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老化防止學會發表內容指出,若無規律運動,80歲的肌力將會降至35~40歲的一半。但其實有個簡單的動作,不只隨時隨地都能做,除了能鍛鍊肌肉外,還有助預防骨質疏鬆,以及後天扁平足等問題,而這個動作就是——踮腳尖🦶
被譽為「日本女性醫療第一人」,醫學博士太田博明表示,其實只要踮腳尖,給予骨頭體重和速度的適度負荷,就能有效率的刺激全身的骨頭,釋放「骨鈣素」。
骨鈣素是如今醫學界十分注目的新物質,具有活化全身臟器,改善認知機能、預防動脈硬化,改善糖尿病等等功效。
【⭐骨鈣素對各器官的作用】
🔹大腦:骨鈣素能維持神經細胞的結合,改善記憶和認知機能。
🔹肝臟:提高肝細胞的代謝,讓肝機能變好。
🔹心臟:預防動脈硬化。
🔹腸道:有益於小腸,能促進糖分等營養的吸收。
🔹腎臟:提高腎臟機能。
🔹胰臟:降血糖值,預防糖尿病。
日本骨質專科醫師林泰史也指出,骨骼受到適度衝擊時確實有助強化骨質,日常生活中也建議大步走、出力踩踏都有效果,還要搭配鈣質補給、並適當曬太陽、攝取維生素D、K2來幫助鈣質吸收與生成。
—
【💁♀踮腳尖做法】
1️⃣單手扶牆或家具,全身挺直。
2️⃣踮腳尖將腳跟向上伸展,感受小腿肚微微痠。
3️⃣3秒後慢慢放下腳跟,站穩休息1秒後再踮起。
4️⃣一天做30回。
—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米米瘋ViViFun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米米瘋】芒果切法 網上瘋傳的環狀切 井字格切 此生必學切芒果秘訣 DIY布丁芒果雪花冰 #芒果護眼助消化 #吃芒果三大好處 大家敲碗的超實用 #芒果切法 來囉! 台灣期間限定的夏季水果開始盛產囉 在居家防疫時期可以享受香甜水果 平衡一下全民大悶鍋的感受😅 下一集想要切什麼水果呢?留言告訴我...
腸道老化改善 在 George & Silvia德國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蒜是個寶,抗癌效果好”三高人群更是要注意!
🇩🇪德國Doppelherz雙心大蒜精Knoblauch
容量:480粒
價格:690元 含國際運費
國內運費65-80元可併
➕1、私訊 或LINE:@miu6833e
✈️空運約4週到貨
⭕️預防感冒。大蒜精可增強體力,維持基礎體力,並能夠消除疲勞、發燒、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狀。
⭕️預防糖尿病。大蒜中的蒜素會與維生素B1結合成為大蒜維生素B1,具有強大的代謝醣類的作用。蒜素可幫助恢復胰臟功能,使血糖正常,對糖尿病的改善也很有幫助。
⭕️預防癌症。諺語說:“大蒜是個寶,抗癌效果好”。大蒜精能夠阻斷致癌物質的合成,抑制癌細胞生長,對白血病、口腔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均有預防作用。
⭕️預防神經病。大蒜精能使血液循環順暢,並使身體變得溫暖,可改善因神經痛。大蒜精還能提高神經機能,增強對維生素B1的吸收,可使神經機能正常運作。
第五,預防大腦老化。大蒜精和人體內的維生素B1結合能產生“蒜胺”,為大腦細胞提供足夠的能量,使思維敏捷。
⭕️預防動脈硬化。大蒜精目前已證實具有抗血栓(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人員發現長期吃大蒜的人血管內壁裡的沉積比不吃的人要輕很多。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蒜能降低血脂、血液的粘稠度,有明顯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改善腦血管動脈硬化,減少血栓形成的危險,使腦中風的發作危險大為減少。
⭕️預防貧血。蛋白質、鐵質、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C、鐵質等是血液中紅血球所必需的營養素,大蒜精有助於其被人體吸收,並有造血的功能。
⭕️具有增強免疫系統的作用。大蒜中的脂溶性揮髮油能顯著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機能,有增強免疫系統的作用。
⭕️降血脂作用:實驗研究對大蒜的降血脂作用予以肯定。
✅服用方法
每天3次,每次1-2粒,水送服(勿嚼),飯前或飯後服用
✅適宜人群:
🔺需要增加抵抗力、免疫力的人群
🔺需要保護胃腸道、肺部的人群
🔺需要抗癌、抗腫瘤人群
🔺三高人群(高血脂、高血壓、高膽固醇)
🔺常吸煙喝酒、飲食無規律,常熬夜、易感冒的人群
✅不適宜人群:
1⃣️血友病者或者其他不正常出血的遺傳病患者
2⃣️正在使用抗凝血劑者
3⃣️關節炎患者正在接受非甘醇消炎藥者(包括Indocin,Naprosyn,Clinoril,Florinol 及Butazolidin) 4⃣️孕婦和哺乳期的婦女,以及12歲以下的小孩不適合服用。
5⃣️對大蒜、槲寄生、山楂屬白果過敏的人不適合服用。
腸道老化改善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腸道老化改善 在 米米瘋ViViFun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米米瘋】芒果切法 網上瘋傳的環狀切 井字格切 此生必學切芒果秘訣 DIY布丁芒果雪花冰
#芒果護眼助消化 #吃芒果三大好處
大家敲碗的超實用 #芒果切法 來囉!
