎
克隆氏症患者,常合併小腸末端病灶,影響膽酸的吸收,得到膽結石會高兩到三倍。
1️⃣3️⃣脊椎損傷
機率高兩倍,原因不明,可能跟膽囊收縮調控有關。
1️⃣4️⃣脂肪肝
有脂肪肝的人同時有膽結石的比率較高,有多1.5倍。兩者也許沒有直接因果關係,我想應該是跟少活動和飲食有關。
1️⃣5️⃣使用特定藥物
特定的降血脂藥、抗生素、全靜脈營養注等會增加膽結石發生率。
1️⃣6️⃣膽結石家族史
有些家族不只一位成員有膽結石,可能跟家族的飲食習慣有關,或是遺傳性肝臟酵素缺損,使膽酸合成不足所致。
㊙️之後我會在將「膽結石形成的機轉」和「膽結石患者的注意事項」跟大家說(我一次寫不完😅)。真的沒空我就拍影片好了。
歡迎自由分享喔!
膽汁顏色異常 在 注意11警訊,是缺營養素,自然療法,柏格醫生Dr Berg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大便 顏色異常 呈綠色的潛在營養缺乏: • 好菌(或葉綠素吸收不良) 呈黃色或蒼白的潛在營養缺乏: • 膽汁 5.下背、臀部、大腿、骨頭的疼痛潛在營養缺乏: ... ... <看更多>
膽汁顏色異常 在 桂格寶寶童樂會- 【Q媽知識+ 從大便看寶寶是否有膽道閉鎖 ... 的必吃
膽道閉鎖是膽道系統先天性的發育異常,在華人新生兒之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二至三。膽道閉鎖會讓膽汁會累積在肝臟,阻礙膽汁的排出,肝臟就有硬化的危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