台灣期間限定的夏季水果開始盛產囉
在居家防疫時期可以享受香甜水果
平衡一下全民大悶鍋的感受😅
下一集想要切什麼水果呢?留言告訴我
https://youtu.be/0kM2wDv6Ths
#芒果🥭info
1.豐富維生素A
芒果有豐富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與蕃茄素,光是100克芒果就含有966(IU)的維生素A,在水果類能排上前三名的豐富含量。維生素A能改善乾眼症、預防癌症、強化免疫系統、增進皮膚和上皮黏膜健康、幫助牙齒與骨骼發育、保護心臟及心血管。
2.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是一種優良的抗氧化劑,能幫助減少體內氧化自由基產生,具有減緩老化的功效。維生素C還能使鐵質更好吸收,並能活化免疫系統。芒果的維生素C含量是木瓜的1.5倍,鳳梨的兩倍。
3.膳食纖維助排便
芒果果肉的纖維較粗,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增強胃腸的蠕動,加速腸道內的糞便排除。
芒果護眼又助消化,吃芒果三大好處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8621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kM2wDv6Ths/hqdefault.jpg)
腸道老化改善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Xo8WY2dENRY
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每4人就有1人胃食道逆流。胃酸是一種含有鹽酸的胃液,胃壁可以承受,但食道卻不行!隨著年齡的增加,器官都會有些許改變,就像人老了有老花眼、白頭髮,消化道系統也不例外,受到老化影響,胃跟食道交界的括約肌又稱為賁門也會比較鬆,引發胃食道逆流。腸道受到老化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吸收力變差,隨著老化的發生,胃酸、消化酵素、腸液等分泌量都會跟著減少,就容易消化不良!少了胃酸很多關鍵營養素無法吸收、疾病就會爬上身!告訴你有哪些護胃護食道的好食材,強健胃黏膜,讓胃痛不再來!播出日期:2019/05/12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7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samRZDdRdg/hqdefault.jpg)
腸道老化改善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一年四季都產的香蕉,富含能夠幫助平衡體內鹽分、預防改善高血壓的鉀,日本人甚至將之稱為「鉀的寶庫」,此外也是輕鬆攝取膳食纖維的來源之一。而香蕉怎麼吃更營養?日本管理營養士推薦兩種吃法,一種能提高降血壓效果,另一種不但幫您消除疲勞還能避免肥胖!
台灣也被譽為香蕉王國,香蕉除了有豐富膳食纖維,有利減肥,還被視為保護心血管、穩定血壓的好幫手!
日本東京慈恵會醫科大學附屬病院管理營養士赤石定典建議:吃香蕉配咖啡,能提高香蕉的控血壓效果。
香蕉中富含的鉀能排出體內鹽分,防止人體將大量水分送進血液中稀釋鹽分而讓血壓飆高;而日本一般社團法人茨城縣醫療中心資訊指出,美國醫療相關設施曾針對咖啡和高血壓之間關係進行過研究,發現常喝咖啡的人高血壓風險較低,實驗小組推測這可能是咖啡中的多酚「綠原酸」的作用所致。
赤石定典認為,每天吃1根香蕉配1杯咖啡,香蕉搭配咖啡一起食用則可能提升降血壓效果。在赤石定典參加的日本健康節目中,也邀請到5名40、50多歲的男女,進行為期10天的試驗,發現在實行這樣的吃法以後,全員的血壓都下降了。
香蕉先放黑再吃幫助消化吸收、消除疲勞、防止血糖飆升
香蕉買回來後,建議先在常溫中放5~6天、讓香蕉出現黑點再吃。赤石定典認為,此時香蕉中有助於消化吸收、代謝的酵素成分會增加,消除疲勞的效果更好。不僅如此,香蕉中的葡萄糖減少、對整腸有益處的Oligo寡糖卻會增加,因此有黑點的香蕉也不容易導致血糖飆升、造成肥胖。
日本管理營養士藤井步也指出,香蕉成熟後長出的黑斑是所謂的「糖斑(sugar spot)」,此時的香蕉甜度增加,特別推薦想吃甜點又怕胖的人食用,除了能滿足對甜點的慾望,香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有助於減肥的營養素,更是其他甜點遠遠比不上的。
【相關影音】
比香蕉強5倍!火龍果抗老化、順腸道
https://youtu.be/rhe7i8XEU1I
烤香蕉:倍增腸道益菌、排多餘膽固醇
https://youtu.be/jrf6k4r0e7s
日本腸道權威:香蕉這時吃,甩肉不復胖!
https://youtu.be/fAuX8ecJxZo
【相關文章】
降血壓、穩血糖,「1根香蕉+1杯咖啡」10天有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782
香蕉5大驚人好處,營養師讚香蕉是「神補品」!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460
減肥、健身兩相宜!黃香蕉、綠香蕉健康大PK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706
#香蕉 #咖啡 #鉀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kN8vKmC2lg/hqdefault.jpg)
腸道老化改善 在 改善便秘救老腸!專家推薦4大發酵力食物多吃多順暢 - Facebook 的必吃
你常便秘或腹瀉?小心是 腸道老化 的警訊啊! 看更多完整節目內容 https://youtu.be/mXYeHBDZX9U 【每周六日晚間7點首播@56台】 ... <看更多